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2980U -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2980U
CN209622980U CN201822278919.3U CN201822278919U CN209622980U CN 209622980 U CN209622980 U CN 209622980U CN 201822278919 U CN201822278919 U CN 201822278919U CN 209622980 U CN209622980 U CN 209622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tal plate
plate frame
rotary dehumidifier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89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d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di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di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di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89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2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2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2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包括外壳,贯穿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进风装置与出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前表冷装置、送风机、转轮除湿装置、中转风道、循环加热装置及电控箱,所述外壳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分为上、下两层,大大减小了平面占地面积,同时,其采用了钣金框架,简化了生产工序并增加了表面美观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部分。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全球除湿机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意大利、日本、中国等地,中国在全球除湿机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工业除湿机,应用在医药,医院,电子,计算机,食品行业居多;家用除湿机在中国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被中国的消费者认知。
现在市面上的除湿机结构复杂,除湿效果差,能耗大,除湿滚轮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不便于移动。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转轮除湿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钣金框架,安装在钣金框架上的若干通风壳体;所述钣金框架与通风壳体组合后在所述钣金框架内限制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
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进风法兰、过滤箱盖以及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棉;
前表冷装置,所述前表冷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层空间且与所述进风装置相连通,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前表冷连接框、前表冷器及前表冷出风框;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处于所述下层空间,且所述送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前表冷装置相连通;
转轮除湿装置,所述转轮除湿装置处于所述上层空间,包括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上铝盖与下铝盖,所述上铝盖与下铝盖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一除湿转轮,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除湿转轮通过一新风通道与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中转风道,所述中转风道设置于上层空间且处于所述转轮除湿装置的上方,包括相互连通的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及回风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相连通,所述回风口与一设置在转轮除湿装置上的回风通道相连通;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中转风道上的新风出口相连通;
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风机,所述加热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背离所述回风口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加热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还连通有一设置在所述转轮除湿装置上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背离所述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有一废弃排放口,所述废弃排放口贯穿所述外壳设置;
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的工作;
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多个,设置在所述钣金框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棉采用初效棉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表冷器的一侧设置有两根用于输入冷媒的入水管,所述前表冷出风框的下端设置有一根用于排出冷媒的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上铝盖与除湿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铝盖与除湿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加热风机的入风口处还设置有一风量调节阀。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大大减小了平面占地面积,同时,其采用了钣金框架,简化了生产工序并增加了表面美观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壳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表冷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送风机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转轮除湿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上铝盖与下铝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中转风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循环加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将潮湿的空气从进风装置20抽入,由于进风装置20内设置有过滤棉从而可以对潮湿的空气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前表冷装置30与所述进风装置20相连通,潮湿的空气经过前表冷装置30后进行第二次去湿与过滤处理,前表冷装置30还与一送风机40的入风口41连接,由于有送风机40的存在,进风装置20才能将外界潮湿的空气抽入,所述送风机40的出风口42将经过前表冷装置30处理过的空气输送至转轮除湿装置50,该空气经过转轮除湿装置50除湿过滤后变成干燥干净的新风,然后通过中转风道60以及出风装置70排出至室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80,用于对转轮除湿装置50中的除湿转轮54进行加热烘干,以保障转轮除湿装置50的持续循环工作;
其中,所述转轮除湿装置50设置有新风通道A、回风通道B与加热通道C(详见图5);新风通道A的下端用于与送风机40的出风口42连接,新风通道A的上端用于与中转风道60的新风入口61相连接;回风通道B的下端用于与加热风机81的入风口811相连接,回风通道B的上端用于与中转风道60的回风口63相连接;加热通道C的上端用于与加热器82相连接,加热通道C的下端用于与废弃排放口8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机构如下:
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钣金框架11,安装在钣金框架11上的若干通风壳体12;所述钣金框架11与通风壳体12组合后在所述钣金框架11内限制出上层空间(未标注)与下层空间(未标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钣金框架11,可是框架一体化成型,节省生产工序,并且提升外观美观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风装置20,所述进风装置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进风法兰(未标注)、过滤箱盖(未标注)以及过滤箱(未标注),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棉(未标注)。
进一步的,还包括:前表冷装置30,所述前表冷装置30设置在所述下层空间且与所述进风装置20相连通,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前表冷连接框31、前表冷器32及前表冷出风框3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外界潮湿的空气经过前表冷装置30后,前表冷器32对该空气进行降温以过滤水汽,并且还可进一步的过滤该空气中的颗粒物。
进一步的,还包括:送风机40,所述送风机40处于所述下层空间,且所述送风机40的入风口41与所述前表冷装置30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送风机40开启后,所述进风装置20即开始抽入空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轮除湿装置50,所述转轮除湿装置50处于所述上层空间,包括支撑板5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1上端的上铝盖52与下铝盖53,所述上铝盖52与下铝盖53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一除湿转轮54,所述支撑板5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转轮54转动的驱动装置55,所述除湿转轮54通过一新风通道A与所述送风机40的出风口4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55带动除湿转轮54匀速转动,送风机40将空气输至除湿转轮54,该空气经过除湿转轮54除湿处理后,即变成干燥干净的新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转风道60,所述中转风道60设置于上层空间且处于所述转轮除湿装置50的上方,包括相互连通的新风入口61、新风出口62及回风口63,所述新风入口61与所述新风通道A相连通,所述回风口63与一设置在转轮除湿装置50上的回风通道B相连通;
