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2872U -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2872U
CN209572872U CN201920216604.8U CN201920216604U CN209572872U CN 209572872 U CN209572872 U CN 209572872U CN 201920216604 U CN201920216604 U CN 201920216604U CN 209572872 U CN209572872 U CN 209572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water
planting groove
separation
pla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166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敬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u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u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u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u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166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2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2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2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包括用于养殖鱼类的养殖池,养殖池具有养殖进水口和养殖排水口;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具有分离进水口和分离出水口,固液分离器的分离进水口与所述养殖池的养殖排水口连接;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种植槽设置有种植进水口和种植出水口,种植槽的种植进水口经循环泵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分离出水口连接;以及用于对所述种植槽潮汐式排水的潮汐式排水装置,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种植槽的种植出水口处,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可将所述种植槽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耗水量低、排污量低、种植和养殖效益高、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及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食品的安全、有机与健康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
蔬菜的种植面临着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稀缺、农药污染残留等诸多问题。由于水污染的问题,适合养殖的水资源亦变得稀缺,反过来,水产养殖水的排放也会加重江、河、湖泊水的污染问题。
因此,越来越需要一种耗水量低、排污量低、种植和养殖效益高、环保可持续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水量低、排污量低、种植和养殖效益高、环保可持续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包括
用于养殖鱼类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具有养殖进水口和养殖排水口;
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具有分离进水口和分离出水口,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分离进水口与所述养殖池的养殖排水口连接;
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设置有种植进水口和种植出水口,所述种植槽的种植进水口经循环泵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分离出水口连接;
以及用于对所述种植槽潮汐式排水的潮汐式排水装置,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种植槽的种植出水口处,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可将所述种植槽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通过设置养殖池、固液分离器、种植槽和潮汐式排水装置,利用养殖池和种植槽分别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将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吸收从而净化了水体,实现了鱼与菜的双丰收;固液分离器可以将残饵和鱼粪进行机械过滤分离,防止过多的固体垃圾在种植槽内聚集,以避免水流不畅通的情况发生,更利于种植基质上益生菌的附着和植物根的呼吸;潮汐式排水装置可以将种植槽内的水潮汐式排出,使植物的根茎间歇地与空气接触,以满足植物根的呼吸对氧气的要求,同时满足了附着于种植基质上的好氧细菌对多氧的需求,为硝化反应创造良好条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多个隔间,相邻的所述隔间分别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缝隙;
所述养殖进水口设置于位于水流上游的隔间上方,所述养殖排水口开设于位于水流下游的隔间的下部。
在所述养殖池内设置多个隔间,可以在多个所述隔间内分别养殖鱼苗、中型鱼和成鱼,对鱼类进行分级分批养殖,在养成的成鱼被收获之后,新的鱼苗马上被补充进去,从而可以保持整个系统中的生物负荷的稳定性,可以多批次地收获成鱼,同时又不影响植物的持续稳定生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筒体和分离进水管;
所述分离筒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所述分离出水口,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入口为所述分离进水口,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筒体内;
所述分离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分离盘,所述分离盘的底部开口连接有分离排污管。
