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4175U -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4175U
CN209544175U CN201920511811.6U CN201920511811U CN209544175U CN 209544175 U CN209544175 U CN 209544175U CN 201920511811 U CN201920511811 U CN 201920511811U CN 209544175 U CN209544175 U CN 209544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pping
spring
energy storage
separating brak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18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丽丽
辛承运
梁传涛
张家瑞
胡大政
谢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KAI ELECTRICAL APPLIANCE AGENC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KAI ELECTRICAL APPLIANCE AGENC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KAI ELECTRICAL APPLIANCE AGENC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KAI ELECTRICAL APPLIANCE AGENC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18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4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4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弹簧筒、储能组件、合闸弹簧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分闸弹簧组件和分闸脱扣组件;所述合闸弹簧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安装在弹簧筒内部,所述储能组件动作时带动合闸弹簧组件实现储能;合闸时,所述合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合闸弹簧组件进行释能以及带动分闸弹簧组件进行储能;分闸时,所述分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分闸弹簧组件释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是高压电网中最关键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对高压电网的运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电压的增高,到220kV三相联动断路器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产品,需要配用上万焦耳分闸操作功的操动机构,若采用液压操动机构,则存在制造难度较大、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60036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随着操作功的增大,各传动力也不断增加,各构件的强度受到了较大考验,这使得储能元件的体积大幅增大,各传动及扣接构件的尺寸大幅度增大,而且较大的机械冲击和振动,使得弹簧操动机构的整体可靠性变差,储能传动环节的机械脱开装置可靠性差,分合连锁不设在初始脱扣环节,连锁可靠性差。并且存在体积大、零部件多、制造成本高的缺陷。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结构中的缺陷,并解决大操作功的需求是本实用新型的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弹簧筒、储能组件、合闸弹簧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分闸弹簧组件、合闸脱扣组件和分闸脱扣组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主储能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筒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端,所述合闸弹簧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安装在弹簧筒内部,所述储能组件动作时带动合闸弹簧组件实现储能;合闸时,所述合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合闸弹簧组件进行释能以及带动分闸弹簧组件进行储能;分闸时,所述分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分闸弹簧组件释能。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储能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轮轴、小储能轴、主储能轴和储能拐臂,所述偏心轮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轴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小储能轴转动,所述小储能轴和主储能轴之间为链传动,所述储能拐臂与主储能轴键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偏心轮Ⅰ、偏心轮Ⅱ、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偏心轮Ⅰ、偏心轮Ⅱ呈180°安装在偏心轮轴上,所述离合器Ⅰ、离合器Ⅱ的一端与小储能轴连接,另一端分别对应压紧在偏心轮Ⅰ和偏心轮Ⅱ上。