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9179U -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9179U
CN209559179U CN201822006611.3U CN201822006611U CN209559179U CN 209559179 U CN209559179 U CN 209559179U CN 201822006611 U CN201822006611 U CN 201822006611U CN 209559179 U CN209559179 U CN 209559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block
steel pipe
double
block
displacement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6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钦
杭成皓
邹云朋
万子欣
钟亮根
卢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006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9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9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91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包括受检梁,以及设置在受检梁两侧的承重柱,所述承重柱底部设置有位移计,所述位移计固定在其下端的钢管上,所述钢管两端固定在两侧的承重柱之间,还包括顶压装置、底座,顶压装置主要包括抱箍、调距双层圆筒、上部顶压块、右部顶压块、左部顶压块、下部顶压块、顶压块螺栓;简化的位移计支架的构造,安装快捷方便,减少了人力且支架整体所占空间极小,大大降低了支架受到外界干扰触动的概率,提高了挠度数据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背景技术
在检验建筑质量的时候,钢筋混凝土梁体的极限承载力检测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检验梁体承载力时,需要在梁体下方设置位移计测量梁体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由于梁体距地面有一定高度,将位移计固定在梁体下方需要借助位移计支架。
在建筑现场,位移计支架的搭建方式一般是,采用纵向和横向的钢管搭建成放置位移计及其支座的平面,再设置竖向的钢管将其撑立至梁体下方。位移计支架的长度约等于梁体长度,支架高度约等于梁体距地面高度,支架有着高而长的特点,且与地面是仅承压的连接。因此,支架需要较大的宽度保证其稳定性。但是这样加大了支架所占的空间,而有些建筑物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无法搭建较为庞大的支架。并且支架所占的空间越大,其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性越大,读取位移数据也越不方便。
传统的位移计支架所需钢管较多,搭建和拆卸都不方便,增加了检测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寻求一种占用空间小,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能提高挠度数据精确度,对各种现场情况适用性强,且易于搭建的位移计支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位移计支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包括受检梁,以及设置在受检梁两侧的承重柱,所述承重柱底部设置有位移计,所述位移计固定在其下端的钢管上,所述钢管两端固定在两侧的承重柱之间,还包括顶压装置、底座,顶压装置主要包括抱箍2、调距双层圆筒、上部顶压块、右部顶压块、左部顶压块、下部顶压块9、顶压块螺栓10;所述钢管15两端通过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和底座固定螺栓13分别与顶压装置上的调距双层圆筒4及底座12连接;所述抱箍2通过预紧力螺栓3箍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处,对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进行加固;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通过其上对应的滑块和滑动轨道连接;所述上部顶压块6通过其底部螺纹孔道与调距双层圆筒4底部的螺纹连接;所述顶压块螺栓10穿过左部顶压块8上的光滑孔道,再拧入右部顶压块7上的螺纹孔道,用于向两块顶压块施力,使其相向运动。
所述抱箍2有两个半圆形的箍板组成,每个所述箍板端部设置有翼板,且所述翼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抱箍2通过翼板螺纹孔内的抱箍预紧力螺栓3将其箍在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连接处。
调距双层圆筒4的外筒壁上设置有贯穿外筒壁的4个对称分布的螺纹孔道,螺纹孔道距筒底部的距离较长,所述钢管15插入到所述双层圆筒4内筒和外筒的间隙处且通过所述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固定。
