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5070U - 危岩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危岩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5070U
CN209585070U CN201920146917.0U CN201920146917U CN209585070U CN 209585070 U CN209585070 U CN 209585070U CN 201920146917 U CN201920146917 U CN 201920146917U CN 209585070 U CN209585070 U CN 209585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rod
crag
installation gap
sup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69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超
高天翔
李健
周军
黄成楷
李强
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Mcc Testing Sichua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anzhihua Tianyu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anzhihua Tianyu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69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5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5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5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主动适应危岩体发展过程的危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为第一套接端,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为第二套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套接端套接在第二套接端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端内壁与第二套接端端面构成调节空间,所述弹簧沿支撑杆的轴向设置在调节空间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一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二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经常调整支撑装置的长短,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危岩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危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岩体差异风化易形成凹腔,凹腔上部的岩体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常形成坠落式危岩。当天降暴雨时,危岩体张拉裂隙充水,在水的压力作用下危岩体裂隙持续增大进而脱离母岩,产生崩塌。
为了减少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的做法是在危岩体下部凹腔中设置护面墙将凹腔封填,或者在危岩体自身张拉裂隙发育不深的情况下局部设置支撑柱。实际生产过程中,设计以最不利工况考虑,即考虑率危岩体与母岩全部脱离下部支撑的受压作用,从而忽略了裂隙下部未拉开岩体的抗弯效果。因为不同深度后缘裂隙及不同充水高度均导致整个危岩体合力大小及重心位置变化,为混沌性较强的计算模型,致使生产中为了保障安全造成下部支撑过强,浪费情况较重。
授权公告号为CN20787848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坠落式或倾倒式危岩体防护的支撑装置,包括顶板、多根连接柱、多根螺纹柱、支撑板、连接筒、内支撑筒、外支撑筒和底板。通过可调节高度的螺纹柱使支撑装置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危岩体空腔的内壁相接触,使支撑装置受力均匀、有效支撑。但该技术方案不能自主响应危岩体发展过程的协调变形,存在需不断调整支撑轴高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主动适应危岩体发展过程的危岩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危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弹簧;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为第一套接端,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为第二套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套接端套接在第二套接端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端内壁与第二套接端端面构成调节空间,所述弹簧沿支撑杆的轴向设置在调节空间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一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二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
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一安装间隙;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安装间隙相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第一连接端设置;
所述第一螺杆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间隙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且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
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安装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安装间隙相适配;
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第二连接端设置;
所述第二螺杆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间隙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且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调节空间中,所述安装块分别与调节空间的底壁、第二套接端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第一连接块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与第一安装间隙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第二连接块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厚度与第二安装间隙相适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一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二安装板与第二螺母之间,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沿第二连接杆的外周设置,所述限位凸起到第二套接端端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套接端端部到调节空间底壁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主动适应危岩体发展过程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经常调整支撑装置的长短,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座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座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杆;11-第一连接杆;111-第一套接端;12-第二连接杆;121-第二套接端;122-限位凸起;13-第一连接块;131-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块;141-第二连接孔;15-安装块;16-调节空间;2-弹簧;3-第一安装座;31-第一底板;32-第一安装板;33-第一固定板;34-第一螺母;35-第一安装间隙;4-第一螺杆;5-第二安装座;51-第二底板;52-第二安装板;53-第二固定板;54-第二螺母;55-第二安装间隙;6-第二螺杆;7-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危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5;所述支撑杆1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弹簧2;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为第一套接端111,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为第二套接端12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套接端111套接在第二套接端121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端111内壁与第二套接端121端面构成调节空间16,所述弹簧2沿支撑杆1的轴向设置在调节空间16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一安装座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二安装座5可拆卸连接。
