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9056U -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9056U
CN209639056U CN201920286099.4U CN201920286099U CN209639056U CN 209639056 U CN209639056 U CN 209639056U CN 201920286099 U CN201920286099 U CN 201920286099U CN 209639056 U CN209639056 U CN 209639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s
triode
module
burning torch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6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继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xian New Area Tengyan Burn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xian New Area Tengyan Burn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xian New Area Tengyan Burn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xian New Area Tengyan Burn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6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9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9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9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包括点火控制箱、点火枪和紫外线火焰检测器,所述点火枪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点火控制箱包括箱体以及电源模块与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逆变模块、变压器模块和高压转换模块,以及第一触发信号模块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高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整流逆变模块和变压器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抗点火工作的电磁干扰强,且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便于移动,故障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气井的放喷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装置,对油田气井喷燃物进行点火燃烧后再排入大气中,减少环境污染,但是目前的等离子点火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的等离子点火装置采用离子火焰检测,点火枪内部需要两路电缆(点火电缆和检测电缆),结构复杂。另外,由于点火电缆和火焰检测电缆同在一个点火枪内部,所以火焰检测信号容易受到点火工作时候的干扰,产生错误信号;
第二,目前的等离子点火装置采用离子火焰检测,点火枪的内部需要点火电极和检测电极,使得点火枪的接口结构复杂,点火枪的外管直径增大,体积和重量都会增加,安装和拆卸不方便,而且容易损坏;
第三、目前的等离子点火装置由于点火电极和检测电极在一个点火枪内部,点火电极与点火电缆连接实现点火,检测电极与检测电缆连接实现火焰检测,火焰检测信号容易受到点火工作时候的干扰;
第四,目前的等离子点火装置没有电流检测模块,在极端情况下,电流增大,会造成高压发生器损坏。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采用紫外线火焰检测器,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从而避免检测电缆的设置,抗点火工作的电磁干扰强,且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便于移动,故障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紫外线火焰检测器,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从而避免检测电缆的设置,抗点火工作的电磁干扰强,且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便于移动,故障率低,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控制箱、与所述点火控制箱连接且对喷燃物点燃的点火枪和对喷燃物点燃火焰进行检测的紫外线火焰检测器,所述点火枪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点火控制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箱体内的电源模块与电子线路板,所述电源模块包括220电源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所述220电源模块包括市电、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与市电和磷酸铁锂电池输出端相接且输出220V电源的逆变器,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逆变模块、变压器模块和高压转换模块,以及与整流逆变模块的输入端相接的第一触发信号模块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的输入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高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和变压器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逆变器为整流逆变模块供电。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开关模块和显示屏,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源开关、手动切换自动开关、手动点火开关和准备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串接在市电为整流逆变模块和磷酸铁锂电池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市电和逆变器为整流逆变模块供电的供电回路中设置有接触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手动切换自动开关、手动点火开关和准备开关均控制为接触器的线圈供电。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电缆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连接电缆内设置有点火电缆和助燃风电缆;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缆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高压插座口连接,所述高压插座口通过高压电缆与所述点火枪内的点火电极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助燃风电缆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风机插座连接,所述风机插座通过风机电缆与风机连接。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包括整流桥GQ1和电容Cin,以及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所述整流桥GQ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220V电源的L线端和220V电源的N线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负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的连接端与电容Cb的一端相接;