所述分离盘可以将残饵和鱼粪分离出来并通过所述分离排污管间歇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水竖管和悬吊竖井;
所述进水竖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分离盘上方,所述进水竖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出口连接;
所述悬吊竖井套设于所述进水竖管上。
将所述进水竖管竖直设置,使进水在竖直方向流动,而所述悬吊竖井的高度高于进水水位,从所述进水竖管流出的进水在所述悬吊竖井被迫向下流,向下流的水在所述分离盘处实现固液分离,清水向上流动并从所述分离出水口流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种植槽为长条状,所述种植进水口和所述种植出水口分设于所述种植槽的两端;
所述种植槽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花洒,所述花洒的出水口形成所述种植进水口。
所述输送管将自所述循环泵输送的清水引至所述花洒,所述花洒具有良好的喷洒效果,使水流更分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种植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设置多个所述种植槽,可以批量种植植物;将多个所述种植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便人工打理植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包括隔离套管、虹吸管和溢流排水管;
所述隔离套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种植槽的种植出水口处,所述隔离套管上设置有多条排水缝隙;
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为进水开口,其另一端盖设有顶帽,所述虹吸管嵌设于所述隔离套管内,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朝下设置;
所述溢流排水管嵌设于所述虹吸管内,所述溢流排水管将所述种植槽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所述种植槽内的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缝隙进入所述隔离套管内,进而进入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随着进入所述虹吸管的液位上升,到达所述溢流排水管水从所述溢流排水管排出到所述养殖池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虹吸管上还设置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顶帽连通,其另一端朝下设置延伸至所述虹吸管的下部;
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设置有周向的齿形进水槽,所述齿形进水槽抵接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
所述透气管可以缓冲所述虹吸管内外的压差,防止所述虹吸管内的空气压力过大而使水不能流入;在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设置周向的齿形进水槽,方便水流入所述虹吸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种植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下部穿过所述种植出水口;
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还包括排水弯头和排水承接槽,所述排水弯头的一端与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下部开口连接,所述排水弯头的另一端可将水排入所述排水承接槽;
所述排水承接槽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养殖池、固液分离器、种植槽和潮汐式排水装置,利用养殖池和种植槽分别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将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吸收从而净化了水体,实现了鱼与菜的双丰收。
(2)固液分离器可以将残饵和鱼粪进行机械过滤分离,防止过多的固体垃圾在种植槽内聚集,以避免水流不畅通的情况发生,更利于种植基质上益生菌的附着和植物根的呼吸。
(3)潮汐式排水装置可以将种植槽内的水潮汐式排出,使植物的根茎间歇地与空气接触,以满足植物根的呼吸对氧气的要求,同时满足了附着于种植基质上的好氧细菌对多氧的需求,为硝化反应创造良好条件。
(4)在所述养殖池内设置多个隔间,可以在多个所述隔间内分别养殖鱼苗、中型鱼和成鱼,对鱼类进行分级分批养殖,在养成的成鱼被收获之后,新的鱼苗马上被补充进去,从而可以保持整个系统中的生物负荷的稳定性,可以多批次地收获成鱼,同时又不影响植物的持续稳定生长。
(5)将所述进水竖管竖直设置,使进水在竖直方向流动,而所述悬吊竖井的高度高于进水水位,从所述进水竖管流出的进水在所述悬吊竖井被迫向下流,向下流的水在所述分离盘处实现固液分离,清水向上流动并从所述分离出水口流出。
(6)所述种植槽内的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缝隙进入所述隔离套管内,进而进入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随着进入所述虹吸管的液位上升,到达所述溢流排水管水从所述溢流排水管排出到所述养殖池中。
(7)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具有耗水量低、排污量低、种植和养殖效益高、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养殖池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液分离器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种植槽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潮汐式排水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潮汐式排水装置优选结构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包括
用于养殖鱼类的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具有养殖进水口101和养殖排水口102;
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固液分离器2,所述固液分离器2具有分离进水口201和分离出水口202,所述固液分离器2的分离进水口201与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排水口102连接;
