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3445U -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3445U
CN209603445U CN201822163245.2U CN201822163245U CN209603445U CN 209603445 U CN209603445 U CN 209603445U CN 201822163245 U CN201822163245 U CN 201822163245U CN 209603445 U CN209603445 U CN 209603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uctures
prefabricated
exhaust pipe
support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32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法玉
谭源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AIDI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Ltd.
Lianzhi (Beiji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32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3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3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3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住宅排气道竖向设置,其包括多条预制排气管道,承托结构设置在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连接处并承载位于上方的预制排气管道,承托结构包括:承托部、设置于承托部的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承托部并将承托部固定至楼板的固定部;其中,两个连接部上下对称设置,每一连接部均设有与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槽中设置有密封胶浆,连接槽的槽宽大于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壁厚,上下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端部分别伸入两个连接槽之内并被密封胶浆包裹。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密封效果好、不受住宅排气道安装场合限制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排气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能好、便于安装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背景技术
住宅厨房、卫生间公共排烟排气系统关乎生命健康、关乎生活品质,住宅排气道是该公共排烟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住宅排气道采用若干条预制排气管道连接形成,其中预制排气管道多为水泥制品,其形状一般为矩形管状,其中,每条预制排气管道的高度一般与楼层高度一致,上、下两条预制排气管道在楼板位置进行接驳。
在高层建筑中,各楼层的预制排气管道上下接驳容易造成位于建筑物底层的预制排气管道承载过大,容易造成产品破损、甚至坍塌等现象,因此,一般在全部楼层处或者部分楼层设有承托结构,以通过楼层的墙体(包括墙本体、与墙本体连接在圈梁、结构梁和楼板)对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进行承载,实现住宅排气道荷载分散承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2200155009公开了一种排烟气管道楼层连接托架,其具有与排烟气管道内腔形状相适应的管体,在管体管壁上连接有将所述的管体搭接在楼板预留洞口上的搭接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434887.3公开了一种楼上下层排气道连接口处的密封施工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楼层排风道预留口的设计、施工准备、第一层排风道的校准和模板布设、第一层排风道的浇筑和上层排风道的安装。装置包括承托内套密封圈、可调连体式顶撑模板,用承托内套密封圈插入排气道上下端口内串接上下两个排风道为一体。用可调连体式顶撑模板支撑固定排气道和封闭楼层排风道预留口下端面处与对应处的排风道相邻两外侧边之间的间隙后实现密封浇筑。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依旧存在如下缺陷:
1、只能适用于具有楼板安装位置的场合使用,不能够适用于建筑物外部的安装使用,无法解决安装在建筑物外侧的预制烟道的承载,安装环境受限制;
2、搭接结构位于排气道的内侧,并占有一定的位置空间,施工过程中的残渣例如牛皮纸袋等一旦落入排气到内,容易被搭接结构阻挡而挂在搭接结构上,造成排气道风阻加大的问题;
3、搭接结构主要采用例如钢筋,排气道中的废气具有明显的酸性特性,钢筋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而导致腐蚀、生锈,进而降低甚至完全消失承载性能;
4、在住宅厨房排气道内,由于油污较多,需要进行清理以保证通风的顺畅,其中清污的主要手段是采用餐饮机器人进入排气道中进行清理,置于排气道内的搭接结构会妨碍餐饮机器人的正常清污过程,给排气道的清污过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用于固定连接至墙体以实现承载上层预制排气管道的、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具有承载能力强、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住宅排气道竖向设置,其包括多条预制排气管道,承托结构设置在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连接处并承载位于上方的预制排气管道,承托结构包括:
承托部;
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承托部;
至少一个固定部,设置于承托部并将承托部固定至墙体(包括墙本体、与墙本体连接在圈梁、结构梁和楼板);
其中,两个连接部上下对称设置,每一连接部均设有与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槽中设置有密封胶浆,连接槽的槽宽大于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壁厚,上下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端部分别伸入两个连接槽之内并被密封胶浆包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连接部上下对称设置,分别对应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和下层的预制排气管道,通过在连接槽中设置密封胶浆的方式,实现预制排气管道的端部与连接部的密封连接,连接稳定,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连接槽的宽度大于预制排气管道的壁厚,一般情况下,预制排气管道的厚度在15mm左右,优选的,连接槽的宽度为20 ̄40mm,例如连接槽的宽度为20mm,再例如,连接槽的宽度为25mm。
为了实现连接部与预制排气管道之间更好地密封,连接槽具有一定的深度,优选的,连接槽的槽深为15 ̄40mm,具体例如连接槽的槽深为20mm。
