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4539U -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4539U
CN209544539U CN201920621892.5U CN201920621892U CN209544539U CN 209544539 U CN209544539 U CN 209544539U CN 201920621892 U CN201920621892 U CN 201920621892U CN 209544539 U CN209544539 U CN 209544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discharging
cooling
idler wheel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18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孙磊
岳宝
胡国柱
丁建中
李明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18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4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4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4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进料导轨和出料导轨分别水平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冷却槽顶部开口两侧,传输导轨水平设置在冷却槽内底部中间位置;进料升降机构上移到上限时,其进料升降滚轮与进料导轨衔接,下移到下限时,进料升降滚轮与传输导轨衔接;出料升降机构上移到上限时,其出料升降滚轮与出料导轨衔接,下移到下限时,出料升降滚轮与传输导轨衔接;传输推进气缸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冷却槽的一侧,其伸缩杆水平贯穿冷却槽的侧壁后位于传输导轨上方且与其平行;出料推进气缸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其伸缩杆与出料导轨平行且位于其上方。本装置能够实现对注酸后电池的连续化冷却,冷却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铅酸蓄电池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大多数蓄电池采用抽真空注酸,注酸后电池需要立即放置在水槽冷却,因为硫酸遇到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立即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如果不经过冷却或冷却温度不够,会造成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分解,影响电池的性能。
目前对注酸后电池的冷却一般是通过升降机将电池放入水槽上下移动冷却,冷却好之后将再将电池取走,进行下一批电池的冷却。这种冷却的方式比较浪费时间,因为在冷却前需要将待冷却的电池装入升降机,冷却后需要将冷却好的电池移走再装入下一批待冷却的电池,不能实现连续化冷却,冷却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能够实现对注酸后电池的连续化冷却,冷却效率较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进料导轨和出料导轨分别水平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冷却槽顶部开口两侧,传输导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却槽内底部中间位置;进料升降机构上移到上限时,其进料升降滚轮与所述进料导轨衔接,下移到下限时,所述进料升降滚轮与所述传输导轨衔接;出料升降机构上移到上限时,其出料升降滚轮与所述出料导轨衔接,下移到下限时,所述出料升降滚轮与所述传输导轨衔接;传输推进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冷却槽的一侧,其伸缩杆水平贯穿所述冷却槽的侧壁后位于所述传输导轨上方且与其平行;出料推进气缸水平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伸缩杆与所述出料导轨平行且位于其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当所述进料升降机构上移到上限时,其进料升降滚轮位于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冷却槽的一侧侧壁之间。当电池从进料导轨被输送到进料升降机构的进料升降滚轮上时,能够被限位杆限位住,防止电池从进料升降滚轮上滚落。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一侧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溢流管。溢流管的设置使得冷却槽内的水位不会太高,只要能够淹没电池一定的高度即可达到冷却效果。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冷却槽之间转动连通。溢流管转动连接使得其出水口的高度可调,这样,冷却槽内的水位就可调,使得冷却槽中的水位高度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池合理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槽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所述溢流管的旋转对照刻度线。通过对照刻度线使得每种尺寸的电池所需要将溢流管的出水口调整到哪个位置一目了然,方便用户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固定在所述冷却槽一侧,所述溢流管位于所述溢流槽内,且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位置低于所述溢流槽的顶部开口。溢流槽的设置使得从溢流管溢出的水能够被收集。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槽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进口,在所述溢流槽的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出口。循环冷却水进口和循环冷却水出口的设置使得冷却槽内的冷却水可以循环进出,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槽内底部还固定有多孔冷却水管,该多孔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冷却水进口连通。多孔冷却水管的设置使得冷却水能够顺着该管道进入到冷却槽,并能够通过其上的孔洞均匀排出到冷却槽内,这样使得整个冷却槽内的冷却水分布均与,水温均匀,冷却效果较好。
