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8985U -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8985U
CN209558985U CN201920184166.1U CN201920184166U CN209558985U CN 209558985 U CN209558985 U CN 209558985U CN 201920184166 U CN201920184166 U CN 201920184166U CN 209558985 U CN209558985 U CN 209558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gas
shell
cooling
locking nu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41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
郑祥
陈标
陈兵
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o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1841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8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8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8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的盖体、液体循环管路和散热器,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腔室,所述壳体内设有煤气冷却管路、冷却液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下方,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中空腔室和壳体内部的喷淋孔,所述煤气冷却管路位于所述喷淋孔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可提高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且煤气冷却设备的结构相对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针对煤化工、焦化煤制气、煤气发生炉生产煤气企业,或煤制气生产过程进行转化利用企业,往往在煤气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煤气进行安全冷却。
现有的冷却方式主要是水冷,但是通过水管直接换热的方式的冷却效果较为低下。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206257865U)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冷却装置,虽说该装置能够对煤化工中的煤气进行冷却,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宜大范围推广。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传输管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可提高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且煤气冷却设备的结构相对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的盖体、液体循环管路和散热器,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腔室,所述壳体内设有煤气冷却管路、冷却液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下方,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中空腔室和壳体内部的喷淋孔,所述煤气冷却管路位于所述喷淋孔的正下方;
所述煤气冷却管路包括进气管、排管组件和出气管,将所述壳体的其中2个将对设置的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底板设置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所述排管组件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管组件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管组件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并分别水平设置的多根冷却支路管,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设置于同一水平上且两端分别对齐,所述冷却支路管的外表面嵌设有翅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
所述液体循环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液段、冷却段和回液段,所述冷却段为盘绕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却段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器内部;
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用于检修壳体内部结构的检修口和盖合于所述检修口处的检修盖板,所述检修盖板与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泵的数量为2,2个所述水泵分别设置于所述煤气冷却管路的两侧并分别通过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进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进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三锁紧螺母和第四锁紧螺母,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采用风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外壳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表面的风扇,所述冷却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可将该煤气冷却设备安装于输送高温煤气的管路上,企业生产出高温的煤气后通过管路与所述煤气冷却设备的进气端连接,然后通过管路将储气装置与煤气冷却设备的出气端连接,并向所述煤气冷却设备的内部输送高温的煤气,高温的煤气流经煤气冷却设备后温度迅速下降并从煤气冷却设备的出气端流向储气装置,从而实现对高温煤气的冷却,其中,通过向煤气冷却管路喷洒冷却液,使得流经煤气冷却管路内的高温煤气与冷却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此外,所述煤气冷却管路包括多根冷却支路管,高温煤气从进气管进入、然后通过排管组件的进气口分流并分别进入多根冷却支路管、流经多根冷却支路管冷却后的煤气在排管组件的出气口处汇合并进入出气管,然后流向储气装置,通过设置多根冷却支路管,从而增大了煤气冷却管路内高温煤气与冷却液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锁紧螺母;2、第二锁紧螺母;3、排管组件;4、冷却液;5、出气端;6、出气管;7、水泵;8、抽液段;9、回液段;10、散热器;11、冷却段;12、壳体;13、进气管;14、进气端;15、检修盖板;16、第一侧壁;17、第二侧壁;31、冷却支路管;3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2、与所述壳体12的上端开口处连接的盖体、液体循环管路和散热器10,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腔室,所述壳体12内设有煤气冷却管路、冷却液4和水泵7,所述水泵7位于所述冷却液4的液面下方,所述水泵7通过所述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中空腔室和壳体12内部的喷淋孔,所述煤气冷却管路位于所述喷淋孔的正下方,所述壳体12呈长方体状,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2的顶面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盖体安装于所述壳体12的顶面上且盖体的下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矩形开口,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12的顶面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所述煤气冷却管路包括进气管13、排管组件3和出气管6,将所述壳体12的其中2个将对设置的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7,所述进气管13和出气管6分别贯穿所述壳体12的底板设置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6和第二侧壁17设置,所述排管组件3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13与所述排管组件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6与所述排管组件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管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并分别水平设置的多根冷却支路管31,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31设置于同一水平上且两端分别对齐,所述冷却支路管31的外表面嵌设有翅片32,所述排管组件3位于所述冷却液4的液面上方,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排管组件3还包括2根竖管,2根所述竖管分别设置于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31的两端并分别与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31联通,2根所述竖管分别与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31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于2根所述竖管上,所述进气管13与所述壳体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出气管6与所述壳体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液体循环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液段8、冷却段11和回液段9,所述冷却段11为盘绕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却段11与所述散热器10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器10内部;所述壳体12的侧壁设有用于检修壳体12内部结构的检修口和盖合于所述检修口处的检修盖板15,所述检修盖板15与所述壳体12通过螺栓密封连接。
