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1965U -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1965U
CN209611965U CN201821380087.XU CN201821380087U CN209611965U CN 209611965 U CN209611965 U CN 209611965U CN 201821380087 U CN201821380087 U CN 201821380087U CN 209611965 U CN209611965 U CN 209611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ed balloon
sheath
balloon catheter
supporting element
drug co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00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庭超
丘信炯
王泽涛
李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00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196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6659 priority patent/WO20200380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1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1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推送导管及固定于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的药物涂层球囊。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还包括护套及连接于所述护套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推送导管外的支撑件及连接于所述护套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推送导管的轴向滑动,以使所述药物涂层球囊收容于所述护套内或裸露于所述护套外。本实用新型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不仅可降低药物损失率,且可避免推送导管弯折。

Description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动脉血管狭窄一直以来是困扰人类的一类疾病,为了治愈这类疾病,人类先后经历了裸球囊、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等治疗阶段,然而前述治疗方案均具有不同缺陷。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应运而生,它不仅通过球囊扩张为血液流通建立通道,而且球囊上载有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防止血管再狭窄。
传统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药物涂层球囊在扩张前,其表面设置的活性药物涂层裸露在血管环境中,从而容易受到高速血流的冲刷而造成药量的损失。目前,现有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在药物涂层球囊的外部设置有护套,以降低药物的损失率。然而,由于护套可相对推送导管沿推送导管的轴向滑动,且推送导管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后撤护套的过程中,也即护套在朝推送导管的近端滑动时,推送导管易弯折,从而影响护套的顺利后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量损失率低且避免推送导管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推送导管及固定于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的药物涂层球囊。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还包括护套及连接于所述护套的近端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推送导管外的支撑件及连接于所述护套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推送导管的轴向滑动,以使所述药物涂层球囊收容于所述护套内或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其中,所述支撑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支撑件套设于所述推送导管的近端。
其中,所述支撑件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硬质材料选自不锈钢、聚氯乙烯或聚甲醛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及所述支撑件之间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滑动件的远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的近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在扩张前收容于所述护套内,当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支撑件朝所述推送导管的近端活动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其中,所述护套的近端在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时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
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护套的内径,且所述支撑件的内径大于所述推送导管的外径。
其中,所述滑动件的远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的近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其中,所述支撑件为伸缩结构,具有初始状态下的伸长状态及轴向受力时的压缩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收容于所述护套内;当所述支撑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其中,所述支撑件为波纹管。
其中,所述支撑件为相互套接的若干套管,各所述套管在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时层层套叠在一起。
其中,各所述套管的直径自所述支撑件的近端至所述支撑件的远端逐渐增大。
其中,每一套管的近端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朝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延伸,每一所述套管的止挡部滑动地套接于邻近对应的所述止挡部的套管的远端。
其中,与所述滑动件隔离设置的各所述套管的远端均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止挡部相互止挡以限制两相邻的套管相对伸长的长度。
其中,所述阻尼件呈环形,所述阻尼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管外。
其中,任意相邻两所述套管之间的直径差范围为0.4mm至1.2mm。
