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7266U -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7266U
CN208667266U CN201821361620.8U CN201821361620U CN208667266U CN 208667266 U CN208667266 U CN 208667266U CN 201821361620 U CN201821361620 U CN 201821361620U CN 208667266 U CN208667266 U CN 208667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anagement device
ecological management
shaft
suppor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16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月
李国�
李国一
张传国
李鑫
张婷
谭哲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w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Tianjin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filed Crit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16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7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7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7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涉及水体生态治理领域。该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蓄电池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和电机架,电机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蓄电池与驱动电机电连接。该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切割刀具转动,对水面上的浮藻进行切割,防止该生态治理装置在水面上移动时,水面上的浮藻将该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该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生态治理装置,在对有浮藻的水面清理时,水面上的浮藻容易将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使处理过程无法继续。

Description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引起水质污染,这样的水体称为富营养化水体。
目前对富营养水体进行生态治理时,大多通过向水体内投放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自身降解水中污染物去除氮、磷等元素的能力,进而实现水体生态修复的目的,在投放微生物时,大多使用,类似船体的生态治理装置,将微生物投放在水面上,但在对有浮藻的水面清理时,水面上的浮藻容易将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使处理过程无法继续,无法对浮藻区域进行治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解决了目前生态治理装置,在对有浮藻的水面清理时,水面上的浮藻容易将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使处理过程无法继续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蓄电池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和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块的内壁和电机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并位于固定块和电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表面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表面与第一转盘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与第二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表面顶部固定连通有放料箱,所述放料箱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板,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箱的内壁底部并位于导料管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底部与导料管的顶部固定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孔径大小为一微米至三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具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吸水块,所述海绵吸水块的内壁与传动带的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箱的正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为钢化透明玻璃板。
有益效果
1、该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转盘、第二转轴、第二转盘、传动带、第三转轴、切割刀具、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打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转盘转动,在第二转盘和传动带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二转轴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三转轴跟随第二转轴一起转动,带动切割刀具转动,对水面上的浮藻进行切割,防止该生态治理装置在水面上移动时,水面上的浮藻将该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该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生态治理装置,在对有浮藻的水面清理时,水面上的浮藻容易将生态治理装置缠住,导致生态治理装置无法移动,使处理过程无法继续。
2、该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板,放料箱内外的空气通过过滤板流通,同时过滤板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灰尘进入放料箱内壁,对微生物的生长起到影响,导致微生物死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料箱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处剖视图。
其中,1支撑底座、2蓄电池、3固定块、4电机架、5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第一转盘、8第一支撑架、9第二转轴、10第二转盘、11传动带、12第二支撑架、13第三转轴、14切割刀具、15第一锥形齿轮、16第二锥形齿轮、17导料管、18放料箱、19过滤板、20浮块、21滑槽、22海绵吸水块、23观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并位于蓄电池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和电机架4,电机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电机架4对驱动电机5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蓄电池2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通过蓄电池2给驱动电机5供电,使驱动电机5工作,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表面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块3的内壁和电机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3和电机架4均对第一转轴6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转轴6的表面并位于固定块3和电机架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8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0,第二转盘10的表面套接有传动带11,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吸水块22,海绵吸水块22的内壁与传动带11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海绵吸水块22,将传动带11表面吸附的水清理下来,防止这些水跟随传动带11移至蓄电池2上方,滴落进入蓄电池2内部,导致蓄电池2损坏,传动带11的表面与第一转盘7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转盘7转动,在第二转盘10和传动带11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二转轴9转动,支撑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2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3,第三转轴13的表面与第二转轴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14,切割刀具14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10的直径,转动的切割刀具14对浮藻起到切割作用,第二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第三转轴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第一锥形齿轮15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16的表面相互啮合,第二转轴9