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6686U -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46686U
CN208846686U CN201820313357.9U CN201820313357U CN208846686U CN 208846686 U CN208846686 U CN 208846686U CN 201820313357 U CN201820313357 U CN 201820313357U CN 208846686 U CN208846686 U CN 20884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module
cleaning modul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33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133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46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4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46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化模组及空调器,其中,净化模组包括支撑架;格栅组件,设于支撑架的进风面上;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设于支撑架中与进风面相连的侧面;至少一个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设于由进风面以及侧面合围而成的容纳腔内,其中,所有净化模块覆盖支撑架的通风面积,以使空气经净化模块通过支撑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净化模组中的净化模块装卸方便,便于将净化模块取出以对净化模块进行更换或维修维护,使净化模组的净化性能更加稳定。在净化模块出现故障时,只需更换净化模块而不需对整个净化模组进行更换,维修维护的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化模组以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进风口通常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通常整体固定于空调器的进风口处,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下降,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或更换过滤装置,此时只能将过滤装置整体从空调器上卸下,随后清理过滤装置并重新安装或更换新的过滤装置,操作繁琐,同时更换新的过滤装置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净化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净化模组,包括:支撑架;格栅组件,设于支撑架的进风面上;至少一个净化模块,设于由进风面以及侧面合围而成的容纳腔内,其中,所有净化模块覆盖支撑架的通风面积,以使空气经净化模块通过支撑架。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架的进风面以及侧面围成用于容纳净化模块的容纳腔,在净化模块安装时,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进入并安装至容纳腔内,通过支撑架和格栅组件对净化模块的限位作用,使净化模块固定,使净化模块安装较为简便。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口的横截面只需略大于净化模块侧面的横截面即可使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因而不必在支撑架上预留较大的开口,便于提高支撑架的强度。在净化模组工作时,格栅组件将净化模块与外界分隔开,减少净化模块收到碰撞而损坏的可能性,便于提高净化模组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上述结构,空气仅能通过所述格栅组件的净化模块由净化模组的进风侧流入且由净化模组的出风侧,无法经其余位置不经净化模块流入,从而保证由净化模组流出的空气全部经过净化模块进行净化,减少发生从风阻较小甚至为零的无净化区域流出的可能性。
其中,将净化模块单独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结构部件,在进行净化效率的实验和测试时,无需将整个净化模组或固定有净化模组的家用电器进行测试,只需测试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即可,更便于实际的操作,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造成损坏的话,选择只更换净化模块较之更换整个净化模组甚至整个家用电器而言,成本也大大降低。
值得说明的是,格栅组件优选为格栅条或格栅板,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对净化模块从容纳腔中向进风面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同时不影响待净化气体流过净化模块即可作为本申请中的格栅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设于支撑架中与进风面相连的侧面,每个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设于容纳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支撑架与进风面相连的侧面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在净化模块安装时,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沿侧向进入并安装至容纳腔内,从而使得在具有该净化模组的空调器靠近墙体时,不会因过多占用后侧的进风空间,从而在更换或维修时减少用户需将空调器移动位置的操作,简化更换流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止位结构,与格栅组件相对设于支撑架的出风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止位结构与格栅组件在支撑架的出风面上相对设置,在净化模块经由安装口进入容纳腔时,在净化模块到达安装位置时止位结构与净化模块止抵,以限制净化模块的位移,即在净化模组安装过程中只需使净化模块与止位结构止抵,即可完成净化模块的定位,使净化模块的安装更加方便,便于提高净化模组的装配效率。
