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8467U - 输液泵 - Google Patents

输液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8467U
CN209548467U CN201820593690.XU CN201820593690U CN209548467U CN 209548467 U CN209548467 U CN 209548467U CN 201820593690 U CN201820593690 U CN 201820593690U CN 209548467 U CN209548467 U CN 209548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ing clamp
liquid
perfusion tube
liquid stopping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36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俊
刘奇松
刘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36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8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8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8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泵。输液泵包括主机及铰接于主机的泵门,主机上设置有蠕动泵、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电动止液夹装置、止液夹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管路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在输液管的两端处的两个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至主机中;蠕动泵、管路压力检测装置、电动止液夹装置及止液夹检测装置四者位于两个位置检测器之间;管路压力检测装置位于蠕动泵与电动止液夹之间。通过两个位置检测器可以自动判断输液管的安装状态,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自动进行止液,避免由于人工操作不及时带来的自流风险;能够实现自动止液,操作简单且安全。

Description

输液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泵是通过程序控制电机及其他机械部件运转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目的医疗设备。止液装置用于在安装或者卸载输液管路过程中,切断液体路径,避免自流。目前输液泵的止液装置都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了使用复杂度,也可能由于操作不及时带来的自流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泵,实现管路的自动检测,能够实现自动止液,操作简单且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泵,包括主机及铰接于所述主机的泵门,所述主机上设置有蠕动泵、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电动止液夹装置、止液夹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管路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位置检测器,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位于在输液管的两端处,用于检测所述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至主机中;所述蠕动泵、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及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四者位于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之间;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蠕动泵与所述电动止液夹之间,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用于开关止液夹,以夹紧及松开输液管;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止液夹的运动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及止液夹检测装置;
当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检测到输液管的两端均安装至所述主机中时,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止液夹的运动位置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蠕动泵蠕动使输液管中的液体向止液夹移动,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输液管的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当至少一个所述位置检测器检测到输液管处于所述主机外时,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
其中,所述输液泵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输液管的压力保持不变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使得所述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蠕动泵包括固定座、泵头及弹性装置,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主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泵头之间,用于向所述泵头提供朝向所述输液管一侧的弹力。
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基座及固定架,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泵头沿对输液管的挤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泵头与所述固定架之间。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及调节螺钉,所述调节座通过导向柱滑动连接于固定架,所述调节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泵头的滑动方向;
所述调节螺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调节螺钉相对所述固定架周向定位,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调节座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相对所述调节座周向定位。
其中,所述输液泵还包括止液机构;所述主机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泵门的止液槽,所述止液槽内用于收容止液机构;
所述止液机构包括底座及活动臂,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用于提供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动臂相互远离的作用力,所述活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远离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卡接,并提供弹力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卡紧;
