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6466U -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6466U
CN209636466U CN201822017315.3U CN201822017315U CN209636466U CN 209636466 U CN209636466 U CN 209636466U CN 201822017315 U CN201822017315 U CN 201822017315U CN 209636466 U CN209636466 U CN 209636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mming
sewing machine
drive shaft
power transfer
transf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73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73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6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6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6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其解决了现有动力传递机构容易卡死等技术问题。本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上且可沿自身轴向滑动的驱动轴,驱动轴上固定有剪线回刀曲柄,驱动轴能够通过滑动使剪线回刀曲柄与缝纫机剪线凸轮相接触;动力传递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上的剪线轴,剪线轴与驱动轴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扭矩传递装置相连接,扭矩传递装置能够将驱动轴的扭矩传递至剪线轴。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卡死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缝纫机的剪线机构中,剪线组件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剪线位置和非剪线位置的切换功能、强制复位功能等。
如我国专利CN 108385293 A公开的一种剪线驱动组件、剪线机构及缝纫机,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剪线轴、剪线驱动曲柄、驱动轴和驱动凸轮;剪线轴上固定有强制复位臂;剪线驱动曲柄套设在剪线轴上,并通过滑动联接结构与剪线轴滑动联接,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凸轮,驱动凸轮包括强制复位部和驱动部;剪线驱动曲柄在剪线时与驱动凸轮的驱动部的轮廓面接触;强制复位部与强制复位臂位置相对,用于剪线轴未正常复位时通过复位部与复位臂的接触进行强制复位。
但是,上述剪线机构仍具有以下缺陷:
电磁铁在驱动剪线驱动曲柄左右滑动时,是通过电磁铁的铁芯带动顶销移动,顶销与剪线驱动曲柄的侧壁相贴靠从而带动剪线驱动曲柄滑动。剪线驱动曲柄的侧壁局部受力,偏离剪线轴的轴线较远,存在容易卡死的风险,并且上述剪线驱动组件的零件数量较多,装配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本动力传递机构的卡死风险,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上且可沿自身轴向滑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剪线回刀曲柄,所述驱动轴能够通过滑动使所述剪线回刀曲柄与缝纫机剪线凸轮相接触;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上的剪线轴,所述剪线轴与驱动轴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扭矩传递装置相连接,所述扭矩传递装置能够将驱动轴的扭矩传递至剪线轴。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动力传递机构使用时,驱动轴的右端可与缝纫机上的剪线驱动源组件相对应,剪线驱动源组件带动驱动轴滑动,驱动轴滑动使驱动轴上的剪线回刀曲柄与缝纫机上的剪线凸轮相接触,剪线凸轮可带动剪线回刀曲柄绕驱动轴的轴线摆动,带动剪线轴摆动,剪线轴通过扭矩传递装置将扭矩传递至剪线轴上,带动剪线轴摆动,实现动力的传递。如上所述,剪线回刀曲柄的滑动驱动力与驱动轴同轴或者接近同轴,不易发生卡死的现象。即使缝纫机上的剪线驱动源组件与剪线回刀曲柄相接触,由于剪线回刀曲柄与驱动轴是相固定的,驱动轴是长轴类零件与孔相配合,驱动轴不易发生卡死,从而也使得整个动力传递机构不易发生卡死的现象;且结构更为精简,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中,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滑槽和凸台,所述滑槽开设于剪线轴的右端处,所述凸台固定于驱动轴的左端处,所述凸台插接于滑槽内且能够沿驱动轴的轴向滑动。当缝纫机的剪线驱动源组件带动驱动轴朝剪线轴滑动时,驱动轴左端的凸台可在滑槽内同步滑动;当缝纫机下轴上的剪线凸轮带动剪线回刀曲柄摆动时,剪线回刀曲柄带动驱动轴摆动,进而通过凸台与滑槽侧壁的配合,将扭矩传递至剪线轴,带动剪线轴摆动,从而实现剪线。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中,所述剪线回刀曲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位于该通孔内。将扭矩传递装置设计于通孔内,该通孔既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又可避免缝纫机内的油污、灰尘进入扭矩传递装置产生卡滞,影响扭矩的正常传递。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中,所述驱动轴的左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插接有能够与所述驱动轴固定配合的紧固件。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中,所述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剪线部和回刀部,所述剪线部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剪线凸轮上的剪线段相接触的滚柱,所述回刀部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剪线凸轮上的回刀段相接触的销轴。设计有滚柱和销轴后,可使得剪线凸轮与剪线回刀曲柄配合时的运动更为顺畅;剪线回刀曲柄上设计有能够分别与剪线凸轮上的剪线段和回刀段相接触的剪线部和回刀部,与现有技术剪线驱动曲柄和回刀驱动曲柄间隔设计的方式相比,可节省装配工序,安装更为快捷。