出风装置70,所述出风装置70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且与所述中转风道60上的新风出口6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过除湿处理后的新风从中转风道60的新风入口61进入,然后通过新风出口62输送至出风装置70再排入室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循环加热装置80,包括加热风机81,所述加热风机81的入风口811与所述回风通道B背离所述回风口6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加热风机81的出风口812连接有一加热器82,所述加热器82还连通有一设置在所述转轮除湿装置50上的加热通道C,所述加热通道C背离所述加热器82的一端连接有一废弃排放口83,所述废弃排放口83贯穿所述外壳10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风机81抽取通过回风口63与回风通道B抽取中转风道60中的新风,经过加热器82加热后输送至加热通道C,从而对除湿转轮54进行加热烘干,以使所述除湿转轮54可循环持续的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控箱90,所述电控箱90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的工作;
万向轮100,所述万向轮100为多个,设置在所述钣金框架11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棉采用初效棉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表冷器32的一侧设置有两根用于输入冷媒的入水管321,所述前表冷出风框33的下端设置有一根用于排出冷媒的出水管3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媒从入水管321进入,然后从出水管331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上铝盖52与除湿转轮5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21,所述下铝盖53与除湿转轮5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31。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风机81的入风口811处还设置有一风量调节阀8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阀813用于控制加热风机81的进风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包括外壳,贯穿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进风装置与出风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前表冷装置、送风机、转轮除湿装置、中转风道、循环加热装置及电控箱,所述外壳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分为上、下两层,大大减小了平面占地面积,同时,其采用了钣金框架,简化了生产工序并增加了表面美观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钣金框架,安装在钣金框架上的若干通风壳体;所述钣金框架与通风壳体组合后在所述钣金框架内限制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
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进风法兰、过滤箱盖以及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棉;
前表冷装置,所述前表冷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层空间且与所述进风装置相连通,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前表冷连接框、前表冷器及前表冷出风框;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处于所述下层空间,且所述送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前表冷装置相连通;
转轮除湿装置,所述转轮除湿装置处于所述上层空间,包括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上铝盖与下铝盖,所述上铝盖与下铝盖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一除湿转轮,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除湿转轮通过一新风通道与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中转风道,所述中转风道设置于上层空间且处于所述转轮除湿装置的上方,包括相互连通的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及回风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相连通,所述回风口与一设置在转轮除湿装置上的回风通道相连通;
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中转风道上的新风出口相连通;
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风机,所述加热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背离所述回风口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加热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一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还连通有一设置在所述转轮除湿装置上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背离所述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有一废弃排放口,所述废弃排放口贯穿所述外壳设置;
电控箱,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上层空间,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的工作;
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多个,设置在所述钣金框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采用初效棉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冷器的一侧设置有两根用于输入冷媒的入水管,所述前表冷出风框的下端设置有一根用于排出冷媒的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铝盖与除湿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铝盖与除湿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机的入风口处还设置有一风量调节阀。
CN201822278919.3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Active CN209622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8919.3U CN209622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8919.3U CN209622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2980U true CN20962298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8919.3U Active CN209622980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2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71801U (zh) 一种除湿烘干热泵机组系统
CN207035346U (zh) 一种高效除湿机
CN107202475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
CN104633791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的转轮除湿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206875857U (zh) 一种微负压低温干燥装置
CN104676784B (zh)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转轮式空调器
CN206531170U (zh) 一种新型除湿机
CN209622980U (zh) 一种移动式钣金框架转轮除湿机
CN212081828U (zh) 一种节能型中药用干燥装置
CN107289742A (zh) 一种微负压低温干燥装置及其干燥工艺
CN208983491U (zh) 一种双转轮全回风除湿机
CN208983489U (zh) 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
CN106482463A (zh) 一种方便维修且方便清理的空气能烘干机
CN107062442A (zh) 一种节能空气处理系统
CN207162742U (zh) 一种可降温升温的除湿机
CN209068908U (zh) 一种制药厂用除湿机
CN209042889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用清洗烘干设备
CN206637984U (zh) 一种用于粮食烘干除湿装置
CN208108763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建筑保温板烘干箱
CN208520162U (zh) 药用沸腾干燥机
CN206459439U (zh) 一种方便维修且方便清理的空气能烘干机
CN206846939U (zh) 一种调温型除湿机
CN207990819U (zh) 一种智能化空气去湿器
CN206369292U (zh) 一种气气换热式节能空气除湿造水机
CN208983490U (zh) 一种双转轮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 No. 1 Nongke Road, Liulian Community, Pingdi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Building 4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entrance) 1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udi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 Qingdingbei, Shunjing Road, Pingdi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JIUDI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