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1248U - 复合锅 - Google Patents

复合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1248U
CN209661248U CN201822007557.4U CN201822007557U CN209661248U CN 209661248 U CN209661248 U CN 209661248U CN 201822007557 U CN201822007557 U CN 201822007557U CN 209661248 U CN209661248 U CN 209661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layer
middle layer
outer layer
compound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75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述强
黄建东
王峰
李东星
姚晓宾
萧志根
胡世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75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1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1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1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复合锅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至少两个传感器,至少两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位于内层和中间层之间,第二传感器位于中间层和外层之间,且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具存在对食材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锅。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锅具植入的温度传感器通常只有一个,不能全面反映锅具内部烹饪时温度的分布情况及食物的成熟状态。温度传感器在锅具内部植入的空间位置决定着对锅具内部食材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及对锅具内食材、调料等放入反应的灵敏度。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锅具存在对食材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具存在对食材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锅,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至少两个传感器,至少两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位于内层和中间层之间,第二传感器位于中间层和外层之间,且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与锅体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一距离L1为小于30毫米;和/或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与锅体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距离L2大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80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距离L1为0毫米;第二距离L2为30毫米。
进一步地,中间层开设有凹槽,凹槽至少为两个,第一个凹槽开设在中间层朝向内层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个凹槽开设在中间层朝向外层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有第二传感器。
进一步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通过压力焊复合成型。
进一步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通过钎焊复合成型。
进一步地,外层具有底部段和沿底部段向上延伸的侧部段,中间层位于外层内,且内层的底部被外层包覆。
进一步地,复合锅还包括:手柄;相互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和输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输出模块均设置在手柄上,且数据采集模块与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由输出模块将数据发送至其他接收设备。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反映复合锅内食材的烹饪状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复合锅包括锅体和至少两个传感器,其中,锅体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至少两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位于内层和中间层之间,第二传感器位于中间层和外层之间,且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
通过将第一传感器置于内层和中间层之间以及将第二传感器置于中间层和外层之间。两个传感器可以分别测量内层和外层处的温度,进而提高了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而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即第一传感器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的测量探头不在同一轴线上,传感器不仅可以测量不同锅层的温度还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而可以提高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复合锅和电磁炉配合关系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复合锅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2中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中间层、内层和外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第一传感器与中间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第二传感器与中间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10示出了图2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中间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内层;12、中间层;121、凹槽;122、定位结构;13、外层;131、底部段;132、侧部段;20、第一传感器;30、第二传感器;40、手柄;50、数据采集模块;60、输出模块;70、电磁炉;71、电磁炉线圈;72、导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锅具存在对食材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锅。
如图1至图9所示,复合锅包括锅体10和至少两个传感器,其中,锅体10包括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复合成型,至少两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30,第一传感器20位于内层11和中间层12之间,第二传感器30位于中间层12和外层13之间,且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
通过将第一传感器20置于内层11和中间层12之间以及将第二传感器30置于中间层12和外层13之间。两个传感器可以分别测量内层11和外层13处的温度,进而提高了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而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即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和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不在同一轴线上,传感器不仅可以测量不同锅层的温度还可以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而可以提高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复合锅是由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三层锅复合而成的,而不是通过工艺分别复合成型的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与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一距离L1为小于30毫米;和/或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与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距离L2大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80毫米。使得两个传感器测量探头不再同一轴线的位置,增加传感器测温的准确性。
具体的,第一距离L1为0毫米;第二距离L2为30毫米。第一距离L1设置为0毫米,是由于当复合锅与电磁炉70配合使用时,在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处电磁炉线圈71感应较弱产生涡流较弱,热量小,为锅体10底壁的温度相对低点。而第二距离L2设置为30毫米,是由于在距离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30毫米处,电磁炉线圈71在导磁块72作用下磁感应线最密集,涡流产生的热量大,温度高。第一传感器20与第二传感器30这样布置,使得传感器的测温更准,更能直观反映出外层13吸收的热量到传递给食物吸收的热量之间的热量变化,进而可以准确掌握烹饪温度。
