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3545U -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93545U CN209593545U CN201920436014.6U CN201920436014U CN209593545U CN 209593545 U CN209593545 U CN 209593545U CN 201920436014 U CN201920436014 U CN 201920436014U CN 209593545 U CN209593545 U CN 2095935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ing
- touch panel
- cell phone
- contraposition
- drop resist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包括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每一对位凸起一一对应卡合于每一对位凹槽内,由于胶体具有流动性,通过胶体把卡位框条的顶面与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粘接时会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对位凸起和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便于限位框条及卡位框条相粘接,避免粘接时出现偏移的问题,进而使两者粘黏的更加稳固,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由于对位凸起及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后,限位框条及卡合框条粘接的较稳固,当智能手机摔在地面上时,避免防护盖板及固定边框发生分离、翘起的现象,提高手机触控面板的抗摔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背景技术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手机触控面板是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
随着5G时刻的到来,为了配合无线充电,智能手机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塑胶或金属后盖+防护盖板”的结构,逐渐发展为“金属中框+双玻璃”结构,即:智能手机的后盖和防护盖板都采用钢化玻璃,使用粘胶把玻璃后盖及玻璃防护盖板分别与金属中框粘贴在一起,这样能够拥有炫酷的外形,吸引更多用户的眼球,激发用户的购机意愿,市场潜力巨大。
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玻璃防护盖板的四周是直接与金属中框及其他部件通过粘胶贴合在一起,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靠,抗摔性能较差,当智能手机脱手摔到地面上时,手机触控面板中的玻璃防护盖板边缘会与金属中框或其他部件分离、起翘,玻璃防护盖板甚至会摔碎,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不利于增强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抗摔性能,能够避免防护盖板在被摔时,与金属中框或其他部件出现分离、翘起等不良现象,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一种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包括: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防护盖板、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顺序层叠设置,所述防护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边框的内侧壁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连接,各所述对位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
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对应卡合于一所述对位凹槽内,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相粘接,且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齐平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限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及所述卡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四个端角包覆套,各所述端角包覆套上分别开设有端角包覆槽,所述端角包覆槽用于包覆所述边框本体的端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角包覆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硅胶缓冲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框条的宽度与所述卡位框条的宽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框条的高度、所述卡位框条的高度及所述盖板本体的高度的比例为1: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防护盖板相粘接,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相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远离所述防护盖板的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相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贴附于所述固定边框的外侧壁上。
上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通过设置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设置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上,各所述对位凸起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一一对应卡合于每一所述对位凹槽内,由于胶体具有流动性,通过胶体把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粘接时会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而所述对位凸起和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便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相粘接,避免了粘接时出现偏移的问题,进而使两者粘黏的更加稳固,所以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由于所述对位凸起及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合框条粘接的较稳固,当智能手机摔在地面上时,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及所述固定边框发生分离、翘起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分离的现象,提高了手机触控面板的抗摔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包括: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防护盖板、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顺序层叠设置,所述防护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边框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连接,各所述对位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对应卡合于一所述对位凹槽内,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相粘接,且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齐平设置。如此,上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通过设置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设置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上,各所述对位凸起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一一对应卡合于每一所述对位凹槽内,由于胶体具有流动性,通过胶体把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粘接时会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而所述对位凸起和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便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相粘接,避免了粘接时出现偏移的问题,进而使两者粘黏的更加稳固,所以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由于所述对位凸起及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合框条粘接的较稳固,当智能手机摔在地面上时,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及所述固定边框发生分离、翘起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分离的现象,提高了手机触控面板的抗摔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的构思,请参阅图1,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10包括:固定边框100、防护盖板200、触控板300及显示模组400,所述防护盖板200、所述触控板300及所述显示模组400顺序叠加设置,所述防护盖板200的边缘与所述固定边框10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固定边框100用于固定所述防护盖板,避免智能手机被摔时,手机触控面板上的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固定边框分离,所述防护盖板200对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起保护作用,所述触控板300属于现有技术,在手机触控面板中起触控的功能,所述显示模组400属于现有技术,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用于图像显示。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1所示中,所述显示模组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模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显示模组并不局限于液晶显示模组,还可以为OLED显示模组,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图1所示中,所述固定边框采用的是铝合金边框,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固定边框并不局限于铝合金边框,还可以为不锈钢边框、钢铝复合压铸边框或钛合金边框,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固定边框100包括边框本体110、限位框条120及多个对位凸起130,所述限位框条120与所述边框本体110的内侧壁连接,各所述对位凸起130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120上。