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1379U -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1379U
CN209661379U CN201920157521.6U CN201920157521U CN209661379U CN 209661379 U CN209661379 U CN 209661379U CN 201920157521 U CN201920157521 U CN 201920157521U CN 209661379 U CN209661379 U CN 209661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cover component
sealing ring
wen zhu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75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何意
吴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75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1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1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1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锅盖组件包括:内衬组件;内锅盖组件,所述内锅盖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衬组件的底部,所述内锅盖组件上设置有安装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安装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定位孔;采温柱,所述采温柱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内衬组件和所述采温柱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锅盖组件的采温柱是安装在密封圈上的定位孔处的,能够与煲体内部空间直接接触,检测效果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涉及到可拆内锅盖的电压力锅结构中,密封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尤其是采温柱结构的密封,常规的产品往往是牺牲了采温柱的测温准确性,使得采温柱贴合到内锅盖外表面进行温度的测试,避开密封的问题,然而,这样会损失采温柱的采温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盖组件上的采温柱的采温准确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包括:内衬组件;内锅盖组件,所述内锅盖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衬组件的底部,所述内锅盖组件上设置有安装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安装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定位孔;采温柱,所述采温柱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内衬组件和所述采温柱上。电压力锅工作时,当煲体内没有压力时,通过密封圈与内锅盖组件之间的过盈配合、采温柱与密封圈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当煲体内上压以后,内锅盖组件受压力作用会发生整体上浮,由于弹性元件的抵顶在采温柱上,此时,密封圈随内锅盖组件上浮,密封圈与采温柱之间的过盈量加大,密封效果更好,当煲体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采温柱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也一起上浮,直到稳定。在此过程中,由于采温柱是安装在密封圈上的定位孔处的,能够与煲体内部空间直接接触,检测效果更加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包括密封面,所述采温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面相适配的配合面,通过密封面和配合面的配合作用,便于对采温柱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配合面为与所述第一锥形面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通过密封圈的第一锥形面与采温柱的第二锥形面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面的底端具有内凸台阶面,所述采温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凸台阶面相适配的限位台阶面,实际安装时,将采温柱安装在定位孔内,此时,限位台阶面搭设在内凸台阶面上,便于对采温柱进行支撑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采温柱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内锅盖组件的底面,便于准确真实地测量煲体内部的温度,进一步提高采温柱的采温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性橡胶垫,通过弹簧和弹性橡胶垫的作用,便于抵顶在内锅盖组件和内衬组件上的采温柱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环形凹槽过盈配合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处,便于将密封圈固定在安装孔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圈,便于发生变形与安装孔和采温柱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在所述采温柱的外周,所述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顶在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便于对采温柱和弹性元件进行定位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为上述的锅盖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温柱穿过内锅盖组件探入煲体内,实现精准测温,通过采温柱特殊的结构配合密封硅胶件,实现密封,结构稳定可靠。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压力锅工作时,当煲体内没有压力时,通过密封圈与内锅盖组件之间的过盈配合、采温柱与密封圈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当煲体内上压以后,内锅盖组件受压力作用会发生整体上浮,由于弹性元件的抵顶在采温柱上,此时,密封圈随内锅盖组件上浮,密封圈与采温柱之间的过盈量加大,密封效果更好,当煲体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采温柱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也一起上浮,直到稳定。在此过程中,由于采温柱是安装在密封圈上的定位孔处的,能够与煲体内部空间直接接触,检测效果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安装在内锅盖组件上时的立体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安装在内锅盖组件上时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和采温柱的爆炸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剖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5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剖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图7中的B区域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衬组件;20、内锅盖组件;21、安装孔;30、密封圈;31、定位孔;311、密封面;312、内凸台阶面;313、环形凹槽;40、采温柱;41、配合面;42、限位台阶面;50、弹性元件;60、定位套;70、煲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尤其指电压力锅。
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组件和煲体70,锅盖组件盖设在煲体70上,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煲体70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正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的那样,为了对煲体70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现有市面上的电压力锅通常在内锅盖的外表面设置采温柱40来检测煲体70的温度,但是这种将采温柱40设置在内锅盖外表面会损失采温柱40的采温准确性,为此,本实用新型对锅盖组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包括内衬组件10、内锅盖组件20、密封圈30、采温柱40以及弹性元件50。
其中,内锅盖组件20安装在内衬组件10的底部,内锅盖组件20上设置有安装孔21,实际安装时,内锅盖组件20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结构固定在内衬组件10的底部;密封圈30过盈配合安装在安装孔21处,且该密封圈30上设置有定位孔31;采温柱40过盈配合安装在定位孔31处;弹性元件50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内衬组件10和采温柱40上。
