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2362U -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2362U
CN218202362U CN202222810844.5U CN202222810844U CN218202362U CN 218202362 U CN218202362 U CN 218202362U CN 202222810844 U CN202222810844 U CN 202222810844U CN 218202362 U CN218202362 U CN 218202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water
sludge
tank
aer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08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水源
张春盛
肖源宇
曹晓鹏
黄汤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hengm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hengm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hengm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hengm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08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2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2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2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净化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包括尾水存储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和曝气模块;尾水存储模块为尾水池;微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空腔杆和微生物承载板;空腔杆沿盛水槽长度方向设置,空腔杆与尾水池转动连接,尾水池上设置有带动空腔杆转动的动力组件;微生物承载板设置在空腔杆外周壁上,微生物承载板设置多组;曝气模块包括曝气管和曝气装置;曝气管一端穿过尾水池并插入空腔杆内,曝气管和空腔杆上均设置多组曝气孔,曝气管另一端与曝气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微生物和尾水能充分接触,同时能与氧充分接触,提高了微生物的净化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净化也就是生物类群通过代谢作用(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
授权公告号为CN2165130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池塘尾水生物净化系统,通过过滤棉上微生物的繁殖,可强化微生物净化池中的微生物对尾水中高浓度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微生物与泵入的氧气接触几率和接触面小,微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同时微生物位置固定与尾水接触不充分,净化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微生物和氧气接触较差且微生物和尾水接触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包括尾水存储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和曝气模块;
尾水存储模块为尾水池,尾水池内设置盛水槽,尾水池上设置排水管;
微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空腔杆和微生物承载板;空腔杆沿盛水槽长度方向设置,空腔杆与尾水池转动连接,尾水池上设置有带动空腔杆转动的动力组件;微生物承载板设置在空腔杆外周壁上,微生物承载板沿空腔杆圆周方向设置多组;
曝气模块包括曝气管和曝气装置;曝气管一端穿过尾水池并插入空腔杆内,曝气管和空腔杆上均设置多组曝气孔,曝气管另一端与曝气装置连接,曝气装置设置在尾水池外壁上。
优选的,盛水槽的截面形状为带缺口的圆形,盛水槽在尾水池上端面形成开口,盛水槽轴线与空腔杆轴线重合。
优选的,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板、减速机和电机;空腔杆端部穿过尾水池并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空腔杆与尾水池之间设置转动密封;支撑板设置在尾水池外壁上,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尾水池内壁上设置筒体,空腔杆端部配合插入筒体内。
优选的,微生物承载板最高点不高于尾水池上端面。
优选的,还包括污泥排出模块,污泥排出模块包括抽泥管、污泥泵、污泥池和排泥管;盛水槽底部设置污泥槽,污泥泵设置在尾水池外壁上,污泥泵的抽泥端与抽泥管连接,抽泥管位于污泥槽内,污泥泵的输出端与排泥管连接,排泥管伸入污泥池内,污泥池设置在尾水池外壁上。
优选的,污泥槽位于盛水槽底部中间位置处,抽泥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动力组件带动空腔杆和微生物承载板慢速转动,微生物承载板上承载微生物,微生物承载板旋转过程中使微生物和尾水能充分接触,提高生物净化效率,同时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和曝气孔向尾水中空气,微生物能与氧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的净化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尾水池;2、盛水槽;3、排水管;4、空腔杆;5、筒体;6、支撑板;7、减速机;8、电机;9、微生物承载板;10、曝气管;11、曝气装置;12、曝气孔;13、污泥槽;14、抽泥管;15、污泥泵;16、污泥池;17、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包括尾水存储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和曝气模块;
如图1-2所示,尾水存储模块为尾水池1,尾水池1内设置盛水槽2,盛水槽2的截面形状为带缺口的圆形,盛水槽2在尾水池1上端面形成开口,盛水槽2轴线与空腔杆4轴线重合,尾水池1上设置排水管3。
如图1-2所示,微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空腔杆4和微生物承载板9;空腔杆4沿盛水槽2长度方向设置,空腔杆4与尾水池1转动连接,尾水池1上设置有带动空腔杆4转动的动力组件;微生物承载板9设置在空腔杆4外周壁上,微生物承载板9最高点不高于尾水池1上端面,微生物承载板9沿空腔杆4圆周方向设置多组。
如图1和图3所示,曝气模块包括曝气管10和曝气装置11;曝气管10一端穿过尾水池1并插入空腔杆4内,曝气管10和空腔杆4上均设置多组曝气孔12,曝气管10另一端与曝气装置11连接,曝气装置11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带动空腔杆4和微生物承载板9慢速转动,微生物承载板9上承载微生物,微生物承载板9旋转过程中使微生物和尾水能充分接触,提高生物净化效率,同时曝气装置11通过曝气管10和曝气孔12向尾水中空气,微生物能与氧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的净化效率和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相较于实施例一,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板6、减速机7和电机8;空腔杆4端部穿过尾水池1并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连接,空腔杆4与尾水池1之间设置转动密封;支撑板6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电机8设置在支撑板6上,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7的输入端连接。尾水池1内壁上设置筒体5,空腔杆4端部配合插入筒体5内。电机8经减速机7减速后即可带动空腔杆4慢速转动,从而使微生物承载板9慢速旋转。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污泥排出模块,污泥排出模块包括抽泥管14、污泥泵15、污泥池16和排泥管17;盛水槽2底部设置污泥槽13,污泥泵15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污泥泵15的抽泥端与抽泥管14连接,抽泥管14位于污泥槽13内,污泥槽13位于盛水槽2底部中间位置处,抽泥管1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组通孔,污泥泵15的输出端与排泥管17连接,排泥管17伸入污泥池16内,污泥池16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净化后的污泥集中落在污泥槽13内,经污泥泵15、抽泥管14和排泥管17排入污泥池16内统一收集,可将沉淀物发酵,形成有机肥,实现二次利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水存储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和曝气模块;
