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6420U - 婴儿黄疸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婴儿黄疸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6420U
CN209596420U CN201821338007.4U CN201821338007U CN209596420U CN 209596420 U CN209596420 U CN 209596420U CN 201821338007 U CN201821338007 U CN 201821338007U CN 209596420 U CN209596420 U CN 209596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anette
cylinder
infant
jack
therapeut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80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明
孙学良
毛利容
赵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80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6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6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6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在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时,将婴儿放入婴儿床上,在需要对婴儿进行喂食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打开箱体的上盖,然后利用第一起升装置将婴儿床升起,使得婴儿床的高度高于箱体的高度,此时没有箱体的侧壁阻碍,医护人员再通过第二起升装置将婴儿床的活动侧抬起,使得活动侧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婴儿的体位发生改变,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对婴儿进行喂食,通过这种方式将婴儿从箱体内取出并对婴儿的体位进行调节,不需要将婴儿从婴儿床上抱起,也不需要手动挪动婴儿,减少了婴儿的不适,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婴儿黄疸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
背景技术
蓝光治疗在痤疮、新生儿黄疸、祛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严重的病理性黄疽可引起核黄疽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要尽早治疗。
现有的蓝光治疗设备多用卤素灯、日光灯或者用发光二极管为照射光源,采用直接照射或者光源非直贴皮肤的方式作为治疗形式。现有的黄疸治疗仪一般主要箱式的蓝光设备,包括电源、温控器、加热装置、照射蓝色光源、透明或不透明的箱体外壳。
但是婴儿需要喂食,而婴儿喂食的体位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在箱体内进行这项操作,这就需要将婴儿从黄疸治疗仪的箱体内取出,而经常将婴儿抱进抱出,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频繁的挪动婴儿,会造成婴儿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黄疸治疗仪在婴儿需要喂食时,婴儿喂食的体位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在箱体内进行这项操作,这就需要将婴儿从黄疸治疗仪的箱体内取出,而经常将婴儿抱进抱出,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频繁的挪动婴儿,会造成婴儿的不适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箱体、蓝光光源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婴儿床,所述婴儿床用于放置待治疗的婴儿,所述箱体的上盖能够开合,所述蓝光光源用于提供蓝光以治疗;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第一起升装置,所述第一起升装置位于所述婴儿床与箱体的底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婴儿床相对于所述箱体的底板的高度;所述婴儿床包括有底面和床体,所述底面和床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第二起升装置,所述床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侧,另一部分为活动侧,所述固定侧固定于所述底面上,所述活动侧在所述第二起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侧移动,使得所述活动侧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固定侧向上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婴儿床顶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所述固定套内壁设置有齿条,所述圆柱齿条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露出所述固定套的部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轴线与驱动齿轮轴线垂直布置,所述圆柱齿条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起升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起升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所述固定套内壁设置有齿条,所述圆柱齿条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露出所述固定套的部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轴线与驱动齿轮轴线垂直布置,所述圆柱齿条的上端抵接于所述活动侧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起升装置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婴儿床的底面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活动侧的下表面上,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活动侧顶起。
优选地,所述婴儿床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组折叠杆和第二组折叠杆,所述第一组折叠杆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组折叠杆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之间设有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内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部设有调节旋块,所述第一组折叠杆和第二组折叠杆的上端均与活动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旋块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旋块转动。
优选地,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还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角度度检测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角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婴儿床活动侧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活动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