其中,若干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滑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管外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固定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套管固定于所述推送导管。
其中,若干所述套管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的若干第三套管。
其中,所述推送导管固定于所述导管座。
其中,所述推送导管通过所述第二套管固定于所述导管座。
其中,所述护套的远端设置有收缩罩,所述收缩罩的远端逐渐收拢并收容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
其中,所述收缩罩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伸缩缝。
其中,所述收缩罩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在扩张前的最大直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设置护套及滑动机构,以将药物涂层球囊在未扩张前收容于护套内,并且滑动机构的滑动可带动护套朝靠近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以使药物涂层释放于血管的病变部位。因此,护套的设计不仅对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具有保护作用,且可降低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此外,由于滑动机构的支撑件套设于推送导管,因此滑动件通过支撑件朝推送导管的近端滑动而带动护套后撤时可避免推送导管弯折,且增加护套后撤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沿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推送导管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护套的收缩罩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护套的收缩罩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9是图1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图7是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到达病变部位血管的示意图;图8是护套后撤,药物涂层球囊暴露在血管中的示意图;图9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支撑件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领域,通常将器械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称作近端(也即操作端),将器械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称作远端(也即插入端)。具体的,远端是指器械可自由插入到动物或人体体内的一端。近端是指供用户或机器操作的一端或是用于连接其他器件的一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是指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别开来。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包括导管座10、推送导管20、药物涂层球囊30、护套40及滑动机构50。推送导管20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推送导管20的近端固定于导管座10上。药物涂层球囊30固定于推送导管20的远端。护套40套设于药物涂层球囊30外,且连接于滑动机构50。滑动机构50包括套设于推送导管20外的支撑件51及连接于护套40和支撑件51之间的滑动件52。滑动件52通过支撑件51沿推送导管20的轴向滑动,以使药物涂层球囊30收容于护套40内或裸露于护套40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护套40、支撑件51及滑动件52之间同轴设置。支撑件51为中空筒状结构。支撑件51套设于推送导管20的近端。支撑件51的近端(也即邻近护套40的一端)固定于滑动件52的近端,支撑件51的远端(也即远离护套40的一端)固定于导管座10或推送导管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件52的远端固定于护套40的近端,滑动件52的近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件51的远端。药物涂层球囊30在扩张前收容于护套40内,当滑动件52相对支撑件51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活动时,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因此,通过操作滑动件52而带动护套40沿推送导管20的轴向滑动,以实现药物涂层球囊30装载的药物输送至病变部位,也即护套40的活动可使药物涂层球囊30伸出护套40并暴露于病变部位,例如狭窄的血管,进而减少输送过程中血流对药物涂层32的冲刷导致的药量损失,提高药物利用率。支撑件51为刚性支撑件。支撑件51由硬质材料制成。硬质材料选自不锈钢、聚氯乙烯或聚甲醛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材质较硬的材料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如此,由于支撑件51包覆推送导管20的近端,因此滑动件52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滑动时可避免推送导管20的弯折,且增加护套40后撤的顺畅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的外径小于护套40的内径,且支撑件51的内径大于推送导管20的外径。当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护套40的近端套设于支撑件51的远端。滑动件52在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时与导管座10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件52在药物涂层球囊30收容于护套40时与导管座10之间的距离。如此,滑动件52和导管座1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在弯曲的人体血管中的通过性,且护套40可相对推送导管20顺畅的滑动。
请一并参看图2和图3,导管座10设置于推送导管20的近端。导管座10可以直接与推送导管20固定或通过支撑件51与推送导管20固定。导管座10设有导丝端口11及充盈端口13。可以理解的,用户可以根据病变组织实际状态及充盈所需时间在导管座1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导丝端口11及充盈端口13。
推送导管20沿轴向穿过药物涂层球囊30的两端,并且与药物涂层球囊30密封连接。推送导管20包括收容于药物涂层球囊30内的第一部分21和裸露于药物涂层球囊30外的第二部分22。推送导管20的第一部分21开设有与药物涂层球囊30相贯通的球囊充盈口211。
推送导管20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导丝腔201及充盈腔202。导丝腔201与充盈腔202隔离且并排设置。导丝端口11与导丝腔201相贯通,以实现导丝穿过导丝端口11并通过导丝腔201。导丝腔201轴向贯穿推送导管20的远端和近端。充盈腔202与充盈端口13及球囊充盈口211相贯通。由此,充盈端口13、充盈腔202和球囊充盈口211形成对药物涂层球囊30进行充盈或者泄压的通道,以实现向药物涂层球囊30内通入或抽出液体使药物涂层球囊30充盈或者泄压。具体的,充盈端口13可连接于外部压力泵,液体经由充盈端口13、充盈腔202及球囊充盈口211进入或者流出药物涂层球囊30内部,以实现药物涂层球囊30的充盈膨胀或泄压。可以理解的,用户可以根据病变组织实际状态及充盈所需时间在推送导管20的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导丝腔201及充盈腔202。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推送导管20a为中空筒状结构。推送导管20a包括外管203和套设于外管203内的内管204。内管204的管腔作为导丝腔201a,内管204与外管203之间围设形成的空间作为充盈腔202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送导管20除了上述结构,还可以多管套设形成对应的导丝腔201及充盈腔202。