同时,当止位结构与格栅组件止抵,止位结构还能够提高格栅组件的结构强度;当格栅组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止位结构还便于格栅组件的安装定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滑槽,沿净化模块的安装方向设于容纳腔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滑槽沿净化模块的安装方向设于容纳腔的两侧,可以理解,净化模块的安装方向即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孔时移动的方向,因而滑槽与安装口的轴线平行或近似平行。在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后,滑槽能够对净化模块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上的位移进行限制,以减少净化模块安装时定位不准的情况的可能性,使净化模块在安装过程中定位准确,便于提高净化模组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分隔筋,每个分隔筋连接进风面的相对两侧,以使支撑架与分隔筋围成多个进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隔筋连接进风面相对的两侧,能够提高支撑架进风面部位的结构强度。同时,支撑架和分隔筋围成多个进风口,便于净化模组对流经进风面的气体流向分别进行调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隔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隔筋相互垂直固设于支撑架上,以将进风面分为四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上设有格栅。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分隔筋相互垂直,使四个进风口形状规则,便于净化模组进风均匀。
其中,优选地,两个分隔筋互相平分,以将外框分为面积相同的四个安装区域,四个安装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净化模块,四个安装区域中的净化模块进风均匀,减少净化模组周围气体流动不均匀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四个安装区域中的净化模块尺寸相同,因此只需要一种规格的净化模块便能满足净化模组的安装需求,简化净化模组的设计制造,也降低了生产压力。还需指出的是,分隔筋能够提高格栅组件的支撑架的强度,减少格栅组件的支撑架由于强度不够而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净化模块具体包括:过滤层,设于容纳腔内靠近格栅组件的一侧;电净化层,设于容纳腔内远离格栅组件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体从净化模块靠近格栅组件的一侧流向净化模块远离格栅组件的一侧,因此,在气体流经净化模块的时候,首先经过过滤层,过滤层能够将气体中直径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滤层过滤的气体随后流经电净化层,电净化层能够吸收气体中直径较小的杂质,此时,通过过滤层和电净化层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气体中的大多数杂质进行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止位结构具体包括由支撑架的上侧向下延伸和/或由支撑架的下侧向上延伸且沿安装方向的止位筋,滑槽具体包括与止位筋间隔设于容纳腔两侧的导向筋,其中,通过止位筋与导向筋的配合实现电净化层的导向,通过导向筋与格栅组件的配合实现过滤层的导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纳腔的上侧和/或设有滑槽,滑槽包括延伸方向与净化模块的安装方向一致的导向筋,通过导向筋之间的配合,或通过导向筋与格栅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净化模组安装过程中的导向。在容纳腔上下两侧的至少一侧设有止位结构,止位结构设于容纳腔上侧时,止位结构包括由支撑架的上侧向下延伸的止位筋;当由止位结构位于容纳腔的下侧时,止位结构包括由支撑架的下侧向上延伸且沿安装方向的止位筋。在净化模块安装时,净化模块通过安装口后位于滑槽中,具体来说,通过相邻两个导向筋的作用,实现对电净化层的导向,通过导向筋和格栅组件的作用,实现对过滤层的导向,最终,电净化层与止位筋止抵,过滤层与止位筋和/或格栅组件止抵,完成净化模块的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滤层与格栅组件的内壁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层与格栅组件的内壁相贴合,以减小过滤层与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气体通过滤层与内壁之间的间隙直接流向电净化层的可能性,提高净化模组的净化效果。同时通过减少流向电隔离层的直径较大的杂质,以延长电隔离层的更换周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把手,固设于净化模块靠近安装口的一侧,以调整净化模块在滑槽内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把手固设于净化模块安装完成时靠近安装口的一侧,在净化模块安装时,通过把手操控净化模块的状态,使净化模块的安装更加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格栅组件呈弧形,安装口沿轴向设于格栅组件的侧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气体从净化模组安装口的所在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因此,安装口设于远离格栅组件的轴线的一侧时,净化模组的进风面积较大,进而能够提高净化模组的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有进风面板进风口;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净化模组,设于进风面板进风口处,且与进风面板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净化模组设于进风面板的进风面板进风口处,能够流入空调器的空气进行过滤,能够减少流入空调器的空气中的杂质,减少空调器内部灰尘积累的可能性。同时,净化模组与出风面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净化模组进行维修维护。还需指出的是,净化模组的净化模块安装方便,便于空调器使用过程中对净化模块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中,优选地,进风面板为弧形,净化模组设于远离进风面板轴线的一侧,以增大空调器的进风面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出风面板,与进风面板配合以构成容纳净化模组的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体流过进风面板的进风面板进风口,并经由净化模组流入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围成的壳体中,壳体内部的空气经空调器处理后,经由出风面板从壳体中排出,以实现对室内的温度或湿度等的调节。
由于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可拆连接,在空调器的生产过程中,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分别进行生产,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单独生产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产品的品控,进而便于提高生产率。
同时,进风面板和出风面板上的部件相互独立,使部件之间连接关系较为简单,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改进时,只需对进风面板或出风面板上的局部结构进行改进,空调器的设计改良更加便捷。与改良的结构不相关的部件能够在改良后继续使用,便于降低空调器的生产成本,提高空调器的生产率。
在空调器使用过程中,在过滤组件以及与过滤组件相邻的结构上会附着灰尘等杂物,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过滤组件以及进风面板与过滤组件相邻的部位均进行清洗,此时将进风面板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空调器的清洗更加方便。