优选地,所述角度检测单元为角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箱体、蓝光光源和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婴儿床,婴儿床用于放置待治疗的婴儿,箱体的上盖能够开合,蓝光光源用于提供蓝光以治疗;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第一起升装置,第一起升装置位于婴儿床与箱体的底板之间,用于调节婴儿床相对于箱体的底板的高度;婴儿床包括有底面和床体,底面和床体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第二起升装置,床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侧,另一部分为活动侧,固定侧固定于底面上,活动侧在第二起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侧移动,使得活动侧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固定侧向上倾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时,将婴儿放入婴儿床上,在需要对婴儿进行喂食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打开箱体的上盖,然后利用第一起升装置将婴儿床升起,使得婴儿床的高度高于箱体的高度,此时没有箱体的侧壁阻碍,医护人员再通过第二起升装置将婴儿床的活动侧抬起,使得活动侧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婴儿的体位发生改变,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对婴儿进行喂食,通过这种方式将婴儿从箱体内取出并对婴儿的体位进行调节,不需要将婴儿从婴儿床上抱起,也不需要手动挪动婴儿,减少了婴儿的不适,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的第一种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的第二种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的第三种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标:1-婴儿黄疸治疗仪;10-箱体;100-上盖;110-底板;20-底面;21-床体;210-固定侧;211-活动侧;300-固定套;301-圆柱齿条;302-驱动齿轮;310-气缸;320-第一组折叠杆;321-第一调节块;330-第二组折叠杆;331-第二调节块;340-调节螺杆;350-调节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出现“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1,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1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1包括有箱体10、蓝光光源和设置于箱体10底部的婴儿床,婴儿床用于放置待治疗的婴儿,箱体10的上盖100能够开合,蓝光光源用于提供蓝光以治疗;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第一起升装置,第一起升装置位于婴儿床与箱体10的底板110之间,用于调节婴儿床相对于箱体10的底板110的高度;婴儿床包括有底面20和床体21,底面20和床体21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第二起升装置,床体2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侧 210,另一部分为活动侧211,固定侧210固定于底面20上,活动侧 211在第二起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侧210移动,使得活动侧211 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固定侧210向上倾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1时,将婴儿放入婴儿床上,在需要对婴儿进行喂食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打开箱体10的上盖100,然后利用第一起升装置将婴儿床升起,使得婴儿床的高度高于箱体10的高度,此时没有箱体10的侧壁阻碍,医护人员再通过第二起升装置将婴儿床的活动侧211抬起,使得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婴儿的体位发生改变,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对婴儿进行喂食,通过这种方式将婴儿从箱体10内取出并对婴儿的体位进行调节,不需要将婴儿从婴儿床上抱起,也不需要手动挪动婴儿,减少了婴儿的不适,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起升装置可以包括有气缸310,气缸 310竖直固定于箱体10的底板110上,气缸310的活塞杆抵接于婴儿床底面20的下表面上,气缸310能够驱动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婴儿床顶起。当医护人员操纵气缸310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由于活塞杆的一端与婴儿床的下表面固定,因此可以推动婴儿床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婴儿床相对于箱体10的底板110 升起。
气缸310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可以选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310。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310又可分为单作用气缸310、双作用气缸310、膜片式气缸310和冲击气缸3104种;单作用气缸310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双作用气缸310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膜片式气缸310是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冲击气缸310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运动的动能,借以做功。
如图2所示,第一起升装置还可以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300,固定套300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301,固定套300内壁设置有齿条,圆柱齿条301与齿条相啮合;圆柱齿条301露出固定套300的部分与驱动齿轮302相啮合,圆柱齿条301轴线与驱动齿轮302轴线垂直布置,圆柱齿条301的上端抵接于婴儿床底面20的下表面上。在使用时,通过手动或电动带动驱动齿轮302进行旋转,驱动齿轮302带动圆柱齿条301沿着固定套300进行上下高度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婴儿床相对于箱体10底板110的高度的调节。优选地,第一起升装置还可以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302相连接,能够控制驱动齿轮302自动转动,从而实现起升装置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第一起升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起升装置均匀间隔分布在婴儿床底面20的下表面上。优选地,多个第一起升装置沿直线排列,且多个第一起升装置形成的直线与婴儿床的侧边相平行。设置多个第一起升装置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得多个第一起升装置同时对婴儿床提供支撑力,使得婴儿床的受力更加均匀和稳定。