所述钢管15与双层圆筒4插入端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所述抱箍2上半部箍在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的钢管15上。
抱箍2的箍板上半部分较下半部分更厚,在箍板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卡槽,所述双层圆筒4插接端与之卡槽相匹配。
上部顶压块6和下部顶压块9构造类似,其顶部的两个斜面上焊接有滑块,两斜面交界的棱边上设置两个圆形凹槽。上部顶压块6上的滑块截面均为T形,下部顶压块9上其中一个斜面上焊接T形滑块,另一个斜面上焊接矩形滑块;左部顶压块8和右部顶压块7构造类似,其斜面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均为T形,右部顶压块7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T形的,另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矩形的;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通过其上焊接的滑块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上的滑动轨道连接;下部顶压块9底部与承重柱16固定端设置有橡胶垫11。
底座12包括用于插入并固定钢管15的双层圆筒部以及与承重柱16接触固定的底板部,所述双层圆筒部垂直设置在底板部上,且双层圆筒部与底板部之间圆形阵列有多个肋板,底座12的双层圆筒部外壁设置有与调距双层圆筒的外筒壁上相同的螺纹孔道,所述钢管15插入到底座的双层圆筒并通过底座固定螺栓13固定。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管一端插入调距双层圆筒中,根据所需长度调节双层圆筒位置;
步骤二:将螺栓拧入双层圆筒外层上的螺纹孔道内,拧紧至其顶压钢管;
步骤三:环形橡胶垫套上钢管,抱箍箍板上卡槽对准调距双层圆筒的外层筒口,拧紧抱箍翼板上预紧力螺栓;
步骤四:将上下顶压块上的滑块对应滑入左右顶压块上对应的滑动轨道;
步骤五:将顶压块螺栓穿过左部顶压块上的光滑轨道,再拧入右部顶压块上的螺纹孔道。
步骤六:将调距双层圆筒通过底部螺纹旋入下部顶压块的螺纹孔道内;
步骤七:钢管另一端插入底座,将螺栓拧入外层筒壁上的螺纹孔道内,拧紧至其顶压钢管;
步骤八:水平抬升钢管至受检梁下方,拧紧顶压块螺栓,顶压装置和承重柱、底座和承重柱间产生足够的压力,完成位移计支架的安装;
步骤九:在测点位置放置位移计底座及位移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改变了位移计支架的固定方式,支架通过两端装置与柱面间的摩擦力实现固定。一方面支架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对地面情况无要求,提高了支架对各种情况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避免了支架受到来自地面的干扰。
2、简化的位移计支架的构造,安装快捷方便,减少了人力且支架整体所占空间极小,大大降低了支架受到外界干扰触动的概率,提高了挠度数据的精确度。
3、抱箍内侧设置了卡槽,有效实现了调距双层圆筒和钢管间的进一步固定。
4、底座和调距双层圆筒的外筒壁上均设置了螺纹孔道,通过拧入螺栓顶压钢管,有效限制了钢管的转动,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
5、调距双层圆筒的外筒壁的螺纹孔道至圆筒底部有较长距离,通过调整钢管端进入双层圆筒的深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支架的整体长度,扩大了钢管长度的选择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中抱箍三维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中调距圆筒的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中调距双层圆筒与钢管间布置剖面图;
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中上部顶压块构造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中右部顶压块构造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块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压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构造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置二维示意图;
