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2179U - 干烧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干烧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2179U
CN209572179U CN201920039612.XU CN201920039612U CN209572179U CN 209572179 U CN209572179 U CN 209572179U CN 201920039612 U CN201920039612 U CN 201920039612U CN 209572179 U CN209572179 U CN 209572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e body
heating
combustion method
dry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96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怀国
谭图强
陈志亮
李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ADWAY ELECTRIC HEAT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ADWAY ELECTRIC HEAT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DWAY ELECTRIC HEAT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ADWAY ELECTRIC HEAT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96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2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2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2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烧加热管。该干烧加热管包括U型管体、发热丝和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所述电热引棒的一端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管体外,所述U型管体从所述U型管体的弯曲端至靠近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盘绕成位于同一平面的双螺旋盘,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与所述双螺旋盘倾斜相交。上述干烧加热管中,发热丝位于U型管体内,且通过电热引棒实现与外部电源连通,使用安全。U型管体的两个管头段相邻并排靠近,均位于双螺旋盘的最外圈,从而U型管体的两个管头段能够方便地加工成与双螺旋盘倾斜相交,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干烧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烧加热管。
背景技术
电灶是一种常见的利用电热元件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而灶台电热元件被安装在灶台台面上,可加热各类锅具,一般采用电热丝或电热管作为主要的电热元件。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器产品的使用安全和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使各厂家对产品的设计不断进行改进。
传统的灶台电热元件采用电热丝放置在绝缘陶瓷中,通过红外辐射或空气传递热量来加热陶瓷上的锅具,虽然这种灶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速度慢,热能损失严重,且加热丝裸露在空气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种加热元件采用管状电加热元件,通过直接接触来加热锅具,其常常弯曲成单螺旋状,接线端管口一头从螺旋管最外侧折弯引出,另一头从螺旋状中心向下折弯引出,并与另一端口平齐,但这种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
因此,传统的电热元件要么使用不安全,要么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热元件要么使用不安全、要么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干烧加热管,该干烧加热管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一种干烧加热管,包括U型管体、发热丝和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所述电热引棒的一端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管体外,所述U型管体从所述U型管体的弯曲端至靠近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盘绕成位于同一平面的双螺旋盘,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与所述双螺旋盘倾斜相交。
上述干烧加热管中,发热丝位于U型管体内,且通过电热引棒实现与外部电源连通,使用安全。U型管体的双螺旋盘用于接触并传热给被加热件。双螺旋盘位于同一平面,使得其与被加热件接触面积大,使得该干烧加热管的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并且,U型管体的两个管头段相邻并排靠近,均位于双螺旋盘的最外圈,从而U型管体的两个管头段能够方便地加工成与双螺旋盘倾斜相交,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旋盘的一侧设有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用于抵触被加热件的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体与所述发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镁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密封设置于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接固定于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有用于所述U型管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片设有用于所述U型管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周缘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周缘设有套体,所述套体卡持固定于所述翻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烧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干烧加热管的双螺旋盘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所述干烧加热管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图1中所述干烧加热管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所述安装座的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剖视图;
图9为图5中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剖视图。
100、U型管体,101、管头,110、双螺旋盘,111、接触平面,120、冷区,200、发热丝,300、电热引棒,400、绝缘镁粉,500、堵头,600、安装座,610、第一固定片,611、第一安装孔,612、翻边,620、第二固定片,621、第二安装孔,622、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结合图1至图4,一种干烧加热管,包括U型管体100、发热丝200和电热引棒300,发热丝200的两端均连接有电热引棒300,发热丝200位于U型管体100内,电热引棒300的一端位于U型管体100内,另一端延伸至U型管体100外。其中,U型管体100的一端具有两个管头101,称为管头端,另一端为弯曲端。U型管体100靠近管头端的内部安装的是电热引棒300,而不是能够用于发热的发热丝200,因此,U型管体100靠近管头端的一段称为冷区120,本文中,也称之为U型管体100的管头段。U型管体100从U型管体100的弯曲端至靠近U型管体100的管头段盘绕成位于同一平面的双螺旋盘110,U型管体100的管头段与双螺旋盘110倾斜相交。其中,双螺旋盘110内均有发热丝200,可称之为加热区间。