当所述止液机构位于所述止液槽中时,所述第二弹性臂朝向泵门设置;所述泵门上对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当所述泵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凸起作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以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处于脱开状态。
其中,所述活动臂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沿所述活动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条的两端均通过斜面与所述活动臂过渡连接;所述止液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凸台,当所述止液夹装入至所述止液槽过程中,所述凸台抵接于所述凸条,以向所述活动臂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活动臂与所述底座相互靠近;当所述止液夹位于所述止液槽中时,所述凸台位于凸条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远离所述活动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对设置,二者的勾部能够相互抵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第一卡勾相对所述第二卡勾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臂。
其中,所述第一卡勾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第一卡勾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卡勾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相对所述第一卡勾靠近所述底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卡勾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处于脱开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对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底座。
其中,所述主机上还设置有电动顶出机构,所述电动顶出机构位于止液槽中,所述电动顶出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电动顶出机构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所述止液机构从所述止液槽中顶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通过两个位置检测器可以自动判断输液管的安装状态,根据输液管的安装状态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自动进行止液,避免由于人工操作不及时带来的自流风险;在止液夹关闭到位后,通过蠕动泵蠕动给输液管施加压力,利用管路压力检测装置可以检测输液管的压力是否增加,从而判断输液管是否有破损,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能够实现自动止液,操作简单且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输液泵的蠕动泵与输液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蠕动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输液泵的止液机构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止液机构的剖面图;
图7是图5中止液机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止液机构的剖面图;
图9是图5中止液机构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液泵,包括主机100及铰接于所述主机100的泵门200,主机100上设置有蠕动泵8、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电动止液夹装置5、止液夹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 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管路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分别位于在输液管的两端处,用于检测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至主机100中;蠕动泵8、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电动止液夹装置5及止液夹检测装置四者位于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之间;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位于蠕动泵8与电动止液夹之间,电动止液夹装置5用于开关止液夹,以夹紧及松开输液管;止液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止液夹的运动位置;控制装置电连接于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电动止液夹装置5及止液夹检测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及止液夹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并向电动止液夹装置5发出控制指令,使得止液夹开关。
当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检测到输液管的两端均安装至主机100中时,电动止液夹装置5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关闭状态,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止液夹的运动位置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蠕动泵8蠕动使输液管中的液体向止液夹移动,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输液管的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当至少一个所述位置检测器31、32检测到输液管处于所述主机100外时,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5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
在安装管路时,通过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可以自动判断输液管是否安装到位,安装到位后利用电动止液夹装置5自动进行止液,避免由于人工操作不及时带来的自流风险。在止液夹关闭到位后,通过蠕动泵8蠕动给输液管施加压力,利用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可以检测输液管的压力是否增加,从而判断输液管是否有破损,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能够实现自动止液,操作简单且安全。