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包括大凸轮、输出拐臂、滚轮、输出轴、缓冲油缸,所述大凸轮与主储能轴键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拐臂上设置有三个夹叉,所述三个夹叉分别与缓冲油缸的伸缩杆、分闸弹簧组件、滚轮相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合闸脱扣组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合闸脱扣拐臂、合闸掣子、合闸半轴、合闸脱扣板和合闸电磁铁,所述合闸脱扣拐臂、合闸掣子、半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合闸脱扣板固定安装在合闸半轴上,所述合闸脱扣拐臂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合闸脱扣拐臂的上端与合闸弹簧组件储能后储能拐臂的末端位置相对。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分闸脱扣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分闸一级脱扣拐臂、分闸二级脱扣拐臂、分闸掣子、分闸半轴、分闸脱扣板、分闸电磁铁,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分闸二级脱扣拐臂、分闸掣子、分闸半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分闸脱扣板安装在分闸半轴上,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的上端与分闸弹簧组件储能后输出拐臂的末端位置相对。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防误合联锁组件,所述防误合联锁组件包括连杆Ⅰ、连杆Ⅱ和闭锁板,所述连杆Ⅱ的两端分别与连杆Ⅰ和闭锁板铰接,所述闭锁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连杆Ⅰ固定安装在能量转换组件的输出轴上,闭锁板的自由端与合闸脱扣板的位置相对。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机械传动脱扣组件,所述机械传动脱扣组件包括驱动销、T 形连杆、过渡连杆和分离板,所述驱动销安装在大凸轮上,所述T形连杆与分离板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过渡连杆的两端分别与T形连杆和分离板铰接,所述分离板位于离合器Ⅰ与离合器Ⅱ之间。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离合器Ⅰ、离合器Ⅱ均采用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合闸弹簧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均分别包括挡板Ⅰ、挡板Ⅱ、设置在挡板Ⅰ与挡板Ⅱ之间的组合螺旋弹簧、链轮和链条,所述组合螺旋弹簧的中部设置有连杆,所述链条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所述连接段Ⅰ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合闸弹簧组件的连接段Ⅱ与储能拐臂连接,所述分闸弹簧组件的连接段Ⅱ与输出拐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1、本实用新型布置合理灵活、体积利用率高,能够做到大操作功时仍保持操动机构的小型化,并且各部件联系紧密,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和机械寿命长的优点,进而可以更好的保障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2、本实用新型中合闸脱扣组件和分闸脱扣组件均采用多级扣接设计,使得在大操作功的工况下,能够保持大小适中的脱扣力,后动作的扣接组件能够保持预扣接状态,使得扣接可靠性大大提高;3、通过将大凸轮设置为曲线面以及通过设置分闸缓冲油缸,能够大大降低操动机构的机械撞击强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4、通过设置防误合联锁组件,合闸操作后,闭锁板将合闸脱扣限位板限位卡住,即使误操作再次接入合闸信号,机构也不会执行合闸操作,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5、通过设置机械传动脱扣组件,在储能结束时,储能传动机械脱离,能够有效避免因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统的惯性对储能传动组件及其他组件造成破坏;6、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较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低、体积大以及制造成本高的缺陷,值得推广。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合闸脱扣组件在储能保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合闸脱扣组件在脱扣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闸脱扣组件在合闸保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闸脱扣组件在脱扣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误合联锁组件在分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误合联锁组件在合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传动脱扣组件在储能满能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轮Ⅰ、凸轮Ⅱ、离合器Ⅰ与离合器Ⅱ的布置示意图;
