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5687U -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5687U
CN209555687U CN201822195481.2U CN201822195481U CN209555687U CN 209555687 U CN209555687 U CN 209555687U CN 201822195481 U CN201822195481 U CN 201822195481U CN 209555687 U CN209555687 U CN 209555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le
brick
gap water
rectangle
convex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54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胜
孟昭明
穆太文
李海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Sponge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Sponge 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Sponge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54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5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5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5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缝隙透水砖包括矩形砖体;矩形砖体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凸块的顶部低于矩形砖体的顶部;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凸块用于在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凸块,下水凹槽位于二凸块之间;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贯通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形成了水平配合设计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铺筑更为牢固可靠,并形成多种缝隙透水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缝隙透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硬覆盖的增加,城镇地下水资源逐步减少,照成地表雨水径流量增加,下渗幅度减少,近年,城市“看海”现象频出,洪涝频发,地下水却得不到补充,如何将雨水得到渗透、滞留和回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少雨水径流,实践证明,海绵城市是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问题。但是在砖结构方面还欠缺合适的产品,没有多种缝隙透水设计,也没有相邻结构的水平配合设计。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为砖体设计多种缝隙透水结构并且相邻缝隙透水砖形成的水平配合设计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缝隙透水砖,其包括矩形砖体;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低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部;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为倒圆角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中心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块具有劣弓形、半圆形或条形截面。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长侧面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所述矩形砖体的短侧面设有一所述凸块。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正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均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
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设有凹凸不平结构。
一种透水砖模组,采用若干上述任一项所述缝隙透水砖相互拼接形成。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相邻两块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配合,形成了水平配合设计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铺筑更为牢固可靠;并且,所述缝隙透水砖在拼装时能够与相拼装的其它缝隙透水砖在下水凹槽与导流槽等位置处形成多种缝隙透水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缝隙透水效果,实现快速排水,适用于承重不高的应用环境例如车站、码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场、公园、景区园林、建筑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方向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拼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拼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缝隙透水砖,其包括矩形砖体;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低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部;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由此可以实现通过相邻两块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配合,形成了水平配合设计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铺筑更为牢固可靠;并且,所述缝隙透水砖在拼装时能够与相拼装的其它缝隙透水砖在下水凹槽与导流槽等位置处形成多种缝隙透水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缝隙透水效果,实现快速排水,适用于承重不高的应用环境例如车站、码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场、公园、景区园林、建筑等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缝隙透水砖,其包括矩形砖体,也就是说缝隙透水砖具有矩形或者类似于矩形例如在矩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变化的截面;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低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部,这是为了形成更大的顶部缝隙,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底部齐平于所述矩形砖体的底面;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并且抵接于另一缝隙透水砖,由此可以实现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两块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互错开,在具有辅助的透水缝隙的同时,还实现了砌块互锁作用,提升了相邻缝隙透水砖之间在水平方面的相互锁扣效果;也就是说,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所述缝隙透水砖的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与另一缝隙透水砖的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互间隔,不发生接触,并且所述缝隙透水砖的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抵接于另一缝隙透水砖的另一侧面,另一缝隙透水砖的该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也抵接于所述缝隙透水砖的该侧面;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下水凹槽形成了透水缝隙,将水主要是雨水通过下水凹槽直接流出到地基,值得指出的是缝隙透水砖仅仅是透水设计的一部分,通常需要配合其他透水设计才能够达到更理想更完美的透水效果,下水凹槽起到了中间边缘透水的效果;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导流槽也形成了透水缝隙,导流槽起到了角落透水的效果。导流槽与下水凹槽分别形成了主要的透水缝隙,凸块间隔开的缝隙透水砖之间形成了辅助的透水缝隙,并且,相互拼装的缝隙透水砖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的缝隙可以起到微弱的透水作用。为了增强结构强度,在使用时通常在主要的透水缝隙也就是导流槽与下水凹槽处填入粗砂或小碎石成为雨水下渗的通道,从而具备透水间隙大、透水性能强及不易堵塞等优点,并且铺筑方便快捷,相邻缝隙透水砖形成的水平配合设计牢固可靠,提升了承载能力。