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b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的连接端相接;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包括整流桥GQ2,所述整流桥GQ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2的正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正输出端,所述整流桥GQ2的负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负输出端。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包括三极管Q9、三级管Q10、三极管Q11、三极管Q12和脉冲变压器T2,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5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6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和三极管Q11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4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5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7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8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6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8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6与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7与MOS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接;
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模块包括三极管Q5、三级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脉冲变压器T3,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8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9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4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0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1与MOS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阻R1、整流桥GQ3、电容C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上,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电容C1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负直流输出端分四路,一路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三路与电容C2的一端相接,第四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接,第三路与微控制器的I/O端口相接。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包括多节可拆卸连接的点火枪段,所述点火枪段包括点火枪壳体、设置在所述点火枪壳体内中心的中心电极、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外的陶瓷零件和套设在所述陶瓷零件外且与所述点火枪壳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支架;相邻两段点火枪段内的中心电极通过插针插孔连接,相邻两段点火枪壳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上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喷燃物的点火枪段为前端点火枪段,与所述点火控制箱连接的点火枪段为后端点火枪段,前端点火枪段与后端点火枪段之间的点火枪段为中端点火枪段,所述中端点火枪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前端点火枪段的点火枪壳体远离中端点火枪段横截面逐渐减少,所述前端点火枪段的端口内设置点火电极,所述前端点火枪段的点火枪壳体远离点火电极的一端设置有前螺纹套,所述前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靠近中端点火枪段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前插孔,所述前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设置前衬套;
所述中端点火枪段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套,所述中端点火枪段的点火枪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孔,所述中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孔,所述中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针;
所述后端点火枪段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后端螺纹孔,所述高压插座口和风机插座位于后端点火枪段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后端插针,所述后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套设有后端衬套,且所述后端点火枪段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缆连接;所述点火枪壳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螺纹连接的前点火枪壳体、中点火枪壳体和后点火枪壳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紫外线火焰检测器,相比离子火焰检测,仅需要在点火枪内设置一个点火电缆,减少了检测电缆和检测电极的设置,从而避免火焰检测信号受到点火工作时候的干扰,确保准确点火。另外,点火枪的内部仅需要一个点火电极,使得点火枪的接口结构简单,体积和重量小,便于安装和拆卸,减少故障率。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紫外线火焰检测器,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避免检测电极的设置,减少火焰检测信号容易受到点火工作时候的干扰。
3、本实用新型设置电流检测模块回路,避免极端情况下电流增大造成高压发生器损坏,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设置风机,是为了将风通过点火枪的后端、点火枪的中端传至点火枪的前端,将放电电弧吹成稳定的等离子体,便于形成稳定的放电电弧,实现稳定点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紫外线火焰检测器,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从而避免检测电缆的设置,抗点火工作的电磁干扰强,且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便于移动,故障率低,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流逆变模块、变压器模板和高压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触发信号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触发信号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流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点火枪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点火枪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后端点火枪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端点火枪段; 2—中端点火枪段; 3—后端点火枪段;
1-1—中心电极; 1-2—金属支架; 1-3—陶瓷零件;
1-4—点火电极; 1-5—前衬套; 1-6—固定螺钉;
1-7—前点火枪壳体; 1-8—前插孔; 1-9—前螺纹套;
2-1—中点火枪壳体; 2-2—中端螺纹孔; 2-3—中端插孔;
2-4—中端插针; 2-5—中端螺纹套; 3-1—后点火枪壳体;
3-2—后端衬套; 3-3—后端插针; 3-4—后端螺纹孔;
4—喷燃物; 5—连接电缆; 5-1—点火电缆;
5-2—助燃风电缆; 6—点火控制箱; 6-1—准备开关;
6-2—手动点火开关; 6-3—箱体; 6-4—手动切换自动开关;
6-5—显示屏; 6-6—电源开关; 6-7—遥控开关;
7—风机插座; 8—高压插座口; 9—风机;
9-1—风机电缆; 10—高压电缆; 11—整流逆变模块;
12—变压器模块; 13—高压转换模块; 14—第一触发信号模块;
15—第二触发信号模块; 16—微控制器; 17—电流检测模块;
18—逆变器; 19—市电; 20—磷酸铁锂电池;
