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375A -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6375A
CN111456375A CN201911388998.6A CN201911388998A CN111456375A CN 111456375 A CN111456375 A CN 111456375A CN 201911388998 A CN201911388998 A CN 201911388998A CN 111456375 A CN111456375 A CN 111456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or slab
embedded
air duct
galvaniz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89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谌伟
杨明
朱琴
何振华
蒋颖
张美聪
谢首祥
张丽莎
赵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89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6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4Air-ducts or ai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风井结构根据风管的设计尺寸或按照风管的标准规格尺寸制作,风井内侧为镀锌钢板风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风道墙体,所述镀锌钢板风管与风道墙体通过“Z”字型加固件连接固定,所述风道墙体与楼板通过预留预埋件焊接的方式连接,楼板的上下层镀锌钢板风管之间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缩小了土建风道的截面积,风井墙体厚度比砖砌风井更薄,减小了风井的占地面积。并且易于施工安装,密封性好,更坚固,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排烟风井等。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风管井一般为土建风道,漏风比较严重,阻力较大。随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发布和实施,要求防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防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对此,现有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在土建风道内单独设置防排烟风管,这样在土建风道和防排烟风管之间就会留有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土建风道面积增大,进而增加公摊面积;而如果将土建风道尺寸缩小,则又会存在安装空间狭窄,造成防排烟风管在土建风道中安装施工困难、不易安装的问题,同时也不适用于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和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土建风道中设置金属风管而导致土建风道面积偏大和在狭窄的土建风道中设置风管施工困、不易安装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包括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镀锌钢板风管及风道墙板,所述镀锌钢板风管设置在所述风道墙板的内侧,并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与所述风道墙板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墙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风道墙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形成一体化风井结构,所述楼板与位于其上部的上层风道墙板和位于其下部的下层风道墙板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楼板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以保证楼板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Z”字型加固件分多组布置在所述镀锌钢板风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之间的间距为1000mm,且每组“Z”字型加固件环绕镀锌钢板风管一周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的底端延伸至楼板底面以下50mm处,以便于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进行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底部四角的第一预埋件、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顶部四边中心处的第二预埋件、预埋在所述楼板顶面洞口四角的第三预埋件及预埋在所述楼板底面洞口四个洞边中心处的第四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与第三预埋件对应焊接,所述第一预埋件为角钢,所述第三预埋件为与第一预埋件形状相对应的钢板;所述第二预埋件与第四预埋件对应焊接,所述第二预埋件和第四预埋件均为钢板。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不仅包括现有建筑物风井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所述的风井为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所述风井的内侧为镀锌钢板风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风道墙板,所述镀锌钢板风管与风道墙板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之间通过将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之间的具体连接过程为:在预制风道墙板时,在其底部的四角处预埋第一预埋件和在其顶部的四边中心处预埋第二预埋件;在浇筑楼板时,在其顶面洞口的四角处预埋第三预埋件和在其底面洞口的四个洞边中心处预埋第四预埋件,待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吊装就位后,将所述风道墙板底部的第一预埋件与所述楼板顶面的第三预埋件对应焊接,焊接后进行楼板的施工,待楼板施工完成后,将楼板底面的第四预埋件与位于楼板下层的风道墙板顶部的第二预埋件对应焊接,即完成楼板与上下层风道墙板之间的连接。
再有,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的底端延伸至楼板底面以下50mm处,并且与位于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风井与楼板之间的空隙采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是一种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风管为镀锌钢板风管,内衬在所述风道墙体内部,并与风道墙体之间采用“Z”字型加固件连接,该一体化结构的风井消除了以往风管与风道之间的安装空间,这就大大缩小了风道的截面积,且风道墙体厚度比砖砌风道更薄,进而减小了整个风井的占地面积,减小了公摊面积;并且,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由于是一体化结构,这样就可以在工厂制作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其上下层风井与楼板之间仅通过预埋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在一起即可,具有易于施工安装的优势,同时,上下风井与楼板之间的空隙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具有密封性好、更坚固的优势;此外,这种一体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风井比较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3为第一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
图4为第二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
图5为第三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
图6为第四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
