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0578U -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0578U
CN209640578U CN201920555774.9U CN201920555774U CN209640578U CN 209640578 U CN209640578 U CN 209640578U CN 201920555774 U CN201920555774 U CN 201920555774U CN 209640578 U CN209640578 U CN 209640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glass
lens
lens set
light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5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5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0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0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0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筒壁和由所述筒壁环绕形成的卡位槽;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卡接固定于所述卡位槽,且所述镜片组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所述筒壁的端面;挡光件,所述挡光件靠近于所述镜片组的光线入射面设置,并与所述镜筒或者所述镜片组连接,所述挡光件用于减小所述镜头的光线入射孔径。

Description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终端领域内各种技术的超速发展,使得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以及美观要求也逐渐提高。例如,用户希望在电子设备正面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情况下,依旧能够通过前置摄像头自拍或者视频。所以,如何在提升电子设备屏占比的同时保持电子设备的前置拍摄功能,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一相关技术中,摄像头模组上形成光线入射面的镜片通过镜筒进行固定,且镜片相对于镜筒内缩,从而在摄像头模组组装至电子设备时,需要在屏幕上开设与镜筒配合的开口,而由于镜筒存在一定的厚度,且由于镜筒决定了摄像头模组的进光孔径,不利于通过将开口做小来提升屏占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减小镜头上靠近光线入射面一端的尺寸,同时可以减小镜头的入光孔径,有利于减小屏幕上的而开口,提升屏占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筒壁和由所述筒壁环绕形成的卡位槽;
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卡接固定于所述卡位槽,且所述镜片组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所述筒壁的端面;
挡光件,所述挡光件靠近于所述镜片组的光线入射面设置,并与所述镜筒或者所述镜片组连接,所述挡光件用于减小所述镜头的光线入射孔径。
可选的,所述镜片组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和所述第二镜片组分别与对应的卡位槽进行卡接;
其中,外部光线从所述第一镜片组入射至所述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镜筒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一块或者多块镜片,且在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多块镜片时,所述多块镜片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顺序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和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的第二镜片,所述外部光线自所述第一镜片入射至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卡接固定于所述卡位槽。
可选的,所述镜片组包括顺序排布的多块镜片,所述多块镜片中相邻排布的镜片之间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镜片组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由所述镜片组包含的镜片沿光线入射方向凹陷形成,以用于定位相邻镜片。
可选的,所述挡光件与所述镜片组连接,且所述挡光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光线入射面上形成挡光膜层;或者,
所述挡光件与所述筒壁连接,且包括供所述镜片组部分穿设的通道。
可选的,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贴附于所述镜片组所包含的至少一块镜片的边缘区域,用于遮挡杂余光线。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镜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摄像头模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镜片组部分地突出于镜筒的端面,从而能够使得位于镜片组上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镜筒的端面,有益于减小摄像头模组的头部尺寸,有利于增加配置该镜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另一方面通过挡光件可以减小光线入射孔径,有利于增加配置有该镜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升美观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还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镜头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镜头100可以包括镜筒1和配合于该镜筒1的镜片组2。其中,镜筒1可以包括筒壁11和由筒壁11环绕形成的卡位槽12,该卡位槽12可以与镜片组2进行卡接固定,从而实现对镜片组2的固定和限位。镜片组2可以是通过压入设备压入到卡位槽12内,实现固定;或者,该卡位槽12上可以设置卡接结构,以通过卡接结构对镜片组2进行固定。