卸载输液管时,在打开输液泵的泵门200前通过控制装置使得电动止液夹装置5控制止液夹移动至关闭状态,泵门200打开后自动检测输液管是否被卸载,如果输液管被卸载,即两个位置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输液管被移出至主机100外时,则控制装置根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时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输液管可以从输液泵上完全取下。
管路位置检测装置可以检测输液管是否被安装到输液泵中或者从输液泵中卸载,管路位置检测装置采用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分别位于输液管的两端,安装输液管时,输液管的两端均安装至输液泵的输液管槽中视为安装到位;卸载输液管是,输液管的一端被卸载则视为输液管被卸载。位置检测器31、32可以为光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接近开关、霍尔开关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实现对输液管的检测,也可以采用按动开关等接触式传感器。
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可以采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蓝宝石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等各类可以测量输液管的压力的传感器。
电动止液夹装置5用于电动运动导致止液夹关闭或者打开,止液夹滑动设置于主机100,且沿输液管的径向往复移动,止液夹往复移动时可以打开或者关闭输液管。可以由电机驱动止液夹实现,例如,电动止液夹装置5包括电机、滚珠丝杆及止液夹,滚珠丝杆连接在电机与止液夹之间,利用滚珠丝杆将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止液夹的往复移动;或者由气缸驱动止液夹实现,电动止液夹装置5包括气缸及止液夹,气缸的活塞连接至止液夹,以驱动止液夹往复移动。
止液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止液夹运动是否到位,即检测止液夹是否运动到预设位置以将输液管夹紧,使得输液管完全闭合。止液夹检测模块也可以采用与前述位置检测器31、32相同的器件,可以为光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接近开关、霍尔开关等非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采用按动开关等接触式传感器。
进一步,输液泵还包括提示装置(图中未示出),提示装置电连接于控制装置。当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输液管的压力保持不变时,即未检测到输液管压力上升时,控制装置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使得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示装置可以是扬声器,用声音报错;提示装置还可以为提示灯,用灯光进行报错,或者,提示装置为显示屏,通过显示屏显示报错信息。
蠕动泵8对输液管进行挤压,使得输液管内的液体流动,从而实现输液。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蠕动泵8包括固定座81、泵头82及弹性装置83,固定座81与主机100固定连接,弹性装置83连接在固定座81与泵头82之间,用于向泵头82提供朝向输液管9一侧的弹力。
当泵头82对输液管9的作用力过大时,弹性装置83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泵头82能够朝远离输液管9的方向移动,在进行输液管压力检测或者输液时,可以避免泵头82对输液管9的作用力过大使得输液管9的弹性降低,避免输液管9破裂,延长输液管9使用寿命,保证输液精度;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输液管9。
本实施例中,泵头82沿对输液管9的挤压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座81,以保证泵头82移动的稳定性,同时使得泵头82与固定座81可以连接在一起,并与弹性装置83形成一个整体的模块,以便于整体进行拆装维护。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泵头82沿输液管9的挤压方向滑动连接于主机100,固定座81也可以是主机100上一合适位置的固定部件。
作为优选,如图1及图2所示,固定座81包括基座811及固定架812,基座811与固定架812固定连接,泵头82沿对输液管9的挤压方向滑动连接于基座811,弹性装置83设置在泵头82与固定架812之间。利用基座811可以方便泵头82的滑动设置,利用固定架812以方便设置弹性装置83。
如图3及图4所示,基座811包括固定板8111及固定框8112,固定板8111 与固定框8112固定连接,泵头82的泵片位于固定框8112中,可以通过固定框 8112伸出并与输液管9相抵接。固定架812的一端与固定框81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8111固定连接,泵头82位于固定架812、固定框8112与固定板8111围合的空间内,以便与将固定座81与泵头82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避免外界其他部件对泵头82的移动造成干涉。
如图4所示,固定板8111上设置有镂空槽8110;泵头82上固定有支撑板 821,支撑板821通过导向轴822滑动设置于镂空槽8110中。通过镂空槽8110 可以限定支撑板821及泵头82的滑动范围。利用支撑板821与导向轴822的配合,可以保证支撑板821与泵头82移动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导向轴822可以为两个,两个导向轴822相互平行设置,以进一步保证支撑板821与泵头82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定板8111上设置有导向套823,导向轴822滑动穿设于导向套 823,以使得导向套823套设在导向轴822外,导向轴822固定设置于支撑板821 上的导向孔中。通过导向轴822与导向套823的滑动配合,使得支撑板821可以相对固定板8111滑动。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导向轴的两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导向轴的中部滑动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固定设置于支撑板,支撑板可以带动导向套沿导向轴滑动。此处,只要使得支撑板821可以通过导向轴822相对固定板8111滑动即可。
弹性装置83包括弹簧831及调节机构832,通过调节机构832可以调节弹簧831的形变量,以改变弹簧831的弹力大小,从而改变对泵头82的作用力,以进一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输液管9。
调节机构832包括调节座8321及调节螺钉8322,调节座8321通过导向柱 8323滑动连接于固定架812,调节座832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泵头82的滑动方向。调节座8321位于弹簧831与固定架812之间,且调节座8321与弹簧831 相连。本实施例中,导向柱8323固定连接于调节座8321,固定架812上设置有通孔120,导向柱8323的一端滑动穿设于通孔120,通过导向柱8323与通孔120 的配合,实现调节座8321与固定架812之间的相对滑动,并保证调节座8321 滑动的稳定性。进一步,调节座8321固定于导向柱8323的中间位置,弹簧831 为压簧,并套设在导向柱8323的另一端,利用导向柱8323可以同时实现弹簧 831的安装定位。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导向柱固定连接于固定架,调节座上设置有通孔,导向柱滑动穿设于调节座上的通孔,同样可以实现调节座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滑动。
导向柱8323为两个,两个导向柱8323相互平行设置,调节螺钉8322位于两个导向柱8323之间。利用两个导向柱8323可以进一步利于调节座8321滑动的稳定性。弹簧831亦为两个,分别套设于两个导向柱8323,利用两个弹簧831 可以利于对泵头82作用力的平衡性。
