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7972U -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7972U
CN209657972U CN201920667444.9U CN201920667444U CN209657972U CN 209657972 U CN209657972 U CN 209657972U CN 201920667444 U CN201920667444 U CN 201920667444U CN 209657972 U CN209657972 U CN 209657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less charging
tertiary
utility
pow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74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74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7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7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7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不重叠。这样,由于第三线圈的存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隔,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充电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无线充电相对于有线充电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非常受用户的欢迎。
无线充电线圈在充电的过程中会发热,而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不重叠。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上述无线充电线圈。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无线充电线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不重叠。这样,由于第三线圈的存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隔,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线圈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线圈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线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和第三线圈3;所述第一线圈1和所述第二线圈2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3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1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1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3与所述第一线圈1和所述第二线圈2均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和第三线圈3可以由一条完整的导线绕制而成,也可以由三个单独的线圈连接组成,第一线圈1与第二线圈2之间的距离为Z。上述第一线圈1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上述第二线圈2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电路可以提供交流电,从而使无线充电线圈具有无线充电功能。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线圈1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上述第二线圈2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这样就避免了从内匝线圈引出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从而可以使整个无线充电线圈更加平整,减小无线充电线圈的平整度,降低安装难度。并且由于存在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两个线圈,可以使无线充电线圈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由于第三线圈3的存在,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隔,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位于一层,第二线圈2位于另一层。第一线圈1可以由外向内绕线,绕到设计所需要的大小(如八匝线圈)之后,通过第三线圈3连接到另一层的第二线圈,此时再由内向外绕线,第二线圈也可以绕八匝线圈,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的走向一致,并由以上两层串联组成16匝线圈。
通过上述这种绕制方式,使得与电源电路连接的两个端均在线圈外部,可避开由于引线端需要由内向外引出带来的厚度叠加。为了保证物理外观和电感量方案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线圈相比,需要将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的物理规格中的宽度变为2h,厚度(利兹线直径)变为1/2t。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多个线圈,可以参阅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线圈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线圈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第一线圈1由外向内绕制而成。如图3所示,第二线圈2由内向外绕制而成。如图4所示,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在位置M处通过第三线圈3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1与所述第二线圈2平行。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1与所述第二线圈2平行,可以保证无线充电线圈有较好的外观,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便于保证安装的平整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1的匝数与所述第二线圈2的匝数相等。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1的匝数与所述第二线圈2的匝数相等,从而便于对称设置,以及保持外观的一致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线圈3的匝数为一匝或者至少两匝,且所述第三线圈3的匝数小于所述第一线圈1的匝数。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第三线圈3,可以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线圈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第三线圈3的匝数为一匝或者至少两匝,且所述第三线圈3的匝数小于所述第一线圈1的匝数,可以使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尽可能的靠近,从而使无线充电线圈更加轻薄化。第三线圈3的匝数可以确定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之间的距离Z。当然,第三线圈3的匝数还可以小于一匝,此时第三线圈3相当于一个很短的导线将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1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1的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线圈1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1的内直径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1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1的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线圈1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1的内直径相同,而便于对称设置,以及保持外观的一致性。
可选的,所述第三线圈3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1的内直径。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三线圈3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1的内直径,从而可以使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尽可能的靠近,从而使无线充电线圈更加轻薄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1、所述第二线圈2和所述第三线圈3的线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一线圈1、所述第二线圈2和所述第三线圈3的厚度均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圈1、所述第二线圈2和所述第三线圈3的线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一线圈1、所述第二线圈2和所述第三线圈3的厚度均相同,从而便于保持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所述第一线圈1、所述第二线圈2和所述第三线圈3可以通过一根导线绕制而成,从而便于制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1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一端之间焊接。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线圈1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一端之间焊接,从而可以使第一线圈1与第三线圈3固定,到达电气连接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圈2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二端之间焊接。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线圈2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二端之间焊接,从而可以使第二线圈2与第三线圈3固定,到达电气连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和第三线圈3;所述第一线圈1和所述第二线圈2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3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1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1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3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3与所述第一线圈1和所述第二线圈2均不重叠。这样,由于第三线圈3的存在,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隔,从而提高无线充电线圈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上述无线充电线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无线充电线圈。
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为螺旋平面的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为立体的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外侧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均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匝数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匝数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的匝数为一匝或者至少两匝,且所述第三线圈的匝数小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线圈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内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内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的线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的厚度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内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之间焊接。
10.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
CN201920667444.9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657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444.9U CN20965797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444.9U CN20965797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7972U true CN209657972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3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7444.9U Active CN209657972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7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0770U (ja) 誘導エネルギ伝送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コイル構造
CN104681258B (zh) 线圈
CN205160226U (zh) 发针式绕组电机的定子总成
CN208522543U (zh) 无线充电线圈装置
CN106130191A (zh) 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110080A5 (zh)
JP5192741B2 (ja) 超電導導体及び超電導導体を備えた超電導ケーブル
TW201832251A (zh) 繞組用電線及使用其之旋轉機用線圈以及繞組用電線的製造方法
US11509170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rising reception coil having constant pitch
CN104376955B (zh) 多层线圈及方法、电感器、变压器、无线充电器、继电器
JP6056100B2 (ja) 渦巻型コイル
JP2010118457A (ja) 超電導コイルおよび該超電導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WO2013187501A1 (ja) コイル状部材及びコイル装置
CN109215978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及终端设备
CN109314287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CN209657972U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1229202A (ja) 無線電力伝送用コイル
CN111180173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及无线充电装置
JP5397994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
JP5837763B2 (ja) 電線
JP4835801B1 (ja)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非接触充電機器
CN103929001A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线圈导线和线圈本体
CN209472442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线圈装置
AU2017100983B4 (en) Coil constructions for improved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CN207637602U (zh) 一种线圈、无线充电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