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8337U - 一种水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8337U
CN209558337U CN201822137881.8U CN201822137881U CN209558337U CN 209558337 U CN209558337 U CN 209558337U CN 201822137881 U CN201822137881 U CN 201822137881U CN 209558337 U CN209558337 U CN 209558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ow
water cooled
cooled burner
pressure stabilizing
inner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78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聪
鲁信辉
李炳坚
李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anward New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78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8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8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8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冷燃烧器,包括:由至少二个火排并列组合的火排组件,每个火排包括一体成型的火排稳压部、火排混合部和火排引射部,火排混合部位于火排稳压部和火排引射部之间,所述火排稳压部设有内凹面;水冷管组件,包括数个直管,直管与内凹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冷管中的直管与火排混合部内凹面贴合,增加水冷管与火排的接触面积,加强水冷燃烧器的降温效果,减少NOx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具的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执行标准中,除了对燃气燃烧废气中CO浓度有严格规定外,还限制了NOx的浓度,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以及全球环保形势所迫,燃气具燃烧废气中NOx排放也势必有更严格的标准,另外节能减排也是所有燃气具企业持续创新的方向。
市面上的水冷燃烧器可以通过冷水带走燃烧器上部的热量,降低燃烧器上部的温度,从而降低燃气燃烧火焰的底部区域的局部温度;另外采用了全预混式T型火排结构,燃气喷出燃烧火孔后即可充分燃烧,即减少了燃烧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但是在目前的水冷燃烧器结构中,由于水冷管仅围绕火排组件的外围设置,其水冷管与燃烧器火孔处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水冷效果不理想,无法实现燃烧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燃烧火焰的底部区域的局部温度的有效降低,影响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冷燃烧器,旨在克服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燃烧器,包括:由至少二个火排并列组合的火排组件,每个火排包括一体成型的火排稳压部、火排混合部和火排引射部,火排混合部位于火排稳压部和火排引射部之间,所述火排稳压部设有内凹面;水冷管组件,包括数个直管,直管与内凹面相贴合。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内凹面夹紧所述直管并紧密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管为圆形直管或椭圆形直管,内凹面为与直管的外周相匹配的内凹弧面。
优选地,所述水冷管组件还包括数个弯管,所述弯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两相邻直管。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火排设置有连接孔,两个并列组合的火排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孔配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并列组合的所述火排组件通过螺栓穿过每个火排上的连接孔与螺母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数目至少为一。
优选地,所述火排混合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混合通道,两个混合通道之间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连接孔设置于连接片上。
优选地,所述火排稳压部呈盆状。
优选地,所述火排稳压部的盆口还设有向外延伸的边缘,相邻火排稳压部的相邻边缘零间隙接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火排稳压部上设置内凹面,水冷管的直管与内凹面相贴合,以此增加水冷管与火排的接触面积,加强对燃烧器的快速降温效果,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火排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燃烧器,包括:由至少二个火排1并列组合的火排组件,每个火排1包括一体成型的火排稳压部11、火排混合部12和火排引射部13,火排混合部12位于火排稳压部11和火排引射部13之间,所述火排稳压部12设有内凹面112;水冷管组件2,包括数个直管21,直管21设于内凹面112中心轴线上,且与内凹面112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的水冷燃烧器在工作时,燃气和空气依次流经火排1的火排引射部13、火排混合部12、火排稳压部11,燃气和空气从火排引射部13流入,在火排混合部12内进行充分混合,流至火排稳压部11,最后从出火孔喷出燃烧。混合气在火排稳压部11中流动的速度降低,以利于使火焰燃烧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火排稳压部11上设置内凹面112,水冷管的直管21可设于火排稳压部11的内凹面112上,且与内凹面112相贴合,以此增加直管21与火排组件的接触面积,加强对燃烧器的快速降温效果,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内凹面112夹紧所述直管21紧密配合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邻两个内凹面112夹紧直管21(水冷管)的方式以加快热量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直管21为圆形直管或椭圆形直管,所述内凹面112为与所述圆形直管或椭圆形直管相匹配的内凹弧面。