21—紫外线火焰检测器; 21-1—紫外火检探头; 21-2—紫外火检开关;
22—支架; 23—接触器; 24—点火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点火控制箱6、与所述点火控制箱6连接且对喷燃物4点燃的点火枪和对喷燃物点燃火焰进行检测的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所述点火枪内设置有风机9,所述点火控制箱6包括箱体6-3以及设置箱体6-3内的电源模块与电子线路板,所述电源模块包括220电源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所述220电源模块包括市电19、磷酸铁锂电池20以及与市电19和磷酸铁锂电池20输出端相接且输出220V电源的逆变器18,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16和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逆变模块11、变压器模块12和高压转换模块13,以及与整流逆变模块11的输入端相接的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的输入端均与微控制器16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整流逆变模块11和变压器模块12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17,所述电流检测模块1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6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逆变器18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6-3上设置有开关模块和显示屏6-5,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源开关6-6、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手动点火开关6-2和准备开关6-1,所述电源开关6-6串接在市电19为整流逆变模块11和磷酸铁锂电池20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市电19和逆变器18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的供电回路中设置有接触器23,所述箱体6-3内设置有遥控开关6-7,所述遥控开关6-7、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手动点火开关6-2和准备开关6-1均控制为接触器23的线圈供电。
如图1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电缆5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连接电缆5内设置有点火电缆5-1和助燃风电缆5-2;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缆5-1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高压插座口8连接,所述高压插座口8通过高压电缆10与所述点火枪内的点火电极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助燃风电缆5-2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风机插座7连接,所述风机插座7通过风机电缆9-1与风机9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逆变模块11包括整流桥GQ1和电容Cin,以及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所述整流桥GQ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220V电源的L线端和220V电源的N线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负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的连接端与电容Cb的一端相接;
所述变压器模块12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b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的连接端相接;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包括整流桥GQ2,所述整流桥GQ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2的正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正输出端,所述整流桥GQ2的负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负输出端。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包括三极管Q9、三级管Q10、三极管Q11、三极管Q12和脉冲变压器T2,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5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6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和三极管Q11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4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5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7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8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6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8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6与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7与MOS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接;
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包括三极管Q5、三级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脉冲变压器T3,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8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9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4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0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1与MOS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17包括电流传感器、电阻R1、整流桥GQ3、电容C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上,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电容C1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负直流输出端分四路,一路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三路与电容C2的一端相接,第四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接,第三路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枪包括多节可拆卸连接的点火枪段,所述点火枪段包括点火枪壳体、设置在所述点火枪壳体内中心的中心电极1-1、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1-1外的陶瓷零件1-3和套设在所述陶瓷零件1-3外且与所述点火枪壳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支架1-2;相邻两段点火枪段内的中心电极1-1通过插针插孔连接,相邻两段点火枪壳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靠近喷燃物4的点火枪段为前端点火枪段1,与所述点火控制箱6连接的点火枪段为后端点火枪段3,前端点火枪段1与后端点火枪段3之间的点火枪段为中端点火枪段2,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远离中端点火枪段2横截面逐渐减少,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端口内设置点火电极1-4,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远离点火电极1-4的一端设置有前螺纹套1-9,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中心电极靠近中端点火枪段2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前插孔1-8,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套设有前衬套1-5,所述点火电极1-4安装在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的端部。
