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3092U -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3092U CN209653092U CN201920227508.3U CN201920227508U CN209653092U CN 209653092 U CN209653092 U CN 209653092U CN 201920227508 U CN201920227508 U CN 201920227508U CN 209653092 U CN209653092 U CN 2096530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rea
- cold water
- pond
- hydrother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表面封闭,水池内部包括相互独立的热水区和冷水区,在水池表面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热水区和冷水区,当热水区内的水位上升超过极限值时,热水区内的水进入水槽内,并通过水槽直接流入冷水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池的热水区和冷水区处设置过水槽进行连通,在热水泵故障时通过过水槽实现自主溢流过水,满足冷水区的供水需求,避免了用水系统缺水导致的系列问题,为热水泵的抢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提高了换热系统的应急能力,减少了换热系统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水池,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背景技术
用水需求量较大的工厂,一般设有专门的循环水池,即能保证用水需求,也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尤其是需要冷热交换的生产线,循环水的使用更为常见。
循环水池一般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连通至用水系统的进水端,用水系统的水均从循环水池的出水口供给;进水口连通至用水系统的回水端,用水系统使用过后的水经过回水端排出并从进水口回流至循环水池,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再次进入循环中。用于热交换系统中的循环水池,送往用水系统的水温度较低,回流的水温度较高,直接混入循环水池中将导致原有水温提高,会降低用水系统的热交换效率;故现有的循环水池设置独立的冷热水区域,对热水进行冷却处理后再排入冷水区,以保证用水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未得到解决,即目前热水区的水通过热水泵送入冷水区,冷水区的水通过冷水泵送入用水系统,当出现热水泵损坏无法工作时,冷水区的水位将持续下降,而热水区的水位将持续上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用水系统内部得不到有效的热交换,温度过高造成系列的问题;而热水区的水位过高也将导致相应的问题;最终会导致整个生产系统停机停产,对工厂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现有的循环水池结构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对循环水池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旨在将热水区和冷水区的循环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当热水泵无法正常工作时,热水区的热水水位高于极限值后将自动导入冷水区,避免冷水区的水位过低导致用水系统缺水,降低对生产系统的影响,为抢修争取时间,减少工厂的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包括水池,具体地说:所述水池的表面封闭,水池内部包括相互独立的热水区和冷水区,在水池表面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热水区和冷水区,当热水区内的水位上升超过极限值时,热水区内的水进入水槽内,并通过水槽直接流入冷水区。
上述公开的水池结构,通过设置过水槽实现热水区直接向冷水区过水的目的,在热水泵不能正常工作时避免了冷水区缺水导致的系统问题。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过水槽进行优化,所述过水槽实现暂时容纳热水区溢出的水,并将其导流进入冷水区内,可通过多种方案实现前述效果,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过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热水孔和冷水孔,所述热水孔连通热水区,所述冷水孔连通冷水区。当热水区的水从热水孔上升进入槽体后,会自然从冷水孔流入冷水区。
优选的,槽体的结构可设置为热水孔位置高于冷水孔的位置,避免冷水区的水回流。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槽体进行优化,所述的槽体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槽体位于水池的上表面,所述的热水孔和所述冷水孔均设置于槽体的内底面。
优选的,槽体可设置为方形槽、圆形槽等便于过水的结构,且具能快速将其内部的水进行导流。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槽体继续优化,设置的热水孔和冷水孔的口径应足够大以便于过流量大于系统中热水的回流量,避免热水区积水而冷水区缺水。如此设置后,较大的孔口口径容易导致杂物的落入,也容易使检修人员面临危险,故对孔口处进行适当的遮挡,在满足过流要求的同时避免杂质进入,减少安全隐患,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槽体内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热水孔和冷水孔的孔口上方。
可选的,所述的盖板在热水孔和冷水孔的孔口处单独设置,且盖板与孔口之间保持15~20cm的间隙,便于保持足够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盖板数量为一,其直接设置在槽体内,同时对热水孔和冷水孔实现覆盖,并与孔口之间保持15~20cm的间隙,便于保持足够的流量。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盖板进行优化,在设置盖板后能够阻挡垂直方向的杂质,而预留的间隙处还存在杂质进入的可能;因此需要对间隙进行阻挡,只允许水流通过,对杂质进行阻隔;所述的盖板与热水孔和冷水孔的孔口之间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槽体进行优化,所述槽体的位置可设置于水池上的任一位置,方便满足过水需求即可;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槽体位于水池的侧表面处,所述的热水孔位和冷水孔位于槽体的侧壁处,且热水孔的位置高于冷水孔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时,方便同时通过孔口对热水区或冷水区内的水位情况进行检视。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池结构进行优化,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冷水区作为主要的储水用水区域,其容量应大于热水区,以提供更强的缓冲冷却能力,使得热水经过充分冷却后再送入用水系统内;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热水区数量为一,所述的冷水区数量为二,两个冷水区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水区和冷水区按照直线排列,且冷水区分别位于热水区的两侧。