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7508U -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7508U
CN209587508U CN201822155137.0U CN201822155137U CN209587508U CN 209587508 U CN209587508 U CN 209587508U CN 201822155137 U CN201822155137 U CN 201822155137U CN 209587508 U CN209587508 U CN 20958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grid
fixedly connected
switching device
connected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5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堂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gche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gche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gche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gcheng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55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扇,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金属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网切换设备的技术领域。该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通过风冷和水冷同时对并网切换装置进行散热,使散热的效果更加的好,更加的快速高效,保证了并网切换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对并网切换装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限位,使并网切换装置可以更加稳定的在散热装置上,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网切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背景技术
并网是指单独的通信、输电等线路并入整个网络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现有并网切换设备由3台2U机箱组成,机箱采用太极生产的标准上架机箱,前面板明确标识被测设备的名称及各通道加断电指示灯。后面板采用J36A接插件,安全可靠。
并网切换装置在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大量的热,过热会使设备运行速度降低,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损坏仪器,现有的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解决了现有的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扇,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金属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板,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第一移动块的正面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表面的上下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底部的左右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导热板的底部贯穿冷却箱且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所述导热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冷却箱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冷却箱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却箱的右侧贯穿有进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块前后两侧均贯穿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远离金属网的一侧和第二凹槽的内表面之间且位于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凹槽内表面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二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和L形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硅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动块的底部通过第三弹性件与第四凹槽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支撑座且延伸至支撑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通过通过四个轴流风扇产生向下的气流,气流将并网切换装置的产生的热量向下带动,通过散热孔散出,同时金属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并网切换装置的底部与金属网结合,金属网直接将热量导出,通过多个导热板将热量导入到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中,通过冷区液进行散热,冷凝器可以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使其可以持续对并网切换装置进行散热,导热板的顶部为三角形,可以增大与金属网的接触面积,加快导热,导热板位于冷却箱内部的部分的左右两侧为波浪形,可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通过风冷和水冷同时对并网切换装置进行散热,使散热的效果更加的好,更加的快速高效,保证了并网切换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该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通过依次拉动两个带动块,带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卡块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块移动,两个第一移动块带动两个限位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拉动时,可以略微按压带动块,减少卡块与第二凹槽内表面的摩擦,便于移动,当移动到卡块与卡槽的位置应时,通过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使卡块移入到卡槽对限位板进行限位,然后将并网切换设备放置到金属网上,此时在按压带动,使卡块移进第四凹槽,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将推动限位板,同时向上拉松L形板,使L形板的顶部高于并网切换装置,两个限位板可以对并网切换装置的左右两侧进行夹紧,两个L形块通过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对并网切换装置的顶部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通过对并网切换装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限位,使并网切换装置可以更加稳定的在散热装置上,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移动块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座、2-第一凹槽、3-金属网、4-轴流风扇、5-冷却箱、6- 冷凝器、7-导热板、8-进液管、9-散热孔、10-第二凹槽、11-第一移动块、 12-滑杆、13-限位板、14-第三凹槽、15-硅胶垫、16-L形板、17-第二移动块、 18-第一弹性件、19-第四凹槽、20-卡块、21-连接杆、22-第二弹性件、23- 带动块、24-滑槽、25-卡槽、26-第三移动块、27-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网3,金属网3的顶部与支撑座1的顶部平齐,金属网3为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扇4,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箱5,金属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板7,支撑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内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11,第一移动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 14,第三凹槽14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7,第二移动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16,第一移动块11的正面开设有第四凹槽19,第四凹槽19内表面的上下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26,第三移动块 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0,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左右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9,导热板7的底部贯穿冷却箱5且延伸至冷却箱5的内部,导热板7 与冷却箱5连接处通过密封处理,导热板7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冷却箱5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导热板7的左右两侧呈波浪形,可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且导热板7的顶部为三角形,增大与金属网3的接触面积,加快导热,冷却箱5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器6,冷凝器6与轴流风扇4均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冷却箱5的右侧贯穿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与冷却箱5连接处通过密封处理,进液管8的底端贯穿支撑座1且延伸至支撑座1 