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3,所述种植槽3设置有种植进水口301和种植出水口302,所述种植槽3的种植进水口301经循环泵5与所述固液分离器2的分离出水口202连接;
以及用于对所述种植槽3潮汐式排水的潮汐式排水装置4,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设置于所述种植槽3的种植出水口302处,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可将所述种植槽3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进水口101。
具体地,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2是养殖池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有多个隔间11,相邻的所述隔间11分别通过隔板12隔开,所述隔板12上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缝隙。所述养殖进水口101设置于位于水流上游的隔间11上方,所述养殖排水口102开设于位于水流下游的隔间11的下部。
在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多个隔间11,可以在多个所述隔间11内分别养殖鱼苗、中型鱼和成鱼,对鱼类进行分级分批养殖,在养成的成鱼被收获之后,新的鱼苗马上被补充进去,从而可以保持整个系统中的生物负荷的稳定性,可以多批次地收获成鱼,同时又不影响植物的持续稳定生长。
本实施例优选地设置了三个隔间11和两个隔板12。当成鱼被从隔间11里收获以后,另外两个隔间11里面的鱼依次前移一个隔间11,从而空出第一个隔间11,重新在第一个隔间11里面加入新的鱼苗。水可以流经隔板12上设有的缝隙,以保持所述养殖池1内水的流动性。本实施例的所述养殖排水口102设置于成鱼的隔间11的下部。
为了能对所述隔板12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所述养殖池1的侧壁上两两对称设置有多条卡槽13,可以将所述隔板12嵌设于所述卡槽13内。
优选地,所述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底架6,所述养殖池1固定于所述底架6上。将所述养殖池1固定在底架6上,使养殖池1固定更稳定,且便于人工操作。
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设置有养殖排污口103。设置的所述养殖排污口103可以定期将所述养殖池1内的残饵、鱼粪等垃圾排出。
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3是固液分离器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固液分离器2包括分离筒体21、分离进水管22、进水竖管23和悬吊竖井24。
所述分离筒体21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所述分离出水口202,所述分离进水管22的入口为所述分离进水口201,所述分离进水管22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筒体21内。
所述分离筒体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分离盘25,所述分离盘25的底部开口连接有分离排污管26。本实施例的所述分离盘25优选地设置为锥形,其底部开口设置在锥尖处,残饵和鱼粪可以在所述底部开口处分离、聚集,并间歇通过所述分离排污管26排出。
所述进水竖管23竖直设置于所述分离盘25上方,所述进水竖管23的一端与所述分离进水管22的出口连接;所述悬吊竖井24套设于所述进水竖管23上。
将所述进水竖管23竖直设置,使进水在竖直方向流动,而所述悬吊竖井24的高度高于进水水位,从所述进水竖管23流出的进水在所述悬吊竖井24被迫向下流,向下流的水在所述分离盘25处实现固液分离,清水向上流动并从所述分离出水口202流出。
请参阅图4,图4是种植槽优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种植槽3为长条状,所述种植进水口301和所述种植出水口302分设于所述种植槽3的两端;所述种植槽3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与所述循环泵5连接,所述输送管7上设置有花洒9,所述花洒9的出水口形成所述种植进水口301。所述循环泵5可以将水抬升至所述种植槽3,整个系统仅需要一台所述循环泵5即可,电耗成本极低。
所述输送管7将自所述循环泵5输送的清水引至所述花洒9,所述花洒9具有良好的喷洒效果,使水流更分散。
可以优选地将所述种植槽3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或半圆形,并在所述种植槽3内放置砂砾、火山石、珍珠岩等作为种植基质。
优选地,所述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支架8,所述种植槽3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3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8上。设置多个所述种植槽3,可以批量种植植物;将多个所述种植槽3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8上,方便人工打理植物。
本实施例优选地将所述养殖池1和所述固液分离器2均设置于所述支架8的一侧。另外,将所述支架8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所述养殖池1的高度,使得循环水可通过重力流入所述养殖池1。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潮汐式排水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潮汐式排水装置4优选结构的安装效果示意图。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包括隔离套管41、虹吸管42和溢流排水管43。
所述隔离套管41竖直设置于所述种植槽3的种植出水口302处,所述隔离套管41上设置有多条排水缝隙411。
所述虹吸管42的一端为进水开口,其另一端盖设有顶帽44,所述虹吸管42嵌设于所述隔离套管41内,所述虹吸管42的进水开口朝下设置。
所述溢流排水管43嵌设于所述虹吸管42内,所述溢流排水管43将所述种植槽3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进水口101。所述溢流排水管43的高度决定所述种植槽3内的最高水位高度。
所述种植槽3内的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缝隙411进入所述隔离套管41内,进而进入所述虹吸管42的进水开口,随着进入所述虹吸管42的液位上升,到达所述溢流排水管43水从所述溢流排水管43排出到所述养殖池1中。
优选地,所述虹吸管42上还设置有透气管45,所述透气管45的一端与所述顶帽44连通,其另一端朝下设置延伸至所述虹吸管42的下部。所述透气管45可以缓冲所述虹吸管42内外的压差,防止所述虹吸管42内的空气压力过大而使水不能流入。
所述虹吸管42的进水开口设置有周向的齿形进水槽421,所述齿形进水槽421抵接于所述种植槽3的槽底。在所述虹吸管42的进水开口设置周向的齿形进水槽421,方便水流入所述虹吸管42。
