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8449U - 一种活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8449U
CN209568449U CN201920166216.3U CN201920166216U CN209568449U CN 209568449 U CN209568449 U CN 209568449U CN 201920166216 U CN201920166216 U CN 201920166216U CN 209568449 U CN209568449 U CN 209568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noumenon
sliding
bracing members
segmente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62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九春
薛武强
杨柳
唐俊华
曹虹
奚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62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8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8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8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活络头,用于钢支撑体系,包括:固定组件,沿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设置,包括与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固定端的滑动端;导向组件,一端与固定组件的滑动端轴向滑动卡接,另一端能与地墙上的预埋钢板抵接;调节组件,设有两个,两个调节组件平行于钢支撑体系的轴线且相对于轴线对称设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一端与导向组件靠近地墙上的预埋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本体螺接,第二本体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能与固定组件的滑动端的端面抵接。调节组件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螺接,连接可靠,不易变形,防止钢支撑体系因活络头变形而轴力大量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活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络头。
背景技术
目前,钢支撑体系是深基坑最常用的支撑形式。钢支撑体系的两端支撑在地墙的预埋钢板上,只受压不受拉。钢支撑体系一般由若干钢管节段与螺栓、一个活络头以及若干抱箍组成。
传统的钢支撑所对应的活络头采用双拼槽钢设计,钢支撑轴力施加完成后,通过楔形块来限制钢支撑的轴向变形。楔形块在轴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变形且变形量较大,出现钢支撑偏心受力的情况,使得钢支撑轴力损失较大,可达30%左右,造成支撑体系不稳,钢支撑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楔形块的填充操作也不方便,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络头,该活络头在轴力作用下不易变形,能够对钢支撑体系进行有效支撑,钢支撑体系的轴力不易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络头,用于钢支撑体系,包括:
固定组件,沿所述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设置,包括与所述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固定端的滑动端;
导向组件,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滑动端轴向滑动卡接,另一端能与地墙上的预埋钢板抵接;
调节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平行于所述钢支撑体系的轴线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组件靠近所述地墙上的预埋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螺接,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能与所述固定组件的滑动端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端为筒状,内设有滑道板,所述滑道板沿所述固定组件的轴向延伸,所述导向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滑道板滑动卡接的第一滑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第一基座,固设于所述导向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第二基座,固设于所述滑动端的端部,并能与所述第二本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凸部卡抵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部配合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基座抵接时,所述第二凸部卡抵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座靠近所述滑动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滑道板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基板和滑动架,所述基板固设于所述滑动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滑道设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滑动架的一侧能与所述地墙上的预埋钢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和所述滑动架之间连接有加强肋。