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2740U -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2740U
CN209572740U CN201821762678.3U CN201821762678U CN209572740U CN 209572740 U CN209572740 U CN 209572740U CN 201821762678 U CN201821762678 U CN 201821762678U CN 209572740 U CN209572740 U CN 209572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bucket
outer barrel
water
wall
water l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26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鸣
阮俊潮
段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7626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2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2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2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用于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水淹环境模拟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密封良好,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支撑植株的支撑单元,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在进排水单元的作用下水直接进入内桶中,而内桶中的水经外桶排出。该装置可以方便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水淹模拟。

Description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淹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淹对于湿地植物的生长与抗逆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水淹的深度、时间、频次和强度都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装置且人工模拟水淹操作繁琐,阻碍与限制了水淹对湿地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对水生植物进行水淹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用于实现对水生植物的水淹环境模拟,以研究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接触且密封,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支撑植株的支撑单元,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在进排水单元的作用下水直接进入内桶中,而内桶中的水经外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和内桶均为圆柱形的透明件,在外桶的底部设有桶底,在外桶内腔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在内桶的底部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安装环。
进一步地,在外桶的顶部设有圆孔,在外桶的顶部固定有置于外桶内腔中的凸台,在外桶顶部与凸台之间设有圆孔,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内桶外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在下板的圆形外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在内桶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竖槽和一对环槽,竖槽与环槽连通,第一限位块与竖槽、第一限位块与环槽均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单元包括固定在直杆上且位于下板上方的固定环、设置在固定环内壁上的若干横向弹性绳和若干纵向弹性绳,横、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
进一步地,支撑单元还包括固定在直杆上且位于固定环上方的上板、固定在上板圆形外壁上的一对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竖槽、第二限位块与环槽均滑动连接,在上板上设有若干植株孔。
进一步地,进排水单元包括与内桶侧壁连接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与外桶侧壁之间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水泵和第一阀门、设置在进水管与内桶侧壁之间的溢水管、设置在溢水管上的压力阀、设置在进水管上的第二阀门;压力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第二阀门的电磁阀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在外桶的下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在内桶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进水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排水管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溢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一方面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对植株的夹持,且对植株的夹持、支撑包括上下两层,支撑牢固;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调节加入到内桶中的水的液位,以满足不同植株的水淹培养研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淹的深度和频次;最后,外桶与内桶的嵌套式安装结构,在排水时可以避免内桶中的沙土被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外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内桶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内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向内桶内加入水时水的流向示意图;
图6为内桶内水不断加入水直至水经溢流管流动的示意图;
图7为将外桶内的水抽出的示意图;
图8为支撑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正视图;