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套2-5,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点火枪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孔2-2,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孔2-3,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针2-4;
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后端螺纹孔3-4,所述高压插座口8和风机插座7位于后端点火枪段3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后端插针3-3,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套设有后端衬套3-2,且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缆10连接;所述点火枪壳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螺纹连接的前点火枪壳体1-7、中点火枪壳体2-1和后点火枪壳体3-1。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枪通过支架22进行支撑固定,且能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6-3上设置有能开闭的盖子,且所述盖子与所述箱体6-3通过气动支架连接,方便打开操作;所述箱体6-3的底部设有4个万向轮子,方便移动,并设有轮子锁定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包括紫外火检探头21-1和紫外火检开关21-2;进一地,所述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为XLZJ-102紫外线火焰检测器,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输出开关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16为单片机、ARM微控制器或者DSP微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源模块为AC220V转DC12V开关电源,为风机9或者其他用电模块供电。
本实施例中,风机9采用小尺寸的直流风机,风机参数为12V、1A和12W大功率风机,使得最终形成的等离子体强度高,抗环境风的能力强。不会出现倒灌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枪的点火枪壳体为不锈钢管子,所述点火枪的外经只有45mm,重量轻,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所述点火枪的中心电极1-1为不锈钢棒,是因为油田气井喷燃物燃烧现场温度较高,导电材质的铜等会发生氧化和变形,另外,不锈钢棒在高电压10kV小电流下能实现导电。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220V电源的L线端与准备开关6-1的一端相接,所述准备开关6-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遥控开关6-7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的公共触点相接;所述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的一个触点与手动点火开关6-2的一端相接,所述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的另一个触点分两路,一路与紫外火检探头21-1的一端连接,另一路与紫外火检开关21-2的公共触点连接;所述遥控开关6-7的另一端、手动点火开关6-2的另一端和紫外火检开关21-2的常闭触点并联后与接触器23的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紫外火检开关21-2的常开触点与点火指示灯24的一端相接,所述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串接在220V电源的L线端与整流逆变模块11的L线端之间,所述紫外火检探头21-1的另一端、点火指示灯24的另一端和接触器23的线圈的另一端和整流逆变模块11的N线端均与220V电源的N线端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开关6-7是型号为HK-W01的220V遥控开关,实际使用过程中,还设置有与遥控开关6-7配套的手持遥控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缆5-1为高压20kV单芯硅橡胶绝缘屏蔽电缆,所述助燃风电缆5-2为低压300V双芯硅橡胶绝缘屏蔽硅电缆,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点火电缆5-1和所述助燃风电缆5-2经过无纺布填充后成为圆形再用不锈钢编织网编制为一根整体的连接电缆5。设置连接电缆5将所述点火电缆5-1和所述助燃风电缆5-2通过不锈钢网编制为一根,操作简单,不锈钢网外护套,使得连接电缆5的防护性能极大提高,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电缆5-1和所述助燃风电缆5-2均为硅橡胶绝缘屏蔽硅电缆,耐高温腐蚀性能极强,而且增加了屏蔽层,点火电缆5-1对外界的干扰减弱,同时助燃风电缆5-2提高了抗干扰。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16为51单片机。
本实施例中,整流桥GQ1是为了将逆变器18输出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310V直流电。
本实施例中,电容Cin为1000uF/450V电解电容器,是为了确保供给全桥逆变电路平滑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设置电容Cin为滤波电解电容,以减少整流输出后直流电的交流成分。
本实施例中,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组成全桥逆变电路,实际使用过程中,MOS场效应管Q1-Q4还可以是IGBT管。
本实施例中,电容Cb为5uF/400V~10uF/400V的电解电容器,电容Cb为通交隔直,防止驱动不对称引起偏磁过流。
本实施例中,逆变器18输出的220V交流电经过整流桥GQ1转变为310V直流电,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控制MOS场效应管Q1和MOS场效应管Q4导通,MOS场效应管Q2和MOS场效应管Q3截止,之后,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控制MOS场效应管Q1和MOS场效应管Q4截止,MOS场效应管Q2和MOS场效应管Q3导通,从而给实现了给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加310V交流电,同时经过变压器T1的升压输出10kV交流电至高压转换模块13,经过整流桥GQ2整流输出10kV直流电至点火枪。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电阻R9的电阻值均为500欧姆,所述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和电阻R11的电阻值均为50欧姆。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均为100V,所述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流均为3A。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反向浪涌电压均为1000V,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的正向平均电流均为1A。