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端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设于所述滑道板的两侧,且与所述滑道板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可选择性地放置千斤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滑动端的一侧设有加强部,所述滑动端内设有多个隔舱,所述加强部卡接于所述隔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调节组件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采用螺纹连接,且两个调节组件相对于导向组件对称设置,连接牢固可靠,不易变形,进而使得整个活络头不易变形,从而有效减少钢支撑体系的轴力损失,保证钢支撑体系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2)导向组件能够对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运动进行导向,防止发生偏离轴向的位移,保持钢支撑体系的轴向稳定,减少钢支撑体系的轴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络头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络头(隐藏固定端和滑动端)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隐藏支撑板和加强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端;
2-滑动端;21-滑道板;22-隔舱板;23-隔舱;24-支撑板;25-加强部;
4-基板;5-滑动架;51-第一滑道;
6-加强肋;
7-第一本体;71-第一凸部;72-第二通孔;
8-第二本体;81-第二凸部;
9-传动件;
10-第一基座;101-第一凹部;
11-第二基座;111-第二凹部;112-第二滑道;
12-销;13-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活络头,主要用于对钢支撑体系进行轴向限定。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活络头包括固定组件、导向组件和两个调节组件。
固定组件和导向组件均沿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设置。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端1和滑动端2。固定端1与钢支撑的管节段固定连接,具体两者可采用法兰可靠连接。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与导向组件轴向滑动卡接。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滑动端2优选为筒状,其内沿轴向设置有滑道板21。相应地,导向组件上设有能与滑道板21滑动卡接的第一滑道51,导向组件能对固定组件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钢支撑管节段的轴向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发生偏离轴向的位移,保持整个钢支撑体系的轴向稳定。另外,滑动端2内还设有两个平行于轴向的隔舱板22以及多个垂直于轴向的隔舱板22,将滑动端2分割成多个隔舱23。
参见图2,导向组件可选择性地包括基板4和滑动架5。基板4固定于滑动架5的一端,并与预埋钢板贴合。上述第一滑道51设于滑动架5上。滑动架5优选为立方体状,以与固定组件上的滑动板两侧的隔舱23相适配。
基板4和滑动架5之间可选择性地设有多个加强肋6,用于提高整个导向组件的刚度。本实施例中,加强肋6优选为四个。四个加强肋6优选沿基板4的两个对角线设置,形成四个搁置空间。其中两个相对的搁置空间内用于放置调节组件,另外两个相对的搁置空间内用于置千斤顶13。
吊装钢支撑体系时,可使导向组件的基板4与预埋钢板贴合设置。具体为,预先在预埋钢板上焊接牛腿,将基板4搭放于牛腿上即可。
调节组件的一端与导向组件的基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能与固定组件滑动端2的端面抵接。参见图4,调节组件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第一本体7螺接于第二本体8内。第一本体7远离第二本体8的一端可选择性地与导向组件的基板4固定连接。第二本体8远离第一本体7的一端可选择性地与固定组件滑动端2的端面抵接。简而言之,调节组件的一端与导向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抵接。
在地面上将活络头与钢支撑装配完毕,待钢支撑体系吊装就位后,放置千斤顶13,使千斤顶13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组件的基板4以及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端面贴合。为使千斤顶13与滑动端2的端面能够有效贴合,滑动端2的端面还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4。千斤顶13通过支撑板24与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抵接。两个支撑板24分设于滑道板21的两侧,并与滑道板21间隔设置。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将支撑板24与滑动端2固定连接。为进一步提高支撑板24与滑动端2的连接强度,每个支撑板24上还设有两个加强部25,加强部25的外形与隔舱23适配,加强部25插入隔舱23内,并与滑动端2内壁贴合。
启动千斤顶13,千斤顶13对钢支撑体系施加预加轴力,在此过程中,固定组件以及与其轴向固定连接的钢支撑管节段会一并向钢支撑的固定端方向轴向移动,钢支撑的固定端与基坑抵接,导向组件对固定组件以及钢支撑的轴向运动进行导向,防止发生偏离轴线的位移。与此同时,导向组件在千斤顶13力的作用下与预埋钢板贴紧。待预加轴力到达设计轴力时,千斤顶13停止加力,固定端与基坑顶紧,此时,千斤顶13对整个钢支撑体系提供轴向支撑。之后,旋拧调节组件的第二本体8,使第二本体8相对于与之螺接的第一本体7转动并向固定组件方向移动,第二本体8与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端部顶紧,固定组件进一步对钢支撑的管节段顶紧。进一步调节第二本体8,使调节组件充分受力并支撑牢固,之后便可将千斤顶13卸去,此时,活络头对整个钢支撑体系提供轴向支撑。