其中,1为左侧板,2为右侧板,3为弹簧筒,4-1为驱动电机,4-2为偏心轮Ⅰ,4-3为小储能轴,4-4为离合器Ⅰ,4-5为主储能轴,4-6为储能拐臂,4-7为销轴,4-8为偏心轮Ⅱ,4- 9为离合器Ⅱ,4-10为复位弹簧,5-1为大凸轮,5-2为滚轮,5-3为输出轴,5-4为输出拐臂,6为合闸脱扣组件,6-1为合闸脱扣拐臂,6-2为合闸掣子,6-3为合闸半轴,6-4为合闸脱扣板,6-5为合闸电磁铁,6-6为限位杆,7为防误合联锁组件,7-1为连杆Ⅰ,7-2为连杆Ⅱ,7-3为闭锁板,8为合闸弹簧组件,8-1为链条,8-2为链轮,8-3为挡板Ⅰ,8-4为挡板Ⅱ,8-5为组合螺旋弹簧,9为分闸弹簧组件,9-1为链条,9-2为链轮,9-3为挡板Ⅰ,9-4 为挡板Ⅱ,9-5为组合螺旋弹簧,10为分闸脱扣组件,10-1为分闸一级脱扣拐臂,10-2为分闸二级脱扣拐臂,10-3为分闸掣子,10-4为分闸半轴,10-5为分闸脱扣板,10-6为分闸电磁铁,11为缓冲油缸,12为机械传动脱扣组件,12-1为T形连杆,12-2为过渡连杆,12-3 为分离板,12-4为驱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分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弹簧筒3、储能组件、合闸弹簧组件8、能量转换组件、分闸弹簧组件 9、合闸脱扣组件6和分闸脱扣组件10;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通过主储能轴4-5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筒3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板1与右侧板2的上端;所述合闸弹簧组件8和分闸弹簧组件9安装在弹簧筒3内部,所述储能组件动作时带动合闸弹簧组件8实现储能;合闸时,所述合闸脱扣组件6动作带动合闸弹簧组件8 进行释能以及带动分闸弹簧组件9进行储能;分闸时,所述分闸脱扣组件10动作带动分闸弹簧组件9释能。
所述储能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1、偏心轮轴、偏心轮Ⅰ4-2、偏心轮Ⅱ4-8、离合器Ⅰ4-4、离合器Ⅱ4-9、小储能轴4-3、主储能轴4-5、储能拐臂4-6,所述偏心轮轴与驱动电机 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如图12所示,所述偏心轮Ⅰ4-2、偏心轮Ⅱ4-8呈180°安装在偏心轮轴上,所述离合器Ⅰ4-4、离合器Ⅱ4-9的一端与小储能轴4-3连接,另一端分别对应压紧在偏心轮Ⅰ4-2和偏心轮Ⅱ4-8上,所述小储能轴4-3和主储能轴4-5间为链传动,所述储能拐臂4-6与主储能轴4-5键连接。所述离合器Ⅰ4-4、离合器Ⅱ4-9均采用楔块式单向离合器。离合器Ⅰ4-4与离合器Ⅱ4-9交替运动能够保证小储能轴4-3一直顺时针转动。
所述合闸弹簧组件8分别包括挡板Ⅰ8-3、挡板Ⅱ8-4、设置在挡板Ⅰ8-3与挡板Ⅱ8-4之间的组合螺旋弹簧8-5、链轮8-2和链条8-1,所述组合螺旋弹簧8-5的中部设置有连杆,所述链条8-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所述连接段Ⅰ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Ⅱ与储能拐臂4-6连接。
所述分闸弹簧组件9包括挡板Ⅰ9-3、挡板Ⅱ9-4、设置在挡板Ⅰ9-3与挡板Ⅱ9-4之间的组合螺旋弹簧9-5、链轮9-2和链条9-1,所述组合螺旋弹簧9-5的中部设置有连杆,所述链条9-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所述连接段Ⅰ与连杆固定连接,分闸弹簧组件的连接段Ⅱ与能量转换组件连接。
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包括大凸轮5-1、滚轮5-2、输出轴5-3、输出拐臂5-4、缓冲油缸11,所述大凸轮5-1与主储能轴4-5键连接;所述输出轴5-3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右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拐臂5-4与输出轴5-3键连接,输出拐臂5-4设置有三个夹叉,其中一个夹叉与缓冲油缸11的伸缩杆铰接,一个夹叉与分闸弹簧组件9连接,另一个夹叉用于固定滚轮5-2。
所述合闸脱扣组件6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合闸脱扣拐臂6-1、合闸掣子6-2、合闸半轴6-3、合闸脱扣板6-4和合闸电磁铁6-5,所述合闸脱扣拐臂6-1、合闸掣子6-2、合闸半轴6-3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合闸脱扣板6-4固定安装在合闸半轴6-3 上,所述合闸脱扣拐臂6-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6-6,所述合闸脱扣拐臂6-1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滚子,所述合闸脱扣拐臂6-1的上端滚子与合闸弹簧组件储能后储能拐臂4-6的末端位置相对。合闸电磁铁6-5固定于主体框架上,合闸电磁铁6-5的铁芯可左右运动。
所述分闸脱扣组件10包括依次设置的分闸一级脱扣拐臂10-1、分闸二级脱扣拐臂10-2、分闸掣子10-3、分闸半轴10-4、分闸脱扣板10-5、分闸电磁铁10-6,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10-1、分闸二级脱扣拐臂10-2、分闸掣子10-3、分闸半轴10-4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分闸脱扣板10-5安装在分闸半轴10-4上。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 10-1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滚子,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10-1的上端滚子与分闸弹簧组件储能后输出拐臂5-4的末端位置相对、下端的滚子与分闸二级脱扣拐臂的上端位置相对。
工作原理如下:
储能时,驱动电机4-1带动偏心轮轴转动,由于偏心轮Ⅰ4-2和偏心轮Ⅱ4-8呈180°安装在偏心轮轴上,偏心轮Ⅰ4-2和偏心轮Ⅱ4-8交替推动离合器Ⅰ4-4和离合器Ⅱ4-9摆动带动小储能轴4-3转动,并经链轮传动带动主储能轴4-5转动,从而通过键连接在主储能轴4-5上的储能拐臂4-6拉动合闸弹簧组件8进行储能。储能拐臂4-6转动过程中与合闸脱扣拐臂6- 1接触后,经过合闸掣子6-2后扣接于合闸半轴6-3上,储能拐臂4-6无法继续转动,合闸弹簧组件8储能结束。
