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1813U -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1813U
CN209541813U CN201920609828.5U CN201920609828U CN209541813U CN 209541813 U CN209541813 U CN 209541813U CN 201920609828 U CN201920609828 U CN 201920609828U CN 209541813 U CN209541813 U CN 209541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fort
index
module
environmental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98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幼谦
廖建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ant Innov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Innov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Innov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Radiant Innovation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6098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1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1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1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一温度传感模块、一湿度传感模块及一显示模块。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且能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温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且能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湿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且能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显示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且包括一颜色信息显示区域。控制模块能依据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模块能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在颜色信息显示区域。由此,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显示目前环境的舒适程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环境中二氧化碳、温度及湿度的数值,以维持环境舒适性的环境舒适程度的提示方式,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值超过1000ppm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使人体感到不适或疲倦。因此,现有技术如TW M512773号专利申请所披露的“二氧化碳感测检知监控系统”中,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单元感测室内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将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浓度值进行比对,当二氧化碳浓度值低于或高于预设浓度值时,则选择输出安全正常信息或是异常警告信息。监控单元包含一用以将安全正常信息及异常警告信息整合显示为代表室内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状态信息的图形显示模块,能有效监控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状态,以避免人体因缺氧所致的病变事情产生。
然而,虽然TW M512773号专利申请能够在二氧化碳浓度值超过预设浓度值(例如1000ppm)时发出异常警告信息,但是,室内区域中除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值过高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之外,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的状态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进一步来说,当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的数值超出一预定值时,纵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并未超过1000ppm,但温度及湿度过高也会造成人体的不适。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将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同时进行评估考量的方法及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控制模块、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一温度传感模块、一湿度传感模块以及一显示模块。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能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并将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能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摄氏温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能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并将所述相对湿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颜色信息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摄氏温度信息及所述相对湿度信息计算出一温湿度指数,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计算出一气体浓度指数,且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温湿度指数及所述气体浓度指数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其中,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一环境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SEI=GCI+(THI-THTH);其中,SEI为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GCI为所述气体浓度指数,THI为所述温湿度指数,THTH为一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能依据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在所述颜色信息显示区域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浓度指数的计算方式符合下列关系式:GCI=CCI/30,其中,GCI为所述气体浓度指数,CCI为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一温湿度指数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湿度指数,所述温湿度指数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1.8×T+32)-(0.55-0.0055×RH)×(1.8×T-26),其中,T为所述摄氏温度信息,RH为所述相对湿度信息。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介于70至78。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为74。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传送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所述摄氏温度信息、所述相对湿度信息、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及所述颜色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壳体结构,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以及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结构之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能通过“依据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的技术方案,以显示或呈现目前环境的舒适程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其中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功能方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步骤S102的流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步骤S106的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其中一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另外一流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其中一流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另外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功能方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以显示或呈现目前环境的舒适程度。以下第一实施例将先介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整体架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于后续实施例再行说明。