如图1至图9所示,中间层12开设凹槽121,凹槽121至少为两个,第一个凹槽121开设在中间层12朝向内层11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第一传感器20,第二个凹槽121开设在中间层12朝向外层13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有第二传感器30。通过在锅体10的中间层12上设置凹槽121来容纳传感器,可以有效避免锅体10复合焊接时,将传感器和传感器的引出线被破坏。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凹槽121的外周和/或凹槽12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122,定位结构122固定传感器。在凹槽121中的定位结构122是小点固定,可以使传感器在中间层12上,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传感器走位,而使传感器工作不准确。具体的,可以是在凹槽121的外周或者凹槽121的内部打点,也可以通过电阻焊的方式将小点安装到凹槽121外周或内部。
当然在未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复合锅可以不仅仅由三层锅复合而成,也可以是大于三层,例如五层、七层等。具体层数根据复合锅的使用需求来确定,此外传感器和凹槽121也可以是多个,但传感器的数量和层数不一定要对应,具体可以根据复合锅的使用需求来确定。
具体的,中间层12是铝或铜或其组合制成的,中间层12可以是多层,其材料可以是单一的铝或铜,也可以是铜和铝间隔铺设。
具体的,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电偶、热电阻或者热敏元件。当然传感器也可以是湿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
可选地,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通过压力焊复合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压力焊包括电阻焊、摩擦压力机焊接或电动螺旋压力机焊接等。
可选地,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通过钎焊复合成型。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焊接效果好的焊接方式。
如图5所示,外层13具有底部段131和沿底部段131向上延伸的侧部段132,中间层12位于外层13内,且内层11的底部被外层13包覆。这样设置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可以节省制作材料和制作成本。
如图1所示,复合锅还包括手柄40、相互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50和输出模块60,数据采集模块50和输出模块60均设置在手柄40上,且数据采集模块50与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模块50将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30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由输出模块60将数据发送至其他接收设备。数据采集模块50采集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到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给输出模块60,输出模块60将数据发送至其他接收设备上,以调整复合锅内的温度,以进行更好的智能烹饪。
具体的,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30测量到的数据反映出复合锅内食材的烹饪状态。可以根据食材的烹饪状态来改变复合锅的受热状态,进而对食材进行更好的烹饪。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所述锅体(10)包括内层(11)、中间层(12)和外层(13);
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20)和第二传感器(30),所述第一传感器(20)位于所述内层(11)和所述中间层(12)之间,所述第二传感器(30)位于所述中间层(12)和所述外层(13)之间,且所述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在水平方向错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20)的测量探头与所述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一距离L1为小于30毫米;和/或
所述第二传感器(30)的测量探头与所述锅体(10)的底壁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距离L2大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8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L1为0毫米;所述第二距离L2为3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2)开设有凹槽(121),所述凹槽(121)至少为两个,第一个所述凹槽(121)开设在所述中间层(12)朝向所述内层(11)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所述第一传感器(20),第二个所述凹槽(121)开设在所述中间层(12)朝向所述外层(13)一侧的表面上且对应容置有所述第二传感器(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1)、所述中间层(12)和所述外层(13)通过压力焊复合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1)、所述中间层(12)和所述外层(13)通过钎焊复合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3)具有底部段(131)和沿所述底部段(131)向上延伸的侧部段(132),所述中间层(12)位于所述外层(13)内,且所述内层(11)的底部被所述外层(13)包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锅还包括:
手柄(40);
相互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50)和输出模块(60),所述数据采集模块(50)和所述输出模块(60)均设置在所述手柄(40)上,且所述数据采集模块(50)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20)和所述第二传感器(30)测量到的数据反映所述复合锅内食材的烹饪状态。
CN201822007557.4U 2018-11-30 2018-11-30 复合锅 Active CN209661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7557.4U CN2096612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复合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7557.4U CN2096612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复合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1248U true CN209661248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7557.4U Active CN2096612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复合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1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218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锅的制造方法、复合锅及复合锅的中间层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218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锅的制造方法、复合锅及复合锅的中间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4525B1 (ko) 열감지기를 갖는 조리용기
CN103260480B (zh) 用于温度监控烹制在烹饪容器中的食物的电子模块
CN107692806A (zh) 具有无线蒸汽检测装置的电热烹饪器具
CN201067347Y (zh) 精确控温装置
US20090314769A1 (en) Hob allow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culinary article to be detected
WO20131342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uring induction cooking
WO2020056966A1 (zh) 一种获得食物内部温度的方法及烹饪器具
US8231269B2 (en) Culinary article that allows the detection of its temperature via a cooking plate
CN209661248U (zh) 复合锅
CN103211490B (zh) 一种智能控制型锅具
CN106108610A (zh) 一种控温智能锅
CN108700306A (zh) 用于制作至少一种食物的系统以及运行相关系统的方法
CN206166684U (zh) 测温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717723B (zh) 复合锅、套件和电磁炉定点测温方法
CN108571754A (zh)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智能灶及其控制方法
US10893776B1 (en) Cooking plat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CN206739368U (zh) 电磁炉的炉面板及电磁炉
CN202613533U (zh) 一种凹盘电磁炉的测温结构
CN206973641U (zh) 红外测温电磁炉
KR102339319B1 (ko) 감지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 디바이스 시스템
CN209678171U (zh) 复合锅
CN203885353U (zh) 设置单感温探头的智能锅具
CN208253669U (zh)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智能灶
CN209678213U (zh) 防溢探头及烹饪器具
CN207101103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