固定部用于将承托部、连接部固定至墙体(包括墙本体、与墙本体连接在圈梁、结构梁和楼板)上,例如固定至楼板预留洞口处或者楼板圈梁处,实现将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的重量主要集中在承托结构上,并由固定部传递到墙体进行承载,而不是由下层预制排气管道进行承载;其中,位于下方的连接部主要实现与下层预制排气管道的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承托部设置有水平载板,连接部设置有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内连接板设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内侧,外连接板设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外侧,水平载板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内连接板、外连接板之间,并在水平载板的上下两侧形成连接槽。
其中,内连接板、外连接板优选为钢板,例如不锈钢板,钢板的结构强度高,有利于提高连接处的强度;进一步的,钢板的壁厚为1.0 ̄3.5mm,例如钢板的壁厚为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部设置有支撑件和固定件,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水平载板和/或外连接板上,且支撑件与水平载板和/或外连接板之间形成置物槽,固定件在水平方向上贯穿置物槽设置。
其中,固定件的一部分承托在楼板上或者伸入墙体预留洞口中,另一部分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承托部或者连接部上,进而实现承托结构与墙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并由承托结构对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进行承载,以降低下层预制排气管道承受的压力。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固定件不会伸入预制排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即不会影响预制排气管道中的排气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件设置在外连接板上并位于预制排气管道的外侧,支撑件呈类L形设置,其包括支撑横板和支撑竖板,支撑横板、支撑竖板和外连接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置物槽。
其中,本方案中的支撑件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的外侧,通过外部支撑的方式实现对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的承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支撑件内置所产生的风阻大、不易清洁以及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载板包括上载板和下载板,上载板和下载板上下设置,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在上载板和下载板之间。
进一步的,支撑件可以为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与上载板、下载板围合形成与预制排气管道内侧相隔绝的置物槽,固定件设置在置物槽中并与上载板、下载板相抵。其中,置物槽与预制排气管道内侧相隔绝具体为形成置物槽的其中一个支撑板与内连接板之间是封闭式连接,例如焊接,或者是支撑板与内连接板一体制造,以避免预制排气管道内的污浊气体从承托结构处泄漏。
更进一步的,支撑件还可以为钢筋混凝土填充层,钢筋混凝土填充层设置有用于固定件穿过的预留孔,预留孔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厚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
其中,本方案中的承托结构可以用于建筑物室内墙体处可以设置排气道预留安装洞口的场合,此时,预留孔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宽度方向上,固定件贯穿预留孔,且固定件的一端伸入墙体上的预留安装洞口中,固定件的另一端置于楼板上,以实现承托结构对上层预制排气管道的承载;
本方案中的承托结构也可以用于建筑物外具有楼板预留圈梁的场合,此时,预留孔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宽度方向上,并在墙体上设有安装洞口,固定件贯穿预留孔,且固定件的一端伸入到墙体的安装洞口中,固定件的另一端置于圈梁上,以实现承托结构对上层预制排气管道的承载。
本方案承托结构还可以用于建筑物室内或者室外没有楼板预留洞口或者圈梁的场合,此时,这种方式的支撑件(钢筋混凝土填充层)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长度,例如支撑件的高度为100mm至400mm,再例如支撑件的高度为200mm左右;优选的,在支撑件设置有上下两层预留孔,其中,预留孔具体可以为预留膨胀螺栓安装孔,借助膨胀螺栓,实现承托结构稳固的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件包括钢筋、方钢、槽钢、工字钢、角钢和膨胀螺栓。其中,钢筋、方钢、槽钢、工字钢和角钢的安装方式,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室内或者室外有楼板预留洞口或者圈梁的场合,膨胀螺栓的安装方式主要适用于室内或者室外没有楼板预留洞口或者圈梁的场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预制排气管道的纵截面为四边形,承托结构为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单个侧壁的条状承托结构、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两个相邻侧壁的L形承托结构、或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四个侧壁的回形承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预制排气管道的纵截面为圆形,承托结构为适用于预制排气管道端部的圆形承托结构,承托结构包括多个固定部,多个固定部相对于预制排气管道呈圆周阵列或者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承托结构不占用住宅排气道内部的通流空间,不会影响排气道的正常排气过程;且承托结构中的固定件不会直接暴露在排气道中的污浊气体中,确保固定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承托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通过设置连接部与上下两条预制排气管道进行连接,并在连接部中连接槽中设有密封胶浆,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的承托结构既可以适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安装使用,也可以适用于建筑物外部的安装使用,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承托结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托结构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托结构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承托结构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D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住宅排气道竖向设置,其包括多条预制排气管道E,预制排气管道E的水平截面呈四边形;承托结构设置在两条预制排气管道E的连接处,并连接至墙体(包括墙本体、与墙本体连接在圈梁、结构梁和楼板)上。
