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5055U - 双屏升降台 - Google Patents

双屏升降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5055U
CN209595055U CN201820514996.1U CN201820514996U CN209595055U CN 209595055 U CN209595055 U CN 209595055U CN 201820514996 U CN201820514996 U CN 201820514996U CN 209595055 U CN209595055 U CN 209595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ing mechanism
crossbeam
table top
driver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149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新锋
俞建军
竺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Kangtu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Kangtu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Kangtu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Kangtu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149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5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5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5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屏升降台,属于可变换桌面高度的桌子人体工学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器、升降机构、台面和悬挂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与驱动器连接,该驱动器驱动升降机构升降,以实现高度的调节;台面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用于实现物品的承载;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板和横梁,悬挂板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以实现悬挂机构的安装,横梁与悬挂板连接,其上设置多个固定座,以实现多个待悬挂物的同时安装。将本申请应用于办公、家居、教学等,具有升降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双屏升降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屏升降台,属于可变换桌面高度的桌子人体工学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升降桌台是日常应用中常见的一种设施,因其可以调整高度,预防近视及各类职业病的产生,故通常作为学生桌、办公家具甚至交通用具等使用,如CN 2015205672715所提供的电动升降桌和CN 201420076481X提供的无线遥控电动升降桌,这些升降桌应用较为方便,操控便捷,因而使用较为普遍。然而这种设施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如功能过于简单,只能实现简单的承载和调高功能,对于涉及到需要多重展示时,无法满足该需求,适用性差。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升降台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方位展示、满足双屏同时使用的双屏升降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屏升降台,包括驱动器、升降机构、台面和悬挂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与驱动器连接,该驱动器驱动升降机构升降,以实现高度的调节;台面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用于实现物品的承载;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板和横梁,悬挂板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以实现悬挂机构的安装,横梁与悬挂板连接,其上设置多个固定座,以实现多个待悬挂物的同时安装。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固定座设置有偶数个,且固定座两两相对悬挂板对称设置在横梁上。悬挂物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横梁上,为避免一侧过重导致的倾斜现象,对称设置的固定座,有利于提高整个升降台的稳定性。
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座正面悬挂待悬挂物,背侧卡扣安装在滑槽内不同位置,以实现固定座不同安装位置的固定。该种方式可实现固定座与横梁的活动连接,使用更灵活。
所述的台面下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固定在台面下方,其规格不大于台面的规格,用于对台面进行固定和支撑。更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板一侧设置套环,该套环套装在台面对应的升降机构上,缓冲板与套环配合,实现稳定的固定和支撑,并对台面上承载的作用力进行缓冲。
