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8471U -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8471U
CN209558471U CN201920030268.8U CN201920030268U CN209558471U CN 209558471 U CN209558471 U CN 209558471U CN 201920030268 U CN201920030268 U CN 201920030268U CN 209558471 U CN209558471 U CN 209558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back plate
shell
plate
high ef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02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真荣
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uli Clea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uli Clea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uli Clea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uli Clea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02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8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8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8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用于自动及手动调节出风口的大小的出风口调节部、相互配合的外壳前板、外壳后板,还包括:内胆保温层,设置在外壳前板和外壳后板的内侧壁上,用于对内胆进行保温;内胆,设置在外壳前板和外壳后板内且与内胆保温层配合,用于对内部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后板作为核心元件,支撑整机,其他部件围绕内胆后板安装,内胆后板高温区域均被包裹,不可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能;内胆后板喷涂黑色增加温散热,内胆后板和外壳后板组合成自然对流散热通道,促进自然对流,整机设计无冗余空间,且安装便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电暖器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蓄热式电暖器一般分为内胆和外壳,该类型设计使得整机产品结构较为臃肿,整机重量高,搬运、安装时较为费力。内胆和外壳之间有一个10-20mm的间隙,一般用于安装线路和散热,少有厂家对内外壳间间隙进行规划整合,设计散热风道。常见做法是在外壳上增加散热孔。散热孔的增加只能有限增加散热效率,不能保证热量充分利用,散热效率低。
如中国专利号为201820297088.1的一种混风型蓄热式电暖器中,包括:蓄热体,在所述蓄热体的内部构造有蓄热通道;送风结构;动力风道,所述动力风道设置在所述蓄热体的下方;旁侧风道,所述旁侧风道设置在所述蓄热体的侧旁;以及混风风道,所述混风风道设置在所述蓄热体的上方,其中,所述动力风道的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送风结构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动力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旁侧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旁侧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混风风道的第三进风口相连通,在所述混风风道的顶壁上构造有能与所述蓄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三出风口。该混风型蓄热式电暖器具有降低蓄热体的散热口处的温度,从而避免散热口处的钣金发生高温变色的优点,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合理散热以及合理的规划多余空间,仍然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用于自动及手动调节出风口的大小的出风口调节部、相互配合的外壳前板、外壳后板,还包括:
内胆保温层,设置在外壳前板和外壳后板的内侧壁上,用于对内胆进行保温;
内胆,设置在外壳前板和外壳后板内且与内胆保温层配合,用于对内部进行支撑。
所述的内胆保温层由相互组合的无机板材料组成。
所述的内胆包括底部支撑座、与外壳前板和外壳后板配合的内胆上板、内胆下板、内胆背板、内胆后板、在内胆后板的两个侧端均有设置的侧板。
所述的内胆背板和内胆后板组成的板面上设置有自然对流散热通道,所述的内胆背板的两个侧端上均设置有和侧板设有间隙用于降低温度、增加散热的折弯板。
所述的外壳前板上设置有利于热量散发的前出风口,所述的外壳后板与内胆后板贴合形成一层半结构。
所述的外壳后板上设置有外壳出风口,所述的内胆后板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内胆后板进风口,所述的外壳出风口与内胆后板进风口的距离为可减少相互干涉的100mm,同时外壳出风口与内胆后板进风口的风口面积大于2:1。
所述的内胆背板的上部分高于内胆后板,高出部分上设置有数组条状出风口。
所述的内胆上板、内胆下板、内胆背板、内胆后板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可增加散热效果的黑色。
所述的内胆上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可对冷空气进行导流且可固定内胆保温层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后板作为核心元件,支撑整机,其他部件围绕内胆后板安装,内胆后板高温区域均被包裹,不可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能;内胆后板喷涂黑色增加温散热,内胆后板和外壳后板组合成自然对流散热通道,促进自然对流,整机设计无冗余空间,且安装便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自然对流散热通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用于自动及手动调节出风口的大小的出风口调节部、相互配合的外壳前板2、外壳后板1,还包括:
内胆保温层,设置在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的内侧壁上,用于对内胆进行保温;
内胆,设置在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内且与内胆保温层配合,用于对内部进行支撑。
所述的内胆保温层由相互组合的无机板材料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电暖器,优化产品结构,相比于同类型机器整机质量可以降低近10%。
所述的出风口调节部安装于内胆上方,出风口附近,为传统的手动拨片、双金属片感知调节出风口。
所述的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均安装于内胆后板12上,所述的外壳前板2的前出风口2a位于内胆后板12的前侧和上方,有利于热量散发;所述的外壳后板1安装于内胆后板12上,露出内胆后板12的下部分。
所述的内胆包括底部支撑座7、与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配合的内胆上板4、内胆下板6、内胆背板11、内胆后板12、在内胆后板12的两个侧端均有设置的侧板5。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后板12作为核心元件,支撑整机,其他部件围绕内胆后板12安装,内胆后板12高温区域均被包裹,不可直接接触,提高安全性能。
