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5601U -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 Google Patents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5601U
CN209565601U CN201920183568.XU CN201920183568U CN209565601U CN 209565601 U CN209565601 U CN 209565601U CN 201920183568 U CN201920183568 U CN 201920183568U CN 209565601 U CN209565601 U CN 209565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
inner tube
collophore
heating
sold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35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晓乌
黎涛
姚权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tang Yo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tang Yo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tang Yo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tang Yo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35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5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5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5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包括手柄、开关组件、输料管以及焊锡机构,开关组件设于手柄内,输料管设在开关组件上,焊锡机构设在手柄一端并与开关组件配合,焊锡机构包括壳体、进料管以及加热内管,进料管和加热内管均设在壳体内,输料管、进料管和加热内管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量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温度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以不粘熔融状态下的锡的不粘管作为加热内管的加热腔,方便地对焊锡量进行控制。再且,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自动焊锡机构的送锡结构,优化了焊锡机构的整体体积,能够实现多套焊锡机构在狭小空间内同时焊锡。

Description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背景技术
传统的焊锡技术中,一般采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电子元件或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或将多根导线焊接在一起,这种焊接方式由于先要熔化焊丝,再用液态锡将焊盘与管脚和导线焊接在一起。
其缺点在于:第一,该种焊锡方式在操作时,需要双手进行操作,十分不便;第二,该种焊锡方式在融化锡丝的过程,锡容易粘上烙铁头上,造成焊锡量不均匀,从而难以控制锡丝的量;第三,该种传统的焊锡方式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导致人工成本过高;第四,传统的焊锡方法所使用的自动焊锡装置,需要从烙铁头旁边设置送焊锡丝的结构,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导致无法实现多套焊锡装置在狭小空间内同时焊锡,降低自动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包括手柄、开关组件、输料管以及焊锡机构,开关组件设于手柄内,输料管设在开关组件上,焊锡机构设在手柄一端并与开关组件配合,焊锡机构包括壳体、进料管以及加热内管,进料管和加热内管均设在壳体内,输料管、进料管和加热内管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为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即从内部将锡丝溶化再焊至焊点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关组件对焊锡枪进行控制,锡丝从输料管进入焊锡机构中,由焊锡机构中的加热内管对焊锡进行加热熔化并将其焊至焊点上。本实用新型突破点在于,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量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温度的问题;取消了传统焊锡烙铁的烙铁头机构,从而解决了烙铁头易氧化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组件包括微动开关、限位环、顶管以及复位弹簧,限位环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顶管可滑动地套设在限位环内,顶管一端设有凸环,复位弹簧设在凸环与限位环之间。
