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2218U -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2218U
CN209602218U CN201821534356.3U CN201821534356U CN209602218U CN 209602218 U CN209602218 U CN 209602218U CN 201821534356 U CN201821534356 U CN 201821534356U CN 209602218 U CN209602218 U CN 209602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hull
bar
main
test water
det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43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维峰
黄栋
卜岩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43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2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2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2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船体的内部顶面螺栓连接有电能储存板,且电能储存板通过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所述主船体的中间横向插接有传动轴承杆,且传动轴承杆贯穿主船体的一侧边延伸至另一侧边穿出,所述传动轴承杆的外壁中间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壁齿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套接有动力电机,且动力电机的输出端插接在主动齿轮的中间位置,所述主船体的内部底面螺栓连接有溶解氧检测板,所述溶解氧检测板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阴极铂杆。本实用新型增氧更加的智能化,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方便,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所留下的垃圾也在一天天的不断增多,垃圾额的增多对于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现在的社会环境的污染是日益严重,对于环境的污染主要分为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对于水体污染中的一种,水体中缺少氧气对于水中的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得水体内部的整体生物链存在缺失,导致了水体的整体环境日益恶化,现在普遍的对水体进行增氧的方式主要为手动进行水体增氧,还有就是定时给水体增氧,对于第一种方式给水体增氧很是麻烦,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启动增氧装置进行增氧,同时增氧的时间长短不好控制到最佳,在第二种方式进行增氧时相对第一种会省力一些,但是对于不同天气环境时水体内部的氧气含量不一样,这样的定时增氧会使得浪费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通过将主船体放入到水体中,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下使得将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可使用电能,且将收集的电能储存在主船体内部的电能储存板内部,在主船体内部主控制盒体在电能储存板提供的电能的情况下,控制主船体底面安装有的溶解氧检测板进行工作,使得溶解检测板底面的阴极铂杆、反电极银杆和参与电极银杆在水体内部进行充放电工作,得到水体内部的水中含氧量的信息,待信息传递到主控制盒体内部后,根据主控制盒体内部设置的固定数值做对比,从而使得主控制盒体做出指令,在信息高于主控制盒体内部的数值时表示不需要进行增氧,反之则要对水体进行增氧,在主控制盒体控制下使得动力电机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承杆进行转动,同时使分布在主船体外部的固定套环进行转动,在固定套环的带动下使均匀分布的划水板在水体中进行扇动,达到对主船体在水面的移动效果,同时在主控制盒体控制下使得主船体内部尾端的微型空气泵进行工作,使得微型空气泵从通气管道中将空气注入到水体中进行增氧效果,待溶解氧检测板检测到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超过固定数值时停止增氧,使得对水体进行增氧更加的智能化,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方便,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船体的内部顶面螺栓连接有电能储存板,且电能储存板通过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所述主船体的中间横向插接有传动轴承杆,且传动轴承杆贯穿主船体的一侧边延伸至另一侧边穿出,所述传动轴承杆的外壁中间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外壁齿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中间位置套接有动力电机,且动力电机的输出端插接在主动齿轮的中间位置,所述主船体的内部底面螺栓连接有溶解氧检测板,所述溶解氧检测板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阴极铂杆,且阴极铂杆贯穿主船体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反电极银杆,且反电极银杆贯穿主船体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参与电极银杆,且参与电极银杆贯穿主船体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的顶面一端螺栓连接有主控制盒体,且主控制盒体通过电性连接电能储存板,所述主船体的内部在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套接有微型空气泵,所述微型空气泵的输出端套接有通气管道,且通气管道贯穿主船体的