特别是过滤装置中含有电净化层时,电净化层会使部分灰尘粒子带电,而进风面板往往为塑料件,带电的灰尘粒子容易附着在塑料件上,因而进风面板上更容易附着灰尘,可拆卸的进风面板便于及时对进风面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便于保持空调器的性能。可以理解,当进风面板拆卸下来时,电净化层同时断电,在对电净化层进行清洗时,能够减少带电清洗的可能性,进而减少触电的可能性,提高空调器使用的安全性。
还需指出的是,当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围成的壳体中的部件需要维修或保养时,拆下进风面板使可操作空间提高,对壳体中的部件的维修或保养更加便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加强筋,设于进风面板进风口处,每个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侧边,其中,净化模组通过多个加强筋止抵于进风面板进风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筋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侧边,因而能够提高进风面板进风面板进风口处的强度。同时,净化模组在安装位置与多个加强筋止抵,在净化模组安装时使净化模组与多个加强筋止抵即完成了净化模组的定位,使净化模组的安装更加方便,便于提高空调器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风面板进风口呈长方形,至少一个加强筋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短边,至少一个加强筋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长边。
在该技术方案中,长方形进风面板进风口的短边和长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加强筋,以减少长方形进风面板进风口某一侧强度较小的可能性。
其中,优选地,至少存在一组分别连接相对的两个短边和分别连接相对的两个长边的两个加强筋相交,以提高进风面板进风面板进风口出的强度。
其中,优选地,连接相对的两个短边的加强筋,与任一个连接相对的两个长边的加强筋相交且垂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于壳体内且互相连通的贯流风道以及换热腔,其中,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以及设于换热器底部的接水盘。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流过净化模组后,首先流入换热腔中,空气在换热腔中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在换热器换热的过程中,换热器表面容易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由换热器的表面滴落,落入换热器底部的接水盘中,接水盘能够对从换热器上滴落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以减少空调器因冷凝水产生故障的可能性。空气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经贯流风道排出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范围较大,且风力较为柔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贯流风机,设于贯流风道内,且贯流风机的轴线垂直于壳体的底板,气体经进风面板进风口流入贯流风道,由出风面板向外出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体经进风面板进风口流入贯流风道,在贯流风道中贯流风机的作用下,气体经由出风面板向外排出。由于贯流风机的轴线垂直于壳体的底板,因此由出风面板排出的气体沿竖直方向分布,在空调器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同时向高处和低处出风,便于空调器快速调节室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化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化模组的净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化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化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化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净化模组的净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部分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进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A-A截面的剖面图。
其中,图1至图1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净化模组,102支撑架,104格栅组件,106安装口,108净化模块,1082电净化层,1084过滤层,110止位结构,1102止位筋,112滑槽, 1122导向筋,1124第一滑槽,1126第二滑槽,114分隔筋,116把手, 20空调器,202进风面板,2022进风面板进风口,204出风面板,2042出风口,206加强筋,208换热器,210贯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模组 10,主要包括支撑架102、固设于支撑架102进风面上的格栅组件104以及净化模组10,净化模组10通过安装口106设于由进风面以及侧面合围而成的容纳腔内。
具体地,净化模组10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隔筋114,且每个分隔筋114 连接进风面的相对两侧,以使支撑架102与分隔筋114围成四个相同大小的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对应一个容纳净化模块108的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均对应一个设于支撑架102中与进风面相连的侧面的安装口106以及一个净化模块108。净化模块108还包括设于沿净化模块108的安装方向设于容纳腔的两侧的滑槽 112,以及与格栅组件104相对设于支撑架102的出风面上的止位结构110,止位结构110包括由支撑架102的上侧向下延伸和由支撑架102的下侧向上延伸且沿安装方向的止位筋1102,滑槽112具体包括与止位筋1102间隔设于容纳腔两侧的多个导向筋1122,其中,靠近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与格栅组件104以及支撑架102围成第二滑槽1126,远离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 与靠近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以及支撑架102围成第一滑槽1124,止位筋1102将第一滑槽1124分为隔开的两部分。
净化模块108包括设于容纳腔内靠近格栅组件104的一侧的过滤层1084 以及设于容纳腔内远离格栅组件104的一侧的电净化层1082,且净化模组10 还包括固设于净化模块108靠近安装口106的一侧的把手116,以通过把手116 调整净化模块108在滑槽112内的位置,净化模块108安装至容纳腔中的过程中,通过止位筋1102与导向筋1122的配合实现电净化层1082的导向,通过导向筋1122与格栅组件104的配合实现过滤层1084的导向。
