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7648U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7648U
CN209627648U CN201920787040.3U CN201920787040U CN209627648U CN 209627648 U CN209627648 U CN 209627648U CN 201920787040 U CN201920787040 U CN 201920787040U CN 209627648 U CN209627648 U CN 20962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uide tube
sound guide
diaphragm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70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70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76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它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上连接有导音管,导音管前端套接套体,所述套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套体通孔;或者,所述导音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导音管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导音管通孔;又或者,套体和导音管上均开设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耳道内软组织。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一般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喇叭,壳体上连接有导音管,导音管上套接有套体(硅胶套),在使用时,直接将套有耳塞的导音管插入耳朵的耳道中。由于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将耳道完全封闭,扬声器振膜震动时产生的空气呼吸动能会实时地传递到脆弱的耳膜及耳内各软组织上,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时,耳内会有刺痛感。这种由耳机扬声单元振膜振动产生的空气呼吸高频湍流,直接作用到耳鼓膜,再由耳鼓膜将这剧烈的动能传递到耳蜗及耳内各脆弱的软组织,造成耳内各软组织损伤,对听力也有损伤,严重的耳损伤将不可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目的是通过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精巧的通孔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进而有效保护耳道的各软组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上连接有导音管,导音管前端套接套体,所述套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套体通孔;或者,所述导音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导音管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导音管通孔;又或者,套体和导音管上均开设通孔。
进一步,所述套体通孔个数为一个时,所述套体通孔直接连通所述耳道与外界空气。
进一步,所述套体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时,套体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其中单向阻风膜片包括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和方便空气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
进一步,所述套体包括与导音管套接的连接部、与耳道接触的接触部和连接连接部和接触部的承接部;所述套体通孔开设在承接部上、或者开设在连接部上、又或者在承接部和连接部上均开设。
进一步,所述导音管通孔的个数为多个时,导音管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其中单向阻风膜片包括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和方便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
进一步,所述单向阻风膜片由多片瓣状膜片对合形成,其中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Ⅰ的膜片向通孔内凹,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Ⅱ的膜片向通孔外凸。
进一步,所述导音管为弯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套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套体通孔,能够在扬声器产生强的声波时,平衡耳道内的气压,达到保护耳道内软组织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导音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导音管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导音管通孔,能够在扬声器产生强的声波时,平衡导音管内的气压,减小较强的声波对耳道内的软组织伤害。
(3)本实用新型套体设有套体通孔,同时导音管上设有导音管通孔,套体通孔与导音管分别使耳道内空气和导音管内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使保护耳道内软组织的效果更明显。
(4)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个时,通孔使耳道与外界直接进行空气交换,避免耳道产生气压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有效保护耳道内软组织。
(5)本实用新型通孔设有多个时,通孔内设有单向阻风膜片,使耳机音量较小时,声波不会泄露,耳机音量大时,单向阻风膜片使耳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既能保证音质又能保护耳道内软组织不会受到影响。
(6)本实用新型导音管设计成弯曲形状,避免扬声器产生的声波直接冲击耳道内各软组织,减小声波对耳道内软组织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入耳式耳机一个套体通孔时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套体通孔时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套体通孔时第三种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套体通孔时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套体通孔时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阻风膜片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阻风膜片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阻风膜片Ⅰ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本体,2、导音管,3、接触部,4、承接部,5、套体通孔,6、连接部,7、导音管通孔,8、单向阻风膜片Ⅰ,9、单向阻风膜片Ⅱ,10、单向阻风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上连接有导音管2,导音管2前端套接套体,为了提高音质,套体能将耳道与外界隔离,同时为了能够在扬声器产生强的声波时平衡耳道内气压,保护耳道内软组织,套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套体通孔5;或者,为了在声波进入耳道前,提前平衡耳道内气压,导音管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导音管2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导音管通孔7;又或者,为了达到更好的对耳朵的保护效果,同时对耳道内和导音管2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套体和导音管2上均开设通孔。
本实用新型套体通孔5个数为一个时,为了方便耳道与外界的空气自由交换,通孔直接连通耳道与外界空气。
本实用新型套体通孔5的个数为多个时,为了保证声音不会因套体通孔5个数太多,出现声音泄露,即声音小的时候,耳道内的气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无需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或者在声音较大时,耳道内的空气需要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套体通孔5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10,其中单向阻风膜片10包括如图6所示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8和图7所示方便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9。