现有活络头采用楔形块对钢支撑进行轴向限定,楔形块易在轴力作用下变形,本实施例活络头通过调节组件来限制钢支撑轴线变形,调节组件的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之间螺纹连接,连接可靠,不易变形,能够对钢支撑进行稳定的轴向支撑,有效防止轴力损失,使得钢支撑轴力损失较小,保证钢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大大减少深基坑工程中因支撑轴力损失而引起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过大、钢支撑体系失稳甚至基坑坍塌等问题。
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优选为高强钢制成,保证螺纹连接的强度。进一步地,螺纹可采用T型螺纹,压缩变形小,持荷能力强,大大减少轴力损失。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也使得对调节组件的调节比较方便。可通过设定螺距,实现对移动部的精确调节,从而调整整个活络头的长度,实现对钢支撑轴力的精细调节。
为方便对第二本体8进行旋拧,第二本体8上可选择性地固定连接有传动件9,转动件9的轴线与第二本体8的轴线垂直。外力驱动传动件9转动,传动件9进一步驱动第二本体8相对于第一本体7转动,可调节第二本体8与第一本体7的配合长度。传动件9优选为杆状,可在传动件9上套设同直径的扳手,通过扳手转动传动件9,方便省力。传动件9优选为多个,方便同时采用其中一个或多个传动件9驱动第二本体8。本实施例中,传动件9为六个。传动件9优选为沿第二本体8的外侧环向均匀分布,以对第二本体8均匀施加驱动力。
为保证第一本体7与导向组件的连接稳定性,调节组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基座10。第一基座10固定于导向组件的基板4上,并与第一本体7固定连接,即第一本体7通过第一基座10与导向组件固定连接。
第一基座10与第一本体7连接的一端呈筒状,其上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相应地,第一本体7上设有第二通孔72(参见图4)。第一本体7插入第一基座10内,销1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72,从而将第一本体7与第一基座10固定连接。第一本体7和第一基座10之间通过销12可拆卸连接,安装及拆卸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7的两端设有第一凸部71(参见图4),第一基座10上设有与第一凸部71配合的第一凹部101(参见图5),能够对第一本体7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本体7在受到较大的支撑轴力时发生偏离轴向的位移。
为保证第二本体8与固定组件滑动端2的有效抵接,调节组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基座11。第二基座11固定于滑动端2的端面,并与第二本体8抵接,即第二本体8通过第二基座11与滑动端2抵接。
第二基座11与第二本体8抵接的一端也呈筒状,第二本体8插入第二基座11内。参见图4,第二本体8上设有第二凸部81,相应地,第二基座11上设有与第二凸部81配合的第二凹部111,能够对第二本体8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本体8在受到较大的支撑轴力时发生偏离轴向的位移。
为保证第二基座11的轴线与固定组件的轴线平行,使得第二本体8只对固定组件施加轴力,在第二基座11靠近滑动端2的一侧设有能与滑动端2内的滑道板21滑动卡接的第二滑道112,以保证第二基座11的安装精度,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活络头中,调节组件的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螺纹连接,承载力大,不易变形,能够有效减小钢支撑体系的轴力损失,保证整个钢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螺纹连接,旋拧第二本体8便可很方便地调节整体的支撑受力,使得活络头的安装调节更方便,便于施工。第一本体7与第一基座10之间通过第一凸部71和第一凹部101配合,第二本体8与第二基座11之间通过第二凸部81和第二凹部111配合,能够对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在受到较大的支撑轴力时发生偏离轴线的位移或转动进而破坏整体的轴向稳定性。导向组件与固定组件滑动卡接,能够对整个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运动进行导向,防止钢支撑体系发生偏离轴向的位移。
还需说明的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活络头对钢支撑体系进行支撑,也使得活络头的拆除以及钢支撑体系的拆除都更加方便。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安放千斤顶13,待预加轴力达到设计轴力后,旋拧第二本体8,使第二本体8与第二基座11分离,放松千斤顶13,便可将整个钢支撑体系拆除。再将固定组件与管节段处的法兰拆除,便可拆除活络头。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活络头,用于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沿所述钢支撑体系的轴向设置,包括与所述钢支撑体系的管节段固定连接的固定端(1)以及远离所述固定端(1)的滑动端(2);
导向组件,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轴向滑动卡接,另一端能与地墙上的预埋钢板抵接;
调节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平行于所述钢支撑体系的轴线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本体(7)和第二本体(8),所述第一本体(7)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组件靠近所述地墙上的预埋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8)螺接,所述第二本体(8)远离所述第一本体(7)的一端能与所述固定组件的滑动端(2)的端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2)为筒状,内设有滑道板(21),所述滑道板(21)沿所述固定组件的轴向延伸,所述导向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滑道板(21)滑动卡接的第一滑道(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
第一基座(10),固设于所述导向组件上,并与所述第一本体(7)可拆卸固定连接;