承托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承托部100、设置在承托部100上的两个连接部110和两个固定部111,承托部100呈适应于预制排气管道E的水平截面四边形设置,两个连接部110呈适配承托部100的回字形结构,且两个连接部110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固定部120对向设置在承托部100的两个侧边上。
其中,如图2所示,承托部100设置有两个水平载板,两个水平载板分别为上载板101和下载板102,连接部110设置有内连接板111和外连接板112,内连接板111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内侧,外连接板112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外侧。
进一步的,两个连接部110的内连接板111、外连接板112分别与上载板101和下载板102相连接为形成上连接槽113、下连接槽114,上连接槽113和下连接槽114上下对称设置,其中,上连接槽113、下连接槽114的宽度均大于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壁厚,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壁厚一般为15mm,优选的,上连接槽113(下连接槽114)的宽度为20 ̄40mm,例如为25mm。
在上连接槽113和下连接槽114中均设有密封胶浆115,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底端伸入上连接槽113中并被其中密封胶浆115包裹固定,位于下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顶端伸入下连接槽114中并被其中的密封胶浆115包裹固定。
固定部120设置有支撑板和固定钢筋121,其中支撑板设有两个,分别为内支撑板122和外支撑板123,具体的,内支撑板122、外支撑板123设置在上载板101与下载板102之间,并且内支撑板122、外支撑板123、上载板101、下载板102之间围合形成置物槽124,固定钢筋121贯穿置物槽124设置,且固定钢筋121的两个端部贯穿置物槽124,其中固定钢筋121的一个端部伸入墙体安装洞口中,固定钢筋121的另一个端部支撑在楼板或者圈梁上。
具体的,再次参见图2,内支撑板122和内连接板111之间可以是共面设置的,也可以是平行设置的,二者之间可以采用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也可以是预制一体成型的结构,优选的,内支撑板122和内连接板111均为钢板,其中内支撑板122和内连接板111的厚度优选为1.0 ̄3.5mm,具体例如厚度为2mm。
外支撑板123与外连接板112的设置方式与内支撑板122和内连接板111的设置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再次参见图2,固定钢筋121的上下端分别与上载板101和下载板102接触并为上载板101提供承载力,具体的,上载板101和下载板102之间的距离在14mm左右,具体为适配固定钢筋121的尺寸即可。
在另一优选示例中,也可以在上载板101与下载板102之间进行浇筑钢筋混凝土,以进一步确定固定钢筋121的安装位置,安装稳定性更强;相应的,在保证承托结构密封性的前提下,也可以省去部分甚至全部外支撑板123,以降低用料。
在又一优选示例中,固定钢筋121也可以采用例如方钢、槽钢、工字钢、角钢等类似物进行替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承托结构为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E单个侧壁的条状承托结构,具体为实施例1中具有固定部的四分之一侧边S1或S3,其中,条状承托结构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E靠墙的侧边上,该处几乎没有施工空间,很难进行外部施工以实现密封,故采用条状承托结构以实现快速的密封连接,其他两个侧边S2和S4处具有较大的施工空间,可以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以实现密封连接。
相应的,条状承托结构在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相邻预制排气管道E的两个侧边进行使用,具体例如为两个条形承托结构的固定部设置在不同的高度而避免干涉。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可以节省部分用料,但是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在施工过程可以根据安装设计进行选择使用。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一种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部与承托部的相对位置不同。
如图3所示,承托结构具体包括承托部200、设置在承托部200上的两个连接部210和两个固定部220,承托部200呈四边形设置,两个连接部210呈适配承托部200的回字形结构,且两个连接部210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固定部220对向设置在承托部200的两个侧边上。
其中,如图4所示,承托部200设置有一个水平载板201,连接部210设置有内连接板211和外连接板212,内连接板211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内侧,外连接板212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外侧。
进一步的,两个连接部210的内连接板211、外连接板212分别与水平载板201相连接为形成上连接槽213、下连接槽214,上连接槽213和下连接槽214上下对称设置,其中,上连接槽213、下连接槽214的宽度均大于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壁厚;其中上连接槽213与下连接槽214中也均设有密封胶浆215,上连接槽213与下连接槽214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底端伸入上连接槽213中并被其中密封胶浆215包裹固定,位于下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顶端伸入下连接槽214中并被其中的密封胶浆215包裹固定。
固定部220设置有支撑板和固定钢筋221,其中支撑板设置在外连接板212上并位于预制排气管道E的外侧,支撑板呈类L形设置,其包括支撑横板222和支撑竖板223,支撑横板222、支撑竖板223和外连接板212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置物槽,固定钢筋221贯穿置物槽设置,且固定钢筋221的两个端部贯穿置物槽,其中固定钢筋221的一个端部伸入墙体安装洞口中,固定钢筋221的另一个端部支撑在楼板或者圈梁上。
具体的,再次参见图2,支撑横板222、支撑竖板223和外连接板212优选为钢板,其中,支撑横板222和外连接板212之间可以采用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固定钢筋221的上端与支撑横板222接触并为支撑横板222提供承载力,从而实现承托结构整体支撑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承托结构,优选为适用于建筑物室内或者室外有楼板预留洞口或者圈梁的排气道安装场合。
实施例4