其中,镜片组2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亦即镜片组2的光线入射面未被筒壁11环绕,从而相对于镜片组2完全被封装于镜筒1内的情况,能够减小镜筒1的端部体积,有利于镜头100的小型化;尤其在将镜头1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使用时,可以减小电子设备屏幕组件上供镜头1穿设的开口大小,有利于提高屏占比。进一步地,仍以图1所示,镜头100还可以包括挡光件3,该挡光件3可以靠近于镜片组2的光线入射面设置,并于镜筒2或者镜片组2连接,通过该挡光件3可以减小光线入射面上光线的入射面积,从而减小镜头100的光线入射孔径,有利于增加配置有该镜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升美观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仍以图1所示,镜片组2可以包括第一镜片组21和第二镜片组22,该第一镜片组21和第二镜片组22在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A上存在排布间隔。外部光线可以从第一镜片组21入射至第二镜片组22,并从第二镜片组22出射,第一镜片组21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
其中,该第一镜片组21和第二镜片组22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卡位槽12进行卡接固定。例如,如图2所示,卡位槽12可以包括第一卡位槽121和第二卡位槽122,其中,第一卡位槽121与第一镜片组21直接进行卡接固定、第二卡位槽122与第二镜片组22之间进行卡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镜片组21可以仅包括一块镜片;或者,第一镜片组21可以包括多块镜片,且该多块镜片可以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A顺序连接。例如,仍以图2所示,第一镜片组21可以包括第一镜片211和与第一镜片211连接的第二镜片212,外部光线可以从第一镜片211入射至第二镜片212,该第二镜片212可以与卡位槽121进行卡接固定,第一镜片211可以完全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或者第一镜片211也可以是一部分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相邻镜片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第一镜片211与第二镜片21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镜片组22亦可以包括一块镜片或者多块镜片,当第二镜片组22包括多块镜片时,每一镜片与相邻镜片之间可以连接,亦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相邻镜片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镜片组2可以包括顺序排布的多块镜片,且每一镜片与相邻镜片之间连接固定。换言之,镜头100所包括的所有镜片沿厚度方向连接、堆叠,得到一个整体,然后再与镜筒1的卡位槽12进行卡接固定,以尽可能的增加镜片组2上可以突出于筒壁11端面的长度。举例而言,镜片组2可以包括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第五镜片25和第六镜片26,并且镜片组2可以包括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第五镜片25和第六镜片26依次顺序连接,第三镜片23完全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第四镜片24的一部分突出于筒壁11的端面。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仍以图3所示,镜片组2还可以包括凹陷部27,该凹陷部27可以是有镜片组2所包括的镜片沿光线的入射方向凹陷形成,以用于定位相邻镜片。
举例而言,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凹陷部27可以是由第二镜片212向光线入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镜片211的一部分设置于该凹陷部27内部,从而确定第一镜片211与第二镜片212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再例如,如图3所示,凹陷部27可以是由第四镜片24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凹陷形成;该凹陷部2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图3中所示,第六镜片26亦可以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A凹陷形成凹陷部27。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可以是在第一镜片211上形成光线入射面的一侧形成挡光膜层,通过挡光膜层减小光线入射孔径。该挡光膜层可以包括黑胶材料,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镜片组2可以包括第一镜片211、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其中,第一镜片211和第二镜片212连接形成第一镜片组21,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为第二镜片组22。挡光件3可以连接于筒壁11,以通过该挡光件3减小光线入射孔径,相对于如图5相关技术中将镜头的所有镜片均收纳在镜筒中的结构,依旧可以减小摄像头模组100的头部尺寸,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300的屏占比。
进一步地,仍以图3所示,镜头100还可以包括遮光层4,该遮光层4可以贴附于镜片组2所包含的至少一块镜片的边缘区域,以遮挡杂余光线,避免影响摄像头模组100成像。例如,如图3所示,遮光层4可以形成于每一镜片的边缘区域。其中,该遮光层4可以形成于镜片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表面;或者也可以是形成于镜片上供外部光线出射的表面;或者也可以是在镜片的入射表面和出射表面均形成有遮光层4,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该遮光层4可以是通过涂墨工艺加工形成。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的加工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镜头包括镜筒和镜片组,该镜片组部分地突出于该镜筒的端面,该加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将镜片组安装于镜筒内,该镜片组包括光线入射面和光线出射面,该光线入射面突出于镜筒的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镜片组部分地突出于镜筒的端面,从而能够使得位于镜片组上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镜筒的端面,有益于减小摄像头模组的头部尺寸。