接着,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所示,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包括:一控制模块1、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一温度传感模块3、一湿度传感模块4以及一显示模块5。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温度传感模块3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湿度传感模块4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显示模块5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进一步来说,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信号收发模块6,信号收发模块6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此外,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供电模块7,供电模块7可耦接于控制模块1以提供电能。进一步来说,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传输线L,传输线L可耦接于供电模块7以将外部电能传输至供电模块7中。
承上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还可进一步包括一壳体结构H,控制模块1、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一温度传感模块3、湿度传感模块4、显示模块5及信号收发模块6可设置在壳体结构H中,且显示模块5的一显示屏幕可裸露在壳体结构H外部。另外,举例来说,壳体结构H可包括一第一壳体H1以及一对应于第一壳体H1的第二壳体H2,由此,壳体结构H可由一第一壳体H1以及一第二壳体H2所组成,且控制模块1、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一温度传感模块3、湿度传感模块4、显示模块5及信号收发模块6可设置在第一壳体H1以及第二壳体H2之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图中未示出)之中。另外,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全文中的耦接可以是直接电性连接或者是间接电性连接,抑或是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承上所述,进一步来说,控制模块可包括一第一基板11,第一基板11可包括一第一表面111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第二表面112,显示模块5设置在第一表面111的一侧,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设置在第二表面112的一侧。由此,可以降低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面积。此外,温度传感模块3及湿度传感模块4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表面112上,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承上所述,举例来说,控制模块1可以是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以用于进行信号的处理或运算。另外,举例来说,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可以是一气体浓度检测器,例如但不限于采用非分散式红外线(Non-dispersive Infrared,NDIR)吸收法来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浓度检测器,以用于检测环境目前气体浓度值。另外,举例来说,温度传感模块3可为膨胀式温度仪器、电阻式温度计、热电偶式温度计、光测高温计或辐射高温计,以用于检测环境目前温度值。另外,举例来说,湿度传感模块4可为石英晶体振荡湿度传感器、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电解质湿度传感器、陶瓷湿度传感器或半导体湿度传感器,以检测一干球温度、一湿球温度、一露点温度或一相对湿度。另外,举例来说,显示模块5可为一显示器,例如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用于显示温度或湿度等信息。另外,举例来说,信号收发模块6可为一无线收发模块,例如但不限于一无线射频装置(Radio Frequency device),以传送信号。然而,需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是将温度传感模块3及湿度传感模块4分开设置,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模块3及湿度传感模块4也可以整合在同一模块中,以形成一具有温度检测功能及湿度检测供的温湿度传感模块。
接着,请复参阅图1至图4所示,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能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并将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然而,需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也能取得其他气体信息,以可类比地方式组成特定的环境安全或舒适等测量仪,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温度传感模块3能取得一摄氏温度(摄氏温标)信息,并将摄氏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然而,需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模块3也能取得一华氏温度信息或一克耳文温度信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湿度传感模块4能取得一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信息,并将相对湿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然而,需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湿度传感模块4能取得一绝对湿度信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显示模块5可包括一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以显示对应于控制模块1所想要输出的颜色。进一步来说,显示模块5还可包括一信息显示区域502,信息显示区域502可用于显示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及/或摄氏温度信息,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以信息显示区域502的设置与否为限制。
承上所述,进一步来说,控制模块1能依据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计算出一温湿度指数,控制模块1能依据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计算出一气体浓度指数,且控制模块1能依据温湿度指数及气体浓度指数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此外,显示模块5能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在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上。由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可利用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相关信息而计算出一环境舒适度指数,同时,控制模块1能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控制显示模块5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颜色信息在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上。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可利用显示模块5显示目前的环境舒适程度,以提醒或告知目前环境的舒适情况。另外,举例来说,颜色信息可以是利用显示模块5显示在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上的红色、橘色、黄色或绿色等图案,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参阅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立体组合示意图。由图5与图1的比较可知,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信号收发模块6可传送信号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C。举例来说,信号收发模块6可传送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及颜色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C,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在图5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5可以仅包括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而不包括信息显示区域502,由此,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显示模块5的屏幕可以仅呈现对应于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颜色信息。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其他使用者也可以利用电子装置P(例如但不限于电脑或智慧型手机等)而得到上述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中心C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或颜色信息。