具体地,可将该煤气冷却设备安装于输送高温煤气的管路上,企业生产出高温的煤气后通过管路与所述煤气冷却设备的进气端14连接,然后通过管路将储气装置与煤气冷却设备的出气端5连接,并向所述煤气冷却设备的内部输送高温的煤气,高温的煤气流经煤气冷却设备后温度迅速下降并从煤气冷却设备的出气端5流向储气装置,从而实现对高温煤气的冷却,其中,通过向煤气冷却管路喷洒冷却液4,使得流经煤气冷却管路内的高温煤气与冷却液4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此外,所述煤气冷却管路包括多根冷却支路管31,高温煤气从进气管13进入、然后通过排管组件3的进气口分流并分别进入多根冷却支路管31、流经多根冷却支路管31冷却后的煤气在排管组件3的出气口处汇合并进入出气管6,然后流向储气装置,通过设置多根冷却支路管31,并将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冷却支路管31布置于同一水平面,每根所述冷却支路管31均位于盖体的喷淋孔的正下方,从而增大了煤气冷却管路内高温煤气与冷却液4接触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7的数量为2,2个所述水泵7分别设置于所述煤气冷却管路的两侧并分别通过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如此,可加快所述壳体12内部冷却液4的循环运动的速度,此外,通过从所述中空腔室的两侧向中空腔室内充入冷却液4,使得所述中空腔室内部各个位置充液量及液体压力相对均匀,从而保证各个喷淋孔处喷洒的水量及喷洒速度相对均匀,进而实现对煤气冷却管路各个位置内部的高温煤气均匀的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一锁紧螺母1和第二锁紧螺母2,所述进气管13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位于所述壳体12的外部,所述第二锁紧螺母2位于所述壳体12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与所述进气管13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锁紧螺母2与所述进气管13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12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锁紧螺母2与所述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三锁紧螺母和第四锁紧螺母,所述出气管6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12的外部,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12的内部,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6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6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12的内表面。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如此,可提高壳体12的密封性,避免出现冷却液4泄漏的问题。
再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液体循环管路和水泵7,在水泵7的抽吸作用下使得壳体12内的冷却液4始终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进而提高对煤气冷却管路内的高温煤气的冷却效果,壳体12内的冷却液4在将煤气冷却管路内的高温煤气冷却的同时,壳体12内的冷却液4与高温煤气进行热量交换并被加热,通过设置散热器10,可实现对循环流动的冷却液4的冷却,具体地,被加热后的冷却液4在水泵7的抽吸作用下,经过抽液段8进入冷却段11,散热器10对冷却段11内的冷却液4进行冷却,通过将所述冷却段11为盘绕设置的管状结构,从而增加冷却液4在冷却段11内停留的时间,提高对冷却液4的冷却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0采用风冷散热器10,所述散热器10包括外壳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表面的风扇,所述冷却段11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此外,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检修口和检修盖板15,当煤气冷却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检修盖板15打开,从而方便对壳体12内部结构的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的盖体、液体循环管路和散热器,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腔室,所述壳体内设有煤气冷却管路、冷却液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下方,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中空腔室和壳体内部的喷淋孔,所述煤气冷却管路位于所述喷淋孔的正下方;
所述煤气冷却管路包括进气管、排管组件和出气管,将所述壳体的其中2个将对设置的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贯穿所述壳体的底板设置并分别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所述排管组件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管组件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排管组件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管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并分别水平设置的多根冷却支路管,多根所述冷却支路管设置于同一水平上且两端分别对齐,所述冷却支路管的外表面嵌设有翅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
所述液体循环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抽液段、冷却段和回液段,所述冷却段为盘绕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却段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器内部;
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用于检修壳体内部结构的检修口和盖合于所述检修口处的检修盖板,所述检修盖板与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数量为2,2个所述水泵分别设置于所述煤气冷却管路的两侧并分别通过液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盖体的中空腔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进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进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三锁紧螺母和第四锁紧螺母,所述出气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锁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出气管螺纹连接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四锁紧螺母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采用风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外壳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表面的风扇,所述冷却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
CN201920184166.1U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8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166.1U CN20955898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166.1U CN20955898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8985U true CN209558985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1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41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58985U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8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8985U (zh)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设备
CN207866030U (zh) 换热装置及换热系统
CN209558986U (zh) 一种煤气化工生产用煤气冷却装置
CN208188424U (zh) 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光缆分纤箱
CN205984552U (zh) 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干式变压器
CN108592659A (zh) 可拆卸的水浴式气化器
CN208205862U (zh) 可拆卸的水浴式气化器
CN208936787U (zh) 一种集成单元式流态化冷却器
CN207501718U (zh) 一种蒸气冷凝器
CN207922904U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机组
CN210664058U (zh) 一种单管程浮头式换热器
CN208651094U (zh) 一种压缩机换热器
CN210773558U (zh) 一种双壳程半容积式换热器
CN207649425U (zh) 高温焦粉冷却装置
CN209399349U (zh) 一种除氧组件及其组成的锅炉系统
CN207838954U (zh) 一种反应釜冷却水循环回收系统
CN206478905U (zh) 一种板片蒸发式冷凝器
CN206555008U (zh) 一种防爆车辆高效冷却系统
CN206146256U (zh) 焦炉煤气甲烷化气冷却装置
CN206094012U (zh) 一种球形蒸汽蓄热器
CN209067484U (zh) 一种新型真空泵油冷却装置
CN205535770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下渣装置
CN207170907U (zh) 一种压铸模具排气装置
CN216898454U (zh) 一种自循环烟气除尘冷却塔
CN209885301U (zh) 一种适用于中药沉淀罐的风冷装置及中药沉淀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