具体而言,该镜片组可以包括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在进行镜头加工时可以先获取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该第二镜片组形成镜头的光线出射面,该第一镜片组形成镜头的光线入射面并且可以包括多块相互连接的镜片。换言之,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外部光线自第一镜片组入射,并在从第一镜片组出射后输入第二镜片组中,最终传到至图像传感器中,以获得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可以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安装镜头所包括的镜片组,具体可以在所述第二镜片组安装至所述镜筒内后,将所述第一镜片组安装至所述镜筒内,并使得所述第一镜片组突出于所述镜筒的端面,获得所述镜头。其中,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包括的镜片可以是树脂镜片、聚碳酸酯镜片和玻璃镜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镜片组可以包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相互连接的镜片,例如,该第一镜片组可以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形成镜头的光线入射面,并且突出于镜筒的端面。该第一镜片组中的至少一块镜片能够与镜筒之间进行封装,以实现第一镜片组与镜筒之间的相对固定。
仍以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为例,在第一镜片组安装至镜筒之后,可以是封装第二镜片和镜筒,而由于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连接固定,从而第一镜片相对于镜筒固定。并且,因为第一镜片不需要与镜筒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镜片整体突出于镜筒的端面,有利于减小镜头的尺寸。
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镜片上靠近第二镜片的一端与镜筒进行封装,使得第一镜片上远离第二镜片的一端突出于镜筒,有利于减小镜头的尺寸。当然,在还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均与镜筒进行封装,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可以通过点胶的方式进行镜片之间的相互连接,得到第一镜片组。例如,可以在其中一块镜片上形成凹陷部,然后将另一镜片扣压入该凹陷部内,进行紧配合;或者也可以是两块相邻镜片之间进行点胶连接;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相互连接的镜片之间进行紧配合,并进行点胶固定,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第二镜片组可以包括单块或者多块镜片,当第二镜片组包括单块镜片时,该单块镜片形成镜头的光线出射面。当第二镜片组包括多块镜片时,例如,该第二镜片组可以包括至少一块第三镜片、和形成镜头光线出射面的第四镜片,该至少一块第三镜片位于第四镜片和第一镜片组之间。在此基础上,可以是先将第四镜片安装至镜筒内、然后将第三镜片依次安装至镜筒内、再将第一镜片组安装至镜筒内。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连接多块镜片获得第一镜片组后,再将第二镜片组安装至镜筒内;或者,也可以在先将第二镜片组安装至镜筒后,再连接多块镜片得到第一镜片组,并将第一镜片组安装至镜筒内,具体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一镜片组或者第二镜片组所包括至少一块镜片进行消光处理、或者也可以是对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分别包括的至少一块镜片进行消光处理,以避免镜头在使用时产生耀斑。
举例而言,可以对镜头所包括的一块镜片的一部分区域抹涂油墨,形成遮光层,通过该遮光层对周围的杂光和散射光进行遮挡。当然,也可以对镜头所包括的多块镜片或者每一镜片对应的区域涂抹油墨,形成对应的遮光层,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602中,在对应于光线入射面的一侧设置挡光件,所述挡光件用于减小所述镜头的光线入射孔径,获得所述镜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镜片组部分的突出于镜筒的端面,从而可以在对应于光线入射面的一侧设置挡光件,该挡光件可以在保证视场角的同时减小镜头的光线入射孔径,从而能够减小配置有该镜头的电子设备上与镜头对应设置的开口口径,尤其在将该镜头配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模组所包括的镜头时,有利于增加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镜片组部分地突出于镜筒的端面,从而能够使得位于镜片组上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镜筒的端面,有益于减小摄像头模组的头部尺寸;另一方面通过挡光件可以减小光线入射孔径,有利于增加配置有该镜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升美观效果。
如图7、图8所示,下述以镜头100为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该镜头100可以被应用于摄像头模组200,该摄像头模组200进一步可以作为电子设备300的前置摄像头,例如如图7、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下述将对镜头100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9、图10所示,该镜头100的加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901中,获取第一镜片211、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假定镜头100可以包括五块镜片,依次为第一镜片211、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其中,第一镜片211和第二镜片212连接形成第一镜片组21,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为第二镜片组22。
第五镜片25形成镜头100的光线出射面、第一镜片211形成镜头100的光线入射面,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与光线入射面之间的间隔距离依次增大。亦即,当摄像头模组200被作为电子设备300的前置摄像头时,第一镜片211、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与电子设备200显示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依次增大。