由此,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应用在一室内环境(例如展场或商场)时,可以让想要进入展场或商场的人们依据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所显示的颜色信息,而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进而决定是否要进入展场或商场内。同时,在展场或商场内的人们,也可以依据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所显示的颜色信息,而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进而决定是否要离开展场或商场。此外,其他没有位于展场或商场附近的使用者也可以利用电子装置P而查询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进而决定是否前往。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可为一判断是否为友善环境的装置。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在植物种植环境中。
第二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其中一流程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如步骤S102所示,取得一气体浓度指数及一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如步骤S104所示,依据气体浓度指数及温湿度指数,以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如步骤S106所示,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可利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进行显示。由此,颜色信息可以显示在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显示模块5的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上。所以,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应用在一室内环境(例如展场或商场)时,可以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
承上所述,请再次参阅图6所示,并请一并参阅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步骤S102的流程图。进一步来说,如步骤S1022所示,通过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通过一温度传感模块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且通过一湿度传感模块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举例来说,可利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中的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并将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同时,再利用控制模块1将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转换成一气体浓度指数。此外,举例来说,可利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中的温度传感模块3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并利用湿度传感模块4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同时,将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1,再利用控制模块1将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转换成一温湿度指数。
承上所述,请再次参阅图7所示,如步骤S1024所示,利用摄氏温度信息以及相对湿度信息代入一温湿度指数公式以计算温湿度指数,且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以得到气体浓度指数。以本实用新型而言,温湿度指数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1.8×T+32)-(0.55-0.0055×RH)×(1.8×T-26),其中,T为摄氏温度信息,RH为相对湿度信息。另外,以本实用新型而言,气体浓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可符合下列关系式:GCI=CCI/30,其中,GCI为气体浓度指数,CCI为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由此,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3000ppm时,气体浓度指数为100,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0ppm时,气体浓度指数为0,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1000ppm时,气体浓度指数大约为33.3,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1800ppm时,气体浓度指数大约为60。由此,可利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模块1,并依据上述方式可计算出温湿度指数及气体浓度指数。
接着,请再次参阅图6所示,如步骤S104所示,依据气体浓度指数及温湿度指数,以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举例来说,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一环境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SEI=GCI+(THI-THTH);其中,SEI为环境舒适度指数(SuitableEnvironmental Index),GCI为气体浓度指数(Gas Concentration Index),THI为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TH为一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Threshold)。进一步来说,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可以是人体感受到不适时所产生数值,举例来说,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介于70至78,以本实用新型而言,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为74。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为72。由此,可利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模块1,并依据上述方式可计算出环境舒适度指数。另外,需说明的是,由于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或二氧化碳浓度会随着室内区域中的人数或环境而有所改变,因此,环境舒适度指数也会随之改变。进一步来说,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为74以下时,人体感到舒适,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介于75至79之间时,人体感到些许不适但仍在接受范围内,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为80以上时,人体感到极不舒适。然而,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接着,请再次参阅图6所示,如步骤S106所示,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进一步来说,可利用控制模块1判断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并传送一信号至显示模块5,以利用显示模块5将颜色信息显示在颜色信息显示区域501上。
承上所述,请再次参阅图6所示,并请一并参阅图8及下表一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步骤S106的流程图,下表一为环境舒适度指数与颜色信息的对应关系表。如步骤S1062所示,判断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是位于多个数值区间中的哪一个。此外,如步骤S1064所示,显示对应于多个数值区间中的其中一个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
进一步来说,由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会随着温度、湿度及/或二氧化碳浓度而有所改变,因此,可依据不同的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而产生不同颜色的颜色信息。换句话说,可提供多个数值区间及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接着,再通过显示模块5显示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其中一个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进一步来说,多个数值区间可为连续区间,每个数值区间有各自所对应的颜色信息。
承上所述,请再次参阅图6、图8及下表一所示,进一步来说,多个数值区间可至少包括一第一数值区间及一第二数值区间,且第一数值区间及第二数值区间彼此相异。由此,在步骤S106中,可先判断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是位于一第一数值区间或一第二数值区间。接着,当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是位于第一数值区间时,显示对应于第一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当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是位于第二数值区间时,显示对应于第二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另外,为了区分第一数值区间及第二数值区间所代表的意义,对应于第一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与对应于第二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相异。进一步来说,第一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一颜色,第二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二颜色,且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彼此相异。由此,人们可以利用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所显示的颜色信息,而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