本实施例中,所述脉冲变压器T2和脉冲变压器T3的功率均为20W。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4、电阻R5、电阻R8和电阻R9是限流作用,起到保护51单片机作用,所述电阻R6、电阻R7、电阻R10和电阻R11是限流作用,起到保护脉冲变压器和MOS场效应管的作用;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是起到续流作用,起到保护其他器件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脉冲变压器T2和脉冲变压器T3起到触发功率放大的作用,同时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避免MOS场效应管和微控制器电路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和三极管Q12的作用是相当于导通开关的作用,同时加载12V的电源功率,放大触发信号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当微控制器16的第一个I/O端口输出高电平,同时,微控制器16的第二个I/O端口输出低电平,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9导通,三极管Q11截止,同时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10截止,三极管Q12导通,12V通过三极管Q9加载到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非同名端;当微控制器16的第一个I/O端口输出低电平,同时,微控制器16的第二个I/O端口输出高电平,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10导通,三极管Q12截止,同时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9截止,三极管Q11导通,12V通过三极管Q10加载到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从而实现对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电压脉冲信号的加载,则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两端和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得到极性相反的脉冲触发信号来驱动MOS场效应管Q1和MOS场效应管Q2。
本实施例中,当微控制器16的第三个I/O端口输出高电平,同时,微控制器16的第四个I/O端口输出低电平,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7截止,同时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6截止,三极管Q8导通,12V通过三极管Q5加载到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非同名端,当微控制器16的第三个I/O端口输出低电平,同时,微控制器16的第四个I/O端口输出高电平,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6导通,三极管Q8截止,同时微控制器16控制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7导通,12V通过三极管Q6加载到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从而实现对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电压脉冲信号的加载,则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两端和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得到极性相反的脉冲触发信号来驱动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感器为MLX91209霍尔电流传感器,非接触测量,小型、低成本以及高响应速度的电流传感器。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为300欧姆,所述整流桥GQ3的正向电流为2A,且最高反向电压为1000V,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值均为10μF,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电阻值均为100K欧姆。
本实施例中,设置整流桥GQ3,是为了将所述电流传感器输出的交变电流整流为直流,设置电容C1进行滤波,以减少整流输出后直流电的交流成分。
本实施例中,设置电阻R1是为了稳定电流,去除尖峰电流干扰;设置电阻R2和电阻R3,是为了分压得到电压转换信号并输出至微控制器16进行判断。
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流检测模块,是为了对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电流进行检测,避免极端情况下电流增大,会造成高压发生器损坏。
本实施例中,设置电容C2,是为了去耦和滤波,避免电流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在受干扰或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瞬间的高压,造成微控制器16损害。
本实施例中,具体工作为: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对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16,微控制器16将接收到的电压转换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微控制器16接收到的电压转换信号大于基准电压,微控制器16通过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控制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切断,保护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不会损坏,进而避免高压发生器损害。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1-2通过固定螺钉1-6与所述点火枪壳体固定连接,通过对金属支架1-2的固定,实现陶瓷零件1-3的圆周固定,且设置前衬套1-5而实现对陶瓷零件1-3的端部固定,避免陶瓷零件1-3沿点火枪壳体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中心电极1-1的固定,将中心电极1-1安装至所述点火枪壳体内中心。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段点火枪壳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一方面便于根据喷燃物位置增加或减少中端点火枪段,有效地适应不同场合;另一方面,方便拆卸移动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远离中端点火枪段2横截面逐渐减少,是为了点火枪的最前端采用收口结构,这样有利于空气增大流速。
本实施例中,点火电极1-4为阳极,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端口外部为阴极,且阳极和阴极均不锈钢,耐高温耐腐蚀;所述高压发生器输出电压10kV频率20KHz的高频高压电通过点火枪加载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风机9会将击穿的电弧吹出点火枪的最前端,形成长度100mm的等离子体。
本实施例中,中心电极1-1连接采用插针插孔结构,同时它们均不伸出点火枪,保证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插孔和插针不容易被损坏;另外插针和插孔的最前端带有锥度,这样方便安装,操作简单;其次,点火枪的点火枪壳体装配过程中,对插针和插簧的安装配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样会保护插针插孔不会损坏;最后,中心电极1-1是被陶瓷零件1-3和金属支架1-2绝缘起来,同时径向固定,轴向采用固定螺钉1-6和前衬套1-5固定,方便安装和后续维护拆卸。
本实施例中,当方便连接市电19时,操作电源开关6-6,市电19输出220V电源经过接触器23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进行点火;或者,当不方便连接市电19时,磷酸铁锂电池20输出24V直流电至逆变器18,逆变器18将24V直流电转换成220V交流电,即输出220V电源经过接触器23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进行点火。
本实施例中,当磷酸铁锂电池20电量不足时,操作电源开关6-6,市电输出220V电源为磷酸铁锂电池20充电,以备下次使用,实现不同供电工况的点火需求,具有便携性,方便转移,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6-5可以显示磷酸铁锂电池20的电量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电流等,便于查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准备开关6-1,将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切换到手动挡,再操作手动点火开关6-2,市电19或者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使接触器23的线圈得电,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19或者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整流逆变模块11依次通过变压器模块12和高压转换模块13输出10kV直流电,10kV直流电通过点火电缆5-1、高压插座口8、高压电缆10为所述点火枪内的点火电极1-4供电,实现一次点火;