调节螺钉8322转动连接于固定架812,并相对固定架812周向定位,调节螺钉8322与调节座8321螺纹连接。当调节螺钉8322相对固定架812转动时,通过调节螺钉8322与固定座81之间的螺纹配合,当调节螺钉8322转动时,可以使得调节座8321相对固定架812移动。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调节螺钉与固定架螺纹连接,调节螺钉与调节座转动连接,并相对调节座周向定位,当调节螺钉转动时,调节螺钉可以连同调节座一起移动。
此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对调节螺钉8322手动进行调节,以将弹簧 831弹力调节在合适大小。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蠕动泵8还可以包括调节电机,调节电机连接于调节螺钉8322,以驱动调节螺钉8322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电动方式对弹簧831弹力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调节电机可以电连接至主机100的控制装置,使用者可以在主机100的操作面板上根据装入的输液管9 直径大小调节弹簧831弹力,或者,主机100上设置有输液管9直径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输液管9直径,并自动控制调节电机动作,以驱动调节螺钉8322转动,从而实现对弹簧831弹力的自动调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簧831装置包括弹簧831和调节机构832,利用调节机构832可以方便调节弹簧831的弹力大小,以改变泵片对输液管9的挤压力的大小,适用于输液管9内液体不同阻塞压力的要求,使泵头82能够在有效阻断液路的前提下使弹性装置83的力尽量小,从而起到保护输液管9的作用,延长输液管9的使用寿命。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簧831装置也可以仅包括弹簧831,弹簧831也不限于压簧,也可以根据位置、结构需要替换为拉簧、扭簧、弹片等其他形式的弹簧831。弹簧831装置对于泵头82的作用力应满足泵头82的泵片在有效阻断液路的前提下尽量小,以降低对管路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泵及其蠕动泵8,当泵头82在挤压输液管9时,输液管9内的液体阻塞压力作用在泵头82上,并传递到弹簧831上,使弹簧831 被压缩,释放输液管9内的压力;如果输液管9内的阻塞压力小于弹簧831的压力,则泵头82会在弹簧831压缩力的作用下使泵头82挤压输液管9,这样泵头82会在输液管9内的阻塞压力不断变化时,在弹簧831的作用下而往复移动。利用弹性装置83,在力的推动下可以使泵头82往后退,留出更多的空间方便安装输液管9。
本实施中,如图5所示,输液泵还包括止液机构7。所述主机100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泵门200的止液槽107,所述止液槽107内用于收容止液机构7。利用止液机构7可以将输液管夹住,再将止液机构7装入到输液泵的止液槽107 中,关闭泵门200后,可以利用泵门200上的凸起对止液机构7施加作用力将止液机构7打开。利用止液机构7,可以在安装及拆卸输液管时,使输液管保持闭合状态。
如图5所示,止液机构7包括底座71及活动臂72,底座71的一端与活动臂72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臂731,第一弹性臂731用于提供底座71与活动臂72相互远离的作用力,活动臂7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臂732,第二弹性臂732上远离活动臂72的一端与底座71的另一端卡接,并提供弹力使得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卡紧。
如图6所示,当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卡接时,活动臂72与底座71可以将输液管9夹紧,使得输液管9内的液体不能流动,此时可以将止液机构7 装入到止液槽107中,借助外力使得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脱开,第一弹性臂731即可带动活动臂72与底座71相互分离,从而打开止液机构7。
止液机构7位于止液槽107中时,止液机构7的第二弹性臂732朝向泵门 200设置;泵门200上对应第二弹性臂732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201,当泵门200 处于关闭状态时,凸起201作用于第二弹性臂732,以使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 71处于脱开状态。在关闭泵门200时,即可自动使得止液机构7打开,使用方便。
活动臂72与底座7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输液管在自身径向移动的限位槽 710,利用限位槽710可以限制输液管的活动范围,以利于将输液管夹紧。
如图7所示,活动臂72设置有第一止液部723、第一顶限位部721及第二顶限位部722,第一止液部723位于第一顶限位部721与第二顶限位部722之间,底座71上设置有第二止液部713、第一底限位部711及第二底限位部712,第二止液部713位于第一底限位部711与第二底限位部712之间;第一止液部723 与第二止液部713相对设置,用以夹持输液管;第一止液部723、第一顶限位部 721、第二顶限位部722、第二止液部713、第一底限位部711及第二底限位部712围合形成限位槽710,输液管被限位在该限位槽710中。在活动臂72的长度方向上,第一顶限位部721与第二底限位部712相对设置,第二顶限位部722 与第一底限位部711相对设置;在输液管的轴向上,第一顶限位部721与第一底限位部711相对设置,第二顶限位部722与第二底限位部712相对设置。
利用第一顶限位部721和第一底限位部711的配合,第二顶限位部722和第二底限位部712的配合,可以避免活动臂72相对底座71在输液管轴向上发生偏移晃动,保证第一止液部723和第二止液部713处于对准状态,以便将输液管夹紧。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弹性臂731及第二弹性臂732弯曲成弧形,以便形变产生弹性力。进一步,第二弹性臂732的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二弹性臂732上远离活动臂7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8321,底座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勾8121,第一卡勾8321与第二卡勾8121 相对设置,二者的勾部能够相互抵接以使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卡接。利用第一卡勾8321和第二卡相互配合可以使得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进行卡接,从而使得活动臂72与底座71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第一卡勾8321相对第二卡勾8121靠近第一弹性臂731,以方便借助外力使得第一卡勾8321朝止液机构7 内侧移动,使得第一卡勾8321与第二卡勾8121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二者脱开。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卡勾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卡接。
第一卡勾8321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8322,第一卡勾8321位于两个限位板 8322之间,且第二卡勾8121亦位于两个限位板8322之间。限位板8322上相对第一卡勾8321靠近底座7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7323,第二卡勾8121 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7123,当第一卡勾8321与第二卡勾8121处于脱开状态下时,第一限位凸起7323抵靠于第二限位凸起7123,且第一限位凸起7323相对第二限位凸起7123靠近底座71。利用第一限位凸起7323与第二限位凸起7123 的相互作用,可以限制活动臂72相对底座71张开的角度,以方便使用。