接着,请再次参阅下表一所示,举例来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0至1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一数值区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11至2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二数值区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21至3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三数值区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31至4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四数值区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41至6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五数值区间;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61至100之间时,代表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六数值区间。此外,举例来说,第一颜色可为绿色,第二颜色可为黄色,第三颜色可为橘色,第四颜色可为红色,第五颜色可为紫色,第六颜色可为红褐色,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举例来说,第一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一颜色,第二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二颜色,第三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三颜色,第四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四颜色,第五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五颜色,第六数值区间所对应的颜色信息可以是第六颜色。此外,当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位于第六数值区间时,表示会导致人体产生极为不适的感受,因此,显示模块5在显示第六颜色的同时,也可以伴随明灭闪烁第六颜色的色彩,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由此,可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数值区间而产生对应于此数值区间的颜色信息。然而,需说明的是,上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颜色信息仅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不限于将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范围区分为6个数值区间,也可以依据需求而调整数值区间的数量,以及所对应的颜色信息的数量及色彩。由此,人们可以利用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所显示的颜色信息,而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此外,其他没有位于展场或商场附近的使用者也可以利用电子装置P而查询目前展场或商场内的舒适程度,进而决定是否前往。
表一
环境舒适度指数 颜色信息 建议执行动作
0-10 第一颜色 第一模式
11-20 第二颜色 第二模式
21-30 第三颜色 第三模式
31-40 第四颜色 第四模式
41-60 第五颜色 第五模式
61-100 第六颜色 第六模式
第三实施例
首先,请再次参阅上述表一及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9与图6的比较可知,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相较于第二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108。如步骤S108所示,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执行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建议执行动作。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108中,也可以先判断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是位于多个数值区间中的那一个,接着,再执行对应于多个数值区间中的其中一个数值区间的建议执行动作。换句话说,可提供多个数值区间及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数值区间的建议执行动作,接着,再通过控制模块1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其中一个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而发出一指令以执行建议执行动作。进一步来说,多个数值区间可为连续区间,每个数值区间有各自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另外,需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其他步骤或结构特征都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中的步骤S108及步骤S106可以同时进行,或者是先执行步骤S108再执行步骤S106,本实用新型不以步骤S106及步骤S108的先后执行顺序为限制。
承上所述,举例来说,第一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一模式,第二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二模式,第三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三模式,第四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四模式,第五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五模式,第六数值区间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可以是第六模式。由此,可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数值区间而产生对应于此数值区间的建议执行动作。另外,举例来说,第一模式可以是无动作。第二模式可以是启动一风扇,且以风扇的第一风速进行展场或商场内的通风。第三模式可以是启动一风扇,且以风扇的第二风速进行展场或商场内的通风,同时分析造成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第三数值区间的源由。第四模式可以是启动一风扇,且以风扇的第三风速进行展场或商场内的通风,同时标示并处理造成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介于第四数值区间的来源。第五模式可以是启动一风扇,且以风扇的第四风速进行展场或商场内的通风,同时减少进入此展场或商场的人数。第六模式可以是启动一风扇,且以风扇的第五风速进行展场或商场内的通风,同时避免人员进入此展场或商场。另外,第五风速大于第四风速,第四风速大于第三风速,第三风速大于第二风速,第二风速大于第一风速。然而,需说明的是,上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仅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不限于将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范围区分为6个数值区间,也可以依据需求而调整数值区间的数量以及所对应的建议执行动作的模式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展场或商场的温度或湿度,而达到降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0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其中一流程图。由图10与图9的比较可知,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相较于第三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110。如步骤S110所示,传送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及颜色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C。举例来说,可利用信号收发模块6将上述信息传送至云端服务器中心C,由此,其他使用者也可以利用电子装置P而得到上述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中心C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或颜色信息。此外,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中心C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或颜色信息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大数据分析。另外,需说明的是,在第四实施例中其他步骤或结构特征都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以步骤S106、步骤S108及步骤S110的先后执行顺序为限制。
接着,请参阅图11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另外一流程图。由图11与图10的比较可知,在图11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包括步骤S108。换句话说,可以仅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颜色信息及/或传送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及颜色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C,而不执行建议执行动作。