当需要自动点火时,操作准备开关6-1,将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切换到自动挡,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中紫外火检探头21-1未检测到火焰时,紫外火检开关21-2的常闭触点闭合,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使接触器23的线圈得电,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19或者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实现一次点火;
当紫外火检探头21-1检测到有火焰时,紫外火检开关21-2的常开触点闭合,点火指示灯24亮,同时,接触器23的线圈失电,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断开,完成点火过程;
当需要远程点火时,操作准备开关6-1,之后,通过手持遥控器发送打开指令,遥控开关6-7闭合,市电19或者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使接触器23的线圈得电,接触器23的常开触点闭合,市电19或者逆变器18输出的220V电源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实现一次点火。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方式类型较多,适应性好;另外,采用紫外线火焰检测器,使用非接触式火焰紫外线检测,便于自动点火,且避免离子火焰检测器需要设置检测电极接触火焰,从而避免检测电缆的设置,抗点火工作的电磁干扰强,且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便于移动,故障率低,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控制箱(6)、与所述点火控制箱(6)连接且对喷燃物(4)点燃的点火枪和对喷燃物点燃火焰进行检测的紫外线火焰检测器(21),所述点火枪内设置有风机(9),所述点火控制箱(6)包括箱体(6-3)以及设置箱体(6-3)内的电源模块与电子线路板,所述电源模块包括220电源模块和开关电源模块,所述220电源模块包括市电(19)、磷酸铁锂电池(20)以及与市电(19)和磷酸铁锂电池(20)输出端相接且输出220V电源的逆变器(18),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16)和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逆变模块(11)、变压器模块(12)和高压转换模块(13),以及与整流逆变模块(11)的输入端相接的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和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的输入端均与微控制器(16)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整流逆变模块(11)和变压器模块(12)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17),所述电流检测模块(1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6)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逆变器(18)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3)上设置有开关模块和显示屏(6-5),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源开关(6-6)、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手动点火开关(6-2)和准备开关(6-1),所述电源开关(6-6)串接在市电(19)为整流逆变模块(11)和磷酸铁锂电池(20)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市电(19)和逆变器(18)为整流逆变模块(11)供电的供电回路中设置有接触器(23),所述箱体(6-3)内设置有遥控开关(6-7),所述遥控开关(6-7)、手动切换自动开关(6-4)、手动点火开关(6-2)和准备开关(6-1)均控制为接触器(23)的线圈供电。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电缆(5)与所述点火枪连接,所述连接电缆(5)内设置有点火电缆(5-1)和助燃风电缆(5-2);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缆(5-1)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高压插座口(8)连接,所述高压插座口(8)通过高压电缆(10)与所述点火枪内的点火电极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助燃风电缆(5-2)与所述点火枪上的风机插座(7)连接,所述风机插座(7)通过风机电缆(9-1)与风机(9)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变模块(11)包括整流桥GQ1和电容Cin,以及MOS场效应管Q1、MOS场效应管Q2、MOS场效应管Q3和MOS场效应管Q4,所述整流桥GQ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220V电源的L线端和220V电源的N线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接;所述整流桥GQ1的负直流输出端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in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第三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3的漏极的连接端与电容Cb的一端相接;
所述变压器模块(12)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b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的连接端相接;
所述高压转换模块(13)包括整流桥GQ2,所述整流桥GQ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两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2的正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正输出端,所述整流桥GQ2的负直流输出端为高压发生器的负输出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模块(14)包括三极管Q9、三级管Q10、三极管Q11、三极管Q12和脉冲变压器T2,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5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6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和三极管Q11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4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5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7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7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8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和三极管Q12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6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8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6与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7与MOS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接;