优选的,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并且抵接于另一缝隙透水砖。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为倒圆角导流槽。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中心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凸块具有劣弓形、半圆形或条形截面。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长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长侧面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所述矩形砖体的短侧面设有一所述凸块。或者,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具有正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均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优选的,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设有凹凸不平结构。较好的是,所述缝隙透水砖的所述下水凹槽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另一所述下水凹槽共同形成第一下水通道;较好的是,所述第一下水通道具有圆形或类似圆形的截面。较好的是,所述缝隙透水砖的所述导流槽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其它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缝隙透水砖的导流槽共同形成第二下水通道。较好的是,所述第二下水通道具有圆形或类似圆形的截面。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缝隙透水砖,其包括矩形砖体,所述矩形砖体具有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设有凹凸不平结构;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一凸块或二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低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部,所述凸块具有劣弓形、半圆形或条形截面;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并且抵接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倒圆角导流槽,所述倒圆角导流槽贯通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较好的是,所述倒圆角导流槽形成90度的倒圆角。
较好的是,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所述矩形砖体的另一对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并且所述矩形砖体的另一对侧面中,第一侧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凸起结构,并且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顶部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一侧面的凸块延伸设置在第一凸起结构与其第一倾斜面的外部;第二侧面的上部设有第二凸起结构,并且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底部具有第二倾斜面,第二侧面的凸块延伸设置在第二凸起结构与其第二倾斜面的外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形状相适配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形状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其中之一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邻近于另一缝隙透水砖相适配的位置,并形成一所述第一倾斜面与一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邻近;同样地,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缝隙透水砖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正方形砖体;这里的正方形砖体如图1所示,是其正面类似于正方形,或者是在正方形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变化;所述正方形砖体还呈90度旋转对称;所述正方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其中,第一侧面102设有第一凸块101与第二凸块104,第一凸块101与第二凸块104偏移设置,不在第一侧面102的中部,这是为了拼装时避免抵接其它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第二侧面109设有第三凸块106与第四凸块108,同样地,第三凸块106与第四凸块108偏移设置,不在第二侧面109的中部;如图2所示,第二凸块104、第三凸块106与第四凸块108的顶部均低于所述正方形砖体的顶部;所述正方形砖体的每一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第一侧面102开设有位于第一凸块101与第二凸块104之间的第一下水凹槽103,第二侧面109开设有位于第三凸块106与第四凸块108之间的第二下水凹槽107;所述正方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倒圆角导流槽105,倒圆角导流槽贯通所述正方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缝隙透水砖拼装如图3所示,四块缝隙透水砖以2×2的方式规则拼装,上边的缝隙透水砖的下水凹槽与下边的缝隙透水砖的下水凹槽共同形成第一下水通道110,四个导流槽在中部形成了第二下水通道111,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如图3所示,左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右边的凸块与右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左边的凸块相间隔,凸块间隔开的缝隙透水砖之间形成了辅助的透水缝隙;左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下边的凸块与左下角的缝隙透水砖的上边的凸块也相互间隔,凸块间隔开的缝隙透水砖之间形成了辅助的透水缝隙,其它缝隙透水砖依此类推。由此可以实现相邻两块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配合形成了水平配合设计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铺筑更为牢固可靠,并且具有较好的缝隙透水效果,实现快速排水。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缝隙透水砖具有长方形砖体;这里的长方形砖体如图4所示,是其正面类似于长方形,或者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变化;所述长方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其中,第一侧面202设有第一凸块201,第二侧面205设有第二凸块204与第三凸块207;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凸块201、第二凸块204与第三凸块207的顶部均低于所述长方形砖体的顶部;所述长方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206,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第二侧面205设有下水凹槽206、第二凸块204与第三凸块207,下水凹槽206位于第二凸块204与第三凸块207之间;所述长方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倒圆角导流槽203,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长方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其它凸块相间隔;缝隙透水砖拼装如图7所示,四块缝隙透水砖以2×2的方式规则拼装,上边的缝隙透水砖的下水凹槽与下边的缝隙透水砖的下水凹槽共同形成第一下水通道208,四个导流槽在中部形成了第二下水通道209,左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右边的凸块与右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左边的凸块相间隔,凸块间隔开的缝隙透水砖之间形成了辅助的透水缝隙;左上角的缝隙透水砖的下边的凸块与左下角的缝隙透水砖的上边的凸块也相互间隔,凸块间隔开的缝隙透水砖之间形成了辅助的透水缝隙,其它缝隙透水砖依此类推。