图7为楼板与上下层风道墙体的预埋件之间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镀锌钢板风管,2-风道墙板,3-楼板,4-“Z”字型加固件,5-预埋件,5.1-第一预埋件,5.2-第二预埋件,5.3-第三预埋件,5.4-第四预埋件,6-薄钢板法兰,7-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8-装修抹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该风井是根据风管的设计尺寸或按照风管的标准规格尺寸制作的一体化结构,一个预制风井的长度为一个建筑层高,其结构包括镀锌钢板风管1及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设置在风道墙板2的内侧,且通过“Z”字型加固件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镀锌钢板风管1是由镀锌钢板围成的矩形风管结构,其镀锌钢板厚度应满足《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第6.2.1条的要求,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沿镀锌钢板风管1的长度方向上铆接多组“Z”字型加固件4,每组所述“Z”字型加固件4环绕镀锌钢板风管1一周,其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4之间的间距为1000mm;所述风道墙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等级为C25,所述风道墙板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1构成了一体化风井结构,而它们之间的“Z”字型加固件4进一步加固了镀锌钢板风管1与风道墙板2之间的连接,防止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Z”字型加固件4采用钢筋折弯而成,为了保证风道墙体2的使用强度,在所述风道墙体2中配有竖向钢筋和水平环向钢筋,其数量可根据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确定。
本实施提供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分多节装配在建筑楼板3预留的风井洞中,所述楼板3与其上下层的风道墙板2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焊接固定,具体连接如图3-7所示:在所述风道墙板2底部四角预埋第一预埋件5.1(如图3所示),在所述风道墙板2顶部四边中心处预埋第二预埋件5.2(如图4所示)、在所述楼板3顶面洞口四角预埋第三预埋件5.3(如图5所示)和在所述楼板3底面洞口四个洞边中心处预埋第四预埋件5.4(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预埋件5.1与第三预埋件5.3对应焊接,所述第二预埋件5.2与第四预埋件5.4对应焊接,其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即将上层的风道墙板2底部连接在楼板3的顶面,将下层的风道墙板2顶部连接在楼板3的底面,依次类推将多节风井结构装配至多层楼板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埋件5.1优选为∟70x6的角钢,所述第二预埋件5.2优选为250x100x6钢板,所述第三预埋件5.3为与第一预埋件5.1形状相对应的钢板,其厚度为6mm,所述第四预埋件5.4优选为140 x60x6钢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混合土风井结构,其相邻两节镀锌钢板风管1之间,即位于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6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具体预制时,需要将镀锌钢板风管1的底端延长至楼板3底面以下50mm,以便于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进行法兰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楼板3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7,以保证楼板3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在风道墙板2背离镀锌钢板风管1的一侧表面设有装修抹灰面层8。
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是在工厂制作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其楼板3的施工按照现有建筑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一体化预制风井结构安装在楼板3预留的风井洞中,其风井结构和楼板3的安装通过埋设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完成,具体过程为:
在预制风道墙板2时,在其底部的四角处预埋第一预埋件5.1和在其顶部的四边中心处预埋第二预埋件5.2;在浇筑楼板3时,在其顶面洞口的四角处预埋第三预埋件5.3和在其底面洞口的四个洞边中心处预埋第四预埋件5.4,待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吊装就位后,将所述风道墙板2底部的第一预埋件5.1与所述楼板3顶面的第三预埋件5.3对应焊接,焊接后进行楼板3的施工,待楼板3施工完成后,将楼板3底面的第四预埋件5.4与位于楼板3下层的风道墙板2顶部的第二预埋件5.2对应焊接,即完成楼板3与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为了保证强度,在预埋楼板3顶部的第三预埋件5.3和预埋楼板3底部的第四预埋件5.4时,在第三预埋件5.3和第四预埋件5.4上分别设置有3根
Figure BDA0002344406850000041
钢筋,所述第三预埋件5.3和第四预埋件5.4由3根直径为6mm的一级钢筋锚固,所述每根
Figure BDA0002344406850000042
钢筋向垂直楼板内部方向延伸50mm后直角折弯至与楼板3水平方向,且水平长度与楼板3的长度相同。
另外,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的底端延伸至楼板3底面以下50mm处,并且与位于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采用薄钢板法兰6连接,连接完成后,风井与楼板3之间的空隙采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是将独立的风管与风道制作成一体化结构,且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这种一体化结构去除了现有风管与风道之间预留的安装空间,使得风道面积得以缩小,减小了风井的占地面积,且这种预制装配式非常适合于目前正在推广的装配式建筑,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在安装时,只需通过预埋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就可以固定连接,具有安装方便的优势;此外,本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风道墙体厚度比现有砖砌风道更薄,而密封性更好,更坚固。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楼板(3)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镀锌钢板风管(1)及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设置在所述风道墙板(2)的内侧,并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1)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4)与所述风道墙板(2)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墙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风道墙板(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1)形成一体化风井结构,所述楼板(3)与位于其上部的上层风道墙板(2)和位于其下部的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焊接固定,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6)固定连接,所述楼板(3)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7),以保证楼板(3)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型加固件(4)分多组布置在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4)之间的间距为1000mm,且每组“Z”字型加固件(4)环绕镀锌钢板风管(1)一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的底端延伸至楼板(3)底面以下50mm处,以便于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进行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5)包括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2)底部四角的第一预埋件(5.1)、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2)顶部四边中心处的第二预埋件(5.2)、预埋在所述楼板(3)顶面洞口四角的第三预埋件(5.3)及预埋在所述楼板(3)底面洞口四个洞边中心处的第四预埋件(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5.1)与第三预埋件(5.3)对应焊接,所述第一预埋件(5.1)为角钢,所述