在该实施例中,将净化模块108单独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结构部件,且净化模块108安装简便,便于净化模块108的安装和维修维护,能够保证净化模组 10净化性能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格栅组件104以及和支撑架102围成用于容纳净化模块108 的容纳腔,并且在支撑架102与进风面相连的侧面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106,容纳腔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向筋1122和止位筋1102。在净化模块108 安装时,操作把手116使净化模块108的一端首先进入并通过安装口106,以使净化模块108逐渐进入容纳腔中,随后,通过安装口106部分的净化模块 108进入滑槽112中,具体来说,过滤层1084进入第二滑槽1126中,即通过靠近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和格栅组件104的配合实现过滤层1084的导向;电净化层1082进入第一滑槽1124中,即通过靠近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和远离格栅组件104的导向筋1122的配合实现电净化层1082的导向。直至电净化层1082与止位筋1102相抵,且过滤层1084与支撑架102的侧面止抵,此时即完成了净化模块108的安装定位。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108安装简便,便于净化模块108的安装和维修维护。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口 106的横截面只需略大于净化模块108侧面的横截面即可使净化模块108通过安装口106,因而不必在支撑架102上预留较大的开口,便于提高支撑架102 的强度。
其中,将净化模块108单独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结构部件,在进行净化效率的实验和测试时,无需将整个净化模组10或固定有净化模组10的家用电器进行测试,只需测试净化模块108的净化效率即可,更便于实际的操作,同时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造成损坏的话,选择只更换净化模块 108较之更换整个净化模组10甚至整个家用电器而言,成本也大大降低。
值得说明的是,格栅组件104优选为格栅条或格栅板,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对净化模块108从容纳腔中向进风面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同时不影响待净化气体流过净化模块108即可作为本申请中的格栅组件104。
在净化模组10工作时,气体经由格栅组件104流向净化模块108,在气体流经净化模块108的时候,需要首先经过过滤层1084,因而过滤层1084能够将气体中直径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滤层1084过滤的气体随后流经电净化层1082,电净化层1082能够吸收气体中直径较小的杂质,此时,通过过滤层1084和电净化层1082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气体中的大多数杂质进行过滤,过滤效果更好。格栅组件104能够减少净化模块108被磕碰的可能性,以提高净化模块108过滤性能的可靠性。
分隔筋114连接进风面相对的两侧,能够提高支撑架102进风面部位的结构强度。并且两个分隔筋114互相垂直平分,以将外框分为面积相同的四个安装区域,四个安装区域中分别安装有净化模块108,四个安装区域中的净化模块108进风均匀,减少净化模组10周围气体流动不均匀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四个安装区域中的净化模块108尺寸相同,因此只需要一种规格的净化模块 108便能满足净化模组10的安装需求,简化净化模组10的设计制造,也降低了生产压力。还需指出的是,分隔筋114能够提高格栅组件104的支撑架102 的强度,减少格栅组件104的支撑架102由于强度不够而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其中,优选地,优选地,过滤层1084与格栅组件104的内壁相贴合,以减小过滤层1084与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气体通过滤层1084与内壁之间的间隙直接流向电净化层1082的可能性,提高净化模组10的净化效果。同时通过减少流向电隔离层的直径较大的杂质,以延长电隔离层的更换周期。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优选地,格栅组件104呈弧形,安装口106沿轴向设于格栅组件104的侧面。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气体从净化模组10安装口106的所在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因此,安装口106设于远离格栅组件104的轴线的一侧时,净化模组 10的进风面积较大,进而能够提高净化模组10的进风量。
其中,优选地,格栅组件104和支撑架102一体成型,以提高各占组件和支撑架102整体结构的强度。
如图10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20,包括:进风面板202,进风面板202上设有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净化模组10,设于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处,且与进风面板202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模组10设于进风面板202的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 处,能够流入空调器20的空气进行过滤,能够减少流入空调器20的空气中的杂质,减少空调器20内部灰尘积累的可能性。同时,净化模组10与进风面板 202通过卡扣组件以及螺钉螺孔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对净化模组10进行维修维护。还需指出的是,净化模组10的净化模块108安装方便,便于空调器20使用过程中对净化模块108进行维修或更换。
如图10至图13所示,优选地,进风面板202为弧形,净化模组10设于远离进风面板轴线的一侧,以增大空调器20的进风面积。
如图14和图15所示,优选地,还包括:出风面板204,与进风面板202 配合以构成容纳净化模组10的壳体,出风面板204包括用于出风的出风口 2042,出风口2042正对于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且在二者之间形成有风道。空调器20还包括贯流风机210以及设于由出风口2042和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 之间形成的风道内的换热器208,进一步地,换热器208也在贯流风机210与进风面板之间202。
在该实施例中,在贯流风机210的作用下,空气流过进风面板202的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并经由净化模组10流入进风面板202与出风面板204围成的壳体中,在换热器208的作用下实现对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制冷或制热后的空气经由出风面板204的出风口2042排出,以调节室内温度。
由于进风面板202与出风面板204可拆连接,在空调器20的生产过程中,进风面板202和出风面板204分别进行生产,进风面板202和出风面板204 单独生产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产品的品控,进而便于提高生产率。