所述的驱动器位于底座内,底座上设置安装槽,升降机构从安装槽内向上延伸形成升降机构,更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侧壁与驱动器对应位置设置按钮,用于对驱动器发出不同指令,并通过驱动器实现升降机构的延长或缩短。所述的升降机构底部套装有垫片,用于实现升降机构与安装槽连接的牢固性。该垫片包括侧壁和卡翼,侧壁环绕形成安装槽,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底部,卡翼是由侧壁顶部向外周延伸形成的片状结构。侧壁与卡翼形成截面为T型的结构,在升降机构的升降过程中实现对底座的保护,同时,侧壁也在升降机构(的底部)与底座的安装槽之间形成隔断,避免对底座尤其是安装槽造成的冲击形变。所述的底座底部设置用于容纳驱动器和升降机构进出的开口,与该开口对应设置有挡板,方便驱动器的装入。
所述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台面对应设置,以实现台面位置的固定。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底柱、中柱和顶柱,底柱、中柱、顶柱顺次套装,底柱相对中柱、中柱相对顶柱做上下运动,即实现升降机构的延长或缩短。
将本申请应用于办公、教学、家居等场合,可先将驱动器装入底座内,同时,升降机构的顶部(如顶柱)经底座上的安装槽装入,并最终使升降机构的底部(如底柱底部)位于该安装槽处,装上挡板,使底座底部封闭;在安装槽处装入垫片,使升降机构底部位于垫片内的安装槽中,而垫片的卡翼则卡装在底座的安装槽周边;装上缓冲板,使其套环套装在升降机构的设定位置(如固定板处)并固定;装台面,台面被缓冲板支撑在该高度处;悬挂机构安装于升降机构顶部,其中,悬挂机构的悬挂板固定在升降机构顶部(如顶柱顶部),横梁上各固定座位置的设置则保证了固定座上待悬挂物的顺利安置,避免升降机构对其安装造成阻碍。
待上述组装完毕,将待悬挂物(如显示器等)挂在各固定座上,启动,即可实现多个待悬挂物的悬挂与展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悬挂机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中标号:1. 挡板;2. 驱动器;3. 升降机构;31. 底柱;32. 中柱;33. 顶柱;34.固定板;4. 底座;41. 按钮;42. 安装槽一;5. 垫片;51. 安装槽二;52. 卡翼;53.侧壁;6.缓冲板;61. 套环;62. 紧固柱;63. 安装槽三;7. 台面;71. 安装槽四;8. 悬挂机构;81.横梁;811. 滑槽;82. 悬挂板;83. 固定座一;84. 固定座二;841. 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双屏升降台,结合图1,包括驱动器2、升降机构3、台面7和悬挂机构8,升降机构3与驱动器2连接,该驱动器2驱动升降机构3升降,以实现升降机构3以及其上悬挂物品高度的调节;台面7安装在升降机构3上,用于实现物品的承载;悬挂机构8包括悬挂板82和横梁81,悬挂板82与升降机构3固定连接,以实现悬挂机构8的安装,横梁81与悬挂板82固定连接,且横梁81上设置若干个固定座,待悬挂物安装在固定座上。
其中,驱动器2的输出端可设置丝杆(图中未显示),丝杆与输出端构成丝杆副,然后丝杆与升降机构3连接,通过丝杆的升降,带动升降机构3长度的改变,即实现升降机构3的延长或缩短。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结合图2,固定座设置有两个,即固定座一83和固定座二84,且固定座一83与固定座二84对称设置在横梁81上,待悬挂物通过固定座一83、固定座二84安装在横梁81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结合图3,在横梁81上可设置滑槽811,固定座一83通过连接扣与滑槽811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横梁81上;固定座二84通过连接扣841与滑槽811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横梁上;当需要调整待悬挂物的位置时,某一个或两个卡扣沿滑槽811滑动,即可实现位置的调整。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缓冲板6:缓冲板6设置在台面7下方,缓冲板6固定在台面7下方,其规格不大于台面7的规格,用于对台面7进行固定和支撑。
更优选的,缓冲板6一侧设置套环61,该套环61套装在台面7对应的升降机构3上,缓冲板6与套环61配合,实现稳定的固定和支撑,并对台面7上承载的作用力进行缓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驱动器2位于底座4内,底座4上设置安装槽一42,升降机构3从安装槽一42内向上延伸形成升降机构3,更优选的,底座4侧壁与驱动器2对应位置设置按钮41,用于对驱动器2发出不同指令,并通过驱动器2实现升降机构3的延长或缩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垫片5:垫片5套装在升降机构3底部,用于实现升降机构3与安装槽一42连接的牢固性。该垫片5优选设置为截面为T型的结构,包括侧壁53和卡翼52,侧壁53环绕形成安装槽二51,用于容纳升降机构3的底部,卡翼52是由侧壁53顶部向外周延伸形成的片状结构。侧壁53与卡翼52形成截面为T型的结构,在升降机构3的升降过程中实现对底座1的保护,同时,侧壁53也在升降机构3(的底部)与底座4的安装槽一42之间形成隔断,避免对底座4尤其是安装槽一42造成的冲击形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底座4底部设置用于容纳驱动器和升降机构3进出的开口,与该开口对应设置有挡板1,方便驱动器2的装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固定板34:固定板34设置在升降机构3上,该固定板34与台面7对应设置,以实现台面7位置的固定。固定板34上可设置螺孔,通过简单的螺钉固定,即可将其对应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升降机构3包括底柱31、中柱32和顶柱33,底柱31、中柱32、顶柱33顺次套装(可将中柱32套装在底柱31外侧、顶柱33套装在中柱32外侧,也可将底柱31套装在中柱32外侧、中柱32套装在顶柱33),底柱31相对中柱32、中柱32相对顶柱31做上下运动,即实现升降机构3的延长或缩短。
将本申请应用于办公、教学、家居等场合,可先将驱动器2装入底座4内,同时,升降机构3的顶部(如顶柱33)经底座4上的安装槽一42装入,并最终使升降机构3的底部(如底柱31底部)位于该安装槽一42处,装上挡板1,使底座4的底部封闭;在安装槽一42处装入垫片5,使升降机构3底部位于垫片5内的安装槽二51中,而垫片5的卡翼52则卡装在底座4的安装槽一42外周边;装上缓冲板6,使其套环61套装在升降机构3的设定位置(如固定板34处),并在套环61内侧设置紧固柱62,通过紧固柱62扣入与固定板34侧边的孔中即可实现两者的固定,升降机构3则穿过安装槽三63;再装台面7,台面7通过其上设置的安装槽四71套装在升降机构3上,其下方则被固定在升降机构3上的缓冲板6支撑在该高度处;悬挂机构8安装于升降机构3顶部,其中,悬挂机构8的悬挂板82固定在升降机构3顶部(如顶柱33顶部),并使固定座一83、固定座二84位于适宜位置,确保待悬挂物不会被升降机构3遮挡或者阻碍。
