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单元及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播种单元及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条播种植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土地犁翻后使用旋耕机旋耕两遍,再使用普通条播机进行播种作业,一种是将土地使用犁翻后,使用动力耙(旋耕机)+条播机复式作业机具进行播种作业。
上述两种作业方式都会对土壤墒情进行破坏,破坏蚯蚓等生物生存环境,容易造成土壤水分及肥料流失,同时浪费时间与经济,不利于大型规模化种植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播种单元及播种机,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播种单元,包括支撑连接臂,上述支撑连接臂竖向设置,其上端用于连接播种机;破土铲,上述破土铲竖向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下端的前侧,且其铲尖向上述支撑连接臂前端的下方延伸;开沟铲,上述开沟铲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的下端,用于在上述破土铲随上述支撑连接臂行进过程中,对土壤内部左右两侧进行侧向开沟;种肥分散器,上述种肥分散器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下端的后侧,其内部具有种肥通道和播种通道,上述种肥分散器后端设有连通上述播种通道的播种出口,上述播种出口用于向上述开沟铲开出的侧向沟内输送种子,上述种肥分散器下端设有与上述播种通道连通的出肥口,上述出肥口用于向上述破土铲开出的槽内输送肥料,上述播种通道通过下种管连接播种机的气流式播种器,上述种肥通道通过下肥管连接播种机的下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有效完成播种作业的同时保证土壤墒情不破坏;无需整地作业,可实现免耕播种,节省整地作业时间与费用,有利于产业化、规模化作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开沟铲设有两片,且两片上述开沟铲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支撑连接臂下端连接固定,另一端分别朝向上述支撑连接臂的左右两侧水平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向破土铲左右两侧开沟,利于种子的良好埋种。
进一步,两片上述开沟铲分别朝向后方倾斜设置,且两片上述开沟铲沿前后方向左右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减小侧向开沟的阻力,更利于行进开沟。
进一步,上述破土铲铲尖落于两片上述开沟铲的对称轴上,且上述破土铲铲尖下端端部的水平高度低于上述开沟铲下表面的水平高度,上述破土铲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上述开沟铲上表面的水平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美观,利于破土铲开出的槽与开沟铲开出的侧向沟的明确区分,即就是利于种、肥的分区施放。
进一步,每片上述开沟铲的另一端端部均向上弯折形成用于破开土壤的弯折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利于在开沟时在两侧同步开出排气的沟槽,从而使得气流吹种下种时不会引起“翻土”现象,从而使得种、肥的施放不会裸露于地面。
进一步,上述播种通道上端向上延伸并贯穿上述种肥分散器的上端端部与上述下种管连接,且下端分为两段,分别向上述种肥分散器的左右两侧延伸,上述种肥分散器后端的左右两侧对应两片上述开沟铲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上述播种通道下端的两段连通的上述播种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播种通道设计合理,利于种子的良好施放。
进一步,上述种肥通道竖向设置于上述播种通道的前侧或后侧,并上下贯穿上述种肥分散器,上述种肥通道的下端通道口构成上述出肥口,其上端通道口与上述下肥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利于肥料良好施放。
进一步,上述播种出口处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用于打开或遮盖其的盖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能够根据需求打开或关闭播种出口,从而选择任意一侧播种或两侧同时播种。
