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8292U - 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8292U
CN209588292U CN201920185655.9U CN201920185655U CN209588292U CN 209588292 U CN209588292 U CN 209588292U CN 201920185655 U CN201920185655 U CN 201920185655U CN 209588292 U CN209588292 U CN 20958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
new blower
side plat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56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武
谷勇
李艳荣
严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56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8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底板连接,且第二侧板由底板弯折形成,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底板限定出上部敞开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出风口和室外进风口连通;和顶板,顶板与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和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封堵容纳空间的上部敞开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可以省去多余的连接工序,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有利于提升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风机的壳体包括多个钣金件,多个钣金件在进行组装时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组装过程花费的时间较长,且组装的工序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机,所述新风机具有装配效率高和便于装配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包括:底板;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第二侧板由所述底板弯折形成,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限定出上部敞开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出风口和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封堵所述容纳空间的上部敞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新风机的第二侧板是由底板弯折形成,底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不再需要使用装配件进行连接和固定,从而可以省去多余的连接工序,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有利于提升装配的效率。再者,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新风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机还包括: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进风口流向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穿设在所述第一蜗壳上;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邻近所述室外出风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机还包括: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外进风口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且穿设在所述第二蜗壳上;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蜗壳内,所述第二风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邻近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一气流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二气流通道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支撑部,所述换热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还具有滑动槽,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板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板上;和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槽和所述换热器均与所述第三板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新风机100,
底板1,第一侧板2,
第一板21,室内进风口211,室内出风口212,
第二板22,室外进风口221,室外出风口222,
第三板23,第二侧板3,顶板4,
第一风机组件51,
第一蜗壳511,第一电机512,第一风轮513,第一安装板52,
第二风机组件61,
第二蜗壳611,第二电机612,第二风轮613,第二安装板62,
换热器7,第一过滤网71,第二过滤网72,
支撑板8,支撑部81,滑动槽82,
密封海绵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包括: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顶板4。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2宽度方向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与底板1连接,第一侧板2上设有室内进风口211、室内出风口212、室外进风口221和室外出风口222。可以理解的是,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通过室外进风口221进入新风机100的内部,并通过新风机100的室内出风口212输送至室内空间。同时,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211进入新风机100的内部,并通过新风机100的室外出风口222排至室外。由此,实现室内与室外的空气的循环流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侧板3宽度方向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与底板1连接,且第二侧板3由底板1弯折形成,第二侧板3长度方向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第一侧板2长度方向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连接,第二侧板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与第一侧板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连接,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和底板1限定出上部敞开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进风口211和室外出风口222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出风口212和室外进风口221连通。
其中,第二侧板3由底板1弯折形成。由此,不仅可以保证第二侧板3和底板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提高新风机100的装配效率。再者,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新风机100的使用寿命。