接着,请参阅图12所示,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又一流程图。由图12与图11的比较可知,在图12的实施方式中,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112。如步骤S112所示,将传送至云端服务器中心C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及/或颜色信息所分别与对应的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一摄氏温度参考信息、一相对湿度参考信息、一环境舒适度参考指数及/或一颜色参考信息进行比对。另外,举例来说,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摄氏温度参考信息、相对湿度参考信息、环境舒适度参考指数及/或颜色参考信息可以是过往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在此展场或商场中的历史信息平均值或是一预设阈值。由此,可以通过比对的步骤而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相对湿度信息、环境舒适度指数及/或颜色信息与其参考值之间的差异,进而执行后续的步骤。进一步举例来说,通过比对其参考值后,可以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相较于过往的信息,或者是展场或商场目前的实际状态,从而理解目前展场或商场的环境是否异常。
承上所述,进一步来说,以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的比对而言,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应用在饭店房间或者是居家房间中,以进行人员进出安全管理。举例来说,当人员外出或尚未进住,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可维持最低浓度,且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的浓度可依房间对外通风设计而定。此外,当人员进住,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会依人数与房间通风量渐渐上升并维持。此外,举例来说,当人员进住时,经过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的比对之后,假设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高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例如但不限于平时的纪录值),则表示失火或者是人员在房间内烹煮。此外,举例来说,当人员进住时,经过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的比对之后,假设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低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例如但不限于平时的纪录值),则表示人员停止呼吸需要急救。
承上所述,更进一步来说,也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的比对,以进行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校正。举例来说,通过经过此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传送到云端服务器中心C的信息,可以知道此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的精准度,从而依据目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所检测到的信息进行校正。
承上所述,需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是以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参考信息的比对作为举例说明,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摄氏温度信息与摄氏温度参考信息进行比对、将相对湿度信息与相对湿度参考信息进行比对、将环境舒适度指数与环境舒适度参考指数进行比对及/或将颜色信息与颜色参考信息进行比对。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所示,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3与图6的比较可知,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在取得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以及所述温湿度指数的步骤之后还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103。如步骤S103所示,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否小于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计算环境舒适度指数,也就是说,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可以接着进行步骤S104。另外,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不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则发出警示,也就是说,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不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则进行步骤S114。举例来说,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为1000ppm,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另外,举例来说,可利用控制模块1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否小于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另外,发出警示的方式可以是在显示模块5上进行灯光闪烁的明灭警示,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可应用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小于1000ppm时的判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能利用温湿度指数的加权,而进一步评估环境的舒适程度。另外,需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其他步骤或结构特征都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4所示,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其中一流程图。如步骤S202所示,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举例来说,可利用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2取得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接着,如步骤S204所示,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否小于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举例来说,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为1000ppm,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如步骤S206所示,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以及一相对湿度信息。举例来说,可利用温度传感模块3取得摄氏温度信息,且利用湿度传感模块4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进一步来说,在步骤S204中,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则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以及一相对湿度信息,以依据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取得一气体浓度指数及一温湿度指数。另外,需说明的是,气体浓度指数及温湿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如同前述实施例所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不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则发出警示,也就是说,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不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则进行步骤S2012。
接着,如步骤S208所示,依据气体浓度指数及温湿度指数,以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接着,如步骤S2010所示,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由此,可利用颜色信息所呈现的色彩显示或呈现目前环境的舒适程度。另外,需说明的是,步骤S208相当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104,步骤S2010相当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106,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阅图15所示,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的另外一流程图。由图15与图14的比较可知,在图15的实施方式中,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207。详细来说,如步骤S202所示,可先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接着,如步骤S204所示,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否小于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接着,如步骤S206所示,当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是小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时,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以及一相对湿度信息,且依据摄氏温度信息及相对湿度信息而得到一温湿度指数。
接着,如步骤S207所示,判断温湿度指数是否大于一温湿度指数阈值,举例来说,可利用控制模块1判断温湿度指数是否大于一温湿度指数阈值。另外,当温湿度指数是大于温湿度指数阈值时,可执行步骤S208,依据气体浓度指数及温湿度指数,以得到环境舒适度指数。换句话说,当温湿度指数大于温湿度指数阈值时,将会造成人体的不适,因此,可以在温湿度指数大于温湿度指数阈值时,再进行环境舒适度指数的计算。进一步来说,当温湿度指数大于温湿度指数阈值时,也可以先将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转换成气体浓度指数,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202,取得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后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转换成气体浓度指数。
