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0760U - 一种打包纸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包纸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0760U
CN209660760U CN201821306248.0U CN201821306248U CN209660760U CN 209660760 U CN209660760 U CN 209660760U CN 201821306248 U CN201821306248 U CN 201821306248U CN 209660760 U CN209660760 U CN 209660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upport
paper
main body
suppor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6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306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0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0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07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与纸托主体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呈平铺状态,与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被弯折,支撑部呈展开状态;纸托主体上设有提取部,可通过该提取部提起容器,方便外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纸托,既可以通过容器接纳部对待打包容器进行固定,支撑部还可以进一步对待打包容器进行支撑作用,方便待打包容器的固定,同时可重复使用避免了白色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打包纸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包纸托。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打包成为时下的主流。为了便于打包,商家通常提供一次性塑料袋来对待打包容器进行打包,而一次性塑料袋容易造成白色垃圾,污染环境,极不环保,而且待打包容器在一次性塑料袋内因无法被固定,导致来回晃动,有可能引起容器内容物外洒。因此急需一种无污染,并且方便固定待打包容器的打包纸托来更好地对待打包容器进行打包。
专利文献1(CN205345568 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咖啡打包盒,包括盒体,盒体内中间位置设置有咖啡杯放置槽,咖啡杯放置槽旁边设置有吸管放置槽,咖啡杯放置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配料放置槽和右配料放置槽,左配料放置槽外侧设置有左提手,右配料放置槽外侧设置有右提手。该便携式咖啡打包盒虽然可以使得咖啡被固定在咖啡放置槽里避免来回晃动导致外溢,但是咖啡的固定效果并不是很好。
专利文献2(CN203173095 U)公开了一种手提杯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托架主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容器接纳部,托架主体的两侧对称位置设置有提环,其中一个提环上设有与托架主体相连的防脱扣。该手提杯托架虽然可以将手提杯固定在容器接纳部内,但其固定效果不佳。
因此,提供一种无污染,并且方便固定待打包容器的打包纸托,是目前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方便固定待打包容器的打包纸托,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打包容器在一次性塑料袋内无法被固定,导致来回晃动,有可能引起容器内容物外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与纸托主体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呈平铺状态,与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被弯折,支撑部呈展开状态;纸托主体上设置有提取部。
进一步地,打包纸托包括阻挡部,阻挡部通过弯折纸托主体的相应部分而形成。
进一步地,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阻挡部与纸托主体形成储物腔。
进一步地,提取部中的至少一个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纸扣,每个防脱纸扣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折痕。
进一步地,每个防脱纸扣上设置有两道折痕,防脱纸扣可沿着两道折痕折叠,形成一个包裹空间,包裹空间能够包裹住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
进一步地,防脱纸扣还可以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可被包裹在防脱纸扣的筒腔内。
进一步地,支撑部为螺旋支撑网套;螺旋支撑网套的外周边缘与容器接纳部的内周边缘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支撑部与纸托主体一体成形且通过设置在容器接纳部处的十字形切口形成。
进一步地,纸托主体上设置有吸管插孔。
进一步地,纸托主体为包装纸或纸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与纸托主体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呈平铺状态,与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被弯折,支撑部呈展开状态;纸托主体上设置有提取部,可通过该提取部提起待打包容器,方便待打包容器的外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纸托,既可以通过容器接纳部对待打包容器进行固定,还可以通过支撑部进一步对待打包容器进行固定支撑作用,使得待打包容器能够被很好地固定使得待打包容器被固定的效果更好,从而解决了待打包容器因无法被很好的固定、来回晃动导致的内容物外洒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打包纸托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打包纸托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打包纸托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打包纸托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纸托主体;2、支撑部;21、十字形切口;11、容器接纳部;12、提取部;13、阻挡部;14、折痕;15、储物腔;16、防脱纸扣;17、吸管插孔;170、吸管;18、裁剪区;19、附加部分;3、待打包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来打包,容易造成白色垃圾,污染环境,极不环保,而且待打包容器在一次性塑料袋内因无法被固定导致来回晃动,容易引起待打包容器的内容物外洒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与纸托主体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呈平铺状态并与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被弯折,此时支撑部呈展开状态且相对于纸托主体朝向一侧伸出;纸托主体在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提取部。