活动臂72上远离底座71的一侧设置有凸条725,凸条725沿活动臂72的长度方向设置,凸条725的两端均通过斜面与活动臂72过渡连接。止液槽107 的槽口处设置有凸台106,当止液机构7装入至止液槽107过程中,凸台106抵接于凸条725,以向活动臂72施加作用力使得活动臂72与底座71相互靠近;当止液机构7位于止液槽107中时,凸台106位于凸条725与第二弹性臂732 之间。
在止液机构7装入到止液槽107过程中,如止液机构7未处于夹持状态,即止液机构7的的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处于脱开状态,凸台可以从凸条725 一端的斜面滑入到凸条725上,凸台抵接于凸条725,凸台向活动臂72施加作用力,活动臂72与底座71相互靠近,第二弹性臂732与底座71卡接,止液机构7即可将输液管夹紧。止液机构7完全装入到止液槽107中后,凸台位于凸条725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臂732之间,使得凸台不会妨碍活动臂72的抬起。使得第二弹性臂732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向上抬起。止液机构7处于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将止液机构7从止液槽107中取出来时,凸台可以在凸条725另一端的斜面作用下滑动至凸条725上方,使得止液机构7闭合后,止液机构7才可以从止液槽107中取出。利用凸台和凸条725的配合,可以使得止液机构7在取出和插入时,使得止液机构7处于闭合状态,方便使用。
如图9所示,底座71上设置有触发片74,止液槽107中设置有检测装置,当止液机构7位于止液槽107中时,触发片74位于检测装置处,以触发检测装置。利用触发片,在输液泵检测到止液机构7存在时触发检测装置,以便输液泵进行监控。
输液泵的主机100上还设置有电动顶出机构,电动顶出机构位于止液槽107 中,电动顶出机构电连接控制装置,电动顶出机构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止液机构7从止液槽107中顶出。在拆卸输液管时,当控制装置控制止液夹打开后,控制装置随即控制电动顶出机构动作将止液机构7从止液槽107中顶出,止液机构7从止液槽107中顶出后,在止液槽107的槽口处凸台106的作用下,使得活动臂与底座相互靠近,止液机构7闭合,输液管从输液泵上取下时处于闭合状态,以彻底避免自流。
电动顶出机构可以包括顶出电机、顶出块、及顶出滚珠丝杆,顶出块滑动设置在止液槽107中,其滑动方向可以平行于止液机构7的插入和拔出的方向。顶出电机固定于主机100,滚珠丝杆连接在顶出电机与顶出块之间,用于将顶出电机的转动转化为顶出块的水平滑动。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动顶出机构还可以包括气缸和顶出块,顶出块滑动设置在止液槽107中,其滑动方向可以平行于止液机构7的插入和拔出的方向,顶出块连接于气缸的活塞,并在气缸的驱动下使得顶出块往复移动;再或者,电动顶出机构包括电动锁紧机构、顶出块及压簧,压簧设置在顶出块与主机100之间,电动锁紧机构用于将压簧锁紧在压缩状态,电动锁紧机构可以是电磁阀、电动锁扣等机构,当电动锁紧机构解除对压簧的锁定后,压簧释放弹力将顶出块推出,从而将止液机构7从止液槽107中顶出。
本实用新型相应提供了一种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用于前述的输液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安装输液管至输液泵的主机100。
在本步骤中,可以在输液管上安装前述止液机构7,输液管及止液机构7一同安装至输液泵的主机100上,以使得在关闭泵门200前输液管始终保持在关闭状态。
步骤S2,检测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到位。可以通过前述的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的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分别检测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到位,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动作。此处,可以理解的,安装到位是指输液管的两端正确安装至输液泵的主机100上管路槽中。
如输液管的任意一端未安装到位,则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不发生动作,直到输液管的两端安装到位,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均检测到输液管的两端均正确安装至管路槽中。
如输液管的两端均安装到位,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检测到输液管的两端安装到位,两个位置检测器31、32发送相应的安装到位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动作,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移动至关闭状态。同时检测所述止液夹是否移动到预设位置,如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到止液夹移动到预设位置处,即止液夹能够将输液管夹紧,使得输液管内的液体不会流动。止液夹移动到位,则止液夹停止移动,即控制装置向电动止液夹装置5发出控制信号,使得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停止移动。
步骤S3,关闭泵门200。当关闭泵门200时,泵门200上的凸起可以抵靠于止液机构7,从而对止液结构施加作用力,将止液机构7打开,使得此处的输液管导通。
步骤S4,蠕动泵8蠕动,检测位于所述蠕动泵8与所述止液夹之间的输液管的压力是否上升。
本步骤中,蠕动泵8正向蠕动,使得输液管内的液体朝向止液夹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位于输液泵与止液夹之间的输液管内的压力增加。
如所述输液管的压力上升,表示输液管没有破损,可以正常进行输液。此处,可以通过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对输液管的压力进行检测。当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输液管的压力上升后,控制装置控制蠕动泵8反向蠕动,释放输液管内的压力,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止液夹移动至打开状态,通过蠕动泵8反向蠕动释放压力,可以保证输液精度。此外,当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输液管的压力上升后,控制装置也可以直接控制止液夹移动至打开状态,从而释放输液管内的压力。
如管路压力检测装置4未检测到输液管的压力上升,表示输液管存在破损等问题,需要对输液管进行检查,此时,控制装置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使得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以提醒使用者及时对输液管进行检查。
此处,首先关闭泵门200,控制装置可以检测到泵门200关闭从而控制蠕动泵8进行蠕动,从而对输液管进行检测。此外,可以在输液管安装到位后,控制装置即控制蠕动泵8进行蠕动,以对输液管进行检测,待检测输液管正常后,再关闭泵门200。
所述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还包括输液管卸载止液方法,所述输液管卸载止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申请打开泵门200。此处,可以按动输液泵上的泵门200开关按键申请打开泵门200,或者通过输液泵上的控制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操作,以申请打开泵门200。