同时,进风面板202和出风面板204上的部件相互独立,使部件之间连接关系较为简单,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改进时,只需对进风面板202或出风面板 204上的局部结构进行改进,空调器20的设计改良更加便捷。与改良的结构不相关的部件能够在改良后继续使用,便于降低空调器20的生产成本,提高空调器20的生产率。
在空调器20使用过程中,在过滤组件以及与过滤组件相邻的结构上会附着灰尘等杂物,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过滤组件以及进风面板202与过滤组件相邻的部位均进行清洗,此时将进风面板202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空调器20的清洗更加方便。
特别是过滤装置中含有电净化层1082时,电净化层1082会使部分灰尘粒子带电,而进风面板202往往为塑料件,带电的灰尘粒子容易附着在塑料件上,因而进风面板202上更容易附着灰尘,可拆卸的进风面板202便于及时对进风面板202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便于保持空调器20的性能。可以理解,当进风面板202拆卸下来时,电净化层1082同时断电,在对电净化层1082进行清洗时,能够减少带电清洗的可能性,进而减少触电的可能性,提高空调器20使用的安全性。
还需指出的是,当进风面板202与出风面板204围成的壳体中的部件需要维修或保养时,拆下进风面板202使可操作空间提高,对壳体中的部件的维修或保养更加便捷。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加强筋206,设于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处,每个加强筋206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相对的两个侧边,其中,净化模组10通过多个加强筋206止抵于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处。
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筋206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相对的两个侧边,因而能够提高进风面板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处的强度。同时,净化模组10 在安装位置与多个加强筋206止抵,在净化模组10安装时使净化模组10与多个加强筋206止抵即完成了净化模组10的定位,使净化模组10的安装更加方便,便于提高空调器20的装配效率。
如图12和图13所示,优选地,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呈长方形,至少一个加强筋206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相对的两个短边,至少一个加强筋206 连接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相对的两个长边。
在该实施例中,长方形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的短边和长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加强筋206,以减少长方形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某一侧强度较小的可能性。
如图13所示,优选地,至少存在一组分别连接相对的两个短边和分别连接相对的两个长边的两个加强筋206相交,以提高进风面板进风面板进风口 2022出的强度。
如图13所示,优选地,连接相对的两个短边的加强筋206,与任一个连接相对的两个长边的加强筋206相交且垂直,以提高进风面板202和加强筋 206整体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设于壳体内且互相连通的贯流风道以及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208以及设于换热器208底部的接水盘。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流过净化模组10后,首先流入换热腔中,空气在换热腔中与换热器208进行换热,在换热器208换热的过程中,换热器208表面容易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由换热器208的表面滴落,落入换热器208底部的接水盘中,接水盘能够对从换热器208上滴落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以减少空调器 20因冷凝水产生故障的可能性。空气与换热器208进行换热后,经贯流风道排出空调器20,经贯流风道排出的空气的出风范围较大,且风力较为柔和。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贯流风机,设于贯流风道内,且贯流风机的轴线垂直于壳体的底板,气体经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流入贯流风道,由出风面板 204向外出风。
在该实施例中,气体经进风面板进风口2022流入贯流风道,在贯流风道中贯流风机的作用下,气体经由出风面板204向外排出。由于贯流风机的轴线垂直于壳体的底板,因此由出风面板204排出的气体沿竖直方向分布,在空调器20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同时向高处和低处出风,便于空调器20快速调节室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净化模组中的净化模块装卸方便,便于将净化模块取出以对净化模块进行更换或维修维护,使净化模组的净化性能更加稳定。在净化模块出现故障时,只需更换净化模块而不需对整个净化模组进行更换,维修维护的成本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
格栅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进风面上;
至少一个净化模块,设于由所述进风面以及与所述进风面相连的侧面合围而成的容纳腔内,
其中,所有所述净化模块覆盖所述支撑架的通风面积,以使空气经所述净化模块通过所述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支撑架中与所述进风面相连的侧面,每个所述净化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位结构,与所述格栅组件相对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出风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槽,沿所述净化模块的安装方向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分隔筋,每个所述分隔筋连接所述进风面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分隔筋围成多个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分隔筋相互垂直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将所述进风面分为四个进风口,每个所述进风口上设有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具体包括:
过滤层,设于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格栅组件的一侧;
电净化层,设于所述容纳腔内远离所述格栅组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结构具体包括由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向下延伸和/或由所述支撑架的下侧向上延伸且沿所述安装方向的止位筋,所述滑槽具体包括与所述止位筋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两侧的导向筋,