由此可以实现相邻两块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配合形成了水平配合设计结构,由此可以实现缝隙透水砖的铺筑更为牢固可靠,并且具有较好的缝隙透水效果,实现快速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透水砖模组,采用若干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缝隙透水砖相互拼接形成。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缝隙透水砖的施工方法:在铺设透水砖时,路基碾压压实后,铺级配碎石、无沙混凝土、中沙找平层,同时,铺设抗压强度高,集水性、回复性好的包裹土工布的塑料盲管进行雨水收集和疏导至雨水井,铺装结束后,用颗粒粒径为毫米级别的粗砂或破碎小石米填充相邻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间的缝隙作为截污过滤雨水材料,最后振捣夯实。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砖体抗折、抗磨强度高,抗高温、抗滑能力强,抗冻融循环达到50次。此外还增强了路面砖的透水系数跟透水速率,达到生态透水的应用效果;路面砖适用于城区的市政人行道、园林景观小径及非重载路面广场等路面;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场、公园、景区园林、建筑等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砖体;
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设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部低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部;并且,相对的两侧面中,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在另一侧面投影的位置与另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相异设置,一侧面的全部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缝隙透水砖拼装于另一缝隙透水砖时与该另一缝隙透水砖的凸块相间隔;
所述矩形砖体的一对侧面的中部位置分别开设有下水凹槽,并且开设有所述下水凹槽的侧面设有二所述凸块,所述下水凹槽位于二所述凸块之间;
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角部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与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为倒圆角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具有中心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具有劣弓形、半圆形或条形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具有长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长侧面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所述矩形砖体的短侧面设有一所述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具有正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的每一侧面均设有所述下水凹槽与二所述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缝隙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砖体的顶面设有凹凸不平结构。
10.一种透水砖模组,其特征在于,采用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缝隙透水砖相互拼接形成。
CN201822195481.2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Active CN209555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5481.2U CN209555687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5481.2U CN209555687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5687U true CN209555687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5481.2U Active CN209555687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5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1280B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104313967B (zh) 排渗水式铺装组合结构
US10233595B2 (en) Hard pav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natural groundwater recharge
CN205276099U (zh) 排水式透水砖
CN106758638A (zh) 一种城市海绵砖及其施工工艺
CN206571217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205347914U (zh) 具有导流孔的互锁式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CN10691752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09457566A (zh) 一种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209958165U (zh) 一种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105401504A (zh) 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CN209338948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结构
CN205604000U (zh) 一种新型透水路面砖
CN111072333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215210279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系统
CN104343177A (zh) 地下排水通道
CN209555687U (zh) 一种缝隙透水砖及透水砖模组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6721596U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CN211848696U (zh) 一种透水型沥青路面结构
CN205347921U (zh) 一种缝隙透水+自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CN108486993A (zh) 一种汇水内嵌管式人行道地砖结构
CN213114153U (zh) 路面透水砖
CN205399118U (zh) 聚氨酯碎石耐透坪透水防滑彩色路面
CN106996063A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132000 No.12 Guanghua Road, Chuanying District,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700, Jigu Road, Jil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Patentee before: JILI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HAIMINA CIT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