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6969U -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6969U
CN209536969U CN201822231277.1U CN201822231277U CN209536969U CN 209536969 U CN209536969 U CN 209536969U CN 201822231277 U CN201822231277 U CN 201822231277U CN 209536969 U CN209536969 U CN 209536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rts
shell
partition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12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坚强
张丽琴
蔡林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bet Yueyue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Yueyue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Yueyue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Yueyue Medic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12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6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6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6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壳体仅包括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二者外形基本对称设置,两分壳体间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方式固定形成完整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放置所有制氧组件的容置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氧接头;两个分壳体的内壁对应匹配有多对凸出的固定槽或固定筋,由于两个分壳体的拼装,每对固定槽或固定筋之间各自形成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固定制氧组件。本实用新型壳体包括2个分壳体,分壳体之间组装方便、结构简洁、整体空间设置精致且美观性佳;壳体内部的容置腔放置所有的制氧组件,壳体内部巧妙地利用自身结构安装固定制氧组件,减少了结构零件,设计简化,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氧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氧氮分离装置是一种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装置,分制氮机和制氧机,其中制氧机是一种提供可以供人呼吸使用的高浓度氧气的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制氧机有更多的认知,使用需求也在增加,已广泛用于医院和家庭,也用于养殖业等行业。制氧机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高原反应及高原性疾病的人群进行氧疗,供中老年体弱者、用脑过度的学生和孕妇等人群,以及缺氧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群,因为多吸纯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头脑清新,并可消除疲劳,有效增进工作效率,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场所中,备有制氧机以方便随时使用,亦为良好的生活方式。
目前,市场上的制氧机系统结构比较复杂、组装零件多、生产装配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对于生产以及后期检查维修内部制氧组件来说非常不便。中国专利ZL201620694283.9公开了一种制氧机壳体,其侧重于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之间的套结机构的方式,以及所述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相互衔接后形成一端开口的制氧组件容置腔,同时还包括用于盖住所述开口的第三分壳体,由三个分壳体才形成整体的制氧机壳体,根据其描述结合市面上制氧机的特征,这种方案的壳体内部还需其他结构零件固定制氧机的其他部件,综上所述该专利的结构上比较复杂。
因此,如何改良制氧机的构造组成,使制氧机的整体组装空间朝向精致化、简洁化方向迈进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其具有组装方便、结构简洁、整体空间设置精致且美观性佳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氮氧分离装置,该装置使用上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壳体,所述壳体仅包括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两个分壳体之间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方式固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放置制氧组件的容置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氧接头;两个分壳体的内壁对应匹配有多对凸出的固定槽或固定筋,由于两个分壳体的拼装,每对固定槽或固定筋之间各自形成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固定所述制氧组件。
两个分壳体内壁对应匹配设有多对隔板,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多个相连通的腔室,多个相连通的腔室和所述制氧组件之间组合形成气流风路通道。
所述隔板设有三对,即设有三个隔板对: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和第三隔板对,其中第三隔板对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气流挡板,其一侧为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的上升腔室,上升腔室仅有底端和顶端可流通气流;其另一侧设置由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和以及所述壳体的底壁和侧壁四者依次连接形成的半封闭腔室,第一隔板对上设有缺口,便于气流上下通过,第二隔板对设为全封闭式板状结构,其与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所述半封闭腔室下通所述出气口。
所述隔板对还包括第四隔板对,所述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第四隔板对以及所述壳体的侧壁四者依次连接形成的所述半封闭腔室,第一隔板对和第四隔板对上均设有缺口,便于气流上下通过;第四隔板对的缺口与所述出气口相通。
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或者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分壳体之一上;或者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对应设置的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对应设置的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一分壳体和/或第二分壳体上还设有除成对的固定筋或固定槽以外的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筋或固定槽包括吸附塔固定筋、风扇固定槽、压缩机支架固定槽,用于限位固定吸附塔、风扇和压缩机。