待上述组装完毕,即呈现为如图2所示的状态;将待悬挂物(如显示器等)通过固定座一83、固定座二84等设施挂在横梁81上,即实现待悬挂物的多屏、同步悬挂。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升降机构、台面和悬挂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与驱动器连接,该驱动器驱动升降机构升降,以实现高度的调节;台面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用于实现物品的承载;所述的悬挂机构包括悬挂板和横梁,悬挂板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以实现悬挂机构的安装,横梁与悬挂板以转轴连接,待悬挂物安装在横梁上,随横梁绕转轴转动而翻转;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固定座,待悬挂物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悬挂柱,待悬挂物通过悬挂柱安装在横梁上;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滑槽,固定座正面悬挂待悬挂物,背侧卡扣安装在滑槽内不同位置,以实现固定座不同安装位置的固定;所述的台面下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固定在台面下方,且缓冲板规格不大于台面的规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板一侧设置套环,该套环套装在台面对应的升降机构上,缓冲板与套环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位于底座内,底座上设置安装槽,升降机构从安装槽内向上延伸形成升降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侧壁与驱动器对应位置设置按钮,用于对驱动器发出不同指令,并通过驱动器实现升降机构的延长或缩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底部套装有垫片,垫片包括侧壁和卡翼,侧壁环绕形成安装槽,用于容纳升降机构的底部,卡翼是由侧壁顶部向外周延伸形成的片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底柱、中柱和顶柱,底柱、中柱、顶柱顺次套装,底柱相对中柱、中柱相对顶柱做上下运动,即实现升降机构的延长或缩短。
CN201820514996.1U 2018-04-12 2018-04-12 双屏升降台 Active CN209595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4996.1U CN209595055U (zh) 2018-04-12 2018-04-12 双屏升降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4996.1U CN209595055U (zh) 2018-04-12 2018-04-12 双屏升降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5055U true CN209595055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3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4996.1U Active CN209595055U (zh) 2018-04-12 2018-04-12 双屏升降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5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7615B2 (en) Lifting table
US112616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positioning wall-mounted devices
CN209595055U (zh) 双屏升降台
CN104279412A (zh) 平视、仰视一步快速转换支架
CN206699739U (zh) 便捷型办公台
CN105901953B (zh) 一种多档位调力的垂直升降装置
CN205618920U (zh) 弹簧上下排列且侧置的薄型支撑架
CN209711978U (zh) 升降台
CN209003055U (zh) 翻转升降台
CN208798788U (zh) 一种无极同步调整智能升降桌面屏风
CN109431085A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CN109793374A (zh) 虚拟现实升降桌
CN211154353U (zh) 一种显示屏升降设备
CN210149005U (zh) 一种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展板
CN209185873U (zh) 数字书法学生临摹桌
CN207946950U (zh) 一种随意移动和升降的大尺寸教育会议机
CN210219226U (zh) 一种电动升降墙壁电视挂架
CN208634687U (zh) 一种木质组合式多功能显示屏底座
CN209090243U (zh) 一种轻型远程操作台
CN208381631U (zh) 一种电视机自动升降支架
CN219623653U (zh) 一种升降支架及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RU95161U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демонстрационный трансформируемый моби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CN218044537U (zh) 一种具备多方位补光功能的文物模型教学展台
CN211118354U (zh) 一种电视机升降支架
CN109077445A (zh) 升降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