的下方,进液管8上设置有球阀,冷却液长时间会蒸发散失,可以通过进液管8补充,第一移动块11前后两侧均贯穿有滑杆12,滑杆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10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块11远离金属网3 的一侧和第二凹槽10的内表面之间且位于滑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8第三凹槽14内表面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22与第二移动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13相对的一侧和L形板16的一侧均设置有硅胶垫 15,硅胶垫15位导热性好的硅胶制成,第三移动块26的底部通过第三弹性件27与第四凹槽19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卡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支撑座1且延伸至支撑座1的外部,支撑座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21相适配的滑槽24,滑槽24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与卡块20相适配的卡槽25,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块23。
工作时,通过四个轴流风扇4产生向下的气流,气流将并网切换装置的产生的热量向下带动,通过散热孔9散出,同时金属网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并网切换装置的底部与金属网3结合,金属网3直接将热量导出,通过多个导热板7将热量导入到冷却箱5内部的冷却液中,通过冷区液进行散热,冷凝器6可以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使其可以持续对并网切换装置进行散热,导热板7的顶部为三角形,可以增大与金属网3的接触面积,加快导热,导热板7位于冷却箱5内部的部分的左右两侧为波浪形,可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并且在将并网切换装置放入到支撑座1上时,首先通过依次拉动两个带动块23,带动块23通过连接杆21带动卡块20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块11移动,两个第一移动块11带动两个限位板13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拉动时,可以略微按压带动块23,减少卡块20与第二凹槽10内表面的摩擦,便于移动,当移动到卡块20与卡槽25的位置应时,通过第三弹性件27的作用使卡块20移入到卡槽25对限位板13进行限位,然后将并网切换设备放置到金属网3上,此时在按压带动23,使卡块20移进第四凹槽19,通过第一弹性件18的作用将推动限位板,同时向上拉松L形板16,使L形板16的顶部高于并网切换装置,两个限位板 可以对并网切换装置的左右两侧进行夹紧,两个L形板16通过第二弹性件22的作用对并网切换装置的顶部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并网切换装置可以更加稳定的在支撑座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网(3),所述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轴流风扇(4),所述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冷却箱(5),所述金属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板(7),所述支撑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表面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11),所述第一移动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4),所述第三凹槽(14)内表面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7),所述第二移动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16),所述第一移动块(11)的正面开设有第四凹槽(19),所述第四凹槽(19)内表面的上下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26),所述第三移动块(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表面底部的左右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9),所述导热板(7)的底部贯穿冷却箱(5)且延伸至冷却箱(5)的内部,所述导热板(7)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冷却箱(5)内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冷却箱(5)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器(6),所述冷却箱(5)的右侧贯穿有进液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11)前后两侧均贯穿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10)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11)远离金属网(3)的一侧和第二凹槽(10)的内表面之间且位于滑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4)内表面的底部通过第二弹性件(22)与第二移动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13)相对的一侧和L形板(16)的一侧均设置有硅胶垫(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块(26)的底部通过第三弹性件(27)与第四凹槽(19)内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支撑座(1)且延伸至支撑座(1)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21)相适配的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与卡块(20)相适配的卡槽(25),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动块(23)。
CN201822155137.0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Active CN20958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5137.0U CN209587508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5137.0U CN209587508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7508U true CN209587508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5137.0U Active CN209587508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7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889A (zh) * 2020-08-11 2020-12-15 安徽智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控制平台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7889A (zh) * 2020-08-11 2020-12-15 安徽智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控制平台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87508U (zh) 一种用于并网切换装置的散热支架
CN209176110U (zh) 一种灯座内芯件模具
CN2622866Y (zh) 风液整体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
CN21254426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基座
CN211088836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2987740U (zh) 一种新型橡胶生产加工用冷却水循环结构
CN210840394U (zh) 一种散热型网络机柜
CN20841821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照明灯
CN208234756U (zh) 玻璃杯生产热压机
CN208807009U (zh) 一种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用防尘机柜
CN207560621U (zh) 一种充电桩大功率skiving散热片
CN202048463U (zh)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CN206338773U (zh) 一种新型led灯
CN212659872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安装用多功能基座
CN104764273A (zh) 一种直冷服务柜的制冷结构
CN219796824U (zh) 一种广告机壁挂结构
CN215242822U (zh) 一种冰箱内胆用均匀散热吸塑模具
CN216850958U (zh)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CN204494286U (zh) 一种散热式led路灯
CN210267163U (zh) 一种基于灯具的接触热阻提升导热率半导体光电转换结构
CN208737834U (zh) 一种高亮智能led灯箱
CN212117919U (zh) 一种节约能源的电阻发热盘
CN210890947U (zh) 一种高清晰led显示屏
CN216055243U (zh) 一种一体式变压器并联输出的电源模块
CN216217787U (zh) 一种高效型pcb线路板加工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