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9026U - 多级纳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级纳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9026U
CN209619026U CN201822114381.2U CN201822114381U CN209619026U CN 209619026 U CN209619026 U CN 209619026U CN 201822114381 U CN201822114381 U CN 201822114381U CN 209619026 U CN209619026 U CN 209619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filtration
devices
water cavity
pressure hydraulic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43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龙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rinid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rinid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rinid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rinid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43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9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9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9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高压水泵、二号高压水泵、预过滤装置、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所述一号高压水泵与预过滤装置相连,所述预过滤装置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内部均分为第一浓缩水腔、第二浓缩水腔和清水腔,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与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一号高压水泵相连,所述二号高压水泵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而且方便清洗纳滤膜,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多级纳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纳滤装置。
背景技术
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其所依赖的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截留的分子量在80-1000范围内,用于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如无机盐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机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纳滤主要运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纯化,废水净化处理,工艺流体中有价值成份的浓缩等方面。
但现有饮用水用的纳滤装置只设置有一级纳滤,在过滤过程中效率较低,而且过滤后的浓水直接排出,没有进行再次过滤回收,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现有的纳滤装置只设置了纳滤膜,容易被水中含有的粒径较大的其他杂质堵塞,降低了水过滤的工作效率,且杂质过多容易损坏纳滤网,降低装置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的纳滤装置普遍存在清洗不便的问题,导致纳滤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堵塞而降低过滤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级纳滤装置,该纳滤装置不仅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而且方便清洗纳滤膜,节约水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高压水泵、二号高压水泵、预过滤装置、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
所述一号高压水泵和二号高压水泵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一号高压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预过滤装置的左侧壁下端相连,所述预过滤装置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PTFE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PTFE过滤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内左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内底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的左上角,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内右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PTFE(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PTFE)过滤网的孔径为0.1mm-0.5mm,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的孔径为15μm-30μm,所述PTFE过滤网下方的所述预过滤装置的左底壁开设有排渣管,所述预过滤装置的右侧壁上方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左侧壁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内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垂直延伸的纳滤膜结构,两个所述纳滤膜结构将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内部从左到右分为第一浓缩水腔、第二浓缩水腔和清水腔,所述纳滤膜结构包括一号聚丙烯支撑网、二号聚丙烯支撑网和纳滤膜,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为大小一致的矩形网状结构,所述纳滤膜夹在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所述纳滤膜结构的矩形凹槽,所述纳滤膜结构卡接在所述矩形凹槽内,所述纳滤膜结构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第二浓缩水腔和清水腔的底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浓缩水排放管、第二浓缩水排放管和清水排放管,所述二号高压水泵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右侧壁相连,所述排渣管内、所述第一浓缩水排放管内、第二浓缩水排放管内、所述清水排放管内、所述预过滤装置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之间、所述预过滤装置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第二浓缩水腔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二浓缩水腔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高压水泵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之间、以及所述二号高压水泵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之间均安装有开关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过滤装置、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塑料观察窗,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上的塑料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浓缩水腔、第二浓缩水腔和清水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排放管处的开关阀为调节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表,所述一号高压水泵和二号高压水泵的出水端均安装有调压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高压水泵和二号高压水泵均套设有消音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内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垂直延伸的纳滤膜结构,通过两级纳滤膜进行过滤,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同时,两个纳滤膜结构将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内部从左到右分为第一浓缩水腔、第二浓缩水腔和清水腔,其中,一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与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相连,并且在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的底壁上开设有清