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7677U - 扬声器箱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7677U
CN209627677U CN201721044362.6U CN201721044362U CN209627677U CN 209627677 U CN209627677 U CN 209627677U CN 201721044362 U CN201721044362 U CN 201721044362U CN 209627677 U CN209627677 U CN 209627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avity
upper cover
lower cover
loudspeaker enclosure
barri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43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志
施胜荣
蔡斌
柳林
王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43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7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7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7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上盖、连接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的侧板、发声单体及透气隔离组件;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设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加靠近所述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低频声学性能更优。

Description

扬声器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箱包括下盖、与该下盖组配形成一收容空间的上盖、一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由所述上盖向下盖方向延伸的夹壁和固定于所述夹壁的透气隔离板;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板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从而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中,所述透气隔离板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的网布,所述透气隔离板为矩形结构且垂直于所述扬声器箱的长轴设置,其面积取决于所述夹壁之间的间隔,所述透气隔离板的面积受限使得所述第一后腔和所述第二后腔之间的空气流通顺畅度受限,甚至影响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音频性能尤其是低频性能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连接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侧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及透气隔离组件;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设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加靠近所述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0~90度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的所述夹角为30度或45度。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包括框架和结合于所述框架上的网布,所述框架同时固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
优选的,所述下盖还包括贴设于其内侧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抵压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端。
优选的,所述下盖还包括向远离所述上盖方向凹陷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条收容于所述密封槽内。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夹壁,所述夹壁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壁分别固定于所述侧板,所述框架固定于两个所述夹壁之间且与所述上盖形成所述夹角。
优选的,每一所述夹壁包括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凹陷的滑槽,所述框架插入并卡设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框架与所述网布为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网布位于所述框架的靠近所述第一后腔的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通过使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0~90度夹角,即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为沿所述扬声器箱的垂直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面积增加,从而改善了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的透气顺畅性,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第二后腔的吸音颗粒对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性能的优化效果,使得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结构组装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包括下盖1、上盖2、侧板3、发声单体4、透气隔离组件5和夹壁6。
所述上盖2与所述下盖1相对且间隔设置,侧板3所述侧板3连接所述下盖1和所述上盖2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7。
请结合参图3-4所示,所述发声单体4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7内,所述发声单体4和所述上盖2围成前腔71,用于发声;所述发声单体4、所述下盖1、所述上盖2和所述侧板3共同围成后腔72,用于改善低频声学性能。
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将所述后腔72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721和第二后腔722。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设有第一端51和与所述第一端51相对的第二端52。所述第一端51与所述下盖1连接,所述第二端52与所述上盖2连接。所谓连通是指空气连通。
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721,所述第二后腔722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所述第一端51较所述第二端52更加靠近所述第二后腔722。该结构的设置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呈沿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垂直方向倾斜设置,也就是说使得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的面积增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与所述上盖2形成夹角θ,所述夹角θ为0~90度。比如,所述夹角θ为30度或45度等。在保证第二后腔722的吸音颗粒透气的通畅性前提下,倾斜的所述夹角θ度越大,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的面积增加越多。从而保证吸音颗粒对音频性能的提升效果最大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谓0~90度的夹角是指所述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具体的,所述发声单体4位于所述第一后腔721,所述第二后腔722内填充吸音颗粒(未图示),用于形成虚拟声腔,以改善低频声学性能,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722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颗粒为沸石颗粒。
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包括框架53和结合于所述框架53上的网布54,所述框架53固定于所述侧板3和所述上盖2及所述下盖1。更优的,所述框架53与所述网布54为注塑一体成型。
所述夹壁6由所述上盖2向所述下盖1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1,所述夹壁6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壁6分别固定于所述侧板3。具体的,所述框架53固定于两个所述夹壁6之间且与所述侧板3形成所述夹角θ,两个所述夹壁6形成的平面与对应抵接的所述上盖2形成0~90度的所述夹角θ。
每一所述夹壁6包括本体部61和由所述本体部61的靠近所述下盖1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凹陷的滑槽62,所述滑槽62的宽度等于所述框架53的厚度,所述框架53插入并卡设于两个所述滑槽62内,该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且使得卡设于所述滑槽62内的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面积增大。从而改善了所述第一后腔721与所述第二后腔722的透气顺畅性,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第二后腔722的吸音颗粒对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性能的优化效果。
所述下盖1还包括贴设其内侧的密封条8,所述密封条8抵压于所述框架53和所述夹壁6。更优的,所述下盖1还包括向远离所述上盖2方向凹陷的密封槽11,所述密封条8收容于所述密封槽11内。当所述下盖1盖设于所述上盖2后,所述密封条8抵压所述框架53和所述夹壁6形成密封,防止所述第二后腔722内的吸音颗粒由所述框架53的上端进入所述第一后腔721。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可靠性。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条8为橡胶或海棉,当然不限于此。
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的左右两侧则通过所述夹壁6夹设形成密封,该结构保证了所述透气隔离组件5组装后所述框架53的左右两端不漏吸音颗粒。
为了进一步增加所述第二后腔722的体积,所述网布54位于所述框架53的靠近所述第一后腔721的一侧。该结构设置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虚拟声腔的体积,改善音频效果更优。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通过使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0~90度夹角,即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为沿所述扬声器箱的垂直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面积增加,从而改善了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的透气顺畅性,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所述第二后腔的吸音颗粒对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性能的优化效果,使得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更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盖、连接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侧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及透气隔离组件;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所述上盖及所述侧板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设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下盖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加靠近所述第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0~90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与所述上盖形成的所述夹角为30度或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包括框架和结合于所述框架上的网布,所述框架同时固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贴设于其内侧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抵压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向远离所述上盖方向凹陷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条收容于所述密封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夹壁,所述夹壁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壁分别固定于所述侧板,所述框架固定于两个所述夹壁之间且与所述上盖形成所述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壁包括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凹陷的滑槽,所述框架插入并卡设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所述网布为注塑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位于所述框架的靠近所述第一后腔的一侧。
CN201721044362.6U 2017-08-18 2017-08-18 扬声器箱 Active CN209627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4362.6U CN209627677U (zh) 2017-08-18 2017-08-18 扬声器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4362.6U CN209627677U (zh) 2017-08-18 2017-08-18 扬声器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7677U true CN209627677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4362.6U Active CN209627677U (zh) 2017-08-18 2017-08-18 扬声器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7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2568U (zh) 扬声器箱
US10582297B2 (en) Speaker box
CN208572318U (zh) 扬声器箱
CN108307279A (zh) 扬声器箱
US20210014587A1 (en) Loudspeak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350889B2 (ja) スピーカ及び端末機器
CN106851498A (zh) 扬声器箱
CN109495826A (zh) 扬声器箱
CN107613415B (zh) 扬声器箱
CN208638569U (zh) 扬声器箱
US10869112B2 (en) 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RU2763813C1 (ru)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и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CN109788395A (zh) 扬声器箱
CN109495827A (zh) 扬声器箱
CN208638568U (zh) 扬声器箱
CN109788375A (zh) 扬声器箱
CN109495828A (zh) 扬声器箱
CN109714676A (zh) 扬声器箱
CN109819373A (zh) 扬声器箱
CN107635158A (zh) 扬声器箱
CN207251839U (zh) 扬声器箱
CN207099322U (zh) 扬声器箱
CN209627667U (zh) 扬声器箱
CN109788413A (zh) 扬声器箱
CN109275063A (zh) 扬声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