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1241U - 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1241U CN209651241U CN201920064961.7U CN201920064961U CN209651241U CN 209651241 U CN209651241 U CN 209651241U CN 201920064961 U CN201920064961 U CN 201920064961U CN 209651241 U CN209651241 U CN 209651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ul
- transportation system
- floor conveyor
- conveyor structure
- conn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输送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运料机构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运料机构的排料机构;所述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解决了现有输送系统的设备复杂昂贵、不方便且适应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物料从上端的采场平台通过地面输送机构自多个运料机构向下端挖坑里的排料机构输送,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安装移动方便,利用物料自重实现垂直方向自流运输,且便于拆卸,移设方便灵活,根据采场平台距离挖坑的实际距离搭建输送系统,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灵活简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采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露天矿采场开采结束后,矿山尽大多利用闭坑的露天采场做内排土场,既能节省占地,内排土场又对外界影响小,安全性高;内排土场所堆放的物料通常来自采场顶部,需要将顶部的物料向底部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高度差较大很大;露天采场每个台阶高度12-15m,一般采场都20个以上台阶,需要克服240-300m高度差向下运输。
现有矿山排土场运输排土输送系统有几种形式,但都存在弊病:
(1)输送带运输加排土机排土:排弃物料通过运输带到排土机排土场,通过卸料车转载到排土机受料臂,再经排土机排料臂直接向排土场边坡排放;排土机排土场设备复杂、价格昂贵、排土场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需要修筑排土机初始路堤和排土机初始作业平台,工程量大,一次性投资太大,矿山在经济上难以承受;排土机运行受气候影响大,气温过低时岩土易在胶带上冻结,造成过负荷而系统停车;气温过高排土机易产生过热而引发事故;风速过大时胶带输送机架易摆动,威胁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2)汽车运输加推土机排土:汽车运输排土方式灵活方便,但汽车运费高,克服同样高度差需要的运输距离长,修建运输道路难度大、道路施工费用高;汽车投资高;汽车柴油轮胎消耗大,运营费用高,不安全。
(3)传送带加汽车(或装载机)排土:先修筑一条固定带至排土场,然后通过汽车转排或装载机转排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固定胶带部分不够灵活,无法拆装和移设;通过汽车转排或通过装载机转排又需要修筑道路,购置运输车辆,投资也较高;汽车和装载机运营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的设备复杂昂贵、不方便且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运料机构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运料机构的排料机构;
所述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料机构包括第一运料件和第二运料件,所述第一运料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地面输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运料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料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料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料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料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运料件水平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运料件贴合边坡边,所述第二运料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一运料件输送速率。
进一步的,第一运料件包括圆筒自溜槽和集料漏斗;
所述集料漏斗一端与地面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圆筒自溜槽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自溜槽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或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运料件包括受料漏斗和第二胶带输送机;
所述受料漏斗一端与第一运料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胶带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胶带输送机和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提供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分料器、平土机和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
所述分料器一端与所述运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连接,所述分料器用于将物料向多个不同方向分流输送,所述平土机用于将物料平整。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罩设在所述地面输送机构与运料机构连接处、相邻运料机构连接处和运料机构与排料机构连接处,用于避免粉尘飞溅。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用于向物料洒水降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运料机构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输送至运料机构的排料机构;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物料从上端的采场平台通过地面输送机构自多个运料机构向下端挖坑里的排料机构输送,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安装移动方便,利用物料自重实现垂直方向自流运输,且便于拆卸,移设方便灵活,根据采场平台距离挖坑的实际距离搭建输送系统,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灵活简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正视图。
图标:11-地面输送机构;12-运料机构;13-排料机构;14-采场平台;111-第一胶带输送机;121-第一运料件;122-第二运料件;123-圆筒自溜槽;124-集料漏斗;125-受料漏斗;126-第二胶带输送机;131-分料器;132-平土机;133-移动式胶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11、运料机构12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11输送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运料机构12的排料机构13;所述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