在图中:1环形橡胶垫,2抱箍,3抱箍预紧力螺栓,4调距双层圆筒,5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6上部顶压块,7右边顶压块,8左部顶压块,9下部顶压块,10顶压块螺栓,11矩形橡胶垫,12底座,13底座固定螺栓,14圆形橡胶垫,15钢管,16承重柱,17受检梁,18位移计底座,19位移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1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包括受检梁17,以及设置在受检梁17两侧的承重柱16,所述承重柱16底部设置有位移计19,所述位移计19固定在其下端的钢管15上,所述钢管15两端固定在两侧的承重柱16之间,还包括顶压装置、底座12,顶压装置主要包括抱箍2、调距双层圆筒4、上部顶压块6、右部顶压块7、左部顶压块8、下部顶压块9、顶压块螺栓10;所述钢管15两端通过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和底座固定螺栓13分别与底座12及顶压装置上的调距双层圆筒4连接;所述抱箍2通过预紧力螺栓3箍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处,对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进行加固;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固定连接;所述上部顶压块6通过其底部螺纹孔道与调距双层圆筒4底部的螺纹连接;所述顶压块螺栓10穿过左部顶压块8上的光滑孔道,再拧入右部顶压块7上的螺纹孔道,用于向两块顶压块施力,使其相向运动。
所述抱箍2有两个半圆形的箍板组成,每个所述箍板端部设置有翼板,且所述翼板上设置有孔道,其中一个箍板的翼板孔道上焊接螺母,所述抱箍2通过翼板螺纹孔内的抱箍预紧力螺栓3将其箍在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连接处。
调距双层圆筒4的外筒壁上设置有贯穿外筒壁的4个对称分布的螺纹孔道,螺纹孔道距筒底部的距离较长,所述钢管15插入到所述双层圆筒4内筒和外筒的间隙处且通过所述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固定。
抱箍2的箍板上半部分较下半部分更厚,在箍板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卡槽,所述双层圆筒4插接端与之卡槽相匹配。
所述钢管15与双层圆筒4插入端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所述抱箍2上半部箍在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的钢管15上。
上部顶压块6和下部顶压块9构造类似,其顶部的两个斜面上焊接有滑块,两斜面交界的棱边上设置两个圆形凹槽。上部顶压块6上的滑块截面均为T形,下部顶压块9上其中一个斜面上焊接T形滑块,另一个斜面上焊接矩形滑块;左部顶压块8和右部顶压块7构造类似,其斜面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均为T形,右部顶压块7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T形的,另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矩形的;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通过其上焊接的滑块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上的滑动轨道连接;下部顶压块9底部与承重柱16固定端设置有橡胶垫11。
底座12包括用于插入并固定钢管15的双层圆筒部以及与承重柱16接触固定的底板部,所述双层圆筒部垂直设置在底板部上,且双层圆筒部与底板部之间圆形阵列有多个肋板,底座12的双层圆筒部外壁设置有与调距双层圆筒的外筒壁上相同的螺纹孔道,所述钢管15插入到双层圆筒部通过底座固定螺栓13固定。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管一端插入调距双层圆筒中,根据所需长度调节双层圆筒位置;
步骤二:将螺栓拧入双层圆筒外层上的螺纹孔道内,拧紧至其顶压钢管;
步骤三:环形橡胶垫套上钢管,抱箍箍板上卡槽对准调距双层圆筒的外层筒口,拧紧抱箍翼板上预紧力螺栓;
步骤四:将上下顶压块上的滑块对应滑入左右顶压块上对应的滑动轨道;
步骤五:将顶压块螺栓穿过左部顶压块上的光滑轨道,再拧入右部顶压块上的螺纹孔道。
步骤六:将调距双层圆筒通过底部螺纹旋入下部顶压块的螺纹孔道内;
步骤七:钢管另一端插入底座,将螺栓拧入外层筒壁上的螺纹孔道内,拧紧至其顶压钢管;
步骤八:水平抬升钢管至受检梁下方,拧紧顶压块螺栓,顶压装置和承重柱、底座和承重柱间产生足够的压力,完成位移计支架的安装;
步骤九:在测点位置放置位移计底座及位移计。
如图1所示是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的顶压装置的三维构造示意图。其结构主要包括1环形橡胶垫,2抱箍,3抱箍预紧力螺栓,4调距双层圆筒,5圆筒处钢管固定螺栓,6上部顶压块,7右边顶压块,8左部顶压块,9下部顶压块,10顶压块螺栓和,11矩形橡胶垫。
如图2所示,抱箍2的箍板内侧设置有环形卡槽201,箍板和翼板间设置肋板202,两片抱箍的其中一片的翼板上焊接螺母203。
如图3所示,调距双层圆筒4由外层圆筒403和内层圆筒404组成,外层圆筒403的底部设置有螺纹402,中上部有四个螺纹孔道401贯通外层圆筒壁。
如图4所示,钢管15的一端插入调距双层圆筒4中,根据钢管15的长度和两承重柱16间的距离调节钢管15端部进入调距双层圆筒4的长度,使顶压装置能接触到柱面,将固定螺栓5拧入外层圆筒上的螺纹孔道401,螺栓底部顶压钢管15,实现双层圆筒4和钢管15的初步固定,如图6所示。将抱箍2通过抱箍预紧力螺栓3固定在钢管15和双层圆筒4的交界处,抱箍2与钢管15间设置环形橡胶垫1增大摩擦,抱箍2上的环形卡槽201卡在外层圆筒403的筒口上,实现双层圆筒4和钢管15的进一步固定,如图5所示。