具体的,请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1,纸托主体1设置有容器接纳部11,容器接纳部11内设置有支撑部2且支撑部2与纸托主体1相连。请参见图1和图3,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2呈平铺状态并与纸托主体1处于同一平面,请参见图2和图4,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1被弯折,支撑部2呈展开状态且相对于纸托主体1朝向一侧伸出;纸托主体1在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提取部12。具体的,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1被展开平铺放置,支撑部2与容器接纳部11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平铺纸托主体1,然后将待打包容器3置于容器接纳部11内,然后提起纸托主体1在延伸方向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的提取部12,进而将纸托主体1弯折,从而提起待打包容器3。当待打包容器3被放置在容器接纳部11内被提起时,支撑部2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即支撑部2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沿着竖直方向向下一侧伸出或者也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凸出进而进到固定支撑作用;支撑部2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后包裹在待打包容器3外周,对待打包容器3起支撑固定作用。需要理解的是,该纸托主体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端部具体指的是当纸托主体1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1向上弯折抵靠的两侧端的端部。
进一步地,打包纸托包括阻挡部,阻挡部通过弯折纸托主体的相应部分而形成;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阻挡部相对于纸托主体形成储物腔。请参见图2和图4,具体的,打包纸托包括阻挡部13,阻挡部13通过弯折纸托主体1的相应部分而形成;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阻挡部13相对于纸托主体1形成储物腔15,储物腔15可用于放置糖包等饮品辅助物。需要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结构的阻挡部,该阻挡部13可以通过弯折纸托主体1上靠近支撑部2的带裁剪区18和折痕14的部分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结构的阻挡部,如图3所示,该阻挡部13也可以是弯折纸托主体1上设置有提取部12的相邻端的相应附加部分19而成。需要理解的是,该储物腔15的高度大小可根据阻挡部13的可弯折端的宽度决定,具体宽度视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为使得阻挡部13沿着折痕14弯折后,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该阻挡部13不会与纸托主体1之间发生抵接顶靠,可以在该阻挡部3中部或其他位置开有裁剪线;或者也可以设置为阻挡部13的裁剪区18的裁剪线设置为开口向外呈漏斗状,使得打包纸托被弯折后阻挡部13向上弯折时阻挡部13和打包纸托主体1之间不会顶靠,影响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4,提取部12中的至少一个远离支撑部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纸扣16,每个防脱纸扣16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折痕14。具体的,提取部12中的至少一个远离支撑部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纸扣16,每个防脱纸扣16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折痕14。为使得待打包容器3被放进容器接纳部11内,然后提起纸托主体1上分别设置的提取部12,进而将纸托主体1弯折,从而提起待打包容器3时,提取部12之间不会分开,发生脱离,可在提取部12中的至少一个远离支撑部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纸扣16,每个防脱纸扣16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折痕14,防脱纸扣16通过折痕14翻折后使得提取部12之间通过防脱纸扣16被扣紧,避免提取部12之间发生解扣导致待打包容器3掉落。需要理解的是,折痕14具体可以是一道,也可以是两道或多道,只要能实现防脱纸扣16的锁扣功能即可,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每个防脱纸扣上设置有两道折痕,防脱纸扣可沿着两道折痕折叠后形成一个包裹空间进而包裹住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具体的,请参见图4,每个防脱纸扣16上设置有两道折痕14,防脱纸扣16可沿着两道折痕14折叠后形成一个包裹空间进而包裹住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提取部12会勒到使用人员的手,为避免提取部12勒到使用人员的手,每个防脱纸扣16上设置有两道折痕14,防脱纸扣16可沿着两道折痕14折叠后形成一个包裹空间进而包裹住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此时,使用者可以手持被防脱纸扣16包裹住的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避免直接手持提取部12导致勒手的问题。需要理解的是,折痕14可以设置为两道,也可以设置为三道、四道或者更多,都不影响防脱纸扣16实现防止提取部12勒到使用人员双手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前述的相应部位是指使用人员手持到的提取部的部位;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被包裹住指的是,当防脱纸扣16设置有两道折痕14时,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和未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均可以被包裹在前述包裹空间里;也可以指的是,未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分被另一个提取部12上设置的防脱纸扣16沿着折痕14翻折后形成的包裹空间包裹住。使用时,通过手持在该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上,从而可以有效解决使用人员直接手持提取部12导致勒手的问题。