还提供一种播种机,包括播种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单元开沟后土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单元中播种通道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连接臂,2、破土铲,3、开沟铲,4、种肥分散器,31、弯折部,41、下种管,42、下肥管,43、播种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播种单元包括支撑连接臂1,上述支撑连接臂1竖向设置,其上端用于连接播种机;破土铲2,上述破土铲2竖向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1下端的前侧,且其铲尖向上述支撑连接臂1前端的下方延伸;开沟铲3,上述开沟铲3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1的下端,用于在上述破土铲2随上述支撑连接臂1行进过程中,对土壤内部左右两侧进行侧向开沟;种肥分散器4,上述种肥分散器4安装于上述支撑连接臂1下端的后侧,其内部具有种肥通道和播种通道,上述种肥分散器4后端设有连通上述播种通道的播种出口43,上述播种出口43用于向上述开沟铲3开出的侧向沟内输送种子,上述种肥分散器4下端设有与上述播种通道连通的出肥口,上述出肥口用于向上述破土铲2开出的槽内输送肥料,上述播种通道通过下种管41连接播种机的气流式播种器,上述种肥通道通过下肥管42连接播种机的下肥器。
播种施肥过程中,整个播种单元与播种机连接,并伴随播种机的移动而行进播种,播种时,破土铲2下端以及开沟铲3均伸入土壤内,播种机行走时带动破土铲2在土地上开出条形的沟槽,开沟铲3在土壤内开出水平的侧向播种沟,同时,气流式播种器将种子吹入播种通道内,并通过播种出口43吹入开沟铲3开出的侧向播种沟内,同步,下肥器将肥料通过种肥通道释放进破土铲2开出的沟槽内,从而实现种肥的分离,避免种肥处于一处出现烧种现象,整个施肥过程中,开沟在土壤内部进行,不会破坏地表,并且开沟铲3随播种机行进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切断前茬作物及杂草根系,实现机械除草,改善土壤环境,真正意义上实现免耕作业,减少了清理秸秆、残茬和整地的时间与经济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开沟铲3因侧向开沟,并在所开沟槽内实现宽苗带播种种植,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较佳的,上述开沟铲2设有两片,且两片上述开沟铲3的一端分别与上述支撑连接臂1下端连接固定,另一端分别朝向上述支撑连接臂1的左右两侧水平延伸,整个开沟铲2设计为“翼”状,在开沟时可实现良好的侧向开沟,作为种子存置空间,同时还可切断前茬作物及杂草根系,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较佳的,两片上述开沟铲3分别朝向后方倾斜设置,且两片上述开沟铲3沿前后方向左右对称设置,能够在行进开沟时减少一部分阻力,降低开沟铲3作业时与土壤的磨损程度。
较佳的,上述破土铲2铲尖落于两片上述开沟铲3的对称轴上,且上述破土铲2铲尖下端端部的水平高度低于上述开沟铲3下表面的水平高度,上述破土铲2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上述开沟铲3上表面的水平高度,设计合理,使得开沟铲3开出的侧向播种沟位于破土铲2开出的槽两侧,并对称,也就是说肥料两侧的播种面基本相等,播种以及施肥都比较均匀,利于种子后续的良好生长。
较佳的,每片上述开沟铲3的另一端端部均向上弯折形成用于破开土壤的弯折部31,该弯折部31随着整个播种单元的行进播种,会在开沟铲3两侧边缘处开出通向地面的细小沟槽,种子在通过气流式播种器吹入开沟槽内时,弯折部31开出的细小沟槽能够使得吹入开沟槽内的气流得到良好的溢散排向外界空气内,从而避免开沟槽内气压过大而使气流破坏开沟槽上方土壤环境的状况发生。
较佳的,如图3所示,上述播种通道上端向上延伸并贯穿上述种肥分散器4的上端端部与上述下种管41连接,且下端分为两段,分别向上述种肥分散器4的左右两侧延伸,上述种肥分散器4后端的左右两侧对应两片上述开沟铲3的位置分别设有与上述播种通道下端的两段连通的上述播种出口43,播种通道设计合理,其具体设计为“人”字形,该设计使得种子经过播种通道时能够均匀的吹向两个开沟铲3开出的侧向沟槽内,实现均匀的播种,并形成宽带播种带。
较佳的,上述种肥通道竖向设置于上述播种通道的前侧或后侧,并上下贯穿上述种肥分散器4,上述种肥通道的下端通道口构成上述出肥口,其上端通道口与上述下肥管42连接,该设计利于种肥通道与下肥器的良好连接以及肥料的良好施放。
较佳的,上述播种出口43处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用于打开或遮盖其的盖板,使用时,作业人员可根据需要拆除任意一个播种出口43的盖板,或两个播种出口43处的盖板均拆除,从而实现单侧侧向开沟,使种子全部往一侧方向吹出,或两侧侧向开沟,使种子均匀向两侧吹出布种,从而实现苗带宽度及行距的调整。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播种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播种单元,该不中单元中,支撑连接臂1的上端一般通过仿形机构与播种机连接,仿形机构为常规的四杆机构,同时上拉杆长度可调,可以实现播种单体在高度上可调,并且任意高度都可保持相同的入土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