步骤S52,所述止液夹移动至关闭状态,同时检测所述止液夹的位置是否到位;如所述止液夹移动到位,则止液夹停止移动。控制装置接收到泵门200开启信号后,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移动至关闭状态。同时,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止液夹是否移动到预设位置,如移动到预设位置,则说明止液夹已经将输液管夹紧,则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停止移动。如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到止液夹未移动到预设位置,则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继续移动,直到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到止液夹移动到预设位置。
步骤S53,打开泵门200。输液泵的泵门200与主机100之间可以设置电磁阀、电动锁扣等电动锁紧机构,当止液夹将输液管夹紧后,控制装置控制电动锁紧机构解除泵门200与主机100之间的锁定,泵门200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者弹簧作用下向下翻转打开。
从输液管的两端处将输液管从主机100上卸下,检测输液管是否被卸载。如检测到输液管的至少一端被卸载,则止液夹移动至打开状态。在输液管被卸下时,输液管的一端被卸载,即其中一个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输液管被移出,则说明输液管正在被卸载过程中,为了使输液管能够被完全卸载下,需要止液夹打开。此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电动止液夹装置5的止液夹动作,使得止液夹打开,松开输液管,此时便可以将输液管卸载下。
当控制装置控制止液夹打开后,可以随机控制电动顶出机构将止液机构7 顶出,使得止液机构7连同输液管一起从输液泵上卸载,同时止液机构7能够将输液管止液。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液泵,包括主机及铰接于所述主机的泵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设置有蠕动泵、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电动止液夹装置、止液夹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管路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位置检测器,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分别位于在输液管的两端处,用于检测所述输液管的两端是否安装至主机中;所述蠕动泵、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及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四者位于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之间;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蠕动泵与所述电动止液夹之间,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用于开关止液夹,以夹紧及松开输液管;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止液夹的运动位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管路位置检测装置、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及止液夹检测装置;
当两个所述位置检测器检测到输液管的两端均安装至所述主机中时,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止液夹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止液夹的运动位置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蠕动泵蠕动使输液管中的液体向止液夹移动,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输液管的压力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当至少一个所述位置检测器检测到输液管处于所述主机外时,所述电动止液夹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使止液夹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泵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管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输液管的压力保持不变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使得所述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包括固定座、泵头及弹性装置,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主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泵头之间,用于向所述泵头提供朝向所述输液管一侧的弹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基座及固定架,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泵头沿对输液管的挤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泵头与所述固定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及调节螺钉,所述调节座通过导向柱滑动连接于固定架,所述调节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泵头的滑动方向;
所述调节螺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调节螺钉相对所述固定架周向定位,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调节座螺纹连接;或者,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调节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相对所述调节座周向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泵还包括止液机构;所述主机上设置有一朝向所述泵门的止液槽,所述止液槽内用于收容止液机构;
所述止液机构包括底座及活动臂,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用于提供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动臂相互远离的作用力,所述活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远离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卡接,并提供弹力使得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卡紧;