优选地,所述进料升降机构由进料升降气缸、进料升降吊篮和若干进料升降滚轮组成,各所述进料升降滚轮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进料升降连接支杆上;所述进料升降吊篮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进料升降连接支杆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进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进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伸长时,通过进料升降吊篮将与进料升降连接支杆转动连接的进料升降滚轮下移到下限位置,使进料升降滚轮与传输导轨衔接;进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收缩时,通过进料升降吊篮将与进料升降连接支杆转动连接的进料升降滚轮上移到上限位置,使进料升降滚轮与进料导轨衔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升降机构由出料升降气缸、出料升降吊篮和若干出料升降滚轮组成,各所述出料升降滚轮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出料连接支杆上;所述出料升降吊篮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出料连接支杆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出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出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伸长时,通过出料升降吊篮将与出料升降连接支杆转动连接的出料升降滚轮下移到下限位置,使出料升降滚轮与传输导轨衔接;出料升降气缸的伸缩杆收缩时,通过出料升降吊篮将与出料升降连接支杆转动连接的出料升降滚轮上移到上限位置,使出料升降滚轮与出料导轨衔接。
有益效果:本装置初始状态时,进料升降机构位于上限位置,进料升降滚轮与进料导轨衔接,出料升降机构位于下限位置,出料升降滚轮与传输导轨衔接;注酸后放在托盘上的电池被输送到进料导轨上,通过进料导轨将托盘连同电池输送到进料升降机构的进料升降滚轮上之后,进料升降机构下降到下限位置,进料升降滚轮与冷却槽内的传输导轨衔接;然后进料升降机构中的进料升降滚轮再次上移到上限位置,使进料升降滚轮再次与进料导轨衔接,迎接下一批从进料导轨上输送过来的待冷却的电池;接着传输推进气缸的伸缩杆伸长,将进料升降滚轮上的托盘和电池推到传输导轨上,经传输导轨传输至出料升降机构的出料升降滚轮上,然后出料升降机构上升到上限位置,出料升降滚轮与出料导轨衔接;接着出料推进气缸的伸缩杆伸长,将出料升降滚轮上的托盘和电池推到出料导轨上,经出料导轨输送至下一工序。然后出料升降机构中的出料升降滚轮再次下移到下限位置,使出料升降滚轮再次与传输导轨的左侧衔接,迎接下一批从传输导轨上输送过来的冷却后的电池。
在上述进料升降机构将托盘和电池下降到冷却槽内之后以及出料升降机构将托盘和电池带出冷却槽之前的整个过程中,电池均位于冷却槽内的预设水位的冷却水内,从而能够实现对注酸后的电池的冷却,而且在该冷却的过程中,电池在冷却槽内水平移动,冷却效果较好;上述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实现连续冷却,冷却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冷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冷却后取出电池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冷却槽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如图1至4所示,主要由冷却槽3、进料导轨1、传输导轨4、出料导轨2、限位杆9、进料升降机构5、出料升降机构6、传输推进气缸7和出料推进气缸8组成,进料导轨1和出料导轨2分别水平设置在机架上并分别位于冷却槽3顶部开口两侧,传输导轨4水平设置在冷却槽3内底部中间位置。
进料升降机构5由进料升降气缸502、进料升降吊篮503和若干进料升降滚轮501组成,各进料升降滚轮501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上;进料升降吊篮503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收缩到上限时,进料升降滚轮501与进料导轨1的左侧衔接,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伸长到下限时,进料升降滚轮501与传输导轨4的右侧衔接。
出料升降机构6由出料升降气缸602、出料升降吊篮603和若干出料升降滚轮601组成,各出料升降滚轮601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出料连接支杆604上;出料升降吊篮603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出料连接支杆604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收缩到上限时,出料升降滚轮601与出料导轨2的右侧衔接,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伸长到下限时,出料升降滚轮601与传输导轨4的左侧衔接。