优选地,所述水冷管组件2还包括数个弯管22,弯管22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直管21的同向端部,所述弯管2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两相邻直管21。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火排1设有连接孔121,两个并列组合的火排1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孔121配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并列组合的所述火排组件通过螺栓穿过每个火排1上的连接孔121与螺母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121的数目至少为一。
优选地,所述火排混合部1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混合通道123,两个混合通道123之间固定有连接片122,所述连接孔121设置于连接片122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孔121的配合连接,将并列组合的火排1固定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火排稳压部11呈盆状。
优选地,所述火排稳压部11的盆口还设有向外延伸的边缘111,相邻火排稳压部11的相邻边缘111零间隙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铸造工艺制成盆状(上面大下面小)的火排稳压部11,火排稳压部11设有内凹面112,以增加水冷管与火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加快燃烧器的降温,增强节能减排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至少二个火排(1)并列组合的火排组件,每个火排(1)包括一体成型的火排稳压部(11)、火排混合部(12)和火排引射部(13),火排混合部(12)位于火排稳压部(11)和火排引射部(13)之间,所述火排稳压部(11)设有内凹面(112);
水冷管组件(2),包括数个直管(21),直管(21)与内凹面(112)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内凹面(112)夹紧所述直管(21)并紧密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1)为圆形直管或椭圆形直管,所述内凹面(112)为与直管(21)的外周相匹配的内凹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组件还包括数个弯管(22),所述弯管(2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两相邻直管(21)。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火排(1)设置有连接孔(121),并列组合的火排(1)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孔(121)配合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并列组合的所述火排组件通过螺栓穿过每个火排上的连接孔(121)与螺母紧固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21)的数目至少为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混合部(1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混合通道(123),两个混合通道(123)之间固定有连接片(122),所述连接孔(121)设置于连接片(122)上。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稳压部(11)呈盆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稳压部(11)的盆口还设有向外延伸的边缘(111),相邻火排稳压部(11)的相邻边缘(111)零间隙接触。
CN201822137881.8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水冷燃烧器 Active CN209558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7881.8U CN20955833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水冷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7881.8U CN20955833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水冷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8337U true CN209558337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7881.8U Active CN209558337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水冷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8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51158A1 (zh) 火排、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109654467A (zh) 一种燃气蒸汽发生设备
CN209558337U (zh) 一种水冷燃烧器
CN211502778U (zh) 一种燃烧器及其燃气热水器
CN205537227U (zh) 换热器和热水器
CN108443882A (zh) 火盖、燃烧器以及燃烧厨具
CN108317512A (zh) 一种具有椭圆异型管管排稳燃装置的天然气预混燃烧器
CN209054554U (zh) 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CN210320033U (zh) 一种浓淡燃烧器及应用该浓淡燃烧器的壁挂炉
CN211903315U (zh) 一种燃烧器及热水器
CN209622751U (zh) 一种燃气蒸汽发生设备
CN208058837U (zh) 燃烧器引射管及燃气灶
CN216693529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混合喷头
CN208237868U (zh) 分火器及燃烧器
CN218064875U (zh) 一种新型十字火帽
CN217082650U (zh) 一种聚能环锅架组件和燃气灶
CN206247340U (zh) 分火器及燃气灶
CN208832456U (zh) 一种聚能罩、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218064880U (zh) 一种燃烧器喷头
CN215892457U (zh) 一种夹层挡火圈及炉头
JPS61135924A (ja) 補助点火式デイ−ゼルエンジン
CN216244260U (zh) 一种燃气fir混合喷管
CN216384262U (zh) 一种低排放的燃气轮机用低旋流直喷燃烧器
CN209310258U (zh) 六排燃烧器
CN205678673U (zh) 一种直流式梳形钝体碳氢基气体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