此外,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从室外进风口221进入容纳空间内的气流,可以借助第二气流通道朝向室内出风口212运动,从室内进风口211进入容纳空间内的气流,可以借助第一气流通道朝向室内出风口212运动。由此,从室外进入到容纳空间内的气流与从室内进入容纳空间内的气流可以分隔开,从而避免两股气流之间的干涉,进而提升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如图1所示,顶板4与第一侧板2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和第二侧板3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连接以封堵容纳空间的上部敞开口。由此,可以将容纳空间与新风机100外侧的空间分离开,使得气流可以在限定的流道内流动。同时,还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容纳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新风机100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新风机100的第二侧板3是由底板1弯折形成,底板1与第二侧板3之间不再需要使用装配件进行连接和固定,从而可以省去多余的连接工序,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有利于提升装配的效率。再者,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新风机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新风机100还包括:第一风机组件51,第一风机组件51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内进风口211流向室外出风口222,底板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52,第一风机组件51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组件51工作时,新风机100的室内进风口211处可以形成负压,使得室内的空气具有朝向室内进风口211运动的动力,并沿着第一气流通道从室外出风口222排至室外。由此,可以实现室内空气朝向室外空间的强制流动,从而提升新风机100对室内空气洁净度的处理效果。此外,底板1上还设有第一安装板5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52,可以提升第一风机组件51与底板1连接和固定的强度,保证第一风机组件51工作的可靠性。例如,第一安装板52的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柱,底板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定位柱一一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插设在在第一定位孔,并通过碰焊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风机组件51包括:第一蜗壳511、第一电机512和第一风轮513,第一蜗壳511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第一电机512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且穿设在第一蜗壳511上,第一风轮513位于第一蜗壳511内,第一风轮513与第一电机512的输出轴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组件51工作时,气流可以沿着第一蜗壳511限定的流道运动。由此,在实现气流流动的同时,还可以限定气流流动的方向。具体地,第一蜗壳511上限定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此外,将第一蜗壳511和第一电机512均连接到第一安装板52上,第一蜗壳511和第一电机512的定位基准一致,有利于减小第一电机512和第一蜗壳511之间的装配误差,从而可保证第一风轮513在蜗壳内的安装精度,进而有利于降低噪音、保证风量,同时提高第一风机组件51的使用寿命。
例如,第一蜗壳511与第一安装板52之间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形成为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开的圆筒形,第一支架的敞开端分别与第一蜗壳511和第一安装板52的顶壁相连,第一电机512设在第一安装板52上且位于第一支架的内部。
又如,如图1所示,第一蜗壳511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腿,第一蜗壳511通过第一支撑腿与第一安装板52相连,第一风轮513设在第一蜗壳511内,第一电机512设在第一安装板52以用于驱动第一风轮513转动。
再如,第一安装板52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圆筒部和多个第一支撑腿,圆筒部的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开,圆筒部的朝向第一安装板52的敞开端通过多个第一支撑腿与第一安装板52相连,第一蜗壳511设在圆筒部的内部,圆筒部的周壁上设有与第一蜗壳511的第一出风口相对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风机组件51邻近室外出风口222设置。由此,可以降低第一风机组件51的装配难度,降低新风机100内部结构的复杂度,同时还可以便于后续的维修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新风机100还包括:第二风机组件61,第二风机组件61位于第二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室外进风口221流向室内出风口212,底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62,第二风机组件61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机组件61工作时,新风机100的室外进风口221处可以形成负压,使得室外的新鲜空气具有朝向室外进风口221运动的动力,并沿着第二气流通道从室内进风口211输送至室内。由此,可以实现室外新鲜空气朝向室内空间的强制流动,从而提升新风机100对室内空气洁净度的处理效果。此外,底板1上还设有第二安装板62,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板62,可以提升第二风机组件61与底板1连接和固定的强度,保证第二风机组件61工作的可靠性。例如,第二安装板62的靠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柱,底板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定位柱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设在在第二定位孔,并通过碰焊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风机组件61包括:第二蜗壳611、第二电机612和第二风轮613,第二蜗壳611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第二电机612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且穿设在第二蜗壳611上,第二风轮613位于第二蜗壳611内,第二风轮613与第二电机612的输出轴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机组件61工作时,气流可以沿着第二蜗壳611限定的流道运动。由此,在实现气流流动的同时,还可以限定气流流动的方向。具体地,第二蜗壳611上限定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此外,将第二蜗壳611和第二电机612均连接到第二安装板62上,第二蜗壳611和第二电机612的定位基准一致,有利于减小第二电机612和第二蜗壳611之间的装配误差,从而可保证第二风轮613在蜗壳内的安装精度,进而有利于降低噪音、保证风量,同时还可以延长第二风机组件61的使用寿命。
例如,第二蜗壳611与第二安装板62之间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形成为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开的圆筒形,第二支架的敞开端分别与第二蜗壳611和第二安装板62的顶壁相连,第二电机612设在第二安装板62上且位于第二支架的内部。
又如,如图1所示,第二蜗壳611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撑腿,第二蜗壳611通过第二支撑腿与第二安装板62相连,第二风轮613设在第二蜗壳611内,第二电机612设在第二安装板62以用于驱动第二风轮613转动。
