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9885U -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9885U
CN209669885U CN201822200234.7U CN201822200234U CN209669885U CN 209669885 U CN209669885 U CN 209669885U CN 201822200234 U CN201822200234 U CN 201822200234U CN 209669885 U CN209669885 U CN 209669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underground
continuous
anchor hole
barric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02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喜武
吴玲玲
颜凝香
徐秋菡
左保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02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9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9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9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本新型一方面极大的缩小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波及范围,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基坑挖采作业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属水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诸如水闸建设、大型楼宇等建筑建设施工时,往往需要开发深度及面积均较大的的基坑,为了提高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时提高基坑侧壁结构的稳定性,当前主要是采用的自然放坡的施工方法,即根据基坑深度以基坑边坡坡度需控制不陡于1:3的比例进行基坑侧壁建设,同时还需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基坑边坡受雨水冲刷影响施工,从而导致当前在进行基坑建设时,一方面施工波及范围较大,导致需要进行大范围内人员、工矿企业等拆迁工作,从而造成拆迁安置工作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基坑开挖建设时,采挖土方量和侧壁防护施工量较大,从而也直接导致了基坑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及工作效率低等不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基坑建设支护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简单紧凑,施工便捷的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该新型并可极大的提高对基坑侧壁的防护能力,有助于提高对施工波及范围拆迁等准备作业施工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建设时直接产生的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并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基坑建设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包括金属框架龙骨、导向套及混凝土基层,所述金属框架龙骨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外表面混凝土基层厚度不大于10厘米,且所述混凝土基层总体积为金属框架龙骨总体积的1.5~5倍,所述导向套分别嵌于各锚孔孔壁内,并与锚孔同轴分布,且所述导向套外表内与金属框架龙骨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坑底内部分的厚度为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外部分厚度的1.1~3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锚杆与地下连续挡墙前侧面间通过定位器相互连接,位于地下连续挡墙后端面的定位锚杆长度不小于20米,且其中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14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锚杆中,相邻两个定位锚杆前端面间通过强化筋相互连接,且所述强化筋与锚杆轴线垂直并相交,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
本新型结构布局简单紧凑,施工便捷,并可极大的提高对基坑侧壁的防护能力,此外较传统的基坑采用自然放坡的施工方法,还一方面极大的缩小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波及范围,在极大减小了因施工波及范围内居民、工矿企业等的拆迁成本和工作难度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施工波及范围拆迁等准备作业施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基坑挖采作业的工作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建设时直接产生的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并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基坑建设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1和定位锚杆2,其中地下连续挡墙1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1下端面嵌于基坑3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1厚度为50~80厘米,地下连续挡墙1上均布若干锚孔4,锚孔4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4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4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2与地下连续挡墙1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定位锚杆2数量与锚孔4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4与地下连续挡墙1相互连接并与锚孔4间相互同轴分布。
其中,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1包括金属框架龙骨101、导向套102及混凝土基层103,所述金属框架龙骨101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103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101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101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101外表面混凝土基层103厚度不大于10厘米,且所述混凝土基层103总体积为金属框架龙骨101总体积的1.5~5倍,所述导向套102分别嵌于各锚孔4孔壁内,并与锚孔4同轴分布,且所述导向套102外表内与金属框架龙骨101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1位于基坑3坑底内部分的厚度为地下连续挡墙1位于基坑3外部分厚度的1.1~3倍。
与此同时,所述的定位锚杆2与地下连续挡墙1前侧面间通过定位器5相互连接,位于地下连续挡墙1后端面的定位锚杆2长度不小于20米,且其中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14米。
除此之外,所述的定位锚杆2中,相邻两个定位锚杆2前端面间通过强化筋6相互连接,且所述强化筋6与锚杆2轴线垂直并相交,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
本新型在具体施工时:
(1)基坑开挖前,先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内部骨架为钢筋,施工时先开挖基槽,之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后即形成地下连续墙。
