CN209672656U -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2656U
CN209672656U CN201920292051.4U CN201920292051U CN209672656U CN 209672656 U CN209672656 U CN 209672656U CN 201920292051 U CN201920292051 U CN 201920292051U CN 209672656 U CN209672656 U CN 209672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pe
equal
dispensed chambers
equal liquid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20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伦熹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xtek Energy Equipment Zhejia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xtek Energy Equipment Zhejiang Ltd filed Critical Extek Energy Equipment Zhejia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20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2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2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265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一种新型分配器,包括进液管,以及与所述进液管相通的分配腔室,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相通的多根均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在分配腔室上端,多根均液管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下方;每根均液管的上端面均通过多根连接管与分配腔室相通,且同根均液管上的多根连接管沿均液管的轴向方向排布;每根均液管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该新型分配器结构非常简单,分配均匀、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背景技术
通常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至少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节流装置四大基本部件。蒸发器作为制冷系统的传热部件,其设计是影响机组性能的最关键部分之一。降膜蒸发器的优势除了换热性能高外,还可大大减少充注量,且回油效率高,缺点是两相分配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配器,该新型分配器结构非常简单,分配均匀、效果好;并且,分配腔室可采用扁管结构,而均液管、连接管和进液管均可为管体结构,因此整个分配器采用完全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极大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另外,上述方案中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可采用模块化生产,即不同规格的分配器上采用相同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因此模块化生产的均液管和连接管适用于该分配器的各种型号,生产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蒸发器,该降膜蒸发器具有上述新型分配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以及与所述进液管相通的分配腔室,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相通的多根均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在分配腔室上端,多根均液管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下方;每根均液管的上端面均通过多根连接管与分配腔室相通,且同根均液管上的多根连接管沿均液管的轴向方向排布;每根均液管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均液通孔为圆孔或锥形孔,均液管在均液通孔的外侧孔口上延伸设有均液孔侧壁。上述方案中,所述均液孔侧壁的功能是对于经均液通孔流出的流体介质进行导向,维持流体介质的流体张力,避免流体介质由均液通孔流出后沿均液管外表面扩散。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连接在分配腔室的第一端部上端,同根均液管上的相邻连接管间距由分配腔室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连接在分配腔室的中部上端,同根均液管上的相邻连接管间距由分配腔室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
该两种技术方案中,由于流体介质由进液管进入分配腔室,此时进液管近端的流体介质流速相对较快,本方案将相对进液管较近的分配腔室上设置相对较多连接管(即指相邻连接管间距小)连通均液管,相对进液管较远的分配腔室上设置相对较少连接管(即指相邻连接管间距大)连通均液管,以此保证均液腔室内各区域的流体介质动压基本不变,使分配更加均匀。
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新型分配器,以及具有该新型分配器的降膜蒸发器。该新型分配器中包括进液管,以及与所述进液管相通的分配腔室,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相通的多根均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在分配腔室上端,多根均液管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下方;每根均液管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该方案中,流体介质由进液管进入分配腔室内,然后通过多根连接管流入均液管内,最终由均液管的均液通孔流出。上述新型分配器结构非常简单,分配均匀、效果好。并且,分配腔室可采用扁管结构,而均液管、连接管和进液管均可为管体结构,因此整个分配器采用完全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极大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另外,上述方案中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可采用模块化生产,即不同规格的分配器上采用相同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因此模块化生产的均液管和连接管适用于该分配器的各种型号,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新型分配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新型分配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新型分配器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分配器,包括进液管1,以及与所述进液管1相通的分配腔室2,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2相通的多根均液管4。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上端,多根均液管4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2下方。每根均液管4的上端面均通过多根连接管3与分配腔室2相通,且同根均液管4上的多根连接管3沿均液管4的轴向方向排布。具体来说,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的第一端部上端,同根均液管4上的相邻连接管3间距由分配腔室2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逐渐增大。由于流体介质由进液管1进入分配腔室2,此时进液管1近端的流体介质流速相对较快,本方案将相对进液管1较近的分配腔室2上设置相对较多连接管3即指相邻连接管3间距小连通均液管4,相对进液管1较远的分配腔室2上设置相对较少连接管3即指相邻连接管3间距大连通均液管4,以此保证均液腔室内各区域的流体介质动压基本不变,使分配更加均匀。
在每根均液管4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42,所述均液通孔为圆孔或锥形孔,均液管4在均液通孔的外侧孔口上延伸设有均液孔侧壁41。上述方案中,所述均液孔侧壁41的功能是对于经均液通孔流出的流体介质进行导向,维持流体介质的流体张力,避免流体介质由均液通孔流出后沿均液管4外表面扩散。