多条所述排水缝隙411沿所述隔离套管41的周向横向设置。将所述排水缝隙411沿所述隔离套管41周向横向设置,便于所述种植槽3内不同高度的水流入所述隔离套管41。
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可以将种植槽3内的水潮汐式排出,使植物的根茎间歇地与空气接触,以满足植物根的呼吸对氧气的要求,同时满足了附着于种植基质上的好氧细菌对多氧的需求,为硝化反应创造良好条件。由于种植基质的底层为厌氧反应区,通过植物的吸收,益生菌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循环流回所述养殖池1的水中氨氮含量可以降至最低值。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种植出水口302开设于所述种植槽3的槽底,所述溢流排水管43的下部穿过所述种植出水口302。
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还包括排水弯头46和排水承接槽47,所述排水弯头46的一端与所述溢流排水管43的下部开口连接,所述排水弯头46的另一端可将水排入所述排水承接槽47。
所述排水承接槽47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进水口101。
所述种植槽3里的排水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所述排水承接槽47,所述排水承接槽47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回所述养殖池1内,整个回流过程在开放的水渠内进行,由于水的落差,水在汇流的过程中产生充分的滴流、喷溅现象,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满足鱼类对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的循环过程为:
所述养殖池1的养殖排水口102排水进入所述固液分离器2,所述固液分离器2快速分离残饵、鱼粪,所述固液分离器2的分离出水口202通过所述循环泵5输水进入所述输送管7,通过所述输送管7将养殖水输送到各个所述种植槽3的种植进水口301。
所述种植槽3内填满种植基质以种植各种蔬菜,流经所述种植槽3的水在所述种植槽3的种植出水口302流入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4将水潮汐式排出并汇流到所述排水承接槽47,最后流回所述养殖池1。
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养殖池1、固液分离器2、种植槽3和潮汐式排水装置4,利用养殖池1和种植槽3分别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植物将鱼类新陈代谢产生的废弃物吸收从而净化了水体,实现了鱼与菜的双丰收。
(2)固液分离器2可以将残饵和鱼粪进行机械过滤分离,防止过多的固体垃圾在种植槽3内聚集,以避免水流不畅通的情况发生,更利于种植基质上益生菌的附着和植物根的呼吸。
(3)潮汐式排水装置4可以将种植槽3内的水潮汐式排出,使植物的根茎间歇地与空气接触,以满足植物根的呼吸对氧气的要求,同时满足了附着于种植基质上的好氧细菌对多氧的需求,为硝化反应创造良好条件。
(4)在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多个隔间11,可以在多个所述隔间11内分别养殖鱼苗、中型鱼和成鱼,对鱼类进行分级分批养殖,在养成的成鱼被收获之后,新的鱼苗马上被补充进去,从而可以保持整个系统中的生物负荷的稳定性,可以多批次地收获成鱼,同时又不影响植物的持续稳定生长。
(5)将所述进水竖管23竖直设置,使进水在竖直方向流动,而所述悬吊竖井24的高度高于进水水位,从所述进水竖管23流出的进水在所述悬吊竖井24被迫向下流,向下流的水在所述分离盘25处实现固液分离,清水向上流动并从所述分离出水口202流出。
(6)所述种植槽3内的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缝隙411进入所述隔离套管41内,进而进入所述虹吸管42的进水开口,随着进入所述虹吸管42的液位上升,到达所述溢流排水管43水从所述溢流排水管43排出到所述养殖池1中。
(7)本实用新型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具有耗水量低、排污量低、种植和养殖效益高、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养殖鱼类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具有养殖进水口和养殖排水口;
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具有分离进水口和分离出水口,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分离进水口与所述养殖池的养殖排水口连接;
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设置有种植进水口和种植出水口,所述种植槽的种植进水口经循环泵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分离出水口连接;
以及用于对所述种植槽潮汐式排水的潮汐式排水装置,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种植槽的种植出水口处,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可将所述种植槽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多个隔间,相邻的所述隔间分别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供水流通过的缝隙;
所述养殖进水口设置于位于水流上游的隔间上方,所述养殖排水口开设于位于水流下游的隔间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筒体和分离进水管;
所述分离筒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所述分离出水口,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入口为所述分离进水口,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筒体内;
所述分离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分离残饵和鱼粪的分离盘,所述分离盘的底部开口连接有分离排污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水竖管和悬吊竖井;
所述进水竖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分离盘上方,所述进水竖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进水管的出口连接;
所述悬吊竖井套设于所述进水竖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为长条状,所述种植进水口和所述种植出水口分设于所述种植槽的两端;