如图7所示,上部顶压块6的顶部斜面设有T形滑块601和矩形滑块602,滑块与顶部斜面焊接,顶部设有圆形凹槽603,为顶压块螺栓10预留空间。上部顶压块6的底部设置螺纹孔道604,用于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底部连接。为减小自重顶压块6的内部其他区域不是实心的,采用设置肋板605的方式在减小自重的同时保持顶压块受力不变形。下部顶压块9与上部顶压块构造类似,只是不设置螺纹孔道,且滑块均为T形。
如图8所示,右部顶压块7的斜面设置T形滑动轨道701和矩形滑动轨道702。贯穿顶压块上下平面设置两个螺纹孔道703。采用设置肋板704的方式在减小自重的同时保持顶压块受力不变形。左部顶压块8与右部顶压块构造类似,只是螺纹孔道改为光滑孔道,且滑动轨道均为T形。
如图9所示,将底部顶压块9上的T形滑动块,分别滑入右部和左部顶压块上的T形滑动轨道,再将上部顶压块6上的T形滑动块滑入左部顶压块8上的T形滑动轨道,将上部顶压块6上的矩形滑动块与右部顶压块7上的矩形滑动轨道对应拼接。实现顶压块之间的连接。
如图10所示,将四块顶压块连接组装完成后,将两个顶压块螺栓10首先穿过左部顶压块8上的光滑孔道,在拧入右部顶压块上的螺纹孔道。左右两块顶压块之间预留初始距离。将调距双层圆筒4底部的螺纹402旋入下部顶压块6底部的螺纹孔道604,实现顶压块和双层圆筒4的连接。拧紧顶压块螺栓10,左部和右部的顶压块相向运动,上部和下部顶压块在左右顶压块的作用力下反向相离运动,下部顶压块6与承重柱16间发生挤压,可产生摩擦力负担荷载,下部顶压块6与承重柱16间设置矩形橡胶垫11,增大了摩擦系数,并保护柱面。
如图11所示,为钢管15另一端的底座12, 底座上有内层圆筒1202和外层圆筒1203,外层圆筒1203上有贯通外层圆筒壁的螺纹孔道1201,设置肋板1204加固圆筒,使底座不变形。将钢管15另一端插入底座12中,将螺栓13拧入螺纹孔道1201中,顶压钢管壁,实现钢管15和底座12的稳定连接。底座12与承重柱间设置圆形橡胶垫14。
如图12所示,为组装后的位移计支架整体图。选择长度合适的钢管15,一端与顶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组装成位移计支架整体,将其抬升至受检梁17下方适当位置,拧紧顶压块螺栓10,上部和下部顶压块在左右顶压块的作用力下反向相离运动,下部顶压块6与承重柱16间发生挤压,底座12与另一侧的承重柱16间也发生挤压,支架通过两侧的装置与柱面间产生摩擦力,负担支架自重及其上荷载。支架上可在任意位置放置位移计底座18及位移计19。该位移计底座18为常见的圆弧状带有电磁铁的底座。通过可开关的电磁铁可以稳固吸附在支架钢管的任意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包括受检梁(17),以及设置在受检梁(17)两侧的承重柱(16),所述承重柱(16)底部设置有位移计(19),所述位移计(19)固定在其下端的钢管(15)上,所述钢管(15)两端固定在两侧的承重柱(16)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压装置、底座(12),顶压装置主要包括抱箍(2)、调距双层圆筒(4)、上部顶压块(6)、右部顶压块(7)、左部顶压块(8)、下部顶压块(9)、顶压块螺栓(10);所述钢管(15)两端通过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和底座固定螺栓(13)分别与顶压装置上的调距双层圆筒(4)及底座(12)连接;所述抱箍(2)通过预紧力螺栓(3)箍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处,对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的连接进行加固;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固定连接;所述上部顶压块(6)通过其底部螺纹孔道与调距双层圆筒(4)底部的螺纹连接;所述顶压块螺栓(10)穿过左部顶压块(8)上的光滑孔道,再拧入右部顶压块(7)上的螺纹孔道,用于向两块顶压块施力,使其相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2)有两个半圆形的箍板组成,每个所述箍板端部设置有翼板,且所述翼板上设置有孔道,其中一个箍板的翼板孔道上焊接螺母,所述抱箍(2)通过翼板螺纹孔内的抱箍预紧力螺栓(3)将其箍在钢管(15)和调距双层圆筒(4)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调距双层圆筒(4)的外筒壁上设置有贯穿外筒壁的(4)个对称分布的螺纹孔道,螺纹孔道距筒底部的距离较长,所述钢管(15)插入到所述双层圆筒(4)内筒和外筒的间隙处且通过所述调距双层圆筒固定螺栓(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抱箍(2)的箍板上半部分较下半部分更厚,在箍板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凸起的卡槽,所述双层圆筒(4)插接端与之卡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5)与调距双层圆筒(4)插入端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所述抱箍(2)上半部箍在设置有环形橡胶垫(1)的钢管(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上部顶压块(6)和下部顶压块(9)构造类似,其顶部的两个斜面上焊接