第二基座(11),固设于所述滑动端(2)的端部,并能与所述第二本体(8)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7)远离所述第二本体(8)的一端设有第一凸部(71),所述第一基座(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71)配合的第一凹部(101),所述第一本体(7)与所述第一基座(10)可拆卸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凸部(71)卡抵于所述第一凹部(101)内,所述第二本体(8)远离所述第一本体(7)的一端设有第二凸部(81),所述第二基座(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部(81)配合的第二凹部(111),所述第二本体(8)与所述第二基座(11)抵接时,所述第二凸部(81)卡抵于所述第二凹部(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11)靠近所述滑动端(2)的一侧设有第二滑道(112),所述第二滑道(112)与所述滑道板(2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8)上设有传动件(9),所述传动件(9)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本体(8)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基板(4)和滑动架(5),所述基板(4)固设于所述滑动架(5)的一端,所述第一滑道(51)设于所述滑动架(5)上,所述基板(4)远离所述滑动架(5)的一侧能与所述地墙上的预埋钢板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和所述滑动架(5)之间连接有加强肋(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2)的端部设有两个支撑板(24),两个所述支撑板(24)分设于所述滑道板(21)的两侧,且与所述滑道板(21)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24)和所述基板(4)之间可选择性地放置千斤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4)靠近所述滑动端(2)的一侧设有加强部(25),所述滑动端(2)内设有多个隔舱(23),所述加强部(25)卡接于所述隔舱(23)内。
CN201920166216.3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活络头 Active CN209568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216.3U CN20956844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活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216.3U CN20956844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活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8449U true CN209568449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6216.3U Active CN20956844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活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84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319A (zh) * 2021-06-24 2021-10-2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扰动工法桩的基坑施工工法
CN114411755A (zh) * 2022-01-14 2022-04-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319A (zh) * 2021-06-24 2021-10-2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扰动工法桩的基坑施工工法
CN114411755A (zh) * 2022-01-14 2022-04-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支撑轴力补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68449U (zh) 一种活络头
CN109898652A (zh) 钢件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9736328A (zh) 一种新型活络头及新型活络头的使用方法
CN105479085A (zh) 无码脚装配工装
CN112593629B (zh) 一种方便对接的装配式建筑用金属连接构件
CN209568448U (zh) 一种新型活络头
CN207959501U (zh) 一种组合立柱
CN111609218A (zh) 一种可拆式阀门承托装置
CN215563702U (zh) 一种玻璃幕墙的连接结构
CN114439258A (zh) 一种钢柱连接垂直度调节器
CN216893640U (zh) 一种高强度钢桁架支撑结构
CN213477227U (zh) 一种便于拆卸钢结构板块
CN114277973B (zh) 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565415U (zh) 一种带防松装置的大型钢结构
CN219604844U (zh) 一种施工现场新型移动式定位桩工具
CN220598179U (zh) 大跨度连续梁多功能经济型装配式托架
CN220100390U (zh) 一种新型悬挑桁架
CN219450795U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用复合增强钢柱梁
CN220451099U (zh) 一种支撑钢结构搭建组件
CN216041717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
CN220266280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结构天桥主体
CN216865888U (zh) 一种新型建筑脚手架扣件结构
CN212336293U (zh) 一种钢结构组装用连接机构
CN216640955U (zh) 斜支撑上端固定结构
CN22079057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组合式建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