上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新型分配器,该新型分配器中包括进液管1,以及与所述进液管1相通的分配腔室2,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2相通的多根均液管4。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上端,多根均液管4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2下方。每根均液管4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该方案中,流体介质由进液管1进入分配腔室2内,然后通过多根连接管3流入均液管4内,最终由均液管4的均液通孔流出。该方案结构非常简单,分配均匀、效果好。并且,分配腔室可采用扁管结构,而均液管、连接管和进液管均可为管体结构,因此整个分配器采用完全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极大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另外,上述方案中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可采用模块化生产,即不同规格的分配器上采用相同的均液管及其上的连接管,因此模块化生产的均液管和连接管适用于该分配器的各种型号,生产效率更高。
实施例2:
本实施方案同样涉及一种新型分配器,包括进液管1,以及与所述进液管1相通的分配腔室2,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2相通的多根均液管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采用相同的结构和原理,仅在局部存在区别,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的中部上端,同根均液管4上的相邻连接管3间距由分配腔室2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同理地,由于流体介质由进液管1进入分配腔室2,此时进液管1近端的流体介质流速相对较快,本方案将相对进液管1较近的分配腔室2上设置相对较多连接管3即指相邻连接管3间距小连通均液管4,相对进液管1较远的分配腔室2上设置相对较少连接管3即指相邻连接管3间距大连通均液管4,以此保证均液腔室内各区域的流体介质动压基本不变,使分配更加均匀。
实施例3:
本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其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新型分配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1),以及与所述进液管(1)相通的分配腔室(2),以及与所述分配腔室(2)相通的多根均液管(4);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上端,多根均液管(4)平行设置于分配腔室(2)下方;每根均液管(4)的上端面均通过多根连接管(3)与分配腔室(2)相通,且同根均液管(4)上的多根连接管(3)沿均液管(4)的轴向方向排布;每根均液管(4)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均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通孔为圆孔或锥形孔,均液管(4)在均液通孔的外侧孔口上延伸设有均液孔侧壁(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的第一端部上端,同根均液管(4)上的相邻连接管(3)间距由分配腔室(2)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连接在分配腔室(2)的中部上端,同根均液管(4)上的相邻连接管(3)间距由分配腔室(2)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
5.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分配器。
CN201920292051.4U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72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2051.4U CN2096726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2051.4U CN2096726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2656U true CN209672656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2051.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726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26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647A (zh) * 2019-03-07 2019-05-10 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647A (zh) * 2019-03-07 2019-05-10 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CN109737647B (zh) * 2019-03-07 2024-04-12 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分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7472B2 (ja) 熱交換器
JP4866416B2 (ja) 熱交換器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KR20070091207A (ko) 축소된 치수의 헤더를 구비한 미니-채널 열교환기
CN102914097A (zh) 全降膜式蒸发器及冷水机组
CN101600932A (zh) 改善冷凝水排出的多通道热交换器
CN2926937Y (zh) 用于风冷热泵机组的换热器
AU2006258605A1 (en) Refrigerant flow divider
CN103604254B (zh)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
CN108917232A (zh) 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09672656U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CN103807936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20375808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应用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4730526U (zh) 一种带分液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CN105299966B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103277944B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
CN109737647A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新型分配器
CN209672655U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两相流分配器
CN106091742A (zh) 变管径热交换装置及管路系统
CN206930020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蒸发器
CN215216776U (zh) 蒸发器
CN103673412A (zh) 双级降膜式蒸发器
CN100390486C (zh) 平面涡旋型传热管束壳管式换热器
CN109737648A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两相流分配器
CN109140835B (zh) 一种降膜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300, Huzhou County, Zhejiang City, Anji province Pu Pu Industrial Park thre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Intec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300, Huzhou County, Zhejiang City, Anji province Pu Pu Industrial Park three

Patentee before: EXTEK ENERGY EQUIPMENT (ZHEJIANG)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