由此,开关组件采用微动开关作为控制开关,顶管受挤压时能够在限位环上进行滑动,从而触碰到微动开关。此种控制方法,能够方便地对焊锡枪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组件还包括电源口,电源口设在手柄顶端位置,电源口与微动开关电联接。
由此,电源口为开关组件的电能输入口,亦为开关组件的信号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料管设在顶管内,且输料管一端从手柄外壁伸出与外界进锡机构连接,微动开关与外界进锡机构电联接。
由此,开关组件能够控制焊锡枪的同时,也能够控制外界进锡机构的进锡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内管包括加热组件和不粘管,加热组件套设在不粘管外;加热组件对不粘管进行加热。
由此,加热组件对不粘管进行加热,使得不粘管得以升温,使得不粘管的内腔形成一个加热环境。加热内管其功能主要为将锡丝溶化,同时将流经内管的低压风加热成为热风,预热焊点。本实用新型的焊锡加热内管的熔锡过程中,将锡丝置于不粘管中,加热组件对不粘管进行加热,锡丝在不粘管中熔化,熔融状态的锡丝因自重滴落焊点上,从而实现焊锡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粘管为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金属管。
由此,不粘管为直接接触锡丝的加热件,本实用新型中的不粘管采用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金属所制得,使得熔融状态后的锡不会沾粘到不粘管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包括线圈组、绝缘片以及加热管,线圈组盘旋围绕在加热管外,绝缘片设在线圈组和加热管之间。
由此,加热组件采用线圈组对加热管进行电磁加热,提高电磁加热的效率;在线圈组和加热管之间增设绝缘片,绝缘片能够将线圈组和加热管隔开,延长线圈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粘管为直通管;进料管的一端设有安装管,绝缘片套设于安装管外,不粘管固定地套设于加热管内,加热管可拆卸地套设于安装管内。
由此,焊锡时,将不粘管的出口端抵住焊盘,锡丝输入不粘管中,锡丝被送至不粘管的出口端处,锡丝在出口端内受热熔化,从而使得锡丝被焊至焊盘。此种焊锡方法,能够提高焊锡效率。加热管以及套设在加热管内的不粘管能够在安装管上进行拆卸,方便日后对加热管和不粘管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和不粘管的中间部均设有相同的转折段。
由此,锡丝输入不粘管中,转折段能够对锡丝进行阻挡,锡丝接触不粘管内壁而被迅速熔化,增加锡丝的受热时间,保证锡丝在流出喷口前为熔融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粘管的一端内壁设有锥面;不粘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口。
由此,外扩型的锥面能够使得锡丝更顺畅地进入不粘管中,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流畅性;溶化后的锡丝因自重从喷口流出,滴落至焊点,完成焊锡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突破点在于,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量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温度的问题;取消了传统焊锡烙铁的烙铁头机构,从而解决了烙铁头易氧化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以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不粘管作为加热内管的加热腔,使得锡丝能够在不粘管内部加热而不会沾粘到不粘管的内壁,锡丝的输出量始终等于锡丝输入量,方便地对焊锡量进行控制。再且,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自动焊锡机构的送锡结构,优化了焊锡机构的整体体积,能够实现多套焊锡机构在狭小空间内同时焊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管加热型焊锡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内管加热型焊锡枪的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内管加热型焊锡枪中焊锡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焊锡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手柄、2-开关组件、21-微动开关、22-限位环、23-顶管、231-顶块、232-凸环、24-复位弹簧、25-电源口、3-输料管、4-焊锡机构、41-壳体、42-进料管、421-安装管、43-加热内管、431-加热组件、4311-线圈组、4312-加热管、4313-绝缘片、432-导热管、433-不粘管、4331-锥面、4332-喷口、434-转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包括手柄1、开关组件2、输料管3以及焊锡机构4,开关组件2设于手柄1内,输料管3设在开关组件2上,焊锡机构4可滑动地设在手柄1下端并与开关组件2配合,焊锡机构4与开关组件2电联接,焊锡机构4包括壳体41、进料管42以及加热内管43,进料管42和加热内管43均设在壳体41内,壳体41用于对进料管42和加热内管43进行固定和保护,输料管3、进料管42和加热内管43三者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为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即从内部将锡丝溶化再焊至焊点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关组件2对焊锡枪进行控制,锡丝从输料管3进入焊锡机构4中,由焊锡机构4中的加热内管43对焊锡进行加热熔化并将其焊至焊点上。