第三预埋件(5.3)为与第一预埋件(5.1)形状相对应的钢板;所述第二预埋件(5.2)与第四预埋件(5.4)对应焊接,所述第二预埋件(5.2)和第四预埋件(5.4)均为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墙板(2)背离镀锌钢板风管(1)的一侧表面还设有装修抹灰面层(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现有建筑物风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井为根据楼板(3)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所述风井的内侧为镀锌钢板风管(1),外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与风道墙板(2)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1)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4)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3)之间通过将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3)之间的具体连接过程为:在预制风道墙板(2)时,在其底部的四角处预埋第一预埋件(5.1)和在其顶部的四边中心处预埋第二预埋件(5.2);在浇筑楼板(3)时,在其顶面洞口的四角处预埋第三预埋件(5.3)和在其底面洞口的四个洞边中心处预埋第四预埋件(5.4),待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吊装就位后,将所述风道墙板(2)底部的第一预埋件(5.1)与所述楼板(3)顶面的第三预埋件(5.3)对应焊接,焊接后进行楼板(3)的施工,待楼板(3)施工完成后,将楼板(3)底面的第四预埋件(5.4)与位于楼板(3)下层的风道墙板(2)顶部的第二预埋件(5.2)对应焊接,即完成楼板(3)与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的底端延伸至楼板(3)底面以下50mm处,并且与位于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采用薄钢板法兰(6)连接,连接完成后,风井与楼板(3)之间的空隙采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
CN201911388998.6A 2019-12-30 2019-12-30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456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8998.6A CN1114563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8998.6A CN1114563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375A true CN111456375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8998.6A Pending CN1114563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63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671A (zh) * 2022-08-03 2022-10-11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竖向井道墙管一体化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0817A1 (fr) * 1990-12-19 1992-06-26 Paris Ouest Entreprise Mur techniqu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celui-ci.
CN101413339A (zh) * 2008-11-18 2009-04-22 葛福祥 组合式排风道及该排风道的组装方法
CN107120774A (zh) * 2017-07-03 2017-09-01 黑龙江鼎熠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住宅建筑的进风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025173A (zh) * 2018-08-23 2018-12-18 中建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69084A (zh) * 2019-07-05 2019-11-19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建风道内衬风管结构及其施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0817A1 (fr) * 1990-12-19 1992-06-26 Paris Ouest Entreprise Mur technique et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celui-ci.
CN101413339A (zh) * 2008-11-18 2009-04-22 葛福祥 组合式排风道及该排风道的组装方法
CN107120774A (zh) * 2017-07-03 2017-09-01 黑龙江鼎熠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住宅建筑的进风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9025173A (zh) * 2018-08-23 2018-12-18 中建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69084A (zh) * 2019-07-05 2019-11-19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建风道内衬风管结构及其施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2671A (zh) * 2022-08-03 2022-10-11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竖向井道墙管一体化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1208B1 (ko) 샌드위치 피씨-월을 이용한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6703077A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CN109667376B (zh) 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JP6842881B2 (ja) ダクト構築方法
CN110805165A (zh) 一种装配式排钢管混凝土叠合墙建筑结构
CN21237620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
CN109537741B (zh) 套筒式钢-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1456375A (zh)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62845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卧式生产
CN111980220A (zh) 装配整体式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9703805U (zh)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
CN107035027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轻质复合外墙板
CN108193800B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其与钢梁、楼板的连接构造
CN106759950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板墙工字钢焊接节点施工工艺
JP2011026811A (ja) 既存建物の耐震補強方法
CN205475849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KR101701495B1 (ko) 수직, 수평 보강재를 갖는 각형강관 기둥을 이용한 탑다운공법
CN211229038U (zh) 一种快速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KR100643638B1 (ko) 철망을 이용한 탑다운 공법용 역타 주입관
KR101011402B1 (ko) 설비용 수직공간 최소화 및 접근성이 우수한 다방향 전이보 시스템
CN106863587B (zh) 多肋三向预应力预制槽身钢筋安装台架及安装方法
CN105604246A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t形截面柱施工方法
CN110593453A (zh) 夯土墙体施工方法及夯土墙体
CN109779027A (zh) 以类圆钢管约束组合结构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20318862U (zh) 一种装配式屋面叠合板防渗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