进一步的,推送导管20的第一部分21还设置有显影定位装置23。以便于在仪器检测下通过显示显影定位装置23的位置指示药物涂层球囊30位置。显影定位装置23由不透射线的材料制成。不透射线的材料优选为铂或钽等贵金属材料。显影定位装置23可以采用环状、丝状、带状或者点状等多种形式,并且通过压握、热熔、粘接、焊接或者压铆等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固定在推送导管20上。本实施方式中,推送导管20的第一部分21对应药物涂层球囊30的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显影定位装置23,以精准定位药物涂层球囊30位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推送导管20的远端固定地设置有一个药物涂层球囊30。药物涂层球囊3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或通过固定件固定等本领域通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药物涂层球囊30包括球囊本体31和覆盖在球囊本体31外表面的药物涂层32。球囊本体31为可扩张球囊。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球囊本体31可选择性地充液或放液,从而可改善药物涂层球囊30的贴壁性。
可以理解的,在一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32覆盖球囊本体31的整个外表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32可覆盖球囊本体31的部分外表面。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球囊3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以便对多个病变部位同时扩张。例如,多个药物涂层球囊30分别固定地设置于同一根推送导管20的远端,且相邻两药物涂层球囊30之间的轴向距离可以为零,也可以根据病变部位按一定距离间隔地设置。多个药物涂层球囊30的形状及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时,多个药物涂层球囊30的设置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病灶同时进行处理,同时,在其中一个药物涂层球囊30被充盈后,该药物涂层球囊30还可以具有阻断血流的作用,避免另外一个药物涂层球囊30表面的药物涂层32被血流冲刷。在这种情况下,先充盈的球囊本体31上可以不设置药物涂层32,以降低器械的成本。
在一实施方式中,活性药物涂层32中包含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的活性药物。可选的,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32中还包括载体。载体可用于促进活性药物从球囊本体31的外表面快速释放或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载体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有机酸盐或多元醇,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甘露醇作为载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活性药物为具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的药物(如:紫杉醇、雷帕霉素等),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紫杉醇。活性药物涂层32主要通过涂覆方式形成在球囊本体31上,且涂覆方式为现有的常规涂覆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药物涂层球囊30的圆柱形的工作段311可以保证充盈后的药物涂层球囊30具有良好贴壁性,能有效地将活性药物转移到病变部位的血管内壁上。
药物涂层球囊30折翼并卷绕后收容于护套40中。药物涂层球囊30大致呈椭圆形。药物涂层球囊30的球囊本体31包括工作段311及两连接段312。连接段312分别设置于工作段311相对的两端。药物涂层球囊30的工作段311设置在药物涂层球囊30的中部。工作段311大致呈圆柱形,从而药物涂层球囊30扩张后,可实现工作段311与病变部位的血管的贴合。药物涂层球囊30的长度范围为30-320mm。工作段311的长度(即,药物涂层球囊30的有效长度)范围为20-300mm。有效长度是指在球囊扩张后,能贴附在血管内壁上的长度。工作段311的直径范围为2-15mm。药物涂层球囊30的直径、有效长度等尺寸规格可根据需要扩张的病变部位血管直径进行选择。药物涂层球囊30的两连接段312大致呈锥形。药物涂层球囊30的两连接段312分别固定连接于推送导管20的第一部分21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32可设置在球囊本体31对应工作段311的位置处。
请一并参见图2、图5及图6,护套40活动地套设在推送导管20外上,且收容药物涂层球囊30,以对药物涂层球囊30外表面的药物涂层32进行保护。护套40可沿推送导管20的轴向运动。药物涂层球囊30在扩张前收容于护套40内。护套40优选为管状结构,可以套设在折翼并卷绕后的药物涂层球囊30外部。优选地,护套40内径比在扩张前的折翼并卷绕后的药物涂层球囊30的最大外径大0~0.10mm。护套40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生物相容性材料例如是,但是不局限于e-PTFE、PTFE、FEP、或PET等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还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硅胶、聚氨酯,聚醚酰胺等强弹性材料。优选的,为了利于护套40沿着推送导管20的轴向滑动,护套40由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
护套40靠近推送导管20的远端设置有收缩罩41。收缩罩41大致呈圆台状。收缩罩41的直径朝推送导管20的远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即,收缩罩41朝远端逐渐收拢并收容推送导管20的远端。收缩罩41可覆盖在护套40的远端部或者与护套40的远端相连。收缩罩41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伸缩缝411。当伸缩缝411张开时,药物涂层球囊30从护套40靠近远端的一侧伸出并裸露于护套40的外部。可选的,收缩罩41处于闭合状态时,也即药物涂层球囊30未扩张,收缩罩41的最小直径小于药物涂层球囊30的最大直径,且大于推送导管20的远端的直径,因此药物涂层球囊30在扩张前无法伸出收缩罩41,推送导管20的远端可穿出收缩罩41的远端。
可以理解的,伸缩缝411为可撕裂的结构。即,收缩罩41的伸缩缝411未贯穿收缩罩41的外侧壁。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药物涂层球囊30未扩张前,收缩罩41沿轴向开设有间隔排列的若干开口412(如图1所示)。若干开口412线性排列而形成伸缩缝41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收缩罩41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在药物涂层球囊30未扩张前,收缩罩41的远端在伸缩缝411的位置处至少部分相连。如此,在药物涂层球囊30未扩张前,收缩罩41的远端仅供推送导管20的远端穿出,而药物涂层球囊30无法伸出。由此,在药物涂层球囊30的输送过程中,护套40可保护药物涂层球囊30外表面的药物涂层32,减少血管内血液对其的冲刷导致的药量损失。当药物涂层球囊30输送至病变部位后,回撤护套40(也即护套40朝靠近推送导管20的近端方向滑动),收缩罩41的伸缩缝411被药物涂层球囊30撑开直至撕裂,收缩罩41的远端开口直径增大,使得收纳于护套40中的药物涂层球囊30可以自护套40的远端及收缩罩41的远端伸出并暴露于病变部位的血管环境中,然后再对药物涂层球囊30进行充盈扩张,药物涂层32自球囊本体31外表面释放并转移至病变部位的血管内壁。