本实用新型突破点在于,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量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温度的问题;取消了传统焊锡烙铁的烙铁头机构,从而解决了烙铁头易氧化的问题。
结合图3-4,开关组件2包括微动开关21、限位环22、顶管23以及复位弹簧24。限位环22为直线轴承、无油轴承或含有轴承。微动开关21固定在手柄1内部上端,限位环22位于微动开关21的下方,限位环22设有两块,顶管23可滑动地套设在两个限位环22内;顶管23的下端设有凸环232,复位弹簧24设在凸环232与限位环22之间,顶管23和进料管42配合连接,顶管23上端设有顶块231。开关组件2采用微动开关21作为控制开关,顶管23受挤压时能够在限位环22上进行滑动,从而触碰到微动开关21。此种控制方法,能够方便地对焊锡枪进行控制。
结合图3-4,开关组件2还包括电源口25,电源口25设在手柄1的顶端位置,电源口25与微动开关21电联接。电源口25为开关组件2的电能输入口,亦为开关组件2的信号输出口。
结合图3-4,输料管3为软管,输料管3设在顶管23内,手柄1外壁开设有长圆孔,且输料管3进口端从手柄1外壁的长圆孔伸出与外界进锡机构连接,微动开关21通过电源口25与外界进锡机构电联接。进锡机构配置为将锡丝以吹气的形式通过输料管3输入进料管42中。开关组件2能够控制焊锡枪的同时,也能够控制外界进锡机构的进锡功能。
结合图3和图5-6,加热内管43包括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加热组件431套设在不粘管433外;加热组件431对不粘管433进行加热。加热组件431对不粘管433进行加热,使得不粘管433得以升温,使得不粘管433的内腔形成一个加热环境。加热内管43其功能主要为将锡丝溶化,同时将流经内管的低压风加热成为热风,预热焊点。本实用新型的焊锡加热内管43的熔锡过程中,将锡丝置于不粘管433中,加热组件431对不粘管433进行加热,锡丝在不粘管433中熔化,熔融状态的锡丝因自重滴落焊点上。
优选地,不粘管433为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金属管。不粘管433为直接接触锡丝的加热件,本实用新型中的不粘管433采用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金属所制得,使得熔融状态后的锡不会沾粘到不粘管433的内壁,而且,不粘管433在高温状态下不会发生氧化。
不粘管433可以为钛、铝、铌、钛合金、铝合金或铌合金等金属管。在经多次材料实验的结果得出,不粘锡、不易氧化的金属有铌、铝、钛、钛合金、铝合金或铌合金等。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钛金属管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不粘管433,既符合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要求,且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在其它实施例中,不粘管433亦可以为铝、铌、钛合金、铝合金或铌合金管或其它共性(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金属管。
结合图5-6,加热组件431为电磁加热组件431;电磁加热组件431包括线圈组4311、绝缘片4313以及加热管4312。加热管4312为铁管。线圈组4311盘旋围绕地设在在加热管4312外,绝缘片4313套设在线圈组4311和加热管4312之间,绝缘片4313和加热管4312可拆卸连接。电磁加热组件431的加热效果好,增加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组件431的加热效率;加热组件431采用线圈组4311对加热管4312进行电磁加热,提高电磁加热的效率;在线圈组4311和加热管4312之间增设绝缘片4313,绝缘片4313能够将线圈组4311和加热管4312隔开,延长线圈组4311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5-6,进料管42的出口端与不粘管433连通,本实施例中的不粘管433为直通管。焊锡时,将不粘管433的出口端抵住焊盘,锡丝输入不粘管433中,锡丝被送至不粘管433的出口端处,锡丝在出口端内受热熔化,从而使得锡丝被焊至焊盘。此种焊锡方法,能够提高焊锡效率。进料管42的下端设有安装管421,安装管421的管壁设有多条缝隙,安装管421具有一定的弹性;绝缘片4313固定地套设于安装管421外,不粘管433固定套设于加热管4312内,加热管4312可拆卸地套设于安装管421内。加热管4312以及套设在加热管4312内的不粘管433、导热管432能够在安装管421上进行快速拆卸,方便日后对加热管4312、不粘管433和导热管432进行更换。
结合图5-6,不粘管433进口端内壁设有第一锥面4331。外扩型的锥面能够使得锡丝更顺畅地进入不粘管433中,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流畅性。不粘管433的出口端设有喷口4332,喷口4332形状可以为圆型、椭圆型等,可根据应用场合设置不同的喷口4332形状,喷口4332被包裹在导热管432内,导热管432对喷口4332进行固定,增加整体结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锡丝在喷口4332中熔化,溶化后的锡丝自动焊至焊点,完成焊锡过程。