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物料从上端的采场平台14通过地面输送机构11自多个运料机构12向下端挖坑里的排料机构13输送,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安装移动方便,利用物料自重实现垂直方向自流运输,且便于拆卸,移设方便灵活,根据采场平台14距离挖坑的实际距离搭建输送系统,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灵活简洁。
其中,通过将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无需搭建混凝土基础和复杂钢结构,便于拆卸,移动灵活,直接在闭坑后的采场平台14上,形成上述的输送系统,灵活便捷的连续运输排土,节约排土场建设投资和废石运输成本。
其中,运料机构12为多个,即根据实际的采场平台14距离挖坑的距离搭建相应数量的运料机构12,满足多样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运料机构12包括第一运料件121和第二运料件122,所述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入端与所述地面输送机构11连接,所述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料机构13连接。
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入端与地面输送机构11连接,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出端与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出端与排料机构13连接;输送的物料通过与地面输送机构11连接的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入端,从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出端输送至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入端,最后与从第二运料件122的输出端连接排料机构13排出,减小运料机构12需要克服的高度差,实现物料输送过程中阶梯式排放,输送平缓,且输送距离可调,满足多样的输送环境,便于维修,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料件121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运料件122水平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运料件121贴合边坡边,所述第二运料件122用于缓冲所述第一运料件121输送速率。
第一运料件121贴合边坡边倾斜设置,第二运料件122水平设置,实现物料从地面输送机构11输送至阶梯型的运料机构12,保证输送效率,且输送安全性能更高。
进一步的,第一运料件121包括圆筒自溜槽123和集料漏斗124;所述集料漏斗124一端与地面输送机构1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圆筒自溜槽123的输入端连接。
通过将集料漏斗124连接在圆筒自溜槽123和地面输送机构11的输出端之间,实现将地面输送机构11输出端输出的物料集中快速的输送至圆筒自溜槽123,保证物料集中输送,且输送安全系数高,避免物料滑落飞溅等。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自溜槽123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或钢。
圆筒自溜槽123材质根据输送系统服务周期长短确定,服务周期短,可选用PE管材质,重量轻、便于安装、造价低;服务周期长,可选用钢材质,现场焊接,耐磨损,但造价高,重量大,现场安装工作量大,投资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运料件122包括受料漏斗125和第二胶带输送机126;所述受料漏斗125一端与第一运料件12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胶带输送机126的输入端连接。
受料漏斗125连接在圆筒自溜槽123的输出端和第二胶带输送机126的输入端之间,实现将经过圆筒自溜槽123的物料集中收集到第二胶带输送机126内,提高运输效率。
其中,第二胶带输送机126为固定式短胶带输送机,固定式短胶带输送机水平连接在相邻的圆筒自溜槽123之间,用于缓冲从纵向的圆筒自溜槽123输送的物料,保证输送运输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输送机构11包括第一胶带输送机111和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111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111提供动能。
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胶带输送机111将筛选的物料进行输送,工作效率高。
其中,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电机驱动第一胶带输送机111实现流水线作业运输线。
第一胶带输送机111为长距离胶带输送机,长距离胶带输送机从采场剥离的岩石或者从选矿厂选出的废石。
胶带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能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开始的提供物料点到最后的卸料点间从而形成输送流程,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机构13包括分料器131、平土机132和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所述分料器131一端与所述运料机构1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连接,所述分料器131用于将物料向多个不同方向分流输送,所述平土机132用于将物料平整。
分料器131连接在运料机构12的输出端和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之间,分料器131将运料机构12输出端输出的物料向多个方向的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输送,平土机132将多个方向的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输送的物料进行平整,实现将物料多方位排放作业,无需物料落地后通过装载设备二次倒运。
其中,分料器131可以是多向分矿器,实现将物料分流转载,实现多台阶、多工作面同时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罩设在所述地面输送机构11与运料机构12连接处、相邻运料机构12连接处和运料机构12与排料机构13连接处,用于避免粉尘飞溅。
通过在地面输送机构11与运料机构12连接处、相邻运料机构12连接处和运料机构12与排料机构13连接处设置防尘罩,即物料转载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罩,避免含粉尘过大的岩土飞溅,造成环境污染,提高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用于向物料洒水降尘。
其中,防尘罩内设置有喷水机构,有利于将含粉尘过大的岩土快速沉降,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中,喷水机构包括高压喷水头,有利于将水均布与粉尘接触,且达到快速降尘的目的。
其中,防尘罩内还可以增设风机,外部设置有布袋式除尘器降尘,实现环保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二胶带输送机126之间采用倾斜设置的圆筒自溜槽123转运,实现物料在上下台阶之间的自溜运输;采用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的搭接方式,实现物料多方位输送,在物料不落地的情况下可以将物料运输到排土场任意位置;落地后物料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转排到排土场台阶坡顶线,实现装载机转排运距最短;采用多向分料器131实现物料的分流转排,实现多台阶、多工作面同时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作业面大,排土量大,可增加固定式胶带输送机与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133台数,实现多点排土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包括地面输送机构11、运料机构12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11输送的物料输送至运料机构12的排料机构13;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的地面输送机构11、多个运料机构12和排料机构13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物料从上端的采场平台14通过地面输送机构11自多个运料机构12向下端挖坑里的排料机构13输送,设备简单,经济效益好,安装移动方便,利用物料自重实现垂直方向自流运输,且便于拆卸,移设方便灵活,根据采场平台14距离挖坑的实际距离搭建输送系统,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灵活简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输送机构、运料机构和多个用于将地面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输送至所述运料机构的排料机构;