如图5-6所示,一种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部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不同。
承托结构包括承托部300、设置在承托部300上的两个连接部310和固定部320,承托部300呈四边形设置,两个连接部310呈适配承托部300的回字形结构,且两个连接部310上下对称设置。
其中,如图6所示,承托部300设置有两个水平载板,两个水平载板分别为上载板301和下载板302,连接部310设置有内连接板311和外连接板312,内连接板311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内侧,外连接板312设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外侧。
进一步的,两个连接部310的内连接板311、外连接板312分别与上载板301和下载板302相连接为形成上连接槽313、下连接槽314,上连接槽313和下连接槽314上下对称设置,上连接槽313、下连接槽314的宽度均大于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壁厚;其中上连接槽313与下连接槽314中也均设有密封胶浆315,上连接槽313与下连接槽314位于上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底端伸入上连接槽313中并被其中密封胶浆315包裹固定,位于下层的预制排气管道E的顶端伸入下连接槽314中并被其中的密封胶浆315包裹固定。
固定部320设置有支撑件和固定件,支撑件为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其设置在上载板301和下载板302之间的间隙中,其中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分别与上载板301、下载板302固定连接;优选的,在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的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钢板322,其中钢板322优选为不锈钢板,图6中示出了在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钢板322的结构。
在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设置有用于固定件穿过的预留孔323,预留孔323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E侧壁的厚度方向上,其中,固定件优选为螺栓,例如膨胀螺栓,通过膨胀螺栓的连接方式将钢筋混凝土填充层321固定至建筑物的墙体上,优选为固定至建筑物墙体的楼板结构梁区域,以实现多条预制排气管道E安装至建筑物室外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结构,优选适用于排气道沿建筑物外墙安装,且外墙没有预留圈梁的场合。
实施例5
如图7-8所示,一种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预制排气管道E的水平截面呈圆形。
本实施例中的承托部400与连接部410与实施例3的结构只是形状的改变,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固定部420包括支撑板和钢筋混凝土填充层421,其中支撑板呈L形设置,其包括支撑横板422和支撑竖板423,支撑横板422、支撑竖板423和外连接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置物槽,钢筋混凝土填充层421设置在置物槽中,其中,在钢筋混凝土填充层421中还可以设置竖直的预留孔424,通过采用例如固定螺栓的方式与楼板处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横板422、支撑竖板423和外连接板优选为钢板,支撑横板422和外连接板之间可以采用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部420可以是连续的,如图7中示出的结构,也可以是间隔的,形成多个分散支撑脚状的结构。
在其他优选示例中,固定部还可以设有与支撑板相连的外法兰结构,并通过外法兰结构连接至墙体上,其中外法兰结构的水平投影例如为矩形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住宅排气道竖向设置,其包括多条预制排气管道,所述承托结构设置在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连接处并承载位于上方的预制排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包括:
承托部;
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承托部;
至少一个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承托部并将所述承托部固定至墙体;
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上下对称设置,每一所述连接部均设有与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端部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设置有密封胶浆,所述连接槽的槽宽大于所述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壁厚,上下两条预制排气管道的端部分别伸入两个所述连接槽之内并被所述密封胶浆包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设置有水平载板,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设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内侧,所述外连接板设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外侧,所述水平载板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内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之间,并在所述水平载板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所述连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有支撑件和固定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载板和/或所述外连接板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水平载板和/或所述外连接板之间形成置物槽,所述固定件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置物槽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外连接板上并位于预制排气管道的外侧,所述支撑件呈类L形设置,其包括支撑横板和支撑竖板,所述支撑横板、所述支撑竖板和外连接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所述置物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载板包括上载板和下载板,所述上载板和所述下载板上下设置,所述支撑件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上载板和所述下载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上载板、所述下载板围合形成与预制排气管道内侧相隔绝的所述置物槽,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