第一安装座3、第二安装座5均通过锚杆7安装在需要支撑的岩体上,支撑杆1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上,支撑杆1的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座5上。第一连接杆11的第一套接端111内壁与第二连接杆12的第二套接端121端面构成的调节空间16中,设置有弹簧2,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支撑杆1长短的调节。第一套接端111套接在第二套接端121的外周,第一套接端111内壁构成盲孔结构,第二套接端121在调节空间16中滑动。由于弹簧2沿支撑杆1的轴向设置在调节空间16中,因此,调节空间16的底壁与第二套接端121的端面分别对弹簧2的两端位置进行限定。当上方危岩与母岩之间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弹簧2受上方危岩的重力而压缩,弹簧2自身具有的弹性变形对上方危岩施以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由于危岩的位置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比如:不断下坠或者向斜下方运动。因此,弹簧2能主动适应危岩体的发展过程,弹簧2为高强度弹簧。
连接装置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板、螺杆和螺母,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两个安装板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安装间隙,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设置在安装间隙中,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螺栓与螺母配合实现紧固。
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装置包括底板和螺母,螺母的横截面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有与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将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旋进螺母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当危岩往下坠或者向斜下方运动时,支撑杆1的倾斜程度会发生变化,而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连接端与螺母之间的螺纹配合无法进行斜率上的调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32、第一连接孔131、第一螺杆4和第一螺母34;所述第一安装板32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31上,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一安装间隙35;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孔131贯穿第一连接端设置;所述第一螺杆4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第一安装间隙35和第一连接孔131,所述第一螺杆4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且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是指第一连接端能够在第一安装间隙35中转动。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是指与构成第一安装间隙35的第一安装板32一侧的背面一侧。第一螺杆4穿过两个第一安装板32、第一安装间隙35、第一连接孔131,实现第一连接端的可拆卸连接,第一螺母34与第一螺杆4螺纹配合实现紧固。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52、第二连接孔141、第二螺杆6和第二螺母54;所述第二安装板52固定设置在第二底板51上,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安装间隙55;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孔141贯穿第二连接端设置;所述第二螺杆6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第二安装间隙55和第二连接孔141,所述第二螺杆6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的外侧,且与第二螺母54螺纹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是指第二连接端能够在第二安装间隙55中转动。第二安装板52的外侧,是指与构成第二安装间隙55的第二安装板52一侧的背面一侧。第二螺杆6穿过两个第二安装板52、第二安装间隙55、第二连接孔141,实现第二连接端的可拆卸连接,第二螺母54与第二螺杆6螺纹配合实现紧固。当危岩往下坠或者向斜下方运动时,第一连接端在第一安装间隙35中转动,第二连接端在第二安装间隙55中转动,以适应支撑杆1倾斜程度的变化。
为了对弹簧2两端的位置进行固定,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块15,所述安装块15位于调节空间16中,所述安装块15分别与调节空间16的底壁、第二套接端121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15套接。两个安装块15分别与调节空间16的底壁、第二套接端121的端面固定连接,弹簧2的两端分别套接在安装块15上,两端位置相对固定,弹簧2在压缩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3,所述第一连接孔131贯穿第一连接块1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13的厚度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第一连接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直径大小,只需第一连接块13的厚度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就能实现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第二连接孔141贯穿第二连接块14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14的厚度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第二连接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直径大小,只需第二连接块14的厚度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就能实现安装。
为了提高第一固定板33与第一螺母34的紧固效果,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3位于第一安装板32与第一螺母34之间,所述第一螺杆4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3。第一固定板33受到来自第一螺母34的预紧力,同时对第一安装板32施加力的作用,进而提高紧固效果。
为了提高第二固定板53与第二螺母54的紧固效果,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固定板53,所述第二固定板53位于第二安装板52与第二螺母54之间,所述第二螺杆6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3受到来自第二螺母54的预紧力,同时对第二安装板52施加力的作用,进而提高紧固效果。