再如,第二安装板62上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圆筒部和多个第二支撑腿,圆筒部的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开,圆筒部的朝向第二安装板62的敞开端通过多个第二支撑腿与第二安装板62相连,第二蜗壳611设在圆筒部的内部,圆筒部的周壁上设有与第二蜗壳611的第二出风口相对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风机组件61邻近室内出风口212设置。由此,可以降低第二风机组件61的装配难度,降低新风机100内部结构的复杂度,同时还可以便于后续的维修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新风机100还包括:换热器7,换热器7位于容纳空间内且与底板1连接,换热器7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一气流通道的一部分,第二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二气流通道的一部分。
由此,室内的空气在经过换热器7排向室外的过程中,可以与换热器7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这部分空气的余热或者余冷的回收,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同时,室外的新鲜空气在经过换热器7输送至室内的过程中,可以与换热器7进行换热,以实现对新鲜空气的加热或者冷却,从而减少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换热通道靠近室内进风口2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71。可以理解的是,从室内排至室外的空气,在进入第一换热通道之前需要首先穿过第一过滤网71,通过第一过滤网71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杂质过滤掉,避免这些灰尘或者杂质排至室外,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大气环境的保护。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换热通道靠近室外进风口22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72。可以理解的是,从室外输送至室内的空气,在进入第二换热通道之前需要首先穿过第二过滤网72,通过第二过滤网72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或者杂质过滤掉,避免这些灰尘或者杂质排至室内,从而可以提升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进而保护用户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新风机100还包括:支撑板8,支撑板8与底板1连接,支撑板8的部分朝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支撑部81,换热器7支撑在支撑部81上。支撑板8对换热器7具有支撑作用,通过支撑板8与底板1的连接,可以提升底板1的结构强度,保证换热器7连接和固定的可靠性。此外,当换热器7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换热器7可以沿着支撑部81从容纳空间中滑出,从而可以降低换热器7维修和更换的难度。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部81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81间隔开,且两个支撑部81之间设置有密封海绵9,以实现换热器7与支撑板8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板8上还具有滑动槽82,第一过滤网71的一端位于滑动槽82内。当第一过滤网71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时,可以将第一过滤网71从换热器7上取出,通过在支撑板8上设置滑动槽82,第一过滤网71的一端可以沿着滑动槽82滑动,从而可以降低第一过滤网71取放的难度,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侧板2包括: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第一板2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的一端连接,室内进风口211和室内出风口212位于第一板21上。第二板22的一端与第一板21的另一端连接,室外进风口221和室外出风口222位于第二板22上。第三板23的一端与第二板2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三板23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滑动槽82和换热器7均与第三板23相对。
第三板23与第二板22以及第一板21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当需要对新风机100的内部进行检修或者清理时,可以将第三板23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上拆卸下来,从而为用户或者维修师傅提供可操作的空间。由此,可以降低维修和清理的难度,提升维修和清理的效率。
例如,当用户需要对第一过滤网71进行清洗时,可以将第三板23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上拆卸下来,由于滑动槽82与第三板23相对,当第三板23被拆卸下来时,滑动槽82可以暴露出来,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将第一过滤网71从滑动槽82中抽出。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新风机100包括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顶板4、换热器7、支撑板8、第一风机组件51和第二风机组件61。
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2宽度方向的下端与底板1连接,且第一侧板2所在的平面与底板1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侧板2上设有室外进风口221、室外出风口222、室内进风口211和室内出风口212。第一侧板2具体包括: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第一板2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的一端连接,室内进风口211和室内出风口212位于第一板21上。第二板22的一端与第一板21的另一端连接,室外进风口221和室外出风口222位于第二板22上。第三板23的右端与第二板22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三板23的左端与第一侧板2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侧板3宽度方向的下端与底板1连接,且第二侧板3由底板1弯折形成,第二侧板3长度方向的左端与第一侧板2长度方向的左端连接,第二侧板3的长度方向的右端与第一侧板2的长度方向的右端连接,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和底板1限定出上部敞开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进风口211和室外出风口222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室内出风口212和室外进风口221连通。
如图1所示,顶板4与第一侧板2宽度方向的上端和第二侧板3宽度方向的上端连接以封堵容纳空间的上部敞开口。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换热器7位于容纳空间内且与底板1连接,换热器7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一气流通道的一部分,第二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二气流通道的一部分。第一换热通道的靠近室内进风口2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71,第二换热通道的靠近室外进风口221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网72。