所述种植槽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花洒,所述花洒的出水口形成所述种植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种植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包括隔离套管、虹吸管和溢流排水管;
所述隔离套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种植槽的种植出水口处,所述隔离套管上设置有多条排水缝隙;
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为进水开口,其另一端盖设有顶帽,所述虹吸管嵌设于所述隔离套管内,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朝下设置;
所述溢流排水管嵌设于所述虹吸管内,所述溢流排水管将所述种植槽中的水潮汐式排入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上还设置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顶帽连通,其另一端朝下设置延伸至所述虹吸管的下部;
所述虹吸管的进水开口设置有周向的齿形进水槽,所述齿形进水槽抵接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出水口开设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底,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下部穿过所述种植出水口;
所述潮汐式排水装置还包括排水弯头和排水承接槽,所述排水弯头的一端与所述溢流排水管的下部开口连接,所述排水弯头的另一端可将水排入所述排水承接槽;
所述排水承接槽的一端封闭,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池的养殖进水口。
CN201920216604.8U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Active CN209572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6604.8U CN209572872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6604.8U CN209572872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2872U true CN209572872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5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16604.8U Active CN209572872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28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67A (zh) * 2019-02-20 2019-04-26 广州浦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WO2021126060A1 (en) * 2019-12-17 2021-06-24 Peckas Solutions Ab Support structure, cultivation arrangement and aquaponic cultivation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67A (zh) * 2019-02-20 2019-04-26 广州浦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WO2021126060A1 (en) * 2019-12-17 2021-06-24 Peckas Solutions Ab Support structure, cultivation arrangement and aquaponic cultivation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3567A (zh)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07487854B (zh) 一种多级湿地处理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85108B (zh) 一种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06719155A (zh) 生态养鱼池
CN113115740B (zh) 漏斗形池塘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方法
CN102381807B (zh) 恒温工厂化龟鳖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11587835B (zh) 一种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的系统及方法
CN209572872U (zh) 一种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05941289A (zh)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CN106417114B (zh)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CN208402918U (zh) 一种基于模拟自然水流环境鱼池的二次利用系统
CN206380499U (zh) 生态养鱼池
CN211581231U (zh) 一种水循环生态系统
CN101107923B (zh) 生化过滤的水族装置免维护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水族装置
CN114342857B (zh) 一种冷水鱼类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CN115777604A (zh) 一种水体漂浮软体养殖水池曝气充氧集污生态循环养殖场
CN214758650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102030444A (zh) 农村村庄污水、雨水处理方法
CN201088075Y (zh) 生化过滤的免维护水族装置
CN213895510U (zh)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11631401U (zh) 一种鱼稻共生循环养殖装置
CN112607868A (zh) 一种微坡地流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11129443U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3820610U (zh) 使用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生态景观装置
CN211458299U (zh) 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