为了限制第一连接杆11向第二连接端方向继续滑动,还包括限位凸起122,所述限位凸起122沿第二连接杆12的外周设置,所述限位凸起122到第二套接端121端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套接端111端部到调节空间16底壁的距离。沿第二连接杆12外周设置的限位凸起122,既可以环绕第二连接杆12的外表面一周整体设置,也可以为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2外表面一周的若干个。第二套接端121在调节空间16中向调节空间16的底壁方向滑动,当第一套接端111的端部滑动到与限位凸起122相接触的位置停止继续滑动,限位凸起122起到限位的作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主动适应危岩体发展过程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经常调整支撑装置的长短,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Claims (9)

1.一种危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弹簧(2);
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一端为第一套接端(111),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为第二套接端(12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套接端(111)套接在第二套接端(121)的外周,所述第一套接端(111)内壁与第二套接端(121)端面构成调节空间(16),所述弹簧(2)沿支撑杆(1)的轴向设置在调节空间(16)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一安装座(3)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二安装座(5)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32)、第一连接孔(131)、第一螺杆(4)和第一螺母(34);
所述第一安装板(32)固定设置在第一底板(31)上,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一安装间隙(35);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孔(131)贯穿第一连接端设置;
所述第一螺杆(4)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第一安装间隙(35)和第一连接孔(131),所述第一螺杆(4)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且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52)、第二连接孔(141)、第二螺杆(6)和第二螺母(54);
所述第二安装板(52)固定设置在第二底板(51)上,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安装间隙(55);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
所述第二连接孔(141)贯穿第二连接端设置;
所述第二螺杆(6)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第二安装间隙(55)和第二连接孔(141),所述第二螺杆(6)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52)的外侧,且与第二螺母(54)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块(15),所述安装块(15)位于调节空间(16)中,所述安装块(15)分别与调节空间(16)的底壁、第二套接端(121)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块(15)套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3),所述第一连接孔(131)贯穿第一连接块(1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13)的厚度与第一安装间隙(35)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第二连接孔(141)贯穿第二连接块(14)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14)的厚度与第二安装间隙(55)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3)位于第一安装板(32)与第一螺母(34)之间,所述第一螺杆(4)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3)。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板(53),所述第二固定板(53)位于第二安装板(52)与第二螺母(54)之间,所述第二螺杆(6)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53)。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危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凸起(122),所述限位凸起(122)沿第二连接杆(12)的外周设置,所述限位凸起(122)到第二套接端(121)端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套接端(111)端部到调节空间(16)底壁的距离。
CN201920146917.0U 2019-01-28 2019-01-28 危岩支撑装置 Active CN209585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6917.0U CN209585070U (zh) 2019-01-28 2019-01-28 危岩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6917.0U CN209585070U (zh) 2019-01-28 2019-01-28 危岩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5070U true CN209585070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6917.0U Active CN209585070U (zh) 2019-01-28 2019-01-28 危岩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5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5535U (zh) 一种建筑平台支撑架
CN209585070U (zh) 危岩支撑装置
CN201555005U (zh) 平板电视壁挂架
CN203165930U (zh) 一种光伏组件夹紧机构
CN206694768U (zh) 一种旋钮式摄像机防护罩支架
CN210860475U (zh) 一种水泵的固定支架
CN208686783U (zh) 一种机电用防松动螺栓
CN207495464U (zh) 一种汽车模具侧向工作滑车存放支架工装
CN207094081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机电设备安装基座
CN107588062B (zh) 一种重心倾斜用预紧力紧固装置
CN201394461Y (zh) 一种底部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
CN213741051U (zh) 一种房建地基开挖防坍塌支撑结构
CN206482315U (zh) 一种转椅用螺旋升降杆
CN108986695A (zh) 一种可以自动调节高度的广告支撑架
CN107140032A (zh) 一种商用车用可调式挡泥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78400U (zh) 一种可调长度的弹簧支架
CN202658436U (zh) 滚筒洗衣机减震底脚结构
CN206859638U (zh) 一种高强铝合金支撑系统可调托座
CN206797491U (zh) 一种商用车用可调式挡泥板
CN202468637U (zh) 螺母块
CN2747398Y (zh) 防卸防松螺母
CN214348660U (zh) 一种立式轧机导卫支撑机构
CN220415397U (zh) 一种金属井下采矿用带微调装置的支柱
CN219118560U (zh) 一种钢构支撑立柱结构
CN218150200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围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7000 No.16 Gaofeng Road,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CC testing (Sichuan)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7000 No.16 Gaofeng Road,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ZHIHUA TIANYU ENGINEERING DETEC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