进一步地,防脱纸扣还可以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位置可被包裹在防脱纸扣的筒腔内。具体的,请参见图2,防脱纸扣16还可以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可被包裹在防脱纸扣16的筒腔内。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提取部12会勒到使用人员的手,为避免提取部12勒到使用人员的手,防脱纸扣16还可以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可被包裹在防脱纸扣16的筒腔内。需要理解的是,前述的相应部位是指使用时,使用者手持到的被包裹住的提取部12对应的筒状防脱纸扣16的外筒壁。另外,相对的提取部12的相应位置可以是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和未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此时,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和未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位均被包裹在防脱纸扣16的筒腔内;也可以是,未设置有防脱纸扣16的提取部12的相应部分被另一个提取部12上设置的防脱纸扣16形成的筒腔包裹住。使用时,通过手持在该圆筒状的外筒壁上,从而有效解决使用人员直接手持提取部12导致勒手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包纸托中,支撑部为螺旋支撑网套,螺旋支撑网套的外周边缘与容器接纳部的内周边缘固定相连。具体的,请参见图1,支撑部2为螺旋支撑网套。螺旋支撑网套的外周边缘与容器接纳部11的内周边缘固定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平铺纸托主体1,然后将待打包容器3置于容器接纳部11内,然后提起纸托主体1上设有提取部12,进而将纸托主体1弯折,从而提起待打包容器3。当待打包容器3被放置在容器接纳部11内然后被提起时,螺旋支撑网套在待打包容器的重力作用下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螺旋支撑网套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后形成一个适应于待打包容器3外形的支撑套,该支撑套包裹在待打包容器3外周,对待打包容器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包纸托中,支撑部2与纸托主体1一体成形且通过设置在容器接纳部11处的十字形切口21形成。请参见图3和图4,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1被展开平铺放置,此时,支撑部2与容器接纳部11处于同一平面,支撑部2与纸托主体1一体成形且通过设置在容器接纳部11处的十字形切口21形成。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平铺纸托主体1,然后将待打包容器3置于容器接纳部11内,然后提起纸托主体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的提取部12,进而将纸托主体1弯折,从而提起待打包容器3;当待打包容器3放置在容器接纳部11内被提起时,支撑部2在待打包容器3的重力作用下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支撑部2相对于容器接纳部11伸出后形成一个适应于待打包容器3外形的支撑套,该支撑套包裹在待打包容器3外周,对待打包容器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需要理解的是,该十字形切口21的支撑部2既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下凸出支撑住待打包容器3,也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凸出使得十字形切口21的顶角可以卡在待打包容器3的杯口下方,对待打包容器3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纸托主体上设置有吸管插孔。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3,纸托主体1上设置有吸管插孔1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饮品一般都会配给吸管170,打包过程中,吸管170也需要被打包,方便携带,因此,可在纸托主体1上设置吸管插口17,吸管插口17可以设置在阻挡部13,吸管170被打包后通过吸管插口17放置于储物腔15内,从而使得吸管170同其他饮品辅助物一同被存放与储物腔15内;吸管插口17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比如吸管插口17可以对称设置在提取部12两侧,使得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吸管插孔17处的吸管170可以进一步对提取部12进行固定,使其之间不会分开,发生脱离。同时,吸管插口17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吸管插口17的大小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内径。实际使用中,该纸托主体1可以放置不同数量、粗细的吸管170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吸管170的具体数量和内径大小视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纸托主体为包装纸或纸板制成。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纸托为包装纸或纸板制成。包装纸具有强度高,成本低,透气性好,耐磨损的特点,例如牛皮纸,漂白纸,玻璃纸等。纸板的制造原材料与纸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硬度,厚度,刚性强,易加工性等。需要理解的是,纸托主体1可以根据待打包容器3及内容物的具体重量进行选择,使得纸托主体1和支撑部2足以支撑待打包容器3及其内容物,比如打包较轻的容器时,可以选择较薄的打包纸等,而打包较重的容器时,可以选择较厚的纸板等,具体材质选择视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包纸托,包括纸托主体,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与纸托主体相连;当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支撑部呈平铺状态并与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纸托主体被弯折,支撑部呈展开状态且相对于纸托主体朝向一侧伸出,使得支撑部被拉伸后形成一个适应于待打包容器外形的支撑空间用于固定、支撑待打包容器,防止待打包容器来回晃动导致待打包容器的内容物外洒;纸托主体在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提取部,可通过该提取部提起待打包容器,方便待打包容器的外带。