置物槽中并分别与所述上载板、所述下载板相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钢筋混凝土填充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填充层设置有用于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设置在预制排气管道侧壁的厚度方向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钢筋、方钢、槽钢、工字钢、角钢和螺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排气管道的水平截面为四边形,所述承托结构为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单个侧壁的条状承托结构、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两个相邻侧壁的L形承托结构、或作用于预制排气管道四个侧壁的回形承托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排气管道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承托结构为适用于预制排气管道端部的圆形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固定部,多个所述固定部相对于预制排气管道呈圆周阵列或者相对设置。
CN201822163245.2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Active CN209603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3245.2U CN209603445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3245.2U CN209603445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3445U true CN209603445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3245.2U Active CN209603445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34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6721A (zh) * 2020-08-03 2021-05-04 杭州润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复合排气道及其安装方法
CN115247482A (zh) * 2022-08-23 2022-10-28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h型截面套框的装配式竖向烟管构造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6721A (zh) * 2020-08-03 2021-05-04 杭州润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住宅复合排气道及其安装方法
CN115247482A (zh) * 2022-08-23 2022-10-28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h型截面套框的装配式竖向烟管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5247482B (zh) * 2022-08-23 2023-07-07 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h型截面套框的装配式竖向烟管构造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03445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住宅排气道承托结构
CN104863290B (zh) 一种单一预制墙段的组合墙体及施工方法
CN207597816U (zh) 一种烟道结构
CN111236529B (zh) 一种预制互扣式外挂保温墙板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559443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保温外墙板在楼板处连接结构
CN201526146U (zh) 一种共用排气管道
CN21237620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
CN204551694U (zh) 一种预埋式阳台地漏
US20180223520A1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Constructive System
CN211775777U (zh) 一种用于排气道的防水预埋结构
CN204753895U (zh) 一种单一预制墙段的组合墙体
CN208668692U (zh) 一种墙体混凝土浇注结构
CN212388680U (zh) 住宅厨卫间排水立管封闭结构
CN216810231U (zh) 一种新型阳台外墙支撑结构
CN215330425U (zh) 一种带落水口的gsy板女儿墙与楼板连接结构
CN202416796U (zh) 排烟气管道楼层连接托架
CN111456375A (zh)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1095719U (zh) 一种菱镁通风烟道连接件
CN110371699A (zh) 一种大直径单管栈桥
CN217001430U (zh) 位于高层剪力墙外的幕墙窗户支撑一体化结构
RU2257450C1 (ru) Ствол мусоропровода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для многоэтажных жилых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зданий
CN217537719U (zh) 风井夹层结构及建筑
CN208267306U (zh) 排气道连接口处的承托内套密封圈
CN108425444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维护一体墙板
CN220666460U (zh) 一种装配式沟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6

Address after: 510000 First Floor No. K of 248 Chi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Lianzhi (Beiji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First Floor No. K of 248 Chi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Liwan District, Ho Jing Nan Road, No. 23, 1 A301

Co-patentee after: Lianzhi (Beiji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AIDI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First Floor No. K of 248 Chi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Lianzhi (Beijing)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F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