电压力锅工作时,当煲体70内没有压力时,通过密封圈30与内锅盖组件20之间的过盈配合、采温柱40与密封圈30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当煲体70内上压以后,内锅盖组件20受压力作用会发生整体上浮,由于弹性元件50的抵顶在采温柱40上,此时,密封圈30随内锅盖组件20上浮,密封圈30与采温柱40之间的过盈量加大,密封效果更好,当煲体70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采温柱40克服弹性元件50的弹力也一起上浮,直到稳定。在此过程中,由于采温柱40是安装在密封圈30上的定位孔31处的,能够与煲体70内部空间直接接触,检测效果更加精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0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孔31包括密封面311,对应地,采温柱40上设置有与密封面311相适配的配合面41,通过密封面311和配合面41的配合作用,便于对采温柱40与密封圈3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密封面311为第一锥形面,配合面41为与第一锥形面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当煲体70内没有压力时,通过密封圈30的第一锥形面与采温柱40的第二锥形面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当煲体70内上压以后,内锅盖组件20受压力作用会发生整体上浮,由于弹性元件50的抵顶在采温柱40上,此时,密封圈30随内锅盖组件20上浮,密封圈30的第一锥形面与采温柱40的第二锥形面之间的过盈量加大,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均为圆锥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设置为斜面,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对采温柱40进行支撑和定位,本实施例中的密封面311的底端具有内凸台阶面312,该采温柱40上设置有与内凸台阶面312相适配的限位台阶面42,实际安装时,将采温柱40安装在定位孔31内,此时,限位台阶面42搭设在内凸台阶面312上,便于对采温柱40进行支撑和限位。
再次参见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采温柱40的底端凸出于内锅盖组件20的底面,便于准确真实地测量煲体70内部的温度,进一步提高采温柱40的采温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50可以设置为弹簧,也可以设置弹性橡胶垫,通过弹簧和弹性橡胶垫的作用,便于抵顶在内锅盖组件20和内衬组件10上的采温柱40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为了便于将密封圈30安装在安装孔21处,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0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313,实际安装时,密封圈30通过环形凹槽313过盈配合并卡设在安装孔21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密封圈30的外周设置有定位台阶,将密封圈30过盈配合限定在安装孔21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0为硅胶圈,便于发生变形与安装孔21和采温柱40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还包括定位套60,该定位套60套设在采温柱40的外周,弹性元件50的底端抵顶在定位套60的内部,便于对采温柱40和弹性元件50进行定位和保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采温柱通过弹簧固定在内衬组件上,在限制的空间内可以上下浮动,采温柱的顶端穿过与内锅盖组件过盈配合的密封圈,伸入到煲体测温。在原始状态下,采温柱伸入密封圈以后,密封圈受到挤压,硅胶往探针伸入的方向形变,同时定位孔受到探针过盈配合的作用,会同时由里往外变形,这样渐变的密封圈会将形变转移到边缘,这样会加大密封圈边缘内壁与内锅盖组件上安装孔的过盈量,也就加强了密封性,当煲体上压以后,内锅盖组件会上浮,密封圈与采温柱的过盈量会加大,进一步加强了密封,直到压力克服弹簧力作用,采温柱上浮,形成稳定的状态。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温柱穿过内锅盖组件探入煲体内,实现精准测温,通过采温柱特殊的结构配合密封硅胶件,实现密封,结构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衬组件(10);
内锅盖组件(20),所述内锅盖组件(20)安装在所述内衬组件(10)的底部,所述内锅盖组件(20)上设置有安装孔(21);
密封圈(30),所述密封圈(30)过盈配合安装所述安装孔(21)处,所述密封圈(30)上设置有定位孔(31);
采温柱(40),所述采温柱(40)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定位孔(31)处;
弹性元件(50),所述弹性元件(50)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内衬组件(10)和所述采温柱(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包括密封面(311),所述采温柱(40)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面(311)相适配的配合面(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311)为第一锥形面,所述配合面(41)为与所述第一锥形面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311)的底端具有内凸台阶面(312),所述采温柱(40)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凸台阶面(312)相适配的限位台阶面(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温柱(40)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内锅盖组件(20)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0)为弹簧或弹性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0)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313),所述密封圈(30)通过所述环形凹槽(313)过盈配合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21)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0)为硅胶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定位套(60),所述定位套(60)套设在所述采温柱(40)的外周,所述弹性元件(50)的底端抵顶在所述定位套(60)的内部。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
CN201920157521.6U 2019-01-29 2019-01-29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661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7521.6U CN209661379U (zh) 2019-01-29 2019-01-29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7521.6U CN209661379U (zh) 2019-01-29 2019-01-29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1379U true CN209661379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7521.6U Active CN209661379U (zh) 2019-01-29 2019-01-29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1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1680U (zh) 带有抗转器的线性位置传感器
EP3002572B1 (en) Physical quantity measuring device
RU264427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змерения давления, служащее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давл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для выдач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й жидкости
CN209661379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0547674A (zh) 传感器及电压力锅
WO2019085602A1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压力检测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6441549A (zh) 一种具有防风雨功能的振动传感器固定装置
CN109996475A (zh) 压力式烹调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
CN216797355U (zh) 检测装置、锅具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804728U (zh) 炉灶用防水型测温结构
CN102332549A (zh) 电池内置型现场设备
CN210922871U (zh) 一种可旋转吸附式测温热电偶
CN211270004U (zh) 传感器及电压力锅
CN104515641B (zh) 用于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传感器及压力烹饪器具
CN209300803U (zh) 探头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07212550U (zh) 燃油滤清器
CN208704953U (zh) 传感器安装构造
EP3812657A1 (en) Heating appliance
CN209404432U (zh) 烹饪器具
CN220084933U (zh) 一种测试连接头
CN209153160U (zh) 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370540U (zh) 烹饪器具
CN208510779U (zh) 测温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164950U (zh) 烹饪器具
CN206365773U (zh) 感温杯及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