水排放管,通过两个纳滤装置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纳滤装置,一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相连,并且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和第二浓缩水腔均与一号高压水泵的进水端相连,使过滤后的浓缩水回流到一号高压水泵内,从而使其得到多次过滤后再排放,避免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纳滤装置,设置有预过滤装置,该预过滤装置的右侧壁上方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左侧壁相连,即预过滤装置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第一浓缩水腔相连,使处理水在进入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前需先通过预过滤装置进行预处理,由于预过滤装置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倾斜的PTFE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处理水经过预过滤装置后,水质中颗粒较大的其他杂质得到了去除,避免过多的杂质造成纳滤膜堵塞,降低过滤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纳滤装置,设置有二号高压水泵,二号高压水泵的出水端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右侧壁相连,即二号高压水泵的出水端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的清水腔相连,从而通过二号高压水泵可以对一号纳滤装置和二号纳滤装置内的纳滤膜进行反向冲洗,不仅冲洗效果好,而且方便快捷,保证纳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纳滤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高压水泵,2-二号高压水泵,3-预过滤装置,4-一号纳滤装置,5-二号纳滤装置,6-纳滤膜结构,7-第一浓缩水腔,8-第二浓缩水腔,9-清水腔,10-水箱,11-调压阀,31-PTFE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网,33-排渣管,61-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2-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3-纳滤膜,71-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2-压力表,81-第二浓缩水排放管,91-清水排放管,92-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高压水泵1、二号高压水泵2、预过滤装置3、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
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出水端与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侧壁下端相连,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PTFE过滤网31和活性炭过滤网32,所述PTFE过滤网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左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1内底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上角,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右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PTFE过滤网31的孔径为0.1mm-0.5mm,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2的孔径为15μm-30μm,所述PTFE过滤网31下方的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底壁开设有排渣管33,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右侧壁上方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左侧壁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内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垂直延伸的纳滤膜结构6,两个所述纳滤膜结构6将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内部从左到右分为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所述纳滤膜结构6包括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和纳滤膜63,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为大小一致的矩形网状结构,所述纳滤膜夹63在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所述纳滤膜结构6的矩形凹槽,所述纳滤膜结构6卡接在所述矩形凹槽内,所述纳滤膜结构6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清水腔9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的底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1、第二浓缩水排放管81和清水排放管91,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右侧壁相连,所述排渣管33内、所述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1内、第二浓缩水排放管81内、所述清水排放管91内、所述预过滤装置3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之间、所述预过滤装置3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一浓缩水腔7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二浓缩水腔8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清水腔9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二浓缩水腔8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之间、以及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之间均安装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内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垂直延伸的纳滤膜结构6,通过两级纳滤膜63进行过滤,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同时,两个纳滤膜结构6将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内部从左到右分为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其中,一号纳滤装置4的清水腔9与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相连,并且在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的底壁上开设有清水排放管91,通过两个纳滤装置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的效率;并且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相连,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相连,使过滤后的浓缩水回流到一号高压水泵1内,从而使其得到多次过滤后再排放,避免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预过滤装置3,该预过滤装置3的右侧壁上方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4的左侧壁相连,即预过滤装置3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相连,使处理水在进入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前需先通过预过滤装置3进行预处理,由于预过滤装置3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向下倾斜的PTFE过滤网31和活性炭过滤网32,处理水经过预过滤装置3后,水质中颗粒较大的其他杂质得到了去除,避免过多的杂质造成纳滤膜堵塞,降低过滤的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二号高压水泵2,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右侧壁相连,即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分别与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相连,从而通过二号高压水泵2可以对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内的纳滤膜63进行反向冲洗,冲洗液可通过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1排出,不仅冲洗效果好,而且方便快捷,保证纳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不仅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高,而且方便清洗纳滤膜,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为便于观察预过滤装置3、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内的具体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过滤装置3、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塑料观察窗,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上的塑料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