传输推进气缸7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冷却槽3的一侧,其伸缩杆水平贯穿冷却槽3的侧壁后位于传输导轨4上方且与其平行;出料推进气缸8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其伸缩杆与出料导轨2平行且位于其上方。限位杆9固定在机架上,当进料升降滚轮501上移到上限时,位于该限位杆9与冷却槽3的右侧侧壁之间。冷却槽3的左侧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溢流管10,该溢流管10位于溢流槽12内,溢流槽12固定在冷却槽3的左侧,且溢流管10的出水口位置低于溢流槽12的顶部开口。在冷却槽12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进口13,在溢流槽12的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出口14。
本实施方式中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装置初始状态时,进料升降机构5中的进料升降气缸502位于收缩上限位置,进料升降滚轮501与进料导轨1的右侧衔接,出料升降机构6中的出料升降气缸602位于伸长下限位置,出料升降滚轮601与传输导轨4的左侧衔接;注酸后放在托盘16上的电池17被输送到进料导轨1上,通过进料导轨1将托盘16连同电池17输送到进料升降滚轮501上之后,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伸长,通过进料升降吊篮503将与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转动连接的进料升降滚轮501下移到下限位置,使进料升降滚轮501与传输导轨4衔接;然后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收缩,通过进料升降吊篮503将与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转动连接的进料升降滚轮501再次上移到上限位置,使进料升降滚轮501再次与进料导轨1衔接,迎接下一批从进料导轨1上输送过来的待冷却的电池;
进料升降滚轮501与传输导轨4衔接后,传输推进气缸7的伸缩杆伸长,将进料升降滚轮501上的托盘16和电池17推到传输导轨4上,经传输导轨4传输至出料升降机构6的出料升降滚轮601上,然后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收缩,通过出料升降吊篮603将与出料升降连接支杆604转动连接的出料升降滚轮601上移到上限位置,使出料升降滚轮601与出料导轨2衔接。接着出料推进气缸602的伸缩杆伸长,将出料升降滚轮601上的托盘16和电池17推到出料导轨2上,经出料导轨2输送至下一工序。然后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伸长,通过出料升降吊篮603将与出料升降连接支杆604转动连接的出料升降滚轮601再次下移到下限位置,使出料升降滚轮601再次与传输导轨4的左侧衔接,迎接下一批从传输导轨4上输送过来的冷却后的电池。
在上述进料升降机构5将托盘16和电池17下降到冷却槽3内之后以及出料升降机构6将托盘16和电池17带出冷却槽3之前的整个过程中,电池17均位于冷却槽3内的预设水位的冷却水18内,从而能够实现对注酸后的电池17的冷却,而且在该冷却的过程中,电池17在冷却槽3内水平移动,冷却效果较好;上述过程往复循环持续进行,实现连续冷却,冷却效率较高。
在上述冷却的过程中,冷却水18从循环冷却水进口13进入,当冷却槽3内的冷却水位到达与溢流管10的出水口齐平时,冷却水18会从溢流管10的出水口溢出到溢流槽12内,然后经溢流槽12底部的循环冷却水出口14排出,如此循环,冷却效果较好。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溢流管10的出水口位置不变,使得冷却槽3内的冷却水位不能变化,当需要冷却不同高度尺寸的电池时,则无法调整冷却水位。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将溢流管10与冷却槽3的侧壁之间转动连通,还在冷却槽3的外侧壁上设置溢流管10的旋转对照刻度线11。溢流管10转动连接使得其出水口的高度可调,这样,冷却槽3内的水位就可调,使得冷却槽3中的水位高度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池合理设置。通过设置对照刻度线11使得每种尺寸的电池所需要将溢流管10的出水口调整到哪个位置一目了然,方便用户调节。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2中,循环冷却水18从循环冷却水进口13进入到冷却槽3之后,冷却槽3内距离循环冷却水进口13比较近的位置冷却水的温度较低,较远的位置温度较高,导致冷却槽3内水温不均匀,冷却效果较差。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3,还在冷却槽3内底部固定一个水平放置的多孔冷却水管15,该多孔冷却水管15的进水口与循环冷却水进口13连通,多孔冷却水管15的设置使得冷却水18能够顺着该管道进入到冷却槽3,并能够通过其上的孔洞均匀排出到冷却槽3内,这样使得整个冷却槽3内的冷却水分布均与,水温均匀,冷却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导轨(1)和出料导轨(2)分别水平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冷却槽(3)顶部开口两侧,传输导轨(4)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却槽(3)内底部中间位置;进料升降机构(5)上移到上限时,其进料升降滚轮(501)与所述进料导轨(1)衔接,下移到下限时,所述进料升降滚轮(501)与所述传输导轨(4)衔接;出料升降机构(6)上移到上限时,其出料升降滚轮(601)与所述出料导轨(2)衔接,下移到下限时,所述出料升降滚轮(601)与所述传输导轨(4)衔接;传输推进气缸(7)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冷却槽(3)的一侧,其伸缩杆水平贯穿所述冷却槽(3)的侧壁后位于所述传输导轨(4)上方且与其平行;出料推进气缸(8)水平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伸缩杆与所述出料导轨(2)平行且位于其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当所述进料升降机构(5)上移到上限时,其进料升降滚轮(501)位于所述限位杆(9)与所述冷却槽(3)的一侧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3)一侧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溢流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10)与所述冷却槽(3)之间转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槽(3)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所述溢流管(10)的旋转对照刻度线(11)。