优选地,进料管42的材质与不粘管433的材质相同,采用钛金属管。手柄1为绝缘隔热材质制成,使得人手可以接触手柄1,而不受到伤害。
结合图5-6,加热内管43还包括导热管432,导热管432填充在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之间,导热管432的材质为铜。由于不粘管433为中间细两头粗形状,所以本实施例在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之间的间隙填充导热管432,以保证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之间的导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耗材主要为锡丝,锡丝可以是纯锡或含铅的锡合金或含其他辅助材料的锡合金。
本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输料管3通过管道分别接入进锡机构和低压风处,进锡机构通过吹气的方式将锡丝送进焊锡机构4中,低压风持续输送至进料管42中。
S1、进锡:握住手柄1,喷口4332对准焊点并向下挤压,使得焊锡机构44推动顶管23,顶管23触碰至微动开关21,微动开关21以电信号的形式触发进锡机构的进锡功能,进锡机构将锡丝通过压缩空气送至焊锡机构4中。
S1.5、预热:低压风持续输入输料管3中,在进锡的过程中,低压风通过不粘管433进行加热,低压风加热成热风后从喷口4332处吹出,热风对焊点进行预热。所以在进锡的同时,焊锡机构4会吹出热风对焊点进行预热。
S2、熔锡:锡丝通过进料管42进入不粘管433腔内,因不粘管433为直通管,高速输送的锡丝会直接输送至不粘管433的喷口4332处并被焊盘阻挡,锡丝在不粘管433的喷口4332处受热熔化。
S3、出锡:熔融状态下的锡丝直接被焊至焊盘上的焊点,完成焊锡。
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312、不粘管433等零件能够在安装管421上进行拆卸,方便日后对加热管4312、不粘管433和导热管432进行更换;而且本实施例中,锡丝能够直接被送至不粘管433的出口端处,锡丝在出口端内受热熔化,从而使得锡丝被焊至焊盘,焊锡效率高。
实施例2
结合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的加热管4312和绝缘片4313为可拆卸连接,而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312和绝缘片4313为固定连接。而且,本实施例的焊锡机构4中的进料管42取消了下端的安装管421结构,本实施例中得进料管42固定地套设在加热管4312内。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以下结构:
结合图8,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的中间部均设有相同的转折段434。锡丝输送过程中,转折段434能够对锡丝进行阻挡,锡丝接触不粘管433的内壁而被迅速熔化,增加锡丝的受热时间,保证锡丝在喷出前为熔融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耗材主要为锡丝,锡丝可以是纯锡或含铅的锡合金或含其他辅助材料的锡合金。
本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输料管3通过管道分别接入进锡机构和低压风处,进锡机构通过吹气的方式将锡丝送进焊锡机构4中,低压风持续输送至进料管42中。
S1、进锡:握住手柄1,喷口4332对准焊点并向下挤压,使得焊锡机构4推动顶管23,顶管23触碰至微动开关21,微动开关21以电信号的形式触发进锡机构的进锡功能,进锡机构将锡丝通过压缩空气送至焊锡机构4中。
S1.5、预热:低压风持续输入输料管3中,在进锡的过程中,低压风通过不粘管433进行加热,低压风加热成热风后从喷口4332处吹出,热风对焊点进行预热。所以在进锡的同时,焊锡机构4会吹出热风对焊点进行预热。
S2、熔锡:锡丝从进料管42处进入不粘管433,因不粘管433的中间部位设有转折段434,高速输送的锡丝会撞击转折段434后瞬间熔化。
S3、出锡:熔融状态下的锡丝因自身重力从喷口4332处流出,从而滴落至焊点处,完成焊锡过程。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增加了转折段434,转折段434能够对输送的锡丝进行缓冲,增加锡丝的受热时间,保证锡丝在流出喷口4332前为熔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突破点在于,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量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焊锡烙铁难以控制焊锡温度的问题;取消了传统焊锡烙铁的烙铁头机构,从而解决了烙铁头易氧化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以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不粘管433作为加热内管43的加热腔,使得锡丝能够在不粘管433内部加热而不会沾粘到不粘管433的内壁,锡丝的输出量始终等于锡丝输入量,方便地对焊锡量进行控制。