(2)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进行第一次基坑开挖,首先开挖至11.0米高程,之后施工锚杆,用于拉锚地下连续墙,增加其稳定性;
(3)待锚杆结构达到其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正常的基坑开挖。一般锚杆在基坑土体以下部分不少于锚杆长度的一半,具体长度需通过稳定计算确定,锚杆埋入基坑土体长度为6.8米。
以某水闸改造施工为例对本新型进行说明:
为减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对周边房屋的影响,在老闸拆除之前先于闸身两侧采用两道地连墙作为临时基坑支护,地连墙厚度为60cm,墙顶高程为13.0m,墙底高程为-1.0m,墙后采用土锚拉结,土锚水平间距为1.50m。地连墙施工前先将闸身两侧土方开挖至高程13.0m,然后进行地连墙的施工,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墙后地下水位不高于10.0m,地连墙施工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墙前土方开挖,开挖至高程11.0m,然后进行墙后土锚施工,最后墙前土方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坑支护工程完工后,再进行老闸拆除及基坑开挖工作。该方案实施后,老闸周边的建筑基本都可以保留,下游翼墙东侧的两层6间房屋(面积约为150m2)距离地连墙较近,考虑拆除该房屋。
本新型地连墙支护方案中,地连墙基坑支护临时工程费用约为246万元,动迁房屋面积150m2,动迁费用约23万元。
若采用传统自然坡方案实施本工程时,共需要动迁房屋62间,共计面积1462m2,其中有门面经营用房18间,共计面积432 m2。简易房8间,共计面积244m2。房屋拆迁赔偿单价按1500元/ m2计,总的动迁费用约需265万元。
自然坡开挖方案较地连墙基坑支护方案工程投资相差仅4万元,两种方案工程投资相差不多。采用自然坡开挖方案动迁的房屋数量较多,其中有门面房18间,房屋拆迁按1500元/ m2进行赔偿,赔偿标准较低,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本次初步设计考虑采用地连墙做基坑支护的开挖方案。
本新型结构布局简单紧凑,施工便捷,并可极大的提高对基坑侧壁的防护能力,此外较传统的基坑采用自然放坡的施工方法,还一方面极大的缩小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和波及范围,在极大减小了因施工波及范围内居民、工矿企业等的拆迁成本和工作难度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施工波及范围拆迁等准备作业施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了基坑挖采作业的工作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建设时直接产生的建设成本和劳动强度,并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基坑建设工作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挡墙和定位锚杆,其中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与水平面间相互垂直分布,且地下连续挡墙下端面嵌于基坑坑底内高度为至少1米,地下连续挡墙厚度为50~80厘米,所述地下连续挡墙上均布若干锚孔,所述锚孔轴线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且各锚孔分布在同一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锚孔之间间距为1~2米,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上端面间最小距离为1~2米,所述定位锚杆数量与锚孔数量一致,并通过锚孔与地下连续挡墙相互连接并与锚孔间相互同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包括金属框架龙骨、导向套及混凝土基层,所述金属框架龙骨为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混凝土基层包覆在金属框架龙骨外侧并与金属框架龙骨同轴分布,所述金属框架龙骨外表面混凝土基层厚度不大于10厘米,且所述混凝土基层总体积为金属框架龙骨总体积的1.5~5倍,所述导向套分别嵌于各锚孔孔壁内,并与锚孔同轴分布,且所述导向套外表内与金属框架龙骨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坑底内部分的厚度为地下连续挡墙位于基坑外部分厚度的1.1~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锚杆与地下连续挡墙前侧面间通过定位器相互连接,位于地下连续挡墙后端面的定位锚杆长度不小于20米,且其中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1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锚杆中,相邻两个定位锚杆前端面间通过强化筋相互连接,且所述强化筋与锚杆轴线垂直并相交,并与水平面平行分布。
CN201822200234.7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Active CN209669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0234.7U CN20966988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0234.7U CN20966988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9885U true CN209669885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0234.7U Active CN209669885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9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5120B (zh) 圆形深基坑无支撑施工结构和施工方法
CN105443132A (zh) 浅埋暗挖十字横撑隧道施工方法
CN1948633A (zh) 盆式开挖逆作法施工方法
CN102587922A (zh) 一种软弱破碎岩层斜交斜井上弧导挑顶施工方法
CN104831734A (zh) 一种深基坑建筑旋喷桩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法
CN103195158A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线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
CN102505704A (zh) 软弱地质竖井中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10821521B (zh) 一种水电站溢洪道洞室开挖支护施工工法
CN206204986U (zh) 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
CN101565949A (zh) 软土地基大面积浅基坑成型方法
CN107964979A (zh) 一种输电线路组合结构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
CN103266602A (zh) 一种人工挖孔扩径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63183B (zh) 大断面隧道近接建筑物施工隔离减震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706773U (zh) 一种深大基坑内钢筋混凝土多圆环组合支撑结构
CN206737184U (zh) 一种夯土景观墙
CN209429153U (zh) 一种适用于液压免共振锤施工的钢筒沉箱结构
CN104131566A (zh) 一种地下室无水平支撑基坑的施工方法
CN103216102A (zh) 钢管柱内混凝土导管导入浇筑的施工方法
CN209669885U (zh) 一种水闸基坑开挖基坑侧壁连续支护结构
CN21026392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土建施工的预留孔模板
CN207714358U (zh) 一种输电线路组合结构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
CN204898684U (zh) 一种超深基坑支护系统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08965557U (zh) 可移动基坑内支撑系统
CN207567784U (zh) 深基坑复合式支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