除上述结构外,第一起升装置还可以为以下结构:如图3所示,箱体10的底板110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组折叠杆320和第二组折叠杆 330,第一组折叠杆320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块321,第二组折叠杆 330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块331,第一调节块321与第二调节块331 之间设有调节螺杆340,第一调节块321和第二调节块331内的螺纹旋向相反,调节螺杆340的一端部设有调节旋块350,第一组折叠杆 320和第二组折叠杆330的上端均与活动侧211相连接。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块350带动调节螺杆340的转动来实现第一调节块321和第二调节块331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婴儿床与箱体10底板110的相对高度的调节。
优选地,调节旋块350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调节旋块350转动。通过设置电机能够控制调节旋块350自动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起升装置的自动控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起升装置可以为上述三种结构气缸310,但不仅仅局限于这三种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满足调节婴儿床的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的要求的任意结构。
具体地,第二起升装置可以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300,固定套300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301,固定套300内壁设置有齿条,圆柱齿条301与齿条相啮合;圆柱齿条301露出固定套300的部分与驱动齿轮302相啮合,圆柱齿条301轴线与驱动齿轮302轴线垂直布置,圆柱齿条301的上端抵接于活动侧211的下表面上。在使用时,通过手动或电动带动驱动齿轮302进行旋转,驱动齿轮302带动圆柱齿条 301沿着固定套300进行上下高度调节,从而实现了活动侧211的高度调节。优选地,第二起升装置还可以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302相连接,能够控制驱动齿轮302自动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起升装置的自动控制。
第二起升装置还可以包括有气缸310,气缸310竖直固定于婴儿床的底面20上,气缸310的活塞杆抵接于活动侧211的下表面上,气缸310能够驱动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活动侧211 顶起。当医护人员操纵气缸310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由于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动侧211的下表面固定,因此可以推动活动侧 21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一定角度。
除上述结构外,第二起升装置还可以为以下结构:婴儿床的底面 20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组折叠杆320和第二组折叠杆330,第一组折叠杆320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块321,第二组折叠杆330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块331,第一调节块321与第二调节块331之间设有调节螺杆 340,第一调节块321和第二调节块331内的螺纹旋向相反,调节螺杆340的一端部设有调节旋块350,第一组折叠杆320和第二组折叠杆330的上端均与活动侧211相连接。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块350带动调节螺杆340的转动来实现第一调节块321 和第二调节块331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对活动侧211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的调节。
优选地,调节旋块350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调节旋块350转动。通过设置电机能够控制调节旋块350自动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起升装置的自动控制。
由于第一起升装置和第二起升装置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将物体抬高,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
婴儿黄疸治疗仪1还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角度度检测单元和显示单元;角度检测单元位于婴儿床活动侧211的底部,用于检测活动侧 2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显示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通过设置角度检测单元的方式,医护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更方便地判断婴儿的体位,使得体位更加符合婴儿喂食的标准。具体地,角度检测单元可以为角度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1包括有箱体10、蓝光光源和设置于箱体10底部的婴儿床,婴儿床用于放置待治疗的婴儿,箱体10的上盖100能够开合,蓝光光源用于提供蓝光以治疗;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第一起升装置,第一起升装置位于婴儿床与箱体10的底板110之间,用于调节婴儿床相对于箱体10的底板110 的高度;婴儿床包括有底面20和床体21,底面20和床体21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第二起升装置,床体2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侧210,另一部分为活动侧211,固定侧210固定于底面20 上,活动侧211在第二起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侧210移动,使得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固定侧210向上倾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黄疸治疗仪1时,将婴儿放入婴儿床上,在需要对婴儿进行喂食时,医护人员可以先打开箱体10的上盖100,然后利用第一起升装置将婴儿床升起,使得婴儿床的高度高于箱体10的高度,此时没有箱体10的侧壁阻碍,医护人员再通过第二起升装置将婴儿床的活动侧211抬起,使得活动侧211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从而使得婴儿的体位发生改变,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对婴儿进行喂食,通过这种方式将婴儿从箱体10内取出并对婴儿的体位进行调节,不需要将婴儿从婴儿床上抱起,也不需要手动挪动婴儿,减少了婴儿的不适,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箱体、蓝光光源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婴儿床,所述婴儿床用于放置待治疗的婴儿,所述箱体的上盖能够开合,所述蓝光光源用于提供蓝光以治疗;
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包括有第一起升装置,所述第一起升装置位于所述婴儿床与箱体的底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婴儿床相对于所述箱体的底板的高度;
