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7824U -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7824U
CN209557824U CN201821148507.1U CN201821148507U CN209557824U CN 209557824 U CN209557824 U CN 209557824U CN 201821148507 U CN201821148507 U CN 201821148507U CN 209557824 U CN209557824 U CN 209557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coated
weldment
steel
se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85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485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7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7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7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焊接件设置在涂塑钢管的两端,用于连接相邻涂塑钢管的一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密封槽、隔热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件的内壁与没有涂塑的钢管外壁固定连接,实现与钢管内部涂塑层的有效隔离,确保了钢管内部涂层不被破坏,并且通过开设的隔热槽,有效阻隔了相邻两钢管在焊接时连接部热量的传递,保护了涂塑层不被破坏,密封槽内填充橡胶等材料,确保钢管在传递介质时,不会发生沿连接处渗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背景技术
涂塑钢管,又名涂塑管、钢塑复合管、涂塑复合钢管,是以钢管为基体,通过喷、滚、浸、吸工艺在钢管(底管)内表面熔接一层塑料防腐层或在内外表面熔接塑料防腐层的钢塑复合钢管,由于其性能质量大大优于其他管材,因此被广泛使用输送天然气、水、石油、等介质。
管接头是连接管路或将管路装在液压元件上的零件,这是一种在流体通路中能装拆的焊接件的总称。现有技术的管接头,尤其是涂塑型管接头,其在安装过程中,管接头的涂塑内壁很容易被钢管磨损,从而导致涂层破坏,进而达不到塑料对钢管的保护,并且极大的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目前钢管接口形式主要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及焊接连接等方式,其中螺纹连接只适用于小直径钢管,而法兰连接虽然适量可靠且适用于大直径钢管,但需要增加法兰等配件,成本很高难以普遍应用,焊接连接由于是现场人工操作,存在工艺复杂落后、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焊缝质量受环境、天气及操作者水平影响较大的缺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破坏钢管涂塑层的钢管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焊接处与钢管内部涂塑层有效隔离,从而实现涂塑钢管有效焊接的连接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包括两个环形钢板,两个所述环形钢板的一侧端面上设置同心布置的环形密封槽和环形隔热槽,所述环形隔热槽布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的外侧;两个所述环形钢板的内侧壁分别对应套设在两根所述涂塑钢管一端的外侧壁上且叠合固定;两个所述环形隔热槽的外侧壁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隔热槽的外侧壁端面焊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处远离钢管内部的涂塑层,实现了对涂塑层的有效隔离。
优选的,所述环形钢板的厚度为3-8cm。
优选的,所述环形隔热槽深度为6-7mm,宽度为6-7mm。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热槽隔断了热量的传递,防止对涂塑层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槽深度4-5mm,宽度为4-5mm。
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填充密封材料。
优选的,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或丁腈橡胶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槽内放置橡胶等填充物,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管道运输过程中介质的流失。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通过焊接头的内壁与没有涂塑的钢管外壁固定连接,实现与钢管内部涂塑层的有效隔离,确保了钢管内部涂层不被破坏,并且通过开设的隔热槽,有效阻隔了相邻两钢管在焊接时连接部热量的传递,保护了涂塑层不被破坏,密封槽内填充橡胶等材料,确保钢管在传递介质时,不会发生沿连接处渗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与涂塑钢管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环形密封槽;2-环形隔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如图1-2 所示,包括两个环形钢板,两个环形钢板的一侧端面上设置同心布置的环形密封槽1和环形隔热槽2,环形隔热槽2布置在环形密封槽1的外侧;两个环形钢板的内侧壁分别对应套设在两根涂塑钢管一端的外侧壁上且叠合固定;两个环形隔热槽2的外侧壁端面可以通过焊接实现连接;实现了与钢管内部涂塑层的有效隔离,确保了在连接钢管时钢管内部涂层不被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钢板的厚度为3-8cm,环形隔热槽2深度为6-7mm,宽度为6-7mm,有效阻隔了相邻两钢管在焊接时连接部热量的传递,保护了涂塑层不被破坏;环形密封槽1深度4-5mm,宽度为4-5mm;环形密封槽1内填充有橡胶、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丁腈橡胶的任一种,确保钢管使用时介质不会发生泄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环形钢板,两个所述环形钢板的一侧端面上设置同心布置的环形密封槽(1)和环形隔热槽(2),所述环形隔热槽(2)布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1)的外侧;两个所述环形钢板的内侧壁分别对应套设在两根所述涂塑钢管一端的外侧壁上且叠合固定;两个所述环形隔热槽(2)的外侧壁端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形隔热槽(2)的外侧壁端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钢板的厚度为3-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热槽(2)深度为6-7mm,宽度为6-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深度4-5mm,宽度为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内填充密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为橡胶、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或丁腈橡胶任意一种。
CN201821148507.1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Active CN209557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8507.1U CN20955782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8507.1U CN20955782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7824U true CN209557824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9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8507.1U Active CN20955782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7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4027U (zh) 管道卡箍
CN209839392U (zh) 一种管道承口连接橡胶密封圈
CN209725537U (zh) 一种用于连接大口径涂塑钢管承插结构
CN209557824U (zh) 一种用于连接两根涂塑钢管的焊接头
CN106122631A (zh) 一种带防腐内衬的混凝土复合管及其生产、组装方法
CN207421547U (zh) 一种带密封性接头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合管
CN206191085U (zh) 一种耐高温耐高真空衬氟管道
CN210462090U (zh) 一种非焊接接管式开孔/封堵三通
CN106764110A (zh) 一种内外双侧不锈钢防腐的给排水管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6407B (zh) 浅水区电缆防水接头及连接方法
KR101613358B1 (ko) 부단수 누수방지대
CN203230975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CN203230984U (zh) 一种法兰式内衬管道连接装置
CN202972253U (zh) 一种加筋排水管管接头及连接结构
CN203686450U (zh) 一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所用的承插接头
CN206513955U (zh) 一种内外双侧不锈钢防腐的给排水管道
CN207178964U (zh) 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
CN208951456U (zh) 一种高效污水排污管道
CN213040070U (zh) 一种大型聚乙烯管道封口结构
CN206554856U (zh) 防刺漏污染装置和盘根盒装置
CN201517668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207018719U (zh) 一种塑料连接管头密封件
CN206001154U (zh) 一种带防腐内衬的混凝土复合管
CN206754632U (zh) 一种快速连接密封套
CN215763888U (zh) 一种管道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