所述的内胆背板11和内胆后板12组成的板面上设置有自然对流散热通道,所述的内胆背板11的两个侧端上均设置有和侧板5设有间隙用于降低温度、增加散热的折弯板9。
充分利用内胆背板11和内胆后板12组成的板面上设置自然对流散热通道,最大化利用自然对流带来的空气流动,使散热速度远大于自然对流,出风量可以达到同类型机器的1.2倍以上,蓄热率远远高于常见产品。
所述的外壳前板2上设置有利于热量散发的前出风口2a,所述的外壳后板1与内胆后板12贴合形成一层半结构。
加热状态下,上方空气温度较高,向上流动,形成压力差。压力差引起的伯特利效应会促进空气从图5的图示方向流入前出风口2a,而内胆背板11和内胆后板12组成的狭长空间促进“烟囱效应”,增加了前出风口2a空气补充的速度,一方面冷热风的混合使温度更加舒适,另一方面进气速度增加还促进了热量流出,充分散发内胆保温层中的热量。
内胆后板12喷涂黑色增加温散热,内胆后板12和外壳后板1组合成自然对流散热通道,促进自然对流,整机设计无冗余空间,且安装便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所述的外壳后板1上设置有外壳出风口1a,所述的内胆后板12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内胆后板进风口10,所述的外壳出风口1a与内胆后板进风口10的距离为可减少相互干涉的100mm,同时外壳出风口1a与内胆后板进风口10的风口面积大于2:1。
所述的内胆背板11的上部分高于内胆后板12,高出部分上设置有数组条状出风口8。
所述的内胆上板4、内胆下板6、内胆背板11、内胆后板12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可增加散热效果的黑色。
所述的内胆上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可对冷空气进行导流且可固定内胆保温层的导流板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包括用于自动及手动调节出风口的大小的出风口调节部、相互配合的外壳前板(2)、外壳后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胆保温层,设置在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的内侧壁上,用于对内胆进行保温;
内胆,设置在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内且与内胆保温层配合,用于对内部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保温层由相互组合的无机板材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包括底部支撑座(7)、与外壳前板(2)和外壳后板(1)配合的内胆上板(4)、内胆下板(6)、内胆背板(11)、内胆后板(12)、在内胆后板(12)的两个侧端均有设置的侧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背板(11)和内胆后板(12)组成的板面上设置有自然对流散热通道,所述的内胆背板(11)的两个侧端上均设置有和侧板(5)设有间隙用于降低温度、增加散热的折弯板(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前板(2)上设置有利于热量散发的前出风口(2a),所述的外壳后板(1)与内胆后板(12)贴合形成一层半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后板(1)上设置有外壳出风口(1a),所述的内胆后板(12)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内胆后板进风口(10),所述的外壳出风口(1a)与内胆后板进风口(10)的距离为可减少相互干涉的100mm,同时外壳出风口(1a)与内胆后板进风口(10)的风口面积大于2: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背板(11)的上部分高于内胆后板(12),高出部分上设置有数组条状出风口(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上板(4)、内胆下板(6)、内胆背板(11)、内胆后板(12)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可增加散热效果的黑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上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可对冷空气进行导流且可固定内胆保温层的导流板(3)。
CN201920030268.8U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Active CN209558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0268.8U CN209558471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0268.8U CN209558471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8471U true CN209558471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0268.8U Active CN209558471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8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830A (zh) * 2021-01-06 2021-04-20 贵州大学 一种无管道无液体式电暖气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830A (zh) * 2021-01-06 2021-04-20 贵州大学 一种无管道无液体式电暖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8471U (zh) 一种高效率蓄热式电暖器
CN202374161U (zh) 一种逆变装置电抗器的散热结构
CN202395360U (zh) 一种地埋式变电站的散热机构
CN201331997Y (zh) 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8971902U (zh) 一种水冷散热板
CN201909358U (zh) 散热效果良好的电磁炉
CN205664552U (zh) 一种多通道热电热管加热器
CN107228388A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风道的电磁炉
CN205957246U (zh) 一种独立散热式电磁炉
CN207705946U (zh) 一种电机支撑装置
CN203226635U (zh) 节能烧水壶
CN201331996Y (zh) 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5919514U (zh) 一种新型节能风道加热器
CN220798905U (zh) 一种l型风道散热器
CN2926862Y (zh) 电磁炉
CN201514134U (zh) 压铸钢铝复合散热器
CN205726805U (zh) 一种三分频功放器可拆装结构
CN209421626U (zh) 一种水塔式散热凉水器
CN201028817Y (zh) 一种集装式太阳集热器
CN204115507U (zh)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CN203440233U (zh) 无阻隔强辐射风机对流玻璃钢化炉
CN209588787U (zh) 一种闭口管排式的高集成度地面集热系统
CN109386870A (zh) 一种智能加湿超导散热片
CN202066100U (zh) 高效碳纤维取暖器
CN208794471U (zh) 烹饪设备和底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