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池进行优化,对热水区的水进行加速冷却,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水池上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进水管连通热水区,并通过热水泵从热水区内汲水;冷却水箱的出水管连通冷水区。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热水区进行优化,在热水区的水位上升过快甚至流量高于过水槽的流量时,需要对热水区的水进行泄流处理,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热水区设有泄流结构。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泄流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泄流结构包括泄流通道和泄流阀,所述的泄流通道一端连通热水区,另一端连通外部,所述的泄流阀设置于泄流通道处并用于控制泄流通道的通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池的热水区和冷水区处设置过水槽进行连通,在热水泵故障时通过过水槽实现自主溢流过水,满足冷水区的供水需求,避免了用水系统缺水导致的系列问题,为热水泵的抢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提高了换热系统的应急能力,减少了换热系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水池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池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各标号的含义是:1-水池;101-热水区;102-冷水区;2-槽体;3-盖板;4-滤网;5-冷水孔;6-热水孔;7-冷却水箱;8-泄流通道;9-泄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厂循环水池1结构,包括水池1,具体地说:所述水池1的表面封闭,水池1内部包括相互独立的热水区101和冷水区102,在水池1表面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热水区101和冷水区102,当热水区101内的水位上升超过极限值时,热水区101内的水进入水槽内,并通过水槽直接流入冷水区102。
上述公开的水池1结构,通过设置过水槽实现热水区101直接向冷水区102过水的目的,在热水泵不能正常工作时避免了冷水区102缺水导致的系统问题。
具体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过水槽进行优化,所述过水槽实现暂时容纳热水区101溢出的水,并将其导流进入冷水区102内,可通过多种方案实现前述效果,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过水槽包括槽体2,槽体2内设有热水孔6和冷水孔5,所述热水孔6连通热水区101,所述冷水孔5连通冷水区102。当热水区101的水从热水孔6上升进入槽体2后,会自然从冷水孔5流入冷水区102。
具体的,槽体2的结构可设置为热水孔6位置高于冷水孔5的位置,避免冷水区102的水回流。
具体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槽体2进行优化,所述的槽体2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设置,本实施例提供两种设置方式,
其中一种可行的设置为:所述的槽体2位于水池1的上表面,所述的热水孔6和所述冷水孔5均设置于槽体2的内底面。
在这种结构中,槽体2可设置为方形槽、圆形槽等便于过水的结构,且具能快速将其内部的水进行导流。
另一种可行的设置为:所述的槽体2位于水池1的侧表面处,所述的热水孔6位和冷水孔5位于槽体2的侧壁处,且热水孔6的位置高于冷水孔5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时,方便同时通过孔口对热水区101或冷水区102内的水位情况进行检视。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槽体2继续优化,设置的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口径应足够大以便于过流量大于系统中热水的回流量,避免热水区101积水而冷水区102缺水。如此设置后,较大的孔口口径容易导致杂物的落入,也容易使检修人员面临危险,故对孔口处进行适当的遮挡,在满足过流要求的同时避免杂质进入,减少安全隐患,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槽体2内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覆盖于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孔口上方。
具体的,对于盖板3的设置也可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方案:
作为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盖板3在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孔口处单独设置,且盖板3与孔口之间保持15~20cm的间隙,便于保持足够的流量。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盖板3数量为一,其直接设置在槽体2内,同时对热水孔6和冷水孔5实现覆盖,并与孔口之间保持15~20cm的间隙,便于保持足够的流量。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盖板3进行优化,在设置盖板3后能够阻挡垂直方向的杂质,而预留的间隙处还存在杂质进入的可能;因此需要对间隙进行阻挡,只允许水流通过,对杂质进行阻隔;所述的盖板3与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孔口之间设置有滤网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滤网4为金属滤网4。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池1结构进行优化,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冷水区102作为主要的储水用水区域,其容量应大于热水区101,以提供更强的缓冲冷却能力,使得热水经过充分冷却后再送入用水系统内;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热水区101数量为一,所述的冷水区102数量为二,两个冷水区102相互连通。