当然,在此仅以镜头100包括五块镜片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镜头所包括的镜片数量可以是少于五块也可以是多于五块,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步骤902中,点胶连接第一镜片211和第二镜片212,得到第一镜片组21。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连接第一镜片211和第二镜片212,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镜片212对第一镜片211进行定位和固定,后续可以避免通过镜筒1对第一镜片211进行固定,有利于镜头100的小型化。当然,在此仅以第一镜片211和第二镜片212连接固定形成第一镜片组21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还可以是两块以上的镜片进行相互连接得到第一镜片组21,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903中,将第五镜片25安装至镜筒内。
在步骤904中,将第四镜片24安装至镜筒内。
在步骤905中,将第三镜片23安装至镜筒内。
在步骤906中,将第一镜片组21安装至镜筒1,且第一镜片组21的一部分突出于镜筒1的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沿于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依次安装镜头100所包括的所有镜片,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依次安装第五镜片25、第四镜片24、第三镜片23、第一镜片组21,该第一镜片组21的端部突出于镜筒1的端面,有利于将镜头100上靠近第一镜片组21的一端做小,减小镜头的空间体积,提高电子设备300的屏占比。
其中,由于在镜头100中是沿箭头A所示方向,即外部光线的入射光线依次安装第五镜片25、第四镜片24、第三镜片23、第二镜片212和第一镜片211,从而镜筒1上靠近第一镜片211的一端宽度至少应当大于第五镜片25的宽度。所以,假定为第二镜片212与镜筒1进行封装,那么,本公开中的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的宽度可以基本相同,降低安装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假定为第二镜片212与镜筒1进行封装,那么也可以是第二镜片21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25、的宽度依次减小,从而在保证能够将第五镜片25、从镜筒1上靠近外部的一端安装至镜筒1内部的同时,减小镜筒1上远离外部一端的体积,减小镜头100的体积,有利于电子设备300内部的空间布局与利用。
在步骤907中,封装第二镜片212和镜筒1。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第二镜片212和镜筒1,而由于第一镜片211与第二镜片212之间固定,从而使之相对于镜筒1亦是固定设置,而无需与镜筒1之间产生直接联系,使之可以完全突出于镜筒1的端面镜筒1上无需设置用于承靠第一镜片211的结构,有利于将镜筒1做小,从而使得镜头100的体积减小。
进一步地,可以是在镜片上进行涂墨工艺,得到遮光层4,该遮光层4可以位于至少一块镜片的边缘区域,以遮挡杂余光线,避免影响摄像头模组200成像。例如,遮光层4可以形成于每一镜片的边缘区域。其中,该遮光层4可以形成于镜片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表面;或者也可以是形成于镜片上供外部光线出射的表面;或者也可以是在镜片的入射表面和出射表面均形成有遮光层4,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该遮光层4可以是通过涂墨工艺加工形成。
在步骤906中,在对应于光线入射面的一侧设置挡光件3,得到镜头100。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第一镜片211上形成光线入射面的一侧形成挡光膜层,通过挡光膜层减小光线入射孔径。该挡光膜层可以包括黑胶材料,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沿光线入射方面将挡光件3连接至镜筒1,从而通过该挡光件3减小光线入射孔径,相对于如图5相关技术中将镜头的所有镜片均收纳在镜筒中的结构,依旧可以减小摄像头模组100的头部尺寸,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300的屏占比。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7、图8所示,摄像头模组200可以被装配至电子设备300,在此以电子设备300为如图7所示的手机终端为例,对本公开中提供的镜头100能够提高屏占比的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如图8所示,摄像头模组200安装至手机终端内部,并且作为手机终端的前置摄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摄像头模组200进行自拍或者视频。
其中,手机终端可以包括屏幕组件301,如图8所示,该屏幕组件301可以包括开口3011,该开口3011可以用于供第一镜片组21上突出于镜筒1的部分穿设,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镜筒包裹镜片,从而镜筒需要穿设开口的情况而言,由于镜头在100周向尺寸的减小,可以减小开口2011的大小,提高屏幕组件301的强度,有利于提高屏占比。
在一实施例中,仍以图8所示,屏幕组件30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012和与显示面板3012配合的前置面板3013。其中,显示面板3012可以用于显示手机终端的图像信息,前置面板3013可以包括位于显示面板3012周围的遮蔽区域,用于遮蔽手机终端内部的线路板及相关电子元件,开口3011可以开设于前置面板3013的遮挡区域,以避开显示面板3012的显示区域;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共开口3011也可以开设于显示面板3012上,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3012对应的显示区域边缘基本与手机终端的边缘配合,即基本上达到电子设备300的全面屏显示,此时,开口3021可以开设于显示面板3012上,同理,由于镜筒1上靠近显示面板3012的一端无需穿设开口3021,而仅需第一镜片组21上突出的一端进行穿设,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机终端的屏占比。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筒壁和由所述筒壁环绕形成的卡位槽;
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卡接固定于所述卡位槽,且所述镜片组上供外部光线入射的光线入射面突出于所述筒壁的端面;
挡光件,所述挡光件靠近于所述镜片组的光线入射面设置,并与所述镜筒或者所述镜片组连接,所述挡光件用于减小所述镜头的光线入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和所述第二镜片组分别与对应的卡位槽进行卡接;