后侧板延伸至外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阴极铂杆、电极银杆参与电极银杆均相互平行,且在贯穿主船体的穿孔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在贯穿主船体的后侧板位置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且通气管道的方向是向主船体的后侧方向延伸同时倾斜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承杆在延伸至主船体的外侧的两端套接有固定套环,且固定套环的宽度短于传动轴承杆延伸在主船体的外侧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环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划水板,且划水板的个数为八个及八个以上,分别均匀分布在固定套环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划水板的中间开设有减阻通孔,且减阻通孔的个数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划水板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机和微型空气泵均与主控制盒体通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主船体放入到水体中,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下使得将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可使用电能,且将收集的电能储存在主船体内部的电能储存板内部,在主船体内部主控制盒体在电能储存板提供的电能的情况下,控制主船体底面安装有的溶解氧检测板进行工作,使得溶解检测板底面的阴极铂杆、反电极银杆和参与电极银杆在水体内部进行充放电工作,得到水体内部的水中含氧量的信息,待信息传递到主控制盒体内部后,根据主控制盒体内部设置的固定数值做对比,从而使得主控制盒体做出指令,在信息高于主控制盒体内部的数值时表示不需要进行增氧,
2、通过检测数据低于固定数值则要对水体进行增氧,在主控制盒体控制下使得动力电机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承杆进行转动,同时使分布在主船体外部的固定套环进行转动,在固定套环的带动下使均匀分布的划水板在水体中进行扇动,达到对主船体在水面的移动效果,同时在主控制盒体控制下使得主船体内部尾端的微型空气泵进行工作,使得微型空气泵从通气管道中将空气注入到水体中进行增氧效果,待溶解氧检测板检测到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超过固定数值时停止增氧,使得对水体进行增氧更加的智能化,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方便,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船体、2-太阳能电池板、3-电能储存板、4-传动轴承杆、5-传动齿轮、6-主动齿轮、7-动力电机、8-溶解氧检测板、9- 阴极铂杆、10-反电极银杆、11-参与电极银杆、12-主控制盒体、13- 微型空气泵、14-通气管道、15-防水硅胶圈、16-固定套环、17-划水板、18-减阻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包括主船体1,主船体 1采用防水材料,主船体1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太阳能电池板2四周与主船体1的缝隙处均使用防水胶,主船体1的内部顶面螺栓连接有电能储存板3,且电能储存板3通过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2上,电能储存板3可以进行电能的储存和释放,主船体1 的中间横向插接有传动轴承杆4,且传动轴承杆4贯穿主船体1的一侧边延伸至另一侧边穿出,传动轴承杆4在延伸至主船体1的外侧的两端套接有固定套环16,且固定套环16的宽度短于传动轴承杆4延伸在主船体1的外侧长度,固定套环16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划水板17,且划水板17的个数为八个及八个以上,分别均匀分布在固定套环16 的外侧壁,划水板17的中间开设有减阻通孔18,且减阻通孔18的个数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划水板17的中间,传动轴承杆4的外壁中间套接有传动齿轮5,传动齿轮5的外壁齿接有主动齿轮6,主动齿轮6的中间位置套接有动力电机7,且动力电机7的输出端插接在主动齿轮6的中间位置,主船体1的内部底面螺栓连接有溶解氧检测板8,溶解氧检测板8是由多条电路和电解质的接收及释放装置组成,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阴极铂杆9,且阴极铂杆 9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反电极银杆10,且反电极银杆10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参与电极银杆 11,且参与电极银杆11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阴极铂杆 9、电极银杆10参与电极银杆11均相互平行,且在贯穿主船体1的穿孔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15,溶解氧检测板8的顶面一端螺栓连接有主控制盒体12,且主控制盒体12通过电性连接电能储存板3,动力电机7和微型空气泵13均与主控制盒体12通过电性连接,主船体 1的内部在远离动力电机7的一端套接有微型空气泵13,微型空气泵 13的输出端套接有通气管道14,且通气管道14贯穿主船体1的后侧板延伸至外后侧,通气管道14在贯穿主船体1的后侧板位置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15,且通气管道14的方向是向主船体1的后侧方向延伸同时倾斜向下。