其中,通过所述止位筋与所述导向筋的配合实现所述电净化层的导向,通过所述导向筋与所述格栅组件的配合实现所述过滤层的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格栅组件的内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把手,固设于所述净化模块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以调整所述净化模块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和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件呈弧形,所述安装口沿轴向设于所述格栅组件的侧面。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上设有进风面板进风口;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组,设于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处,且与所述进风面板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加强筋,设于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处,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侧边,
其中,所述净化模组通过所述多个加强筋止抵于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呈长方形,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短边,至少一个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相对的两个长边。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面板,与所述进风面板配合以构成容纳所述净化模组的壳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互相连通的贯流风道以及换热腔,
其中,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以及设于所述换热器底部的接水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贯流风机,设于所述贯流风道内,且所述贯流风机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底板,气体经所述进风面板进风口流入所述贯流风道,由所述出风面板向外出风。
CN201820313357.9U 2018-03-07 2018-03-07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Active CN208846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3357.9U CN208846686U (zh) 2018-03-07 2018-03-07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13357.9U CN208846686U (zh) 2018-03-07 2018-03-07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46686U true CN208846686U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5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3357.9U Active CN208846686U (zh) 2018-03-07 2018-03-07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466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2750A (zh) * 2018-03-07 2018-07-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111288549A (zh) * 2019-07-04 2020-06-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2750A (zh) * 2018-03-07 2018-07-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111288549A (zh) * 2019-07-04 2020-06-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11288549B (zh) * 2019-07-04 2021-06-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16557T3 (es) Unidad de exterior de un acondicionador de aire
CN108278762A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KR100740770B1 (ko) 조습장치
CN208846686U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106369786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2233853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KR10230254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520262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102283550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8731107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87427A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8224596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5674408B (zh) 圆形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41905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含其的厨房空调
CN108302750A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208296241U (zh) 净化模组和空调器
CN10846907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8846563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8253541A (zh) 空调器
CN208901515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8845487U (zh) 一种热磨液压站冷却系统
CN208349445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1109564B (zh) 空调器
CN101109565B (zh) 空调器
CN215808865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