所述地面输送机构、多个运料机构和排料机构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机构包括第一运料件和第二运料件,所述第一运料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地面输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运料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运料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料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料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料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运料件水平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运料件贴合边坡边,所述第二运料件用于缓冲所述第一运料件输送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运料件包括圆筒自溜槽和集料漏斗;
所述集料漏斗一端与地面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圆筒自溜槽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自溜槽的材质为聚乙烯塑料或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料件包括受料漏斗和第二胶带输送机;
所述受料漏斗一端与第一运料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胶带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胶带输送机和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胶带输送机提供动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分料器、平土机和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
所述分料器一端与所述运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移动式胶带输送机连接,所述分料器用于将物料向多个不同方向分流输送,所述平土机用于将物料平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罩设在所述地面输送机构与运料机构连接处、相邻运料机构连接处和运料机构与排料机构连接处,用于避免粉尘飞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内侧设置有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用于向物料洒水降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4961.7U CN209651241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4961.7U CN209651241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1241U true CN209651241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64961.7U Active CN209651241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12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4745A (zh) * | 2020-07-21 | 2020-10-27 | 江苏宇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瓶装牛奶生产线输送用呈倾倒状下架的缓冲装置 |
-
2019
- 2019-01-15 CN CN201920064961.7U patent/CN2096512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4745A (zh) * | 2020-07-21 | 2020-10-27 | 江苏宇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瓶装牛奶生产线输送用呈倾倒状下架的缓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129520A (en) | Mobile pumping station | |
CN209651241U (zh) | 输送系统 | |
CN210729792U (zh) | 一种带返料系统的履带式立式冲击破碎站 | |
CN201753453U (zh) | 液压挖掘装载机 | |
CN203728043U (zh) | 板带地表给料机 | |
CN209076884U (zh) | 一种履带式圆锥破碎站带返料系统 | |
CN210164500U (zh) | 一种矿山粉矿回收装置系统 | |
CN217021001U (zh) | 一种用于搅拌楼的立体料仓上料系统 | |
CN105173673A (zh) | 渣土场胶带机多向转料及消除机头盲区排土工艺 | |
CN216406898U (zh) | 一种矿用煤泥装运装置 | |
CN204528393U (zh) | 一种刮板地表给料机 | |
CN211282747U (zh) | 一种顺槽改向转载装置 | |
CN204999164U (zh) | 车载移动式胶带机 | |
CN112360465A (zh) | 一种使用滚筒式采煤机的露天矿连续开采方式 | |
CN104948223A (zh) | 一种井下沿空留巷充填系统及方法 | |
CN106044252B (zh) | 一种废料运输转排装置 | |
CN207122323U (zh) | 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膏体制备与输送装置 | |
CN216198263U (zh) | 一种地下矿山的物料运输系统 | |
RU2136883C1 (ru) | Способ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горной массы из карьеров и шахт (варианты) | |
CN220549633U (zh) | 一种遥控行走的移动堆料料斗装置 | |
CN216198131U (zh) | 一种地下矿山装矸巷道结构 | |
CN214651185U (zh) | 一种大坡度斜井传送带式上料系统 | |
CN203382233U (zh) | 大型超长双臂排布料机 | |
CN215248250U (zh) | 井下水平组装式矸石储存装置 | |
CN217206473U (zh) | 用于隧道快速注浆的自动送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9 Address after: 110000 Liaoning city of Shenyang Province Hunnan Baita Street No. 300 Patentee after: Zhongye Shenk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6099 No. 47 west section of Hebei Avenue, seaport District, Hebei, Qinhuangdao Patentee before: MCC Qinhuangda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