另外,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步骤S202、步骤S204、步骤S206及步骤S207的排列顺序进行举例说明,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先进行步骤S202及步骤S206之后,再进行步骤S204及步骤S20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先进行步骤S206及步骤S207,再进行步骤S202及步骤S204。另外,本实用新型也不以步骤S202及步骤S206的先后顺序以及步骤S204及步骤S207的先后顺序为限制。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U,其能通过“依据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的技术方案,以显示或呈现目前环境的舒适程度。
更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可应用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阈值小于1000ppm时的判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能利用温湿度指数的加权,而进一步评估环境的舒适程度。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包括:
一控制模块;
一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能取得一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并将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一温度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能取得一摄氏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摄氏温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一湿度传感模块,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能取得一相对湿度信息,并将所述相对湿度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一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一颜色信息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摄氏温度信息及所述相对湿度信息计算出一温湿度指数,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计算出一气体浓度指数,且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所述温湿度指数及所述气体浓度指数得到一环境舒适度指数;
其中,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一环境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SEI=GCI+(THI-THTH);其中,SEI为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GCI为所述气体浓度指数,THI为所述温湿度指数,THTH为一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能依据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显示对应于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的数值的一颜色信息在所述颜色信息显示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指数的计算方式符合下列关系式:GCI=CCI/30,其中,GCI为所述气体浓度指数,CCI为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能依据一温湿度指数公式以计算出所述温湿度指数,所述温湿度指数公式符合下列关系式:(1.8×T+32)-(0.55-0.0055×RH)×(1.8×T-26),其中,T为所述摄氏温度信息,RH为所述相对湿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介于70至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湿度指数阈值的数值为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信号收发模块耦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传送所述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信息、所述摄氏温度信息、所述相对湿度信息、所述环境舒适度指数及所述颜色信息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至一云端服务器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壳体结构,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以及所述湿度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结构之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气体浓度信息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CN201920609828.5U 2019-04-29 2019-04-29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541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828.5U CN209541813U (zh) 2019-04-29 2019-04-29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9828.5U CN209541813U (zh) 2019-04-29 2019-04-29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1813U true CN209541813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6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9828.5U Active CN209541813U (zh) 2019-04-29 2019-04-29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1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829A (zh) * 2019-04-29 2020-10-30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829A (zh) * 2019-04-29 2020-10-30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5357B1 (ko) 미세먼지, 온도, 습도 측정센서를 기반으로 한 공기질 검출 시각화 장치
CN105892538B (zh) 用于构建主动消防体系及智慧建筑的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系统
WO2015084058A1 (ko) 공조장치 또는 공조시스템의 쾌적온도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EP2579202B1 (en) Energy-saving diagnostic system
CN209541813U (zh) 环境舒适度的显示装置
CN107084476B (zh) 一种医院专用空气品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203719034U (zh) 一种能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空调机组/器控制器及系统
KR101593979B1 (ko) 공기질 측정기를 이용한 자동 환기 시스템
JP2007323526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入力装置
CN104571034A (zh) 暖通空调系统冷热联合供给的智能管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6814B (zh) 空调器面板显示控制方法和系统、空调器
Pantelic et al. A preference driven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tool for HVAC design and operation
CN111854964A (zh) 一种测量体温的方法、装置、测温工具及存储介质
JP2020534966A (ja) 携帯用パーソナルレスピレータ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8564638A (zh) 一种基于地理图像学确定人流热区的方法和装置
Rastogi et al. AQCI: an IoT based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comfort model using fuzzy inference
CN116744515B (zh) 一种用于人体感应的智能照明管理系统
Pawar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 monitor spatiotemporal thermal comfort of polyhouse environment
KR101307189B1 (ko) 실내쾌적도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145059A (ja) 環境モニタリング装置、環境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環境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207007230U (zh) 一种基于移动技术的环境监测智能控制装置
JP2005249441A (ja) 生活アドバイスシステム
TW202040522A (zh) 環境舒適度的顯示方法及其顯示裝置
KR102655494B1 (ko) 공기질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2300442U (zh) 一种工作环境监测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