图中:1外桶,11桶底,12螺纹孔,13凸台,14密封圈,15第一连接管, 16沙土腔,17圆孔,2内桶,21刻度线,22第二连接管,23第三连接管, 24安装环,25竖槽,26环槽,27通孔,3下板,31第一限位块,32连接杆, 4直杆,41浮球,5固定环,51横向弹性绳,52纵向弹性绳,6上板,61第二限位块,62植株孔,7进水管,71排水管,72第一阀门,73水泵,74溢流管,75压力阀,76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外桶1、内桶2、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下面结合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外桶1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在外桶的底部设有桶底11,桶底的设置增加外桶底部的厚度,在桶底上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与外桶的内腔连通,在外桶的顶部设有置于外桶内腔中的凸台13,凸台的设置是为增加外桶顶部的厚度。在外桶的顶部和凸台上设有圆孔17,外桶的内腔通过圆孔与外界连通。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14,在外桶下部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管15,第一连接管的轴线与外桶内腔的下表面平齐。
在外桶的内侧设有内桶2,如图3、图4所示,内桶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顶部敞口,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21,以标识液面高度位置。在内桶上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管22和第三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三连接管的下方。在内桶的底部设有安装环24,安装时,将内桶的下部伸入外桶内腔中并使得安装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内桶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竖槽 25,在内桶的内壁上设有一对上下设置的环槽26,竖槽与环槽连通。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27,通孔的设置使得内桶中的水可以进入外桶内腔中。将内桶的下端安装在外桶内侧后,内桶的外壁与密封圈紧密接触实现密封。避免外桶内的水经外桶与内桶之间的缝隙流出。
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液位标识单元,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液位标识单元包括圆环形的下板3、固定在下板顶部且与下板垂直设置的直杆4、滑动设置在直杆上的浮球41,下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内桶的下部,下板与内桶的底部之间围成沙土腔16,在砂土腔中放置沙土。为实现对下板的安装、拆卸,在下板的圆形外壁上固定有一对第一限位块31,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限位块对准竖槽,然后使得下板沿竖槽下移,直至第一限位块置于环槽内后,旋转下板,使得第一限位块与竖槽错开,此时下板与内桶之间沿内桶轴线方向相对固定。
培养水生植物时,将水生植物的根伸入沙土中,为实现对水生植物植株的夹持,在内桶的内侧还设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固定在直杆外壁上且上下设置的上板6和圆环形的固定环5,固定环介于上板和下板之间,固定环与下板之间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杆32固连在一起。如图8所示,在固定环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横向弹性绳51和若干纵向弹性绳52,横向弹性绳和纵向弹性绳垂直设置形成网状。在上板上设有若干植株孔62,在上板的圆形外壁上固定有一对第二限位块61,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上下对齐。第二限位块置于环槽内后可以实现上板与内桶之间沿内桶轴线方向的相对固定。通过固定环上的横向弹性绳和纵向弹性绳实现对植株的一次支撑,通过上板上的植株孔实现对植株的二次支撑。
安装时,将植株的根部伸入沙土中,然后将植株茎的下部置于横向弹性绳和纵向弹性绳围成的小格内,将植株茎的上部置于植株孔内。
在外桶和内桶的外壁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如图1所示,进排水单元包括与第二连接管连接的进水管7、设置在进水管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排水管 71、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水泵73和第一阀门72、设置在进水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的溢水管74、设置在溢水管上的压力阀75、设置在进水管上的第二阀门76。压力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第二阀门的电磁阀信号连接,水泵固定在外桶的外壁上。
如图5所示,将植株放置在内桶中后,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通过进水管向内桶内加入水,水进入内桶后经过通孔进入外桶中。如图6所示,随着水不断的进入内桶中,浮球不断的上移,当液面到达第三连接管处时,内桶中的水经第三连接管流出进入溢流管内,当溢流管上的压力阀感知到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表明内桶内的水即将满桶,此时控制器向第二阀门发出信号,使得第二阀门关闭,进而阻断进水管。
在向内桶中加入水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浮球的位置,随时关闭第二阀门,以水淹植株为准,进而实现水淹培养研究。外桶、内桶均为透明塑料件,以便于及时观察植株的情况和水位。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通过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可以控制植株的水淹深度、水淹频次,以实现不同水淹深度和水淹频次下的研究。当在高水深水淹情况下需要转换为低水深水淹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使得内桶中的水流出一部分;也可以打开第一阀门,开启水泵,将外桶内的水抽出一部分,外桶中的水被抽出后,内桶中的水经通孔补充入外桶中。当在低水深水淹情况下需要转换为高水深水淹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通过进水管向内桶内继续加入水。当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植株进行多次水淹与非水淹的转换时,可以先开启第二阀门,通过进水管向内桶中加入水进行水淹;然后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开启水泵,将内桶中的水抽出;间隔一定时间后,重复上述步骤几次即可。
水淹培养完成后,为将外桶、内桶中的水排出,此时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开启水泵,此时通过水泵将外桶中的水抽出,如图7所示,抽出的水沿进水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一方面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对植株的夹持,且对植株的夹持、支撑包括上下两层,支撑牢固;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调节加入到内桶中的水的液位,以满足不同植株的水淹培养研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淹的深度和频次;最后,外桶与内桶的嵌套式安装结构,在排水时可以避免内桶中的沙土被抽出。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支撑单元将植株夹持在内桶中;(2)向内桶中加入水,实现对植株的水淹培养;(3) 水淹培养完成后,将内桶和外桶中的水排出。

Claims (8)