上述干烧加热管中,发热丝200位于U型管体100内,且通过电热引棒300实现与外部电源连通,使用安全。U型管体100的双螺旋盘110用于接触并传热给被加热件(比如锅具)。双螺旋盘110位于同一平面,使得其与被加热件接触面积大,使得该干烧加热管的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
此外,U型管体100的两个管头段相邻并排靠近,均位于双螺旋盘110的最外圈,从而U型管体100的两个管头段能够方便地一次加工成与双螺旋盘110倾斜相交,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传统的U型管体100的两端分离,两端分别折弯,造成体积过大,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并且,体积过大还会额外占用一部分整机产品的设计空间,也会导致从螺旋状中心折弯出来的加热区间无法接触被加热件,会造成热量的浪费。这种情况下,为维持原来的加热区间能接触到被加热机,则需要增加不加热区间的冷端长度,相应地会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双螺旋盘110的一侧设有接触平面111,接触平面111用于抵触被加热件的表面。如此,接触平面111能够加大双螺旋盘110与被加热件的接触面积,能有效提高热传效率,减少热量的浪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U型管体100与发热丝200之间填充有绝缘镁粉400,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此外,上述提及的接触平面111是U型管体100装入绝缘镁粉400后再压扁,因此,该接触平面111能修复因弯管而造成管内镁粉密度降低的问题,保证干烧加热管绝缘耐压良好。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堵头500,堵头500密封设置于U型管体100的管头101。在填充镁粉之后,经过压延、高温发黑处理等工序后,用堵头500封口,提高安全性能,避免镁粉泄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5和图6,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套接固定于U型管体100的管头段。固定座能够进一步密封紧固U型管体100的管头段,提高该干烧加热管的安全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10,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片610和第二固定片620,第一固定片610设有用于U型管体100穿过的第一安装孔611,第二固定片620设有用于U型管体100穿过的第二安装孔621,第一固定片610的周缘设有翻边612,第二固定片620的周缘设有套体622,套体622卡持固定于翻边612。如此,第一固定片610和第二固定片620能够通过冲压铆接,从而翻边612卡持固定套体622,使得第一固定片610和第二固定片620能够快速牢固的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包括:U型管体、发热丝和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电热引棒,所述发热丝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所述电热引棒的一端位于所述U型管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管体外,所述U型管体从所述U型管体的弯曲端至靠近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盘绕成位于同一平面的双螺旋盘,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与所述双螺旋盘倾斜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盘的一侧设有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用于抵触被加热件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体与所述发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镁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密封设置于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烧加热管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接固定于所述U型管体的管头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烧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设有用于所述U型管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片设有用于所述U型管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周缘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周缘设有套体,所述套体卡持固定于所述翻边。
CN201920039612.XU 2019-01-10 2019-01-10 干烧加热管 Active CN209572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612.XU CN209572179U (zh) 2019-01-10 2019-01-10 干烧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9612.XU CN209572179U (zh) 2019-01-10 2019-01-10 干烧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2179U true CN209572179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9612.XU Active CN209572179U (zh) 2019-01-10 2019-01-10 干烧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2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420A (zh) * 2019-01-10 2019-04-16 广东恒美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加热管及其加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420A (zh) * 2019-01-10 2019-04-16 广东恒美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加热管及其加工工艺
CN109640420B (zh) * 2019-01-10 2024-05-28 广东恒美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加热管及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2179U (zh) 干烧加热管
CN204611857U (zh) 一种红外光波炉
CN109640420A (zh) 干烧加热管及其加工工艺
CN206745220U (zh) 微波加热烤盘的盘盖结构
CN205005278U (zh) 石英管远红外加热装置
CN207101096U (zh) 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烤锅
CN203953313U (zh) 一种全自动煮蛋器
CN207455655U (zh) 电陶炉
CN209090879U (zh) 一种具有电加热和保温功能的咖啡壶
CN2384392Y (zh) 电热管
CN206403648U (zh) 一种空气隔热式电烤炉
CN207166810U (zh) 发热盘和电烹饪器具
CN109539842A (zh) 一种热量提取器及电蓄热装置和太阳能蓄热装置
CN206507740U (zh) 一种真空电热丝加热锅
CN203657010U (zh) 一种家用电炉
CN209391671U (zh) 电炊具
CN205946214U (zh) 一种发热盘
CN210717696U (zh) 一种电陶炉
CN214510830U (zh) 一种带高效隔热和散热结构的电烤箱
CN210112308U (zh) 一种ih陶瓷胆电热炊具
CN207783182U (zh) 一种发热盘及应用该发热盘的内胆总成
CN213721509U (zh) 可蒸煮易清洁烤箱
CN209563989U (zh) 电炊具
CN216060150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09196973U (zh) 一种电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ry burning heating tub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unde Beijiao sub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HEADWAY ELECTRIC HEAT COMPONEN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