可以理解的,当护套40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的方向滑动时,护套40的收缩罩41被撕裂,护套40的近端(也即背离收缩罩41的一端)逐渐套设于支撑件51的远端,可进一步减小整个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的长度,从而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在弯曲的人体血管中的通过性。收缩罩41的材料与护套4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了简化生产工艺,优选为采用相同材料一体成型。
图7至图9示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对血管1的病变部位2进行治疗的过程。如图7所示,首先将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的远端部分输送到血管1的病变部位2处的附近,并将药物涂层球囊30对准病变部位。如图8所示,护套40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后撤,也即护套40朝靠近推送导管20的近端方向滑动直至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在护套40外,此时药物涂层球囊30暴露在血管1的病变部位2。如图9所示,对药物涂层球囊30进行充盈,药物涂层球囊30充盈后对病变部位2的血管1充分扩张,药物涂层32自药物涂层球囊30表面释放并转移至血管壁,发挥药效。之后即可对药物涂层球囊30进行泄压,撤出患者体外,完成手术。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设置护套及滑动机构,以将药物涂层球囊在未扩张前收容于护套内,并且滑动机构的滑动可带动护套朝靠近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以使药物涂层释放于血管的病变部位。因此,护套的设计不仅对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具有保护作用,且可降低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能够降低总的载药量,使用更安全。此外,在护套的近端设置支撑件,且支撑件套设于推送导管外,当护套朝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时,可避免柔软的推送导管弯折,以确保护套后撤的顺畅性,并且不增大、增厚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整体外径。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球囊导管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的结构相似,因此药物涂层球囊导管200包含的各元件尺寸、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滑动机构50a的支撑件51a为伸缩结构,具有初始状态下的伸长状态及轴向受力时的压缩状态,且滑动件52a与支撑件51a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a为波纹管结构。支撑件51a邻近护套40的一端固定于滑动件52a上,支撑件51a远离护套40的一端固定于推送导管20或导管座10上。支撑件51a在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时的轴向长度小于支撑件51a在药物涂层球囊30收容于护套40时的轴向长度,也即滑动件52a在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时与导管座10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件52a在药物涂层球囊30收容于护套40时与导管座10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当药物涂层球囊30收容于护套40内时,支撑件51a处于初始状态下的伸长状态;当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时,支撑件51a处于轴向受力时的压缩状态。即,当滑动件52a带动护套40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后撤,支撑件51a受到轴向的外作用力,以使得支撑件51a的轴向长度减小,也即支撑件51a在护套40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滑动时产生压缩变形,以实现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如此,药物涂层球囊导管200的支撑件51a的轴向长度可调节,以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200在弯曲的人体血管中的通过性,且护套40可相对推送导管20顺畅的滑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设置护套及滑动机构,以将药物涂层球囊在未扩张前收容于护套内,并且滑动机构的滑动可带动护套朝靠近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以使药物涂层释放于血管的病变部位。因此,护套的设计不仅对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具有保护作用,且可降低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此外,由于支撑件为可伸缩的波纹管结构,因此,当护套朝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时,支撑件被压缩,从而可避免柔软的推送导管弯折,以确保护套后撤的顺畅性,并且不增大、增厚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整体外径。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药物涂层球囊导管3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100的结构相似,因此药物涂层球囊导管300包含的各元件尺寸、元件名称、各元件位置关系等均可参考药物涂层球囊导管200,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支撑件51b包括相互套接的若干套管510b,各套管510b在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时层层套叠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滑动件52b相对推送导管20朝靠近推送导管20的近端滑动时,多根套管510b之间相互套叠在一起,且护套40相对于推送导管20沿轴向朝推送导管20的近端运动,以使药物涂层球囊30暴露于血管的环境中。如此,操作者通过控制滑动件52的轴向滑动,可驱动护套40与推送导管20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