所述婴儿床包括有底面和床体,所述底面和床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第二起升装置,所述床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侧,另一部分为活动侧,所述固定侧固定于所述底面上,所述活动侧在所述第二起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侧移动,使得所述活动侧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固定侧向上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婴儿床顶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所述固定套内壁设置有齿条,所述圆柱齿条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圆柱齿条露出所述固定套的部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轴线与驱动齿轮轴线垂直布置,所述圆柱齿条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升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起升装置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婴儿床底面的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起升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圆柱齿条,所述固定套内壁设置有齿条,所述圆柱齿条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圆柱齿条露出所述固定套的部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柱齿条轴线与驱动齿轮轴线垂直布置,所述圆柱齿条的上端抵接于所述活动侧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起升装置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婴儿床的底面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接于所述活动侧的下表面上,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活动侧顶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组折叠杆和第二组折叠杆,所述第一组折叠杆的中部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二组折叠杆的中部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之间设有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内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部设有调节旋块,所述第一组折叠杆和第二组折叠杆的上端均与活动侧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块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旋块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黄疸治疗仪还包括有相互连接的角度检测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角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婴儿床活动侧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活动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黄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单元为角度传感器。
CN201821338007.4U 2018-08-17 2018-08-17 婴儿黄疸治疗仪 Active CN209596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8007.4U CN209596420U (zh) 2018-08-17 2018-08-17 婴儿黄疸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8007.4U CN209596420U (zh) 2018-08-17 2018-08-17 婴儿黄疸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6420U true CN209596420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8007.4U Active CN209596420U (zh) 2018-08-17 2018-08-17 婴儿黄疸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64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503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山东卡蕾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子治疗嫩肤仪
CN112370663A (zh) * 2020-11-13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503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山东卡蕾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子治疗嫩肤仪
CN112370663A (zh) * 2020-11-13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6420U (zh) 婴儿黄疸治疗仪
US2808828A (en) Rocking bed
CN108635223A (zh) 艾灸床及艾灸装置
CN107009365A (zh) 注射机器人
CN209137207U (zh) 一种多功能肿瘤内科治疗台
CN108542641B (zh) 一种可升降翻转的婴儿护理床
CN109431796A (zh) 一种理疗艾灸系统
CN109363923A (zh) 一种智能理疗施灸方法
CN110393856B (zh) 一种放射治疗的治疗床
CN208114940U (zh) 一种新生儿光疗装置
CN213851757U (zh) 一种外科电动手术床
CN206310323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照射角度可调节的手术灯
CN112386319A (zh) 一种乳腺穿刺用导向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974400U (zh) 婴儿辐射保暖台
CN20920449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医用护理烘烤装置
CN208927451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烤灯
CN215022262U (zh) 一种具有多方位调节功能的人体艾灸设备
CN109058833A (zh) 一种防止儿童误碰多角度led灯
CN213432379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可移动重症急救呼吸机
CN211834751U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腿部可调节牵引支架
CN209662096U (zh) 一种新型中医推拿理疗床
CN207898548U (zh) 医疗设备显示屏图像反射装置
CN208989659U (zh) 艾灸床及艾灸装置
KR101304172B1 (ko) 회전 기능이 구비된 안과용 검안 테이블
KR20050119986A (ko) 환자 이송 침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fant jaundice therapeutic apparatu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Xuanwu sub branch

Pledgor: JIANGSU KANGLONG MEDICIN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32000027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3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Xuanwu sub branch

Pledgor: JIANGSU KANGLONG MEDICIN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32000027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