同时,提取部中的至少一个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纸扣,每个防脱纸扣上设置有两道折痕,防脱纸扣可沿着两道折痕折叠后形成一个包裹空间进而包裹住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或防脱纸扣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可被包裹在防脱纸扣的筒腔内,使用时可通过手持被包裹住的提取部的相应部位,从而使得提取部不会勒到使用人员的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纸托,除了可以通过容器接纳部对待打包容器进行固定外,还可以通过支撑部进一步对待打包容器进行固定、支撑作用,使得待打包容器被进一步固定,防止待打包容器来回晃动导致待打包容器内容物外洒,其固定效果更好。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包纸托,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方便使用,同时可重复使用,避免造成白色污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纸托主体,所述纸托主体设置有容器接纳部,所述容器接纳部内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纸托主体相连;当所述打包纸托处于待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部呈平铺状态,与所述纸托主体处于同一平面;当所述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纸托主体被弯折,所述支撑部呈展开状态;所述纸托主体上设置有提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纸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通过弯折所述纸托主体的相应部分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打包纸托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纸托主体形成储物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防脱纸扣,每个所述防脱纸扣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折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脱纸扣上设置有两道折痕,所述防脱纸扣可沿着所述两道折痕折叠,形成一个包裹空间,所述包裹空间能够包裹住相对的所述提取部的相应部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纸扣还可以设置为圆筒状,相对的所述提取部的相应部位可被包裹在所述防脱纸扣的筒腔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螺旋支撑网套;所述螺旋支撑网套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容器接纳部的内周边缘固定相连。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纸托主体一体成形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容器接纳部处的十字形切口形成。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托主体上设置有吸管插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包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托主体为包装纸或纸板制成。
CN201821306248.0U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打包纸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0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6248.0U CN209660760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打包纸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6248.0U CN209660760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打包纸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0760U true CN209660760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62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0760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打包纸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0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5271A (en) Disposable beverage brewer
RU2378173C2 (ru) Крышка для емкости для заварных напитков
CA2746822C (en) Disposable storage bags
US9409675B2 (en) Food and condiment container
JP2018506482A (ja) 飲料容器
RU2584660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родукта питания и/или напитка для употребления на ходу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WO2008026161A2 (en) Multi-function box
KR101641534B1 (ko) 손잡이를 구비한 접이식 컵
RU2225154C2 (ru) Фильт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фе или аналогичных напитков
CN209660760U (zh) 一种打包纸托
RU2002101890A (ru) Фильт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фе или аналогичных напитков
KR20140000391A (ko) 용기홀더
CN108430275A (zh) 便携式更换台
US20050279220A1 (en) Cup and filter combination
KR101304826B1 (ko) 젓는 스푼이 부착된 일회용 커피봉지
JP5351698B2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
KR20130000820U (ko) 식품포장용 용기
CN215665047U (zh) 一种双折叠茶叶包
KR200440207Y1 (ko) 드링크 가이드가 부착된 종이컵
WO2020022878A1 (en) Container
CN205801758U (zh) 一种新型快餐打包带
JP3223115U (ja) 飲料抽出バッグ
KR20130084497A (ko) 접이식 컵라면 용기
JP5282942B2 (ja) カップ容器
JPH0532461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