再且,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自动焊锡机构的送锡结构,优化了焊锡机构的整体体积,能够实现多套焊锡机构在狭小空间内同时焊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开关组件(2)、输料管(3)以及焊锡机构(4),所述开关组件(2)设于手柄(1)内,所述输料管(3)设在开关组件(2)上,所述焊锡机构(4)设在手柄(1)一端并与开关组件(2)配合,所述焊锡机构(4)包括壳体(41)、进料管(42)以及加热内管(43),所述进料管(42)和加热内管(43)均设在壳体(41)内,所述输料管(3)、进料管(42)和加热内管(43)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2)包括微动开关(21)、限位环(22)、顶管(23)以及复位弹簧(24),所述限位环(22)位于微动开关(21)的下方,所述顶管(23)可滑动地套设在限位环(22)内,所述顶管(23)一端设有凸环(232),所述复位弹簧(24)设在凸环(232)与限位环(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2)还包括电源口(25),所述电源口(25)设在手柄(1)顶端位置,所述电源口(25)与微动开关(21)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3)设在顶管(23)内,且所述输料管(3)一端从手柄(1)外壁伸出与外界进锡机构连接,所述微动开关(21)与外界进锡机构电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管(43)包括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所述加热组件(431)套设在不粘管(433)外;所述加热组件(431)对不粘管(433)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管(433)为不粘熔化、软化状态下的锡的金属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31)包括线圈组(4311)、加热管(4312)以及绝缘片(4313),所述线圈组(4311)盘旋围绕在加热管(4312)外,所述绝缘片(4313)设在线圈组(4311)和加热管(43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管(433)为直通管;所述进料管(42)的一端设有安装管(421),所述绝缘片(4313)固定套设于安装管(421)外,所述不粘管(433)固定套设于加热管(4312)内,所述加热管(4312)可拆卸地套设于安装管(4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31)和不粘管(433)的中间部均设有相同的转折段(43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管加热型焊锡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管(433)一端内壁设有锥面(4331);所述不粘管(433)的另一端设有喷口(4332)。
CN201920183568.XU 2019-02-01 2019-02-01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Active CN209565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568.XU CN209565601U (zh) 2019-02-01 2019-02-01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3568.XU CN209565601U (zh) 2019-02-01 2019-02-01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5601U true CN209565601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3568.XU Active CN209565601U (zh) 2019-02-01 2019-02-01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5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3064A (zh) 高频焊锡方法
US11130149B2 (en) Fast hot melt adhesive gun
CN109604759A (zh) 一种电烙铁
CN209503182U (zh) 焊锡加热内管及应用其的焊锡机构
CN209565601U (zh) 内管加热型焊锡枪
CN201076961Y (zh) 电烙铁
CN209503172U (zh) 高频焊锡系统
CN105478947A (zh) 一种pcb焊接装置
CN109570680A (zh) 焊锡加热内管及应用其的焊锡机构
CN107262865A (zh) 一种手持式焊锡装置
CN109623065A (zh) 高频焊锡系统
CN208427809U (zh) 一种简便操作式电烙铁
US1745455A (en) Soldering ladle
CN204486973U (zh) 电烙铁
CN205237272U (zh) 一种手持式焊接器具
CN106216797A (zh) 一种新型吸锡电烙铁
CN206105096U (zh) 新型吸锡电烙铁
CN211413975U (zh) 一种能够进行锡丝预热的送锡装置
CN202199880U (zh) 电烙笔
CN209503181U (zh) 一种电烙铁
CN205519986U (zh) 一种组合式电烙铁
CN205218248U (zh) 一种pcb焊接装置
CN201455477U (zh) 一种烙铁头及其自动焊锡装置
CN206643470U (zh) 一种变频器加工用电烙铁
CN207735732U (zh) 一种新型焊锡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