所述壳体上设有提手和多个脚轮。
所述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方式设置在两个分壳体的边缘侧壁上以及所述隔板对之间。
所述套接结构:所述第一分壳体上设有套接件,第二分壳体上设有套筒,套筒可供上述套接件插入且与之对应匹配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分壳体上设有套接件,第一分壳体上设有套筒。
一种氮氧分离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壳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分离装置壳体仅包括2个分壳体,2个分壳体之间组装方便,且结构简洁、整体空间设置精致且美观性佳。
(2)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的容置腔放置所有的制氧组件,壳体内部巧妙地利用自身结构安装固定制氧组件,不额外需要零件,因此壳体内部容置腔内安装制氧组件不需要其他零部件,减少了结构零件,设计简化,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氮氧分离装置分壳体的数量仅为2个,结构新颖、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经济效益明显。
(4)此外,利用2个分壳体内部的隔板形成的特殊气流风路通道,有效隔离和降低壳体内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氧氮分离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第一分壳体的外观图;
图3是第一分壳体的内部图;
图4是第二分壳体的外观图;
图5是第二分壳体的内部图;
图6是壳体内剖视图;
图7是壳体内装配图;
其中,11-第一分壳体;12-第二分壳体;20-压缩机;30-吸附塔;
1100-第一脚轮;1101-雾化接头;1102-出氧接头;1103-控制按键;1104-显示罩;1105-流量计显示视窗;1106-流量调节孔;1107-第一出气口;1108-第一进气口;1109-隔板1;1110-第一压缩机支架固定槽;1111-隔板2;1112-隔板3;1113-第一风扇固定槽;1114-消音器;1115-第一提手;1116-第一吸附塔固定筋;1117-电容固定筋;1118-隔板4;
1200-第二脚轮;1201-第二提手;1202-进气过滤盖;1203-湿化瓶固定槽;1204-第二进气口;1205-进气过滤口;1208-第二出气口;1209-第二吸附塔固定筋;1210-隔板5;1211隔板6;1212-第二压缩机支架固定槽;1213-隔板7;1214-隔板8;1215-第二风扇固定槽;1216-进气过滤管;
200-压缩机脚;201-脚垫;202-弹簧;203-支架;206-风扇;207-管路1;208-管路2;209-管路3;210-压缩机进气接头;
301-切换阀;302-进气接头;303-进气压盖;304-消音腔;305-分子筛筒;306-储气罐;308-调压阀;309-出气压盖;
400-控制板;401-检测板;402-显示板;403-按键板;404-保险丝;405-电源开关;406-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制氧机壳体仅包括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分别位于壳体的前后两侧,二者的形状基本对称设置,两个分壳体拼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拼装后内部形成制氧组件容置腔,所有的制氧组件均放置在壳体内部的容置腔内。
第一分壳体11外侧设置有第一脚轮1100、雾化接头1101、出氧接头1102、控制按键1103、显示罩1104、流量计显示视窗1105、流量调节1106、第一提手1115、第一出气口1107、第一进气口1108。
第一分壳体11内侧设有隔板1 1109、第一压缩机支架固定槽1110、隔板21111、隔板3 1112、第一风扇固定槽1113、消音器1114、第一吸附塔固定筋1116、电容固定筋1117、隔板4 1118。
第一分壳体11上设置的出氧接头1102,是氧氮分离装置的出氧接头;控制按键1103下面装配有按键板403控制氧氮分离装置的工作状态;显示罩1104下面装配显示板402来显示氧氮分离装置的工作状态;流量显示视窗1105用于显示出氧的流量;电容固定筋1117用于放置压缩机20的电容。雾化接头1101和压缩机20的出气接头管路连接,可提供压缩空气供外部连接雾化组件进行雾化或加湿。
第二分壳体12外侧设有第二脚轮1200、第二提手1201、进气过滤盖1202、湿化瓶固定槽1203、第二进气口1204、进气过滤口1205、第二出气口1208;
第二分壳体12内侧设有第二吸附塔固定筋1209、隔板5 1210、隔板6 1211、第二压缩机支架固定槽1212、隔板7 1213、隔板8 1214、第二风扇固定槽1215和进气过滤管1216,
进气过滤口1205外设有进气过滤盖1202,进气过滤口1205后面设置进气过滤管1216,进气过滤管1216通过管路与压缩机20的进气接头连接。湿化瓶固定槽1203用于放置湿化瓶。
第一进气口1108和第二进气口1204形成完整的进气口,该进气口位于壳体的左侧底部,氧氮分离装置从该进气口进气,同理,第一出气口1107和第二出气口1208形成完整的出气口,出气口位于壳体右侧底部,氧氮分离装置从该出气口排出气体。
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内部对应匹配设置有吸附塔固定筋、风扇固定槽、压缩机支架固定槽,由于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的拼装,二者内部固定的吸附塔固定筋、风扇固定槽、压缩机支架固定槽之间各自形成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固定吸附塔30、风扇206、压缩机支架203,这样可以节省安装零部件,十分方便,且限位效果好。
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内部设置的各隔板将上述容置腔分隔成多个相连通的腔室。以第一分壳体11为例(如图3所示),讲述其内部设置的各隔板分布情况:隔板41118竖直设置在容置腔内,其右侧为从第一进气口1108进入的气流的上升通道(上升腔室),隔板4 1118形成一个气流风路挡板,上升腔室仅有底端和顶端可流通气流;隔板41118的左侧放置吸附塔30,吸附塔30的左侧设置由隔板1 1109、隔板2 1111、隔板3 1112以及第一分壳体11左侧内壁四者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上下均有开口的半封闭腔室),隔板11109、隔板2 1111、隔板3 1112依次连接,隔板1 1109和隔板3 1112上均设有缺口,便于气流上下通过。隔板2 1111设为全封闭式板状结构,其与第一分壳体11的底壁连接。隔板11109的缺口与第一出气口1107相通,这样便于气流排出。
这样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装配形成后可形成多个相连通的腔室,多个腔室和设置于腔室内的压缩机20、吸附塔30组合形成气流风路通道。
风扇206旋转使气流从上往下流动,第一分壳体11和第二分壳体12装配后,隔板41118和隔板5 1210形成一个气流风路挡板,把吸附塔30和进气口分隔开,形成分隔空间;空气按照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的从第一进气口1108及第二进气口1204进入壳体内,按照设计的气流风路通道,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的方向(穿过吸附塔固定筋1209上方—穿过风扇206—进入上下均有开口的半封闭腔室—穿过压缩机20与半封闭腔室之间的空间—穿过隔板1 1109及隔板61211的缺口到达它们与底壁之间的空间)运动,再从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的第一出气口1107及第二出气口1208排出。这样风道设计可以有效的对壳体内部散热,同时延长了空气进入壳体内部气流风路通道的长度,有效的隔离、降低和吸收壳体内部气流、压缩机20、切换阀301和消音器1114等噪声源的噪音。
两个分壳体之间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等方式固定连接。比如第一分壳体11上设有套接件,第二分壳体12上设有套筒,套筒可供上述套接件插入且与之对应匹配设置,从而组装为套接结构;当然套接结构也可以是第二分壳体12上设有套接件,第一分壳体11上设有套筒。卡扣结构等其他固定方式也可以同理设置。