支撑件51b为由至少两根套管510b形成套叠结构。每一套管510b为中空筒状结构。推送导管20依次穿过各套管510b的相对两端。每一套管510b的近端(也即远离滑动件52b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止挡部5101b。止挡部5101b沿套管510b的中心轴线延伸。每一套管510b的止挡部5101b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与邻近该止挡部5101b的套管510b的外径,以实现每一套管510b的止挡部5101b滑动地套接于邻近该止挡部5101b的套管510b。每一套管510b在止挡部5101b处设置光滑过渡的圆角或倒角5102b,以增加多根套管510b套叠在一起时的顺滑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滑动件52隔离设置的各套管510b的远端均设置有阻尼件5103b,阻尼件5103b与止挡部5101b相互止挡以限制两相邻的套管510b相对伸长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件5103b套设于套管510b的远端。如此,当滑动件52b朝推送导管20的远端运动时,套管510b的止挡部5101b抵顶阻尼件5103b,从而套管510b不能继续朝推送导管20的远端滑动,进而避免任意相邻两套管510b之间的滑脱。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件5103b为环形的垫圈。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阻尼件5103b还可以为在套管510b的远端上设置的止挡块(图未示)。阻尼件5103b由刚性材料制成,比如钢片。如此,通过使用阻尼件5103b可确保各套管510b在组装时处于伸直状态,以便于各套管510b的组装。
支撑件51b的远端固定于滑动件52的近端,支撑件51b的近端固定于推送导管20或导管座10。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b的直径自支撑件51b的近端至支撑件51b的远端逐渐增大。如此,支撑件51b的近端可固定于推送导管20的远端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b的直径自支撑件51b的近端至支撑件51b的远端逐渐减小,如此,支撑件51b的近端可固定于导管座10上。
任意相邻两套管510b之间的直径差范围大约为0.4mm至1.2mm。若干套管510b包括第一套管511b和滑动地套接于第一套管511b的第二套管512b。第一套管511b固定于滑动件52,第二套管512b固定于推送导管20或导管座10。第一套管511b为最靠近滑动件52b的套管510b,第二套管512b为最靠近导管座10的套管510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511b及第二套管512b固定连接方式例如是,但不局限于焊接、粘接、以及通过连接件连接等方式。
若干套管510b还包括夹设在第一套管511b和第二套管512b之间的若干第三套管513b。可以理解的,第三套管513b可以省略,第三套管513b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滑动件52b实际需滑动的距离来进行设计。在一实施方式中,推送导管20直接固定于导管座1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推送导管20通过第二套管512b固定于导管座10。推送导管20的外径等于第二套管512b的内径。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51b为由四根套管510b形成的套叠结构。具体的,四根套管510b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511b、第二套管512b及两第三套管513b,且第一套管511b、两第三套管513b及第二套管512b沿着远离推送导管20的远端的方向顺序依次排列。第一套管511b与其相邻的第三套管513b之间的直径差大约为1mm,相邻的两第三套管513b之间的直径差大约为0.8mm,第三套管513b与其相邻的第二套管512b之间的直径差大约为0.6mm。如此,四根套管510b的直径逐渐递减,直至位于最靠近推送导管20的近端的第二套管512b的内径与推送导管20的外径大致相同,以确保不增大、增厚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整体外径而提高,从而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300在弯曲的人体血管中的通过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药物涂层球囊导管300处于初始状态时,护套40套设在药物涂层球囊30外部,第一套管511b、第二套管512b及两第三套管513b之间依次相连,且阻尼件5103b与止挡部5101b相互止挡以限制两相邻的套管510b相对伸长的长度。当药物涂层球囊30到达病变部位后,操作者操作滑动件52b向推送导管20的近端后撤,并带动与滑动件52b直接相连的第一套管511b向近端后撤,第一套管511b的止挡部5101b到达与其相邻的第三套管513b的近端,其中一个第三套管513b的止挡部5101b到达与其相邻的第三套管513b的近端,且其中另一个第三套管513b的止挡部5101b到达与其相邻的第二套管512b的近端,也即各套管510b朝远离与其相邻的阻尼件5103b的一端滑动,以使各套管510b依次层叠在一起,此时药物涂层球囊30裸露于护套40外,且暴露在血液中。可以理解的,由于各套管510b的止挡部5101b的内径与其相邻的套管510b的外径大致相同,不仅能持续后撤并最终实现多根套管510b之间的层叠,且可避免各套管510b之间层叠时卡顿或者速度过快,使得护套40快速且匀速后撤,药物涂层球囊30快速且匀速暴露在血液中,避免护套40剐蹭药物涂层3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设置护套及滑动机构,以将药物涂层球囊在未扩张前收容于护套内,并且滑动机构的滑动可带动护套朝靠近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以使药物涂层释放于血管的病变部位。因此,护套的设计不仅对球囊本体表面的药物涂层具有保护作用,且可降低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能够降低总的载药量,使用更安全。此外,由于支撑件为相互套接的若干套管,且各套管在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护套外时层层套叠在一起,因此当护套朝推送导管的近端后撤时,可避免柔软的推送导管弯折,以确保护套后撤的顺畅性,并且不增大、增厚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整体外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3)

1.一种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推送导管及固定于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的药物涂层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还包括护套及连接于所述护套的近端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推送导管外的支撑件及连接于所述护套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推送导管的轴向滑动,以使所述药物涂层球囊收容于所述护套内或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支撑件套设于所述推送导管的近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刚性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及所述支撑件之间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远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的近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在扩张前收容于所述护套内,当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支撑件朝所述推送导管的近端活动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近端在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时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护套的内径,且所述支撑件的内径大于所述推送导管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远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护套,所述滑动件的近端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伸缩结构,具有初始状态下的伸长状态及轴向受力时的压缩状态,当所述支撑件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收容于所述护套内;当所述支撑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波纹管。