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模块(15)包括三极管Q5、三级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脉冲变压器T3,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与12V电源输出端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的连接端经电阻R8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第二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四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相接,第四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8的基极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9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四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相接,第二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与二极管D4的阴极相接,第四路与脉冲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0与MOS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经电阻R11与MOS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3的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17)包括电流传感器、电阻R1、整流桥GQ3、电容C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2,所述电流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上,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相接,另一路与整流桥GQ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正直流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电容C1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整流桥GQ3的负直流输出端分四路,一路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三路与电容C2的一端相接,第四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另一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接,第三路与微控制器(16)的I/O端口相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包括多节可拆卸连接的点火枪段,所述点火枪段包括点火枪壳体、设置在所述点火枪壳体内中心的中心电极(1-1)、套设在所述中心电极(1-1)外的陶瓷零件(1-3)和套设在所述陶瓷零件(1-3)外且与所述点火枪壳体固定连接的金属支架(1-2);相邻两段点火枪段内的中心电极(1-1)通过插针插孔连接,相邻两段点火枪壳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喷燃物(4)的点火枪段为前端点火枪段(1),与所述点火控制箱(6)连接的点火枪段为后端点火枪段(3),前端点火枪段(1)与后端点火枪段(3)之间的点火枪段为中端点火枪段(2),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远离中端点火枪段(2)横截面逐渐减少,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端口内设置点火电极(1-4),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点火枪壳体远离点火电极(1-4)的一端设置有前螺纹套(1-9),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中心电极靠近中端点火枪段(2)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前插孔(1-8),所述前端点火枪段(1)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套设有前衬套(1-5);
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套(2-5),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点火枪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中端螺纹孔(2-2),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孔(2-3),所述中端点火枪段(2)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中端插针(2-4);
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点火枪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后端螺纹孔(3-4),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中心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配合安装的后端插针(3-3),所述后端点火枪段(3)的中心电极的另一端套设有后端衬套(3-2);所述点火枪壳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螺纹连接的前点火枪壳体(1-7)、中点火枪壳体(2-1)和后点火枪壳体(3-1)。
CN201920286099.4U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Active CN209639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6099.4U CN2096390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6099.4U CN2096390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9056U true CN209639056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9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6099.4U Active CN209639056U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90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674A (zh) * 2022-05-25 2022-08-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燃煤机组的自启动等离子点火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9674A (zh) * 2022-05-25 2022-08-1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燃煤机组的自启动等离子点火控制系统
CN114909674B (zh) * 2022-05-25 2024-02-0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燃煤机组的自启动等离子点火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9502C (zh) 一种两用智能灯
WO2015096703A1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户外集中供电系统
CN209639056U (zh) 一种移动式等离子点火装置
CN104812149A (zh) 一种led投光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05530741B (zh) 一种基于网络化监控的led道路照明系统
CN207011069U (zh) 一种智能化节能灯光控制系统
CN103812083A (zh) 灯具保护电路及灯具
CN102149245B (zh) 一种高效可调光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CN102098839B (zh) 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208939661U (zh) 一种电源箱监控系统
CN201078617Y (zh) 两用智能灯
CN103491685B (zh) 一种多用途二线制通用led应急灯
CN202972601U (zh) 光控led管灯
CN205897206U (zh) 用于烧制砖的可调功率自动智能点火器
CN201709008U (zh) 气体放电灯数字镇流器
CN209445268U (zh) 一种可调光线暗弱的道路照明系统
CN101877929A (zh) 一种隔离式的小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数字镇流器
CN205863742U (zh) 一种通风散热的可避雷的高端变电柜
CN207369376U (zh) 一种恒功率的应急灯电路
CN202256469U (zh) 等电位高压带电指示器
CN205123220U (zh) 电涌保护器
CN219797114U (zh) 一种感应户外灯
CN208326979U (zh) 电梯防爆安全控制柜
CN207518903U (zh) 一种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的照明电路及照明装置
CN219269120U (zh) 低压直流长距离供电传控的led智慧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