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包括下轴、剪线凸轮、驱动源组件和上述动力传递机构,所述下轴转动设置于缝纫机的底板上,所述剪线凸轮固定于下轴上,所述驱动轴与下轴相平行,所述驱动源组件固定于底板上,且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轴滑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正常缝制时,下轴可在缝纫机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完成缝制所需的动作,缝纫机电机带下轴转动的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加以赘述,此时剪线回刀曲柄位于剪线凸轮的右侧,驱动轴和剪线轴不会发生摆动;而当需要剪线时,驱动源组件带动驱动轴朝剪线轴滑动,使得剪线回刀曲柄与剪线凸轮相接触,下轴的转动带动剪线凸轮摆动,进而带动剪线回刀曲柄摆动,从而带动驱动轴摆动,由于驱动轴与剪线轴之间设计有扭矩传递装置,可将驱动轴的摆动传递至剪线轴上。由于驱动轴和剪线轴同轴设置,而驱动源组件的输出端作用于驱动轴上,从而使得剪线回刀曲柄运动时的驱动力作用在驱动轴的轴线上,不易发生卡死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剪线回刀曲柄的滑动驱动力与驱动轴同轴或者接近同轴,不易发生卡死的现象;
2、剪线回刀曲柄上设计有能够分别与剪线凸轮上的剪线段和回刀段相接触的剪线部和回刀部,与现有技术剪线驱动曲柄和回刀驱动曲柄间隔设计的方式相比,可节省装配工序,安装更为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本动力传递机构的轴测图。
图2是实施例中本动力传递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本剪线回刀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本剪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本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剪线凸轮与剪线回刀曲柄之间的配合图。
图7是实施例中本缝纫机剪线机构的轴测图。
图8是实施例中本缝纫机剪线机构的主视图。
图中,1、底板;2、驱动轴;3、剪线回刀曲柄;4、剪线凸轮;5、剪线轴;6、扭矩传递装置;7、滑槽;8、凸台;9、本体;10、通孔;11、固定孔;12、剪线部;13、回刀部;14、滚柱;15、销轴;16、下轴;17、驱动源组件;18、剪线段;19、回刀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本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1上且可沿自身轴向滑动的驱动轴2,驱动轴2上固定有剪线回刀曲柄3,驱动轴2能够通过滑动使剪线回刀曲柄3与缝纫机剪线凸轮4相接触。具体来讲,剪线回刀曲柄3包括本体9,本体9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剪线部12和回刀部13,剪线部12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剪线凸轮4上的剪线段18相接触的滚柱14,回刀部13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剪线凸轮4上的回刀段19相接触的销轴15。剪线回刀曲柄3可以设计为一体式方案,当然也可将剪线部12和回刀部13设计为分体式,并通过紧固件相固连,为了提高装配效率,可事先将其组装好再放入缝纫机内进行装配。
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1上的剪线轴5,剪线轴5与驱动轴2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扭矩传递装置6相连接,扭矩传递装置6能够将驱动轴2的扭矩传递至剪线轴5。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所示,扭矩传递装置6包括滑槽7和凸台8,滑槽7开设于剪线轴5的右端处,凸台8固定于驱动轴2的左端处,凸台8插接于滑槽7内且能够沿驱动轴2的轴向滑动。需要注意的是,滑槽7的形状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条形,其截面设计为方形等各类形状均可。滑槽7的数量也不加以限定,如滑槽7的数量如果有两个,滑槽7的截面可以设计为圆形,两个凸台8与该滑槽7相配合,同样可实现扭矩的传递。此外,如果将滑槽7和凸台8的位置对调过来也可,如将滑槽7设计于驱动轴26上,凸台8设计于剪线轴5上。凸台8与驱动轴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一体式,当然也可采用分体式的方案。
如图2、图3所示,本体9上开设有通孔10,扭矩传递装置6位于该通孔10内。具体来讲,剪线轴5的右端和驱动轴2的左端均位于通孔10内,本体9的侧壁开设有与通孔10相连通的固定孔11,固定孔11内插接有能够与驱动轴2固定配合的紧固件。该紧固件可采用螺钉,驱动轴2上可以设计能够与该螺钉相连接的螺纹孔。当然,作为其它方案,紧固件采用销钉的方案也可。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缝纫机,本缝纫机包括下轴16、剪线凸轮4、驱动源组件17和上述动力传递机构,下轴16转动设置于缝纫机的底板1上,剪线凸轮4固定于下轴16上,驱动轴2与下轴16相平行,驱动源组件17固定于底板1上,且能够带动驱动轴2滑动。
本实施例中,缝纫机的底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驱动轴2穿过该安装孔且两者活动配合;当然,如果在底板1上设计轴套等零件,使驱动轴2与轴套相配合也可。驱动源组件17可以包括电磁铁、气缸或直线电机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磁铁。电磁铁的芯轴可以直接与驱动轴2的右端相贴靠,也可在电磁铁的芯轴与驱动轴2之间设计连接件,该连接件也属于驱动源组件17的一部分。同理,换作气缸和直线电机也一样。