优选的是,两个分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仅设置在分壳体的侧壁,还包括设置在上述隔板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仅包括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两个分壳体之间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方式固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放置制氧组件的容置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氧接头;两个分壳体的内壁对应匹配有多对凸出的固定槽或固定筋,由于两个分壳体的拼装,每对固定槽或固定筋之间各自形成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固定所述制氧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分壳体内壁对应匹配设有多对隔板,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多个相连通的腔室,多个相连通的腔室和所述制氧组件之间组合形成气流风路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三对,即设有三个隔板对: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和第三隔板对,其中第三隔板对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形成气流挡板,其一侧为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的上升腔室,上升腔室仅有底端和顶端可流通气流;其另一侧设置由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和以及所述壳体的底壁和侧壁四者依次连接形成的半封闭腔室,第一隔板对上设有缺口,便于气流上下通过,第二隔板对设为全封闭式板状结构,其与所述壳体的底壁连接,所述半封闭腔室下通所述出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对还包括第四隔板对,所述第一隔板对、第二隔板对、第四隔板对以及所述壳体的侧壁四者依次连接形成的所述半封闭腔室,第一隔板对和第四隔板对上均设有缺口,便于气流上下通过,第四隔板对的缺口与所述出气口相通。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壳体或第二分壳体上;或者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分壳体之一上;或者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对应设置的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位于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上,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对应设置的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位于第一分壳体和第二分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壳体和/或第二分壳体上还设有除成对的固定筋或固定槽以外的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筋或固定槽包括吸附塔固定筋、风扇固定槽、压缩机支架固定槽,用于限位固定吸附塔、风扇和压缩机。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提手和多个脚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结构、卡扣结构、螺丝或胶结方式设置在两个分壳体的边缘侧壁上以及所述隔板对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结构:所述第一分壳体上设有套接件,第二分壳体上设有套筒,套筒可供上述套接件插入且与之对应匹配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分壳体上设有套接件,第一分壳体上设有套筒。
10.一种氮氧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分离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壳体。
CN201822231277.1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Active CN209536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1277.1U CN20953696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1277.1U CN20953696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6969U true CN209536969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1277.1U Active CN209536969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6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573A (zh) * 2018-12-28 2019-03-01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573A (zh) * 2018-12-28 2019-03-01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0742B (zh) 病人通气装置及其部件
ES2777658T3 (es) Purificación de aire portátil
CN102695536B (zh) 单级轴对称鼓风机和便携式通风机
WO2022166447A1 (zh) 一种氧气浓缩器壳体及使用该壳体的氧气浓缩器
CN109331310A (zh) 分体式制氧机
TWI706057B (zh) 離子膜電解裝置
CN209536969U (zh)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209442644U (zh) 一种降噪风道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20788102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9399573A (zh) 一种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105617561A (zh) 一种正压式过滤口罩
CN108211064A (zh) 一种术后康复系统
CN205698790U (zh) 一种医疗呼吸机
CN20517472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432951A (zh) 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210170615U (zh) 一种急诊icu用增氧装置
CN206652064U (zh) 便携式呼吸机及其系统
CN209392984U (zh) 一种吸附塔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21197721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病房用加湿装置
CN211485623U (zh) 一种远红外线水疗机
CN211650631U (zh) 一种带药盒的新风机
CN210673973U (zh) 一种内科手术辅助用有创呼吸机
CN216814532U (zh) 一种具有呼吸和制氧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15780695U (zh) 一种呼吸机及其水箱
CN208355883U (zh) 一种新型中药芳香气味疗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