当所述止液机构位于所述止液槽中时,所述第二弹性臂朝向泵门设置;所述泵门上对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当所述泵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凸起作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以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处于脱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上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沿所述活动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条的两端均通过斜面与所述活动臂过渡连接;所述止液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凸台,当所述止液夹装入至所述止液槽过程中,所述凸台抵接于所述凸条,以向所述活动臂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活动臂与所述底座相互靠近;当所述止液夹位于所述止液槽中时,所述凸台位于凸条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远离所述活动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对设置,二者的勾部能够相互抵接以使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第一卡勾相对所述第二卡勾靠近所述第一弹性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第一卡勾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卡勾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相对所述第一卡勾靠近所述底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卡勾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处于脱开状态下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对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还设置有电动顶出机构,所述电动顶出机构位于止液槽中,所述电动顶出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电动顶出机构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所述止液机构从所述止液槽中顶出。
CN201820593690.XU 2018-04-24 2018-04-24 输液泵 Active CN209548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3690.XU CN209548467U (zh) 2018-04-24 2018-04-24 输液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3690.XU CN209548467U (zh) 2018-04-24 2018-04-24 输液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8467U true CN209548467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9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3690.XU Active CN209548467U (zh) 2018-04-24 2018-04-24 输液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8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1320A (zh) * 2018-04-24 2018-10-19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
CN113144334A (zh) * 2021-05-26 2021-07-23 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输液管取放的输液泵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1320A (zh) * 2018-04-24 2018-10-19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
CN108671320B (zh) * 2018-04-24 2024-03-12 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
CN113144334A (zh) * 2021-05-26 2021-07-23 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输液管取放的输液泵
CN113144334B (zh) * 2021-05-26 2023-11-10 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输液管取放的输液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1320A (zh) 输液泵及输液泵的自动止液方法
CN209548467U (zh) 输液泵
US6731216B2 (en) Proper tub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eristaltic pump
US8128384B2 (en) Tube loading assembly for peristaltic pump
CN115683471A (zh) 一种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CN208927254U (zh) 输液泵及其蠕动装置
CN202909206U (zh) 一种输液泵及其输液管夹持位置检测装置
CN102908697A (zh) 一种输液泵及其输液管夹持位置检测装置
CN110230292A (zh) 一种带有复位装置且能自动锁定的水利闸门装置
US11454254B2 (en) State determination device of liquid pump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pumping apparatus
JP4957599B2 (ja) ガス導入装置
CN219328559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机构
CN112855987B (zh) 用于热水器的零冷水单向阀
US11470993B2 (en) Coffee machine with improved movement system of the brewing cylinder
CN112710603A (zh) 一种基于数据云端记录保存的纺织面料测试系统
CN209270498U (zh) 一种分泵腔体注射泵
CN215172540U (zh) 一种矿用电机用水压安全阀
CN117405564B (zh) 一种全自动整体倾斜型接触角测试仪器
CN216308247U (zh) 一种膨胀水箱控制装置及包括其的热水器
CN216116624U (zh) 一种油杯试漏设备
CN217783916U (zh) 一种手动泵性能检测装置
US11879473B2 (en) Intelligent built-in air pump
CN115382282B (zh) 一种自定位安装支架及使用其的多通道流体系统及方法
KR20110007633U (ko) 흡수 펌프 모터의 자동 가압 및 운전 제어 구조체
CN218885360U (zh) 一种淋浴房寿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2th floor, building 1, Baiwang R & D building, 5158 xilishahe We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iketi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th floor, building 1, Baiwang R & D building, 5158 xilishahe We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