此外,驱动源组件17的输出端与驱动轴2的右端之间有多种配合方式,可以是一直保持接触的状态,也可以采用输出端左移一段距离后才能与驱动轴2右端接触的方案,甚至还可以采用输出端与驱动轴2相连接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缝制时,下轴16可在缝纫机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完成缝制所需的动作,缝纫机电机带下轴16转动的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加以赘述,此时剪线回刀曲柄3位于剪线凸轮4的右侧,驱动轴2和剪线轴5不会发生摆动;而当需要剪线时,驱动源组件17带动驱动轴2朝剪线轴5滑动,使得剪线回刀曲柄3与剪线凸轮4相接触,下轴16的转动带动剪线凸轮4摆动,进而带动剪线回刀曲柄3摆动,从而带动驱动轴2摆动,由于驱动轴2与剪线轴5之间设计有扭矩传递装置6,可将驱动轴2的摆动传递至剪线轴5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1)上且可沿自身轴向滑动的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上固定有剪线回刀曲柄(3),所述驱动轴(2)能够通过滑动使所述剪线回刀曲柄(3)与缝纫机剪线凸轮(4)相接触;所述动力传递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缝纫机底板(1)上的剪线轴(5),所述剪线轴(5)与驱动轴(2)同轴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扭矩传递装置(6)相连接,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能够将驱动轴(2)的扭矩传递至剪线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包括滑槽(7)和凸台(8),所述滑槽(7)开设于剪线轴(5)的右端处,所述凸台(8)固定于驱动轴(2)的左端处,所述凸台(8)插接于滑槽(7)内且能够沿驱动轴(2)的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回刀曲柄(3)包括本体(9),所述本体(9)上开设有通孔(10),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位于该通孔(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的左端位于所述通孔(10)内,所述本体(9)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0)相连通的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内插接有能够与所述驱动轴(2)固定配合的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9)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剪线部(12)和回刀部(13),所述剪线部(12)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剪线凸轮(4)上的剪线段(18)相接触的滚柱(14),所述回刀部(13)上活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剪线凸轮(4)上的回刀段(19)相接触的销轴(15)。
6.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包括下轴(16)、剪线凸轮(4)、驱动源组件(17)和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下轴(16)转动设置于缝纫机的底板(1)上,所述剪线凸轮(4)固定于下轴(16)上,所述驱动轴(2)与下轴(16)相平行,所述驱动源组件(17)固定于底板(1)上,且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轴(2)滑动。
CN201822017315.3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Active CN209636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7315.3U CN209636466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7315.3U CN209636466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6466U true CN209636466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7315.3U Active CN209636466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6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4929A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09636466U (zh) 一种缝纫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CN203656102U (zh) 一种线性往复运动机构
CN209243337U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109295622A (zh)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01543913U (zh) 一种运用于插齿机主运动的非圆齿轮急回装置
CN110682144A (zh) 一种连动式打刀机构
CN209636465U (zh)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05488972U (zh) 用于端子插入塑胶件的凸轮装置
CN210389189U (zh) 一种人形仿体机器人的内部驱动定位装置
CN210938282U (zh) 一种连动式打刀机构
CN205155070U (zh) 凸轮动力机构
CN203795113U (zh) 缝纫机的压脚抬起驱动机构
CN109234930A (zh)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03459486U (zh) 弹片折弯设备
CN203554178U (zh) 电机离合结构
CN203497822U (zh) 可旋转托板机构
CN204550969U (zh) 一种经编机的成圈传动机构
CN209636467U (zh) 一种动力传递机构及缝纫机
CN201057251Y (zh) 钢筋弯曲机的传动机构
CN210975087U (zh) 一种缝纫机
CN202610494U (zh) 电脑针织横机活动板驱动机构
CN209243339U (zh)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102733063B (zh) 电脑针织横机活动板驱动机构
CN207828557U (zh) 一种盘带绣的摆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7502 No.8 Jinxiu Road,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eij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02 Zhongxiang Industrial Zone,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