如图1所示,第一风机组件51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且邻近室外出风口222设置,第一风机组件51可以驱动气流从室内进风口211流向室外出风口222,底板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52,第一风机组件51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具体地,第一风机组件51包括:第一蜗壳511、第一电机512和第一风轮513,第一蜗壳511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第一电机512与第一安装板52连接且穿设在第一蜗壳511上,第一风轮513位于第一蜗壳511内,第一风轮513与第一电机512的输出轴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风机组件61位于第二气流通道内且邻近室内出风口212设置,第二风机组件61可以驱动气流从室外进风口221流向室内出风口212,底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62,第二风机组件61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具体地,第二风机组件61包括:第二蜗壳611、第二电机612和第二风轮613,第二蜗壳611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第二电机612与第二安装板62连接且穿设在第二蜗壳611上,第二风轮613位于第二蜗壳611内,第二风轮613与第二电机612的输出轴连接。
其中,第二安装板62与第一安装板5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安装板52和第二安装板62在与底板1定位安装时,第二安装板62的安装方向为第一安装板52顺时针旋转180°后的方向。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支撑板8与底板1连接,支撑板8的部分朝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支撑部81,换热器7支撑在支撑部81上。当换热器7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换热器7可以沿着支撑部81从容纳空间滑出(参照图6),从而可以降低换热器7维修和更换的难度。此外,支撑板8上还具有滑动槽82,第一过滤网71的一端位于滑动槽82内。当第一过滤网71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时,可以将第一过滤网71从换热器7上取出,通过在支撑板8上设置滑动槽82,第一过滤网71的一端可以沿着滑动槽82滑动,从而可以降低第一过滤网71取放的难度,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第二侧板由所述底板弯折形成,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限定出上部敞开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限定出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出风口和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和
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封堵所述容纳空间的上部敞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
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内进风口流向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
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且穿设在所述第一蜗壳上;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蜗壳内,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邻近所述室外出风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
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室外进风口流向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
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且穿设在所述第二蜗壳上;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蜗壳内,所述第二风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邻近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一气流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被构造成第二气流通道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靠近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支撑部,所述换热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还具有滑动槽,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板上;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板上;和
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动槽和所述换热器均与所述第三板相对。
CN201920185655.9U 2019-02-01 2019-02-01 新风机 Active CN20958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655.9U CN209588292U (zh) 2019-02-01 2019-02-01 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655.9U CN209588292U (zh) 2019-02-01 2019-02-01 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8292U true CN209588292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5655.9U Active CN209588292U (zh) 2019-02-01 2019-02-01 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8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8506B2 (ja) 外気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空調機室内機
CN11331011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105937A (zh) 环窗框热回收式新风机
CN10520262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352165B (zh) 一种空调及其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方法
CN100547306C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109579147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123198A (zh) 离子净化装置
KR20080051974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9588292U (zh) 新风机
CN105402823A (zh) 一种新风机
CN207146571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846686U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EP3367007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1374706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131315A (zh) 一种实验室管道式排风过滤设备
CN100529556C (zh) 空调器
CN209181109U (zh) 新风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KR200245703Y1 (ko) 패키지에어컨의실내기
CN207146582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296241U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209588291U (zh) 新风机
CN107355867A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388377A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9631613A (zh) 用于建筑暖通的低噪音横流式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