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防护盖板200包括盖板本体210及卡位框条220,所述卡位框条220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210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220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221,每一所述对位凸起130对应卡合于一所述对位凹槽221内,所述卡位框条220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120的底面相粘接,所述限位框条120与所述盖板本体210的边缘相粘接,且所述限位框条120与所述盖板本体210齐平设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所述防护盖板的四周直接与所述固定边框相粘合在一起,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靠,抗摔性能较差,而本实施方案中,是通过把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通过胶体粘黏在一起,进一步使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固定边框相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比较牢靠,但在粘黏的过程中,由于胶体具有流动性,通过胶体把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粘接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就需要所述对位凸起与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便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相粘接,避免了粘接时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进而使两者粘黏的更加稳固,所以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由于所述对位凸起及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合框条粘接的较稳固,当智能手机摔在地面上时,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及所述固定边框发生分离、翘起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分离的现象,提高了手机触控面板的抗摔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限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盖板本体及所述卡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又如,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四个端角包覆套,各所述端角包覆套上分别开设有端角包覆槽,所述端角包覆槽用于包覆所述边框本体的端角,这样,当智能手机被摔倒地面上时,所述端角保护套能够对所述固定边框起保护作用,进一步能够保护所述防护盖板;又如,所述端角包覆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硅胶缓冲片,这样,所述硅胶缓冲片对所述固定边框起缓冲作用,当智能手机被摔倒地面上时,所述硅胶缓冲片能够降低对所述固定边框的损坏,进一步降低对所述防护盖板的损坏;又如,所述限位框条的宽度与所述卡位框条的宽度相等,这样,能够使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更好的粘接在一起;又如,所述限位框条的高度、所述卡位框条的高度及所述盖板本体的高度的比例为1:1:2。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防护盖板相粘接,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相粘接,这样,能够使所述防护盖板及所述触控板粘接的更加牢固;又如,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远离所述防护盖板的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相粘接,这样,能够使所述触控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粘接的更加牢固;又如,所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贴附于所述固定边框的外侧壁上,这样,当智能手机在使用时,手机触控面板上的所述固定边框会有磨损,所述耐磨层减少所述固定边框的磨损,延长所述固定边框的使用寿命。
上述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通过设置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设置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上,各所述对位凸起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一一对应卡合于每一所述对位凹槽内,由于胶体具有流动性,通过胶体把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粘接时会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而所述对位凸起和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便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位框条相粘接,避免了粘接时出现偏移的问题,进而使两者粘黏的更加稳固,所以在手机触控面板中,由于所述对位凸起及所述对位凹槽相卡合,对位精准后,所述限位框条及所述卡合框条粘接的较稳固,当智能手机摔在地面上时,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及所述固定边框发生分离、翘起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所述防护盖板与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发生分离的现象,提高了手机触控面板的抗摔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包括固定边框、防护盖板、触控板及显示模组,所述防护盖板、所述触控板及所述显示模组顺序层叠设置,所述防护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边框的内侧壁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边框包括边框本体、限位框条及多个对位凸起,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壁连接,各所述对位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框条上;
所述防护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卡位框条,所述卡位框条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卡位框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对位凹槽,每一所述对位凸起对应卡合于一所述对位凹槽内,所述卡位框条的顶面与所述限位框条的底面相粘接,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相粘接,且所述限位框条与所述盖板本体齐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限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及所述卡位框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端角包覆套,各所述端角包覆套上分别开设有端角包覆槽,所述端角包覆槽用于包覆所述边框本体的端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角包覆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硅胶缓冲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条的宽度与所述卡位框条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条的高度、所述卡位框条的高度及所述盖板本体的高度的比例为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防护盖板相粘接,所述第一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相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的一侧面与所述触控板远离所述防护盖板的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另一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相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贴附于所述固定边框的外侧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6014.6U CN209593545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6014.6U CN209593545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93545U true CN209593545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75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36014.6U Active CN209593545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93545U (zh) |
-
2019
- 2019-04-02 CN CN201920436014.6U patent/CN2095935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06731B2 (en) | Display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202929522U (zh) | 信息处理设备 | |
CN208285354U (zh) | 一种显示终端 | |
CN106843574B (zh) |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 |
CN205899447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03336606B (zh) | 触控模组 | |
CN110751908A (zh)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柔性显示终端 | |
CN104834113A (zh) | 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6444121A (zh) | 显示装置 | |
CN205983430U (zh) | 一种曲面玻璃触摸屏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207491012U (zh) |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屏组件 | |
US20170269737A1 (en) |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443768A (zh)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528300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窄边式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207867178U (zh) | 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 | |
CN209593545U (zh) | 手机触控面板抗摔结构 | |
CN208126256U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7920432B (zh)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壳体 | |
CN111025721B (zh)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3004418U (zh) | 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 | |
CN104216160A (zh) | 一种触控面板 | |
CN105005413A (zh) | 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 |
CN204706007U (zh) | 一种新型触摸屏盖板 | |
CN204362445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形装置 | |
CN10380931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building 1, No. 118, Liguang new industrial zone, Liguang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tar tou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812 building, No. 512, Guangguang industrial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P TOUCH ELECTRONICS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