其中,外部光线从所述第一镜片组入射至所述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镜筒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一块或者多块镜片,且在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多块镜片时,所述多块镜片沿外部光线的入射方向顺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和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的第二镜片,所述外部光线自所述第一镜片入射至所述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卡接固定于所述卡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包括顺序排布的多块镜片,所述多块镜片中相邻排布的镜片之间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由所述镜片组包含的镜片沿光线入射方向凹陷形成,以用于定位相邻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与所述镜片组连接,且所述挡光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光线入射面上形成挡光膜层;或者,
所述挡光件与所述筒壁连接,且包括供所述镜片组部分穿设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贴附于所述镜片组所包含的至少一块镜片的边缘区域,用于遮挡杂余光线。
9.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1920555774.9U 2019-04-22 2019-04-22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640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5774.9U CN209640578U (zh) 2019-04-22 2019-04-22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5774.9U CN209640578U (zh) 2019-04-22 2019-04-22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0578U true CN209640578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9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5774.9U Active CN209640578U (zh) 2019-04-22 2019-04-22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05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66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镜头、镜头的加工方法、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0660A (zh) * 2019-04-22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镜头、镜头的加工方法、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9068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324496B2 (en) Cover glass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213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167985A (zh) 闪光灯镜片、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712597B (zh) 镜头、镜头加工工艺、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4865680B (zh) 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8873429B (zh) 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EP3985422B1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WO2020103690A1 (zh) 多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8351111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式阵列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CN208172336U (zh) 镜头模组
CN108521541A (zh) 摄像头组件及应用该摄像头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8363157A (zh) 镜头模组
CN107454300A (zh) 盖板组件、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640578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019242B2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both having a decorative member mounted on a shell and comprising a decorative ring and a flange
CN110213473B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装置及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07707694A (zh) 盖板组件、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51948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480852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20007207A1 (zh) 镜头、镜头加工工艺、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0007085A1 (zh) 摄像头组件、电子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CN209388003U (zh) 镜头模组
CN109462718A (zh) 至少三个镜头的全景影像获取设备及其全景影像获取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