合闸操作时,合闸电磁铁6-5动作,铁芯推动合闸脱扣板6-4使其转动,合闸半轴6-3顺时针转动,使得合闸脱扣组件6逐级脱扣,从而储能拐臂4-6与合闸脱扣拐臂6-1脱离,合闸弹簧能量释放,储能拐臂4-6与大凸轮5-1顺时针转动。大凸轮5-1旋转一段空行程后撞击至输出拐臂5-4的滚轮5-2上,使输出拐臂5-4以及输出轴5-3逆时针转动,输出拐臂5-4转动的同时带动分闸弹簧组件9储能,在输出拐臂5-4转动至与分闸一级脱扣拐臂 10-1接触时,通过分闸脱扣组件最终扣接在分闸半轴10-4上,分闸弹簧组件10储能结束,合闸操作完成。
分闸操作时,分闸电磁铁10-6动作,其铁芯推动推动分闸脱扣板10-5使其转动,分闸半轴10-4顺时针转动,使得分闸脱扣组件逐级脱扣,从而输出拐臂5-4与分闸一级脱扣拐臂10-1脱离,分闸弹簧组件9能量释放,分闸操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布置合理灵活、体积利用率高,能够做到大操作功时仍保持操动机构的小型化,并且各部件联系紧密,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和机械寿命长的优点,进而可以更好的保障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2、本实用新型中合闸脱扣组件和分闸脱扣组件均采用多级扣接设计,使得在大操作功的工况下,能够保持大小适中的脱扣力,后动作的扣接组件能够保持预扣接状态,使得扣接可靠性大大提高;3、通过将大凸轮设置为曲线面以及通过设置分闸缓冲油缸,能够大大降低操动机构的机械撞击强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较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低、体积大以及制造成本高的缺陷,值得推广。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方案还包括防误合联锁组件7,所述防误合联锁组件7包括连杆Ⅰ7-1、连杆Ⅱ7-2和闭锁板7-3,所述连杆Ⅱ7-2的两端分别与连杆Ⅰ7-1和闭锁板7-3铰接,所述连杆Ⅰ7-1固定安装在输出轴5-3上,所述闭锁板7-3 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闭锁板7-3的自由端与合闸脱扣板6-4的位置相对。
工作原理如下:如图9和图10所示,合闸操作时,输出轴5-3转动,固定安装在输出轴5-3上的连杆Ⅰ7-1转动,由于连杆Ⅱ7-2分别与连杆Ⅰ7-1与闭锁板7-3铰接,闭锁板 7-3在连杆Ⅱ7-2的作用下转动,并将合闸脱扣板6-4限位卡住。此时,即使误操作合闸电磁铁,合闸脱扣板6-4也不会带动合闸半轴6-3转动,进而无法实现合闸脱扣组件6的逐级脱扣。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方案还包括机械传动脱扣组件12,所述机械传动脱扣组件12包括驱动销12-4、T形连杆12-1、过渡连杆12-2和分离板 12-3,所述驱动销12-4安装在大凸轮5-1上,所述T形连杆12-1与分离板12-3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过渡连杆12-2的两端分别与T形连杆12-1和分离板12-3铰接,所述分离板12-3位于离合器Ⅰ4-4与离合器Ⅱ4-9之间。
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大凸轮5-1与主储能轴4-5键连接,大凸轮5-1与储能拐臂4-6均随主储能轴4-5顺时针转动,在储能拐臂4-6过中时即储能结束到达满能状态时,大凸轮5-1转动至一定位置,如图11所示,此时驱动销12-4推动推动T形连杆12-1逆时针转动,通过过渡连杆12-2带动分离板12-3逆时针运动,分离板12-3抬起固定于离合器Ⅰ4-4与离合器Ⅱ4-9上的销轴4-7,进而将离合器Ⅰ4-4与偏心轮Ⅰ4-2分离、离合器Ⅱ4-9与偏心轮Ⅱ 4-8分离,实现偏心轮与离合器的传动脱开。通过该设计,储能结束时,储能传动机械脱离,避免因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统的惯性对储能传动组件及其他组件造成破坏。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弹簧筒、储能组件、合闸弹簧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分闸弹簧组件、合闸脱扣组件和分闸脱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主储能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筒可拆卸连接在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端,所述合闸弹簧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安装在弹簧筒内部,所述储能组件动作时带动合闸弹簧组件实现储能;合闸时,所述合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合闸弹簧组件进行释能同时带动分闸弹簧组件进行储能;分闸时,所述分闸脱扣组件动作带动分闸弹簧组件释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轮轴、小储能轴、主储能轴和储能拐臂,所述偏心轮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偏心轮轴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小储能轴转动,所述小储能轴和主储能轴之间为链传动,所述储能拐臂与主储能轴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偏心轮Ⅰ、偏心轮Ⅱ、离合器Ⅰ和离合器Ⅱ,所述偏心轮Ⅰ、偏心轮Ⅱ呈180°安装在偏心轮轴上,所述离合器Ⅰ、离合器Ⅱ的一端与小储能轴连接,另一端分别对应压紧在偏心轮Ⅰ和偏心轮Ⅱ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包括大凸轮、输出拐臂、滚轮、输出轴、缓冲油缸,所述大凸轮与主储能轴键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拐臂与输出轴键连接,所述输出拐臂上设置有三个夹叉,所述三个夹叉分别与缓冲油缸的伸缩杆、分闸弹簧组件、滚轮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脱扣组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合闸脱扣拐臂、合闸掣子、合闸半轴、合闸脱扣板和合闸电磁铁,所述合闸脱扣拐臂、合闸掣子、半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