具体的,所述热水区101和冷水区102按照直线排列,且冷水区102分别位于热水区101的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池1进行优化,对热水区101的水进行加速冷却,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水池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7,所述冷却水箱7的进水管连通热水区101,并通过热水泵从热水区101内汲水;冷却水箱7的出水管连通冷水区102。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热水区101进行优化,在热水区101的水位上升过快甚至流量高于过水槽的流量时,需要对热水区101的水进行泄流处理,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热水区101设有泄流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泄流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泄流结构包括泄流通道8和泄流阀9,所述的泄流通道8一端连通热水区101,另一端连通外部,所述的泄流阀9设置于泄流通道8处并用于控制泄流通道8的通断。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上述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技术方案,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表面封闭,水池(1)内部包括相互独立的热水区(101)和冷水区(102),在水池(1)表面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连通热水区(101)和冷水区(102),当热水区(101)内的水位上升超过极限值时,热水区(101)内的水进入水槽内,并通过水槽直接流入冷水区(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槽包括槽体(2),槽体(2)内设有热水孔(6)和冷水孔(5),所述热水孔(6)连通热水区(101),所述冷水孔(5)连通冷水区(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2)位于水池(1)的上表面,所述的热水孔(6)和所述冷水孔(5)均设置于槽体(2)的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2)内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覆盖于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孔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3)与热水孔(6)和冷水孔(5)的孔口之间设置有滤网(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2)位于水池(1)的侧表面处,所述的热水孔(6)位和冷水孔(5)位于槽体(2)的侧壁处,且热水孔(6)的位置高于冷水孔(5)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区(101)数量为一,所述的冷水区(102)数量为二,两个冷水区(102)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1)上设置有冷却水箱(7),所述冷却水箱(7)的进水管连通热水区(101),并通过热水泵从热水区(101)内汲水;冷却水箱(7)的出水管连通冷水区(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区(101)设有泄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厂循环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流结构包括泄流通道(8)和泄流阀(9),所述的泄流通道(8)一端连通热水区(101),另一端连通外部,所述的泄流阀(9)设置于泄流通道(8)处并用于控制泄流通道(8)的通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7508.3U CN209653092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7508.3U CN209653092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3092U true CN209653092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4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27508.3U Active CN209653092U (zh) | 2019-02-20 | 2019-02-20 |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3092U (zh) |
-
2019
- 2019-02-20 CN CN201920227508.3U patent/CN2096530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66544B (zh) | 一种小温变组合式冷却循环水系统 | |
CN216795566U (zh) |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 |
CN103925729B (zh) | 空调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中央空调 | |
CN209653092U (zh) | 一种工厂循环水池结构 | |
CN206695201U (zh) | 一种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结构 | |
CN206001687U (zh) |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系统 | |
CN105890434B (zh) | 一种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应用 | |
CN202485278U (zh) | 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921548U (zh) | 一种液压油冷却装置 | |
CN2896080Y (zh) | 新型热水供热循环装置 | |
CN211177249U (zh) | 一种热泵冷暖机储热水罐 | |
CN208983884U (zh) | 一种换热器安全型节能循环水场 | |
CN203649350U (zh) | 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的自循环水冷却系统 | |
CN207365150U (zh) |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家庭热网主动式换热系统 | |
CN108387003B (zh) | 一种智能开水控制系统 | |
CN205002667U (zh) | 高位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 | |
CN206234983U (zh) | 一种新型空调冷却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6522833U (zh) | 一种新型引射式换热机组 | |
CN205217530U (zh) | 一种地暖管水垢循环清除装置 | |
CN211474531U (zh) | 一种引风机油站用冷却水装置 | |
CN205756026U (zh) | 一种新型日光温室采暖系统 | |
CN218590512U (zh) | 车间反应釜冷却水循环系统 | |
CN213657232U (zh) | 一种智能洁净车间的水冷却循环系统 | |
CN207334711U (zh) | 一种利用软水站污水和污水站中水降低锅炉排污水温度的系统 | |
CN217357301U (zh) | 一种节能型净化车间换热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