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槽(12),所述溢流槽(12)固定在所述冷却槽(3)一侧,所述溢流管(10)位于所述溢流槽(12)内,且所述溢流管(10)的出水口位置低于所述溢流槽(12)的顶部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槽(3)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进口(13),在所述溢流槽(12)的底部设置与其连通的循环冷却水出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槽(3)内底部还固定有多孔冷却水管(15),该多孔冷却水管(15)的进水口与所述循环冷却水进口(1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升降机构(5)由进料升降气缸(502)、进料升降吊篮(503)和若干进料升降滚轮(501)组成,各所述进料升降滚轮(501)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上;所述进料升降吊篮(503)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进料升降连接支杆(504)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升降气缸(502)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升降机构(6)由出料升降气缸(602)、出料升降吊篮(603)和若干出料升降滚轮(601)组成,各所述出料升降滚轮(601)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两根出料连接支杆(604)上;所述出料升降吊篮(603)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出料连接支杆(604)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所述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升降气缸(602)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
CN201920621892.5U 2019-05-05 2019-05-05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Active CN209544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892.5U CN209544539U (zh) 2019-05-05 2019-05-05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892.5U CN209544539U (zh) 2019-05-05 2019-05-05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4539U true CN209544539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6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1892.5U Active CN209544539U (zh) 2019-05-05 2019-05-05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45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638A (zh) * 2019-05-05 2019-06-28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638A (zh) * 2019-05-05 2019-06-28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CN109950638B (zh) * 2019-05-05 2024-03-01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7053B (zh) 全自动蓄电池极群铸焊前处理及铸焊装置
CN105584814B (zh) 一种自动收料机
CN204183184U (zh) 机器人卡扣自动装配系统
CN206485848U (zh) 花篮导片机
CN106222597B (zh) 带件离心式小零件热镀锌系统
CN209544539U (zh)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CN106169521B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加工的去磷硅玻璃加工生产线
CN109950638A (zh) 储能电池加酸冷却装置
CN206982140U (zh) 一种喇叭制作系统
CN203790598U (zh) 降膜式蒸发器
CN106835248A (zh) 一种可持续电镀的简易型自动电镀机
CN205257487U (zh) 用于液体肥生产的物料提升装置
CN107240710B (zh) 电池冷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池生产线
CN214120737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陶瓷材料烧结炉
CN211254419U (zh) 一种线路板湿流程加工装置
CN205443484U (zh) 一种电镀件处理设备
CN211248191U (zh) 一种铸造砂的水冷设备
CN206885990U (zh) 一种螺栓棒料转送装置
CN204417594U (zh) 一种钢球钝化清洗及上下料一体化装置
CN210362115U (zh) 一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
CN203843078U (zh) 磷铜球轧球机的出料装置
CN208434622U (zh) 高塔型粮食干燥机及其多级抬升机构
CN207903354U (zh) 一种物料搬运补给回收装置
CN201524799U (zh) 一种自动升降装置
CN207914341U (zh) 一种冷拔钢管的润滑粉自动浸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