本实用新型套体包括与导音管2套接的连接部6、与耳道接触的接触部3和连接连接部6和接触部3的承接部4;
当套体通孔5个数为一个时,如图1所示,套体通孔5可以开设在承接部4上,或者如图2所示导音管2在连接部6内未与承接部4平齐,即导音管2的端部与承接部4之间有一定距离,套体通孔5可以开设在连接部6上,又或者如图3所示导音管2的端部与承接部4平齐,套体通孔5可以开设在连接部6与导音管上且此时该套体通孔5贯穿连接部6和导音管的侧壁,且套体可绕导音管2转动,改变连接部6与导音管2上的套体通孔5相对位置,进而控制该套体通孔5大小,套体通孔5开设在承接部4上能够最大程度的使耳道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套体通孔5开设在连接部6上能够使耳道部分空气和导音管2内部分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所以当套体通孔5个数为一个时,设置在承接部4上的通孔对耳朵保护效果要大于其他两处的保护效果,优选开设在承接部4上。
当套体通孔5的个数为多个时,套体通孔5全部开设在同一处时,套体通孔5开设位置情况与套体通孔5个数为一个时的情况相同;套体通孔5开设的位置不在同一处时,如图4所示导音管2的端部与承接部4之间有一定距离,套体通孔5开设在承接部4和连接部6上,或者如图5所示导音管2的端部与承接部4平齐,套体通孔5开设在承接部4上、连接部6与导音管重合位置上,且套体可绕导音管2转动,改变连接部6与导音管2上的套体通孔5相对位置,进而控制该套体通孔5大小,为了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优选承接部4和连接部6上均开设套体通孔5。
本实用新型导音管通孔7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但是导音管通孔7设置一个时,当通孔孔径较大时,而且此时的通孔,为了方便气体交换必须直接连通导音管2内和外界,导音管2内的声波可能会泄露,当导音管通孔7的个数为多个时,导音管通孔7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10,其中单向阻风膜片10包括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8和方便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9。
本实用新型单向阻风膜片10由多片瓣状膜片对合形成,其中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Ⅰ8的膜片向通孔内凹,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Ⅱ9的膜片向通孔外凸,如图8所示,以三片瓣状膜片为例,通过瓣状膜片之间的密封对合,并借助整个阻风膜片的内凹或外凸的形状,实现其对空气的单向流通控制,其结构和功能类似心脏动脉瓣膜,导音管通孔7内可以设置滤音纸,通过滤音纸可过滤杂音或高频噪音,降低声波的损害并改善音效。
本实用新型导音管2设置为弯管,一般情况下,导音管为直管,直管式的导音管会使扬声器产生的声波直接冲击耳道软组织,对耳朵产生伤害,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耳道内的软组织,导音管2设置为弯曲的导音管。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上连接有导音管(2),导音管(2)前端套接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耳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套体通孔(5);或者,所述导音管(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使导音管(2)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导音管通孔(7);又或者,套体和导音管(2)上均开设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通孔(5)个数为一个时,所述套体通孔直接连通所述耳道与外界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通孔(5)的个数为多个时,套体通孔(5)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10),其中单向阻风膜片(10)包括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8)和方便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9)。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与导音管(2)套接的连接部(6)、与耳道接触的接触部(3)和连接连接部(6)和接触部(3)的承接部(4);所述套体通孔(5)开设在承接部(4)上、或者开设在连接部(6)上、又或者在承接部(4)和连接部(6)上均开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通孔(7)的个数为多个时,导音管通孔(7)内设置有单向阻风膜片(10),其中单向阻风膜片(10)包括方便空气向耳道内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Ⅰ(8)和方便空气向耳道外流动的单向阻风膜片Ⅱ(9)。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阻风膜片(10)由多片瓣状膜片对合形成,其中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Ⅰ(8)的膜片向通孔内凹,所述单向阻风膜片Ⅱ(9)的膜片向通孔外凸。
7.如权利要求1、2、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2)为弯管。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2)为弯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2)为弯管。
CN201920787040.3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入耳式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7040.3U CN20962764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7040.3U CN20962764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7648U true CN209627648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704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764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7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90261U (zh) 听力装置
JP6313480B2 (ja) イヤホンにおける圧力均等化
EP3200474A1 (en) Open headphone
CN107172512B (zh) 耳机耳翼
CN204761648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6454627A (zh) 防水型发声装置以及耳机
US20020048385A1 (en) Personal talking aid for cellular phone
JP2010537750A (ja) 聴覚保護イヤプラグ
CN110049399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9627648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8940175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09693010U (zh) 一种具有扩音管结构的耳机腔体结构
CN211019186U (zh) 一种具有听力保护功能的耳机
CN209488779U (zh) 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
CN204291318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02455506U (zh) 防辐射耳机
CN203608324U (zh) 一种耳塞及一种耳机
CN108124210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7652646U (zh) 一种带导声管的耳套
CN209462566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5545774U (zh) 一种耳机耳套及设有该耳套的耳机
CN205829943U (zh) 降噪耳机
CN204539405U (zh) 一种耳机
CN211047189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入耳式耳机帽
CN218162798U (zh) 一种能实现通透模式的头戴耳机声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