合闸脱扣板固定安装在合闸半轴上,所述合闸脱扣拐臂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脱扣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分闸一级脱扣拐臂、分闸二级脱扣拐臂、分闸掣子、分闸半轴、分闸脱扣板、分闸电磁铁,所述分闸一级脱扣拐臂、分闸二级脱扣拐臂、分闸掣子、分闸半轴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分闸脱扣板安装在分闸半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合联锁组件,所述防误合联锁组件包括连杆Ⅰ、连杆Ⅱ和闭锁板,所述连杆Ⅱ的两端分别与连杆Ⅰ和闭锁板铰接,所述闭锁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连杆Ⅰ固定安装在能量转换组件的输出轴上,闭锁板的自由端与合闸脱扣板的位置相对。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传动脱扣组件,所述机械传动脱扣组件包括驱动销、T形连杆、过渡连杆和分离板,所述驱动销安装在大凸轮上,所述T形连杆与分离板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过渡连杆的两端分别与T形连杆和分离板铰接,所述分离板位于离合器Ⅰ与离合器Ⅱ之间。
9.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Ⅰ、离合器Ⅱ均采用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弹簧组件和分闸弹簧组件均分别包括挡板Ⅰ、挡板Ⅱ、设置在挡板Ⅰ与挡板Ⅱ之间的组合螺旋弹簧、链轮和链条,所述组合螺旋弹簧的中部设置有连杆,所述链条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段Ⅰ和连接段Ⅱ,所述连接段Ⅰ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合闸弹簧组件的连接段Ⅱ与储能拐臂连接,所述分闸弹簧组件的连接段Ⅱ与输出拐臂连接。
CN201920511811.6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Active CN20954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1811.6U CN20954417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1811.6U CN20954417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4175U true CN209544175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1811.6U Active CN209544175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4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038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山东泰开电器机构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0383A (zh) * 2019-04-16 2019-07-12 山东泰开电器机构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29463A (en) Manual and motor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CN207651411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CN209544175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CN106373822B (zh)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
CN201274255Y (zh) 一种简单可靠的真空断路器合闸机械闭锁装置
CN110010383A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CN110335793A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使用该传动装置的断路器
CN201498391U (zh) 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
CN102881512B (zh) 具有自由脱扣功能的手动快速合闸断路器机构
CN202008930U (zh) 高压开关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装置
CN207611728U (zh) 断路器的储能操作机构
CN2407450Y (zh) 小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6711819U (zh) 防止弹簧操作机构凸轮反打的装置
CN109742000A (zh) 一种断路器用弹簧操动机构
CN206401250U (zh) 辅助脱扣器的操作机构
CN205845829U (zh) 具有自锁机构的高压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
CN206864414U (zh) 储能合闸脱扣装置
CN210897114U (zh) 一种齿轮储能共轴传动式弹簧操动机构
CN201838506U (zh) 弹簧操动机构的储能部件与分合闸部件结合装置
CN208908210U (zh) 一种储能式重合闸断路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9920689B (zh) 一种齿轮储能的弹簧操动机构
CN208970456U (zh) 一种断路器机构的合分闸操作系统
CN207587620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机构总成
CN2621915Y (zh) 转键式刚性压力机紧急制动装置
CN202796722U (zh) 具有自由脱扣功能的手动快速合闸断路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