尾水存储模块为尾水池(1),尾水池(1)内设置盛水槽(2),尾水池(1)上设置排水管(3);
微生物净化模块包括空腔杆(4)和微生物承载板(9);空腔杆(4)沿盛水槽(2)长度方向设置,空腔杆(4)与尾水池(1)转动连接,尾水池(1)上设置有带动空腔杆(4)转动的动力组件;微生物承载板(9)设置在空腔杆(4)外周壁上,微生物承载板(9)沿空腔杆(4)圆周方向设置多组;
曝气模块包括曝气管(10)和曝气装置(11);曝气管(10)一端穿过尾水池(1)并插入空腔杆(4)内,曝气管(10)和空腔杆(4)上均设置多组曝气孔(12),曝气管(10)另一端与曝气装置(11)连接,曝气装置(11)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盛水槽(2)的截面形状为带缺口的圆形,盛水槽(2)在尾水池(1)上端面形成开口,盛水槽(2)轴线与空腔杆(4)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支撑板(6)、减速机(7)和电机(8);空腔杆(4)端部穿过尾水池(1)并与减速机(7)的输出端连接,空腔杆(4)与尾水池(1)之间设置转动密封;支撑板(6)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电机(8)设置在支撑板(6)上,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7)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水池(1)内壁上设置筒体(5),空腔杆(4)端部配合插入筒体(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微生物承载板(9)最高点不高于尾水池(1)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排出模块,污泥排出模块包括抽泥管(14)、污泥泵(15)、污泥池(16)和排泥管(17);盛水槽(2)底部设置污泥槽(13),污泥泵(15)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污泥泵(15)的抽泥端与抽泥管(14)连接,抽泥管(14)位于污泥槽(13)内,污泥泵(15)的输出端与排泥管(17)连接,排泥管(17)伸入污泥池(16)内,污泥池(16)设置在尾水池(1)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槽(13)位于盛水槽(2)底部中间位置处,抽泥管(1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组通孔。
CN202222810844.5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Active CN218202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0844.5U CN218202362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0844.5U CN218202362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2362U true CN218202362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0844.5U Active CN218202362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2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6459A (zh) * 2024-03-18 2024-04-16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 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6459A (zh) * 2024-03-18 2024-04-16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日照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日照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 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0864U (zh) 一种湖塘水体原位修复的循环推流式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CN218202362U (zh) 一种养殖尾水生物净化系统
CN106698858A (zh) 一体化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及应用
CN102583911A (zh) 曝气生物流化床及用该装置进行线路板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11268804A (zh) 利用湿地系统去除污水厂尾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CN206512076U (zh) 一体化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
CN1180991C (zh)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装置
CN206799375U (zh) 一种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63422C (zh) 生物转笼成套装置
CN111808724B (zh) 一种微藻高效净化沼液的生物膜悬浮组合式光生物反应器
CN212269587U (zh)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
CN210642011U (zh) 基于微藻-菌种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CN210215110U (zh) 一种碳氮磷同步高效去除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3620516A (zh) 一种净化农田退水的处理装置
CN111825277A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物零排放综合利用系统及利用方法
CN215208989U (zh)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CN220201624U (zh) 一种水利河道增氧设备
CN104258724A (zh) 可连续培养的超大规模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及方法
CN115504576B (zh) 一种污水高效脱氮工艺
CN217025696U (zh)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4496064U (zh) 一种排水装置及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04097196U (zh) 一种高速紊流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9526418U (zh) 一种微动力曝气装置
CN220684868U (zh) 一种用于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高效微生物净化设备
CN218371969U (zh) 一种禽畜废水高效脱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