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相互套接的若干套管,各所述套管在所述药物涂层球囊裸露于所述护套外时层层套叠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套管的直径自所述支撑件的近端至所述支撑件的远端逐渐增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套管的近端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朝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延伸,每一所述套管的止挡部滑动地套接于邻近对应的所述止挡部的套管的远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滑动件隔离设置的各所述套管的远端均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止挡部相互止挡以限制两相邻的套管相对伸长的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呈环形,所述阻尼件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管外。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所述套管之间的直径差范围为0.4mm至1.2mm。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滑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管外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固定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二套管固定于所述推送导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套管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的若干第三套管。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座,所述推送导管固定于所述导管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管通过所述第二套管固定于所述导管座。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远端设置有收缩罩,所述收缩罩的远端逐渐收拢并收容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罩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伸缩缝。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罩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在扩张前的最大直径。
CN201821380087.XU 2018-08-24 2018-08-24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Active CN209611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0087.XU CN2096119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PCT/CN2019/086659 WO2020038024A1 (zh) 2018-08-24 2019-05-13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0087.XU CN2096119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1965U true CN20961196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0087.XU Active CN209611965U (zh) 2018-08-24 2018-08-24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1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568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uminal access
JP2022058716A (ja) 複数の伸縮式カテーテルの導入および操作のための装置
EP1246660B1 (en) Anti-recoil catheter
CN109381780A (zh) 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CN105943215B (zh) 一种覆膜支架输送及其远端定位释放系统
FI71491B (fi) Kateter foer katetrering av centrala vener
US5059176A (en) Vascular system steerable guidewire with inflatable balloon
CN105163789A (zh) 具有可伸缩线的引导延伸导管
JPH11507862A (ja) デュアルルーメン型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0031806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atheter steerability
JPH07308385A (ja) カテーテルデバイス
JPH0358745B2 (zh)
JP2002515308A (ja) 強化された気球拡張システム
JP2007512931A (ja) 容易になった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の交換
JP2022048170A (ja) 医療機器アダプター
CA2618792C (en) Medico-technical device for at least partially introducing into a body passage
US20030014012A1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particles into tissue
CN109793976A (zh)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CN209611965U (zh) 防弯折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US20190069958A1 (en) Coronary vein guiding system
US10130379B2 (en) Thrombus extraction catheter
WO2007124340A2 (en) Improvements i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nd related equipment
CN208641504U (zh) 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JPH0417667B2 (zh)
CN115581846A (zh) 一种防脱落导引导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