有滑块,两斜面交界的棱边上设置两个圆形凹槽;上部顶压块(6)上的滑块截面均为T形,下部顶压块(9)上其中一个斜面上焊接T形滑块,另一个斜面上焊接矩形滑块;左部顶压块(8)和右部顶压块(7)构造类似,其斜面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均为T形,右部顶压块(7)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T形的,另一个斜面上的滑动轨道是矩形的;所述上部顶压块(6)、下部顶压块(9)通过其上焊接的滑块与左部顶压块(8)、右部顶压块(7)上的滑动轨道连接;下部顶压块(9)底部与承重柱(16)固定端设置有橡胶垫(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其特征在于:底座(12)包括用于插入并固定钢管(15)的双层圆筒部以及与承重柱(16)接触固定的底板部,所述双层圆筒部垂直设置在底板部上,且双层圆筒部与底板部之间圆形阵列有多个肋板,底座(12)的双层圆筒部外壁设置有与调距双层圆筒的外筒壁上相同的螺纹孔道,所述钢管(15)插入到底座的双层圆筒部并通过底座固定螺栓(13)固定。
CN201822006611.3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9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611.3U CN20955917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611.3U CN20955917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9179U true CN209559179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661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917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9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5794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南昌大学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及其设置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5794A (zh) * 2018-11-30 2019-03-01 南昌大学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及其设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5726A (zh) 框架结构梁板柱节点斜向加载装置
CN207181186U (zh) 框架结构梁板柱节点斜向加载装置
CN106018102B (zh) 夯筑土遗址群锚拉拔试验系统
CN209227638U (zh) 抗拔桩反力装置
CN106680095A (zh) 装配式异形柱结构加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4128889U (zh) 一种梁构件弯扭试验加载装置
CN203188470U (zh) 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柱柱脚结构
CN209559179U (zh)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
US20210002846A1 (en) Civil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structure
CN204435816U (zh) 伸缩式钢柱操作平台
CN205852606U (zh) 三维空间管桁架拼装胎架
CN107314880A (zh) 一种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的抗震试验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8533582U (zh) 一种既有建筑加固桩基静载试验装置
CN109405794A (zh) 一种适用于梁体挠度现场检测的位移计支架及其设置方法
CN205805019U (zh) 立柱托换装置
CN209559118U (zh) 管廊拼接缝变形量的测量装置
CN2095685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抗震结构
CN209855818U (zh) 一种可调节式地下工程支撑拱架纵向连接装置
CN209292857U (zh) 节能型拱桥拱肋吊杆锚箱
CN107631096B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
CN214695706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抗震式建筑桩结构
CN105507352B (zh) 管桩灌芯的现场自平衡抗拔试验方法
CN210049298U (zh) 一种静载试验用基准装置
CN108533052A (zh) 一种用于地基持续大变形区可调式输电支撑结构
CN207110105U (zh)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