使用时,通过将主船体1放入到水体中,同时在太阳能电池板2 的作用下使得将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可使用电能,且将收集的电能储存在主船体1内部的电能储存板3内部,在主船体1内部主控制盒体 12在电能储存板3提供的电能的情况下,控制主船体1底面安装有的溶解氧检测板8进行工作,使得溶解检测板8底面的阴极铂杆9、反电极银杆10和参与电极银杆11在水体内部进行充放电工作,得到水体内部的水中含氧量的信息,待信息传递到主控制盒体12内部后,根据主控制盒体12内部设置的固定数值做对比,从而使得主控制盒体12做出指令,在信息高于主控制盒体1内部的数值时表示不需要进行增氧,反之则要对水体进行增氧,在主控制盒12体控制下使得动力电机7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承杆4进行转动,同时使分布在主船体1外部的固定套环16进行转动,在固定套环16的带动下使均匀分布的划水板17在水体中进行扇动,达到对主船体1在水面的移动效果,同时在主控制盒体12控制下使得主船体1内部尾端的微型空气泵13进行工作,使得微型空气泵13从通气管道14中将空气注入到水体中进行增氧效果,待溶解氧检测板8检测到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超过固定数值时停止增氧。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包括主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所述主船体(1)的内部顶面螺栓连接有电能储存板(3),且电能储存板(3)通过电性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2)上,所述主船体(1)的中间横向插接有传动轴承杆(4),且传动轴承杆(4)贯穿主船体(1)的一侧边延伸至另一侧边穿出,所述传动轴承杆(4)的外壁中间套接有传动齿轮(5),所述传动齿轮(5)的外壁齿接有主动齿轮(6),主动齿轮(6)的中间位置套接有动力电机(7),且动力电机(7)的输出端插接在主动齿轮(6)的中间位置,所述主船体(1)的内部底面螺栓连接有溶解氧检测板(8),所述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阴极铂杆(9),且阴极铂杆(9)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反电极银杆(10),且反电极银杆(10)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8)的底面垂直向下电性连接有参与电极银杆(11),且参与电极银杆(11)贯穿主船体(1)的底板延伸至外侧,所述溶解氧检测板(8)的顶面一端螺栓连接有主控制盒体(12),且主控制盒体(12)通过电性连接电能储存板(3),所述主船体(1)的内部在远离动力电机(7)的一端套接有微型空气泵(13),所述微型空气泵(13)的输出端套接有通气管道(14),且通气管道(14)贯穿主船体(1)的后侧板延伸至外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铂杆(9)、反电极银杆(10)与参与电极银杆(11)均相互平行,且在贯穿主船体(1)的穿孔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14)在贯穿主船体(1)的后侧板位置处卡接有防水硅胶圈(15),且通气管道(14)的方向是向主船体(1)的后侧方向延伸同时倾斜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承杆(4)在延伸至主船体(1)的外侧的两端套接有固定套环(16),且固定套环(16)的宽度短于传动轴承杆(4)延伸在主船体(1)的外侧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环(16)的外壁均匀焊接有划水板(17),且划水板(17)的个数为八个及八个以上,分别均匀分布在固定套环(16)的外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板(17)的中间开设有减阻通孔(18),且减阻通孔(18)的个数为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划水板(17)的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机(7)和微型空气泵(13)均与主控制盒体(12)通过电性连接。
CN201821534356.3U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Active CN209602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4356.3U CN209602218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4356.3U CN209602218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2218U true CN209602218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4356.3U Active CN209602218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2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2393U (zh) 一种水产养殖投料增氧装置
CN104590500A (zh) 一种水上智能化的多功能清污装置
CN211240872U (zh) 智能除藻机
CN209366431U (zh) 一种无桨推进潜水器
CN209835742U (zh) 宽阔水面自净化装置
CN209602218U (zh)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CN2147345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药剂投放装置
CN207357348U (zh) 一种吸水材料金属杂质除去装置
CN208071435U (zh) 一种光感主动式立体人工浮岛
CN213267792U (zh) 一种智能水面清洁机器人
CN216458358U (zh) 一种液体菌种混合罐
CN208517113U (zh) 一种浮台式水源净化装置
CN206245296U (zh) 一种浮萍打捞装置
CN216303423U (zh) 一种污染河流水体生态修复节能环保装置
CN108835017A (zh) 一种节能式提水增氧机
CN207389484U (zh) 一种水利河道水面漂浮物自动清理装置
CN213802949U (zh) 一种新型水质改良剂自动投放装置
CN213892826U (zh) 水上污染物清理机器人
WO2021057013A1 (zh) 一种节能型水车增氧机
CN2799398Y (zh) 太阳能电动船
CN208667266U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CN20749814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观光船
CN105309372A (zh) 一种大闸蟹养殖太阳能增氧机
CN207973576U (zh) 一种河道增氧造流曝气机
CN201525780U (zh) 一种水质改善及水面景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