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5和第二锥形齿轮16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三转轴13跟随第二转轴9一起转动,支撑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管17,导料管17的表面顶部固定连通有放料箱18,放料箱18的内壁底部并位于导料管17的上方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壁底部与导料管17的顶部固定连通,放料箱18内部的微生物通过滑槽21滑入导料管17内部,防止位于前后导料管17之间的微生物无法进入导料管17,导致放料箱18内的微生物无法完全通过导料管17排出,放料箱18的正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23,观察板23为钢化透明玻璃板,通过设置观察板23,便于作业人员查看放料箱18内部微生物剩余量,放料箱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板19,过滤板19的孔径大小为一微米至三微米,过滤板19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阻挡作用,支撑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20,浮块20的浮力大于支撑底座1向下的压力,使通过浮块20使该生态治理装置浮在水面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微生物倒入放料箱18内部,拧上过滤板19,在对富营养水体进行治理时,将盛有微生物的该生态治理装置放置在水面上,通过浮块20使该生态治理装置浮在水面上,放料箱18内部微生物通过导料管17排出,将微生物投放在水面上,利用微生物自身降解水中污染物去除氮、磷等元素的能力,进而实现水体生态修复的目的,打开驱动电机5,通过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转盘7转动,在第二转盘10和传动带11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二转轴9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5和第二锥形齿轮16的配合作用下,使第三转轴13跟随第二转轴9一起转动,带动切割刀具14转动,再经过浮藻区域时,通过旋转的切割刀具14对浮藻进行切割,在风力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使该生态治理装置在水面上移动,将微生物投放在整个水面上,同时,通过观察观察板23,便于作业人员查看放料箱18内部微生物剩余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并位于蓄电池(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和电机架(4),所述电机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蓄电池(2)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表面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承与固定块(3)的内壁和电机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表面并位于固定块(3)和电机架(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7),所述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的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0),所述第二转盘(10)的表面套接有传动带(11),所述传动带(11)的表面与第一转盘(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2),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3),所述第三转轴(13)的表面与第二转轴(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14),所述第二转轴(9)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第三转轴(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16)的表面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管(17),所述导料管(17)的表面顶部固定连通有放料箱(18),所述放料箱(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过滤板(19),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箱(18)的内壁底部并位于导料管(17)的上方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壁底部与导料管(17)的顶部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9)的孔径大小为一微米至三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具(14)的直径大于第二转盘(10)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吸水块(22),所述海绵吸水块(22)的内壁与传动带(11)的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箱(18)的正面内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23),所述观察板(23)为钢化透明玻璃板。
CN201821361620.8U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Active CN208667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1620.8U CN20866726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1620.8U CN20866726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7266U true CN208667266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1620.8U Active CN208667266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7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813A (zh) * 2019-08-06 2019-10-0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设有拖曳装置的实验用水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813A (zh) * 2019-08-06 2019-10-0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设有拖曳装置的实验用水池
CN110296813B (zh) * 2019-08-06 2024-03-1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设有拖曳装置的实验用水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7266U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CN210103610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13172076A (zh)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分离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81119A (zh) 一种微藻生物反应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12799803U (zh) 一种圆柱结构的生物滤池
CN201099645Y (zh) 漂浮式太阳能循环水处理机
CN114106979A (zh) 一种可基于微藻密度进行光照供给的生物反应器
CN212459099U (zh) 便携式染色体染色装置
CN207079455U (zh) 一种可降低扬尘的路面切割机
CN210825650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曝气池
CN208517113U (zh) 一种浮台式水源净化装置
CN113443721B (zh) 一种自然水体用固定式微藻净化器及其净化工艺
CN21243639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除藻增氧装置
CN207389484U (zh) 一种水利河道水面漂浮物自动清理装置
CN209602218U (zh) 一种带自检测水体增氧机
CN215209032U (zh) 一种景观水体水质净化装置
CN217707887U (zh) 一种玻璃上片机用真空吸盘
CN211931246U (zh) 一种土壤调节剂抛洒装置
CN213112676U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CN217471017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自动喂料装置
CN213447158U (zh) 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
CN214691254U (zh) 一种生物实验用培养皿存储装置
CN220900523U (zh) 一种锂电池的环保回收设备
CN220091146U (zh) 用于胎牛血清的混合装置
CN114455721B (zh) 一种湖泊水库绿色治理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300456 Unit 2, Building 3, Haifeng Logistics Park, No. 600, Luoyang Road,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Dongjiang Bonded Port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W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 Unit 2, Building 3, Haifeng Logistics Park, No. 600, Luoyang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Pilot Zone (Dongjiang Bonded Port Area), 300456

Patentee before: TIW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