进一步的,为便于调节清水排放管91处的出水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排放管91处的开关阀为调节阀92。
进一步的,为便于调剂过滤的水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表72,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均安装有调压阀11。
进一步的,为降低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在作业时所产生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均套设有消音罩。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多级纳滤装置,包括一号高压水泵(1)、二号高压水泵(2)、预过滤装置(3)、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均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出水端与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侧壁下端相连,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PTFE过滤网(31)和活性炭过滤网(32),所述PTFE过滤网(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左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底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上角,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预过滤装置(3)内右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PTFE过滤网(31)的孔径为0.1mm-0.5mm,所述活性炭过滤网(32)的孔径为15μm-30μm,所述PTFE过滤网(31)下方的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左底壁开设有排渣管(33),所述预过滤装置(3)的右侧壁上方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左侧壁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内均设置有两个上下垂直延伸的纳滤膜结构(6),两个所述纳滤膜结构(6)将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内部从左到右分为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所述纳滤膜结构(6)包括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和纳滤膜(63),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为大小一致的矩形网状结构,所述纳滤膜夹(63)在所述一号聚丙烯支撑网(61)和二号聚丙烯支撑网(62)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容纳所述纳滤膜结构(6)的矩形凹槽,所述纳滤膜结构(6)卡接在所述矩形凹槽内,所述纳滤膜结构(6)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相连,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清水腔(9)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和第二浓缩水腔(8)均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相连,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的底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1)、第二浓缩水排放管(81)和清水排放管(91),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右侧壁相连,所述排渣管(33)内、所述第一浓缩水排放管(71)内、第二浓缩水排放管(81)内、所述清水排放管(91)内、所述预过滤装置(3)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之间、所述预过滤装置(3)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一浓缩水腔(7)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第二浓缩水腔(8)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之间、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的清水腔(9)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清水腔(9)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二浓缩水腔(8)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的进水端之间、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之间、以及所述二号高压水泵(2)与所述二号纳滤装置(5)之间均安装有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装置(3)、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塑料观察窗,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上的塑料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浓缩水腔(7)、第二浓缩水腔(8)和清水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排放管(91)处的开关阀为调节阀(9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纳滤装置(4)和二号纳滤装置(5)的第一浓缩水腔(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压力表(72),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的出水端均安装有调压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高压水泵(1)和二号高压水泵(2)均套设有消音罩。
CN201822114381.2U 2018-12-15 2018-12-15 多级纳滤装置 Active CN209619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4381.2U CN209619026U (zh) 2018-12-15 2018-12-15 多级纳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4381.2U CN209619026U (zh) 2018-12-15 2018-12-15 多级纳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9026U true CN209619026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4381.2U Active CN209619026U (zh) 2018-12-15 2018-12-15 多级纳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9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76347A1 (en)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KR20100075433A (ko) 수동작동식 역세척 펌프를 갖춘 모세관 멤브레인 여과장치
CN101472670B (zh) 膜分离装置的运转方法
JPH05285349A (ja) 膜分離装置
CN209619026U (zh) 多级纳滤装置
JPWO2009008463A1 (ja) 膜分離装置及びろ過処理方法
KR100999945B1 (ko) 분리막용 여과배관의 공기제거장치
KR101628966B1 (ko) 고효율 필터형 빗물 여과기
CN211920976U (zh) 一种高精度多层超滤装置
CN206549309U (zh) 一种新型沉降池
CN214060096U (zh) 一种污水处理除臭设备
KR20100107153A (ko) 유수분리장치
CN203874548U (zh) 一种用于污水杂质过滤的压力式过滤器
CN210656401U (zh) 水质处理设备
JP5874866B1 (ja) 除濁膜モジュールの運転方法
KR101688564B1 (ko) 다중 필터형 2단 빗물 여과기
CN212680207U (zh) 一种过滤器及其过滤系统
JP2000300964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CN211445274U (zh) 一种自动去除水中杂质的反清洗纯水机
AU2006200303B2 (en) Fil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CN208648929U (zh) 一种无压力桶的反渗透净水装置
CN216458069U (zh) 一种超滤净水设备
JP4107819B2 (ja) 多段積み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CN212532381U (zh) 一种具有选择性分离原水浓水的水箱及其净水器
CN115650369B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泥浆浓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