1.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桶、内桶、支撑单元、液位标识单元和进排水单元,所述内桶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且内桶的下部置于外桶的内腔中,所述外桶的顶部与内桶的外壁之间接触且密封,在内桶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沙土,在内桶的内腔中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板,在下板顶部固定有直杆,在直杆上滑动安装有浮球,所述直杆、下板和浮球构成了液位标识单元,在内桶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在内桶下部的外壁上设有通孔,在内桶的内侧设有支撑植株的支撑单元,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设有进排水单元,在进排水单元的作用下水直接进入内桶中,而内桶中的水经外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桶和内桶均为圆柱形的透明件,在外桶的底部设有桶底,在外桶内腔的底部设有螺纹孔,在内桶的底部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安装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在外桶的顶部设有圆孔,在外桶的顶部固定有置于外桶内腔中的凸台,在外桶顶部与凸台之间设有圆孔,在圆孔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内桶外壁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板的圆形外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在内桶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竖槽和一对环槽,竖槽与环槽连通,第一限位块与竖槽、第一限位块与环槽均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支撑单元包括固定在直杆上且位于下板上方的固定环、设置在固定环内壁上的若干横向弹性绳和若干纵向弹性绳,横、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支撑单元还包括固定在直杆上且位于固定环上方的上板、固定在上板圆形外壁上的一对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竖槽、第二限位块与环槽均滑动连接,在上板上设有若干植株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进排水单元包括与内桶侧壁连接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与外桶侧壁之间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管上的水泵和第一阀门、设置在进水管与内桶侧壁之间的溢水管、设置在溢水管上的压力阀、设置在进水管上的第二阀门;压力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第二阀门的电磁阀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在外桶的下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在内桶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进水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排水管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溢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
CN201821762678.3U 2018-10-29 2018-10-29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Active CN209572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2678.3U CN209572740U (zh) 2018-10-29 2018-10-29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2678.3U CN209572740U (zh) 2018-10-29 2018-10-29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2740U true CN209572740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2678.3U Active CN209572740U (zh) 2018-10-29 2018-10-29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2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041A (zh) * 2018-10-29 2019-03-08 杭州师范大学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及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041A (zh) * 2018-10-29 2019-03-08 杭州师范大学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及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4385B (zh) 一种地表水与地下水潜流交换自循环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2608289A (zh) 承压含水层试验模拟装置
CN209572740U (zh)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
CN108489892A (zh) 一种渗流条件下海底盾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121533A (zh) 一种模拟地表水位变化及干湿交替的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462619U (zh) 一种矿区植被修复灌溉装置
CN106988296B (zh) 一种真空排水加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
CN109430041A (zh) 多功能水淹培养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5475218A (zh) 一种养殖池用的上排水与苗种收集两用装置
CN206577608U (zh) 溶盐桶
CN112017522A (zh) 一种尾矿库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模拟实验装置
CN105672370B (zh) 一种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
CN109085005B (zh) 一种农业用过滤器性能综合测试平台
CN210090196U (zh) 一种降水漏斗下土洞塌陷试验模拟装置
CN205348204U (zh) 一种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CN109362553B (zh) 全自动水淹培养装置
CN101345000B (zh) 潜水井流演示仪
CN210782202U (zh) 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
CN208802911U (zh) 自浮式收油收泥装置
CN209841630U (zh) 用于测量沟灌不同水头入渗速率的试验装置
CN113179798A (zh) 一种便于自动浇水的花盆
CN203213129U (zh) 可控逆止式排水器
CN206069418U (zh) 污水处理设备、气提回流装置及用于通水的连通结构
RU2584993C1 (ru) Вакуумная дренаж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05730484U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处理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