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4936U -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4936U
CN209534936U CN201821816196.1U CN201821816196U CN209534936U CN 209534936 U CN209534936 U CN 209534936U CN 201821816196 U CN201821816196 U CN 201821816196U CN 209534936 U CN209534936 U CN 209534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wave transparent
principal mark
lay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161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华春
杨明
王琛
房立帅
陈德瑞
郝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161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4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4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4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包括本体层、面板层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层与所述面板层之间的金属化涂层,所述金属化涂层涂覆于所述面板层上靠近所述本体层的一侧,所述本体层与所述面板层和所述金属化涂层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通过利用金属化涂层以代替被少数公司垄断的工艺复杂的镀铟技术,能够极大降低ACC车标的制成成本,具有传统电镀工艺所具备的金属外观效果,且还具有很好的透波性、环保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技术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其中,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基于先进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被动安全技术则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及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损害的方法与措施。典型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包含:制动安全相关技术、胎压监测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车道偏离预警与换道辅助系统、主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和前碰预警系统(FCW)等,而ACC系统就是在传统的定速巡航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有效保证跟车行驶的安全性,缓解驾驶人的疲劳状况。一般而言,自适应系统在车速大于40km/h以上,且ACC控制单元通过反馈式油门踏板感知驾驶人施加的力小于预定阈值时,系统即进入巡航状态。此时系统采用雷达传感器探测自车前方行驶目标,当其有效探测范围内无目标车辆时,车辆按驾驶人预设车速行驶;当探测前方存在目标车辆,且相对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控制单元协调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单元,降低车速,以保证自车与前方车辆始终处于安全距离之内;ACC雷达可实现从碰撞预警系统(FCW)、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至自动防碰撞系统(AEB)等一系列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因其最初使用于自适应巡航系统(ACC),故市场上普遍称之为ACC雷达。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欧美车企提出了自适应巡航的理念。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ACC雷达经历了激光雷达与红外探测雷达的应用探索,最终,毫米波雷达因其性能更加稳定而被普遍认可,且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汽车市场驾驶辅助技术的发展,搭载ACC雷达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但目前ACC雷达在汽车中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要求。
目前,对于ACC雷达在汽车上的配备与应用情况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对于未开发出具有透波性能外饰件的公司或车型,ACC雷达在汽车前方的位置安装或者布置不恰当,会影响汽车的外观造型、进气性能、整车成本、装配等。若是在汽车前端外饰件开孔以用于布置ACC 雷达,将会极大影响汽车的外观造型,且ACC雷达裸露在外受损坏的风险也很大;若是ACC雷达安装于车辆前端,天线罩前方最好不要有额外的覆盖件或者经过喷涂的保险杠,而倘若雷达必须安装于覆盖件之后,例如保险杠或者其它覆盖件,则需特别注意覆盖件的材料选择、形状设计、涂料以及与雷达的相对位置,才能满足汽车ACC雷达前碰预警的要求。比如,采用PP盖板等塑料件作为覆盖保护件将ACC雷达布置在上下格栅两侧的部分车型,此时需要左右各配备一个ACC雷达,会造成 ACC系统的价格过高,且该布局的外观效果差;而采用中央下部格栅盖板作为ACC雷达的覆盖保护件的部分车型,外观效果差、影响进风性能、限制造型风格,工程结构布置困难。
另一方面,倘若ACC雷达布置在较有优势的位置,此时开发出具有良好透波性能的车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量,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在传统工艺上,电镀铬阻隔雷达波的作用较明显,同时利用金属铟分子连续性差的特点,采用车标面板注塑(透明)+真空镀铟+车标底座二次注塑(黑色)的工艺可以开发出将ACC雷达集成在车标后侧的产品,并将其配备于集成ACC雷达的透波主标的车型上,但是此工艺工序较多而复杂,设备投入大而造成成本高,尤其是真空镀铟与嵌件注塑两道工序的合格率较低而产生的高成本;而且主要由于该技术被国外的公司掌握,使得目前集成ACC雷达的透波车标大多在进口与合资品牌上配置,而国内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主要依靠进口才能在车型上配备该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透波性能的车标的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包括本体层、面板层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层与所述面板层之间的金属化涂层,所述金属化涂层涂覆于所述面板层上靠近所述本体层的一侧,所述本体层与所述面板层和所述金属化涂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层通过胶接于所述面板层和所述金属化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层和所述面板层分别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化涂层包括PVD涂层和设于所述PVD涂层的内外两侧的紫外光漆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和底座以及中央格栅,所述透波汽车主标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透波汽车主标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和所述底座一起安装于所述中央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环状,所述底座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一基面,所述第一基面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周向侧壁形成第一凹槽和背向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基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基面上设有插孔,所述透波汽车主标上设有朝所述插孔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卡脚,所述透波汽车主标的外壁内嵌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卡脚插入所述插孔,所述透波汽车主标卡接于所述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为弧形孔,所述卡脚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弧形板,所述卡脚穿过所述插孔紧装配于所述插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格栅上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安装部的边缘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基面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配合并结合紧固件,所述底座装配于所述中央格栅。
进一步地,安装部上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还布设有安装所述底座的卡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周向壁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基面的内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基面,所述底座卡接于所述中央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透波汽车主标还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模块支撑架的 ACC雷达,所述ACC雷达与所述前端模块支撑架连接的安装面垂直于地面,所述ACC雷达集成于所述透波汽车主标的后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标通过利用金属化涂层以代替被少数公司垄断的工艺复杂的镀铟技术,能够极大降低ACC车标的制成成本,具有传统电镀工艺所具备的金属外观效果,且还具有很好的透波性、环保性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波汽车主标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透波汽车主标与底座、中央格栅以及ACC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波汽车主标10,包括本体层11、面板层13以及设于本体层11与面板层13之间的金属化涂层12。
金属化涂层12涂覆于面板层13上靠近本体层11的一侧,面板层 13和金属化涂层12一起连接于本体层11(重点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体层11通过胶接的方式连接于面板层13 和金属化涂层12,以形成透波汽车主标10。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化涂层12不会含有六价铬离子,不会涉及到六价铬酸、镍等有害化学物质,因而不会制造出废水、甚至无任何排放,然而金属化涂层12可以实现雷达信号和电磁信号的双向透射功能,并满足对最大信号损失的要求,而且金属化涂层12的镀膜里没有原子的金属,故此种技术能够在金属化的表面穿透雷达信号,具有很好的透光性的同时具有金属表面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本体层11和面板层13分别注塑成型,金属化涂层 12包括PVD(PhysicalVapor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涂层12a和设于PVD涂层12a的内外两侧的紫外光漆层12b。一优选实施例中,本体层11为黑色的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材料注塑成型,PVD涂层12a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得,面板层13为透明的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材料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波汽车主标10利用金属化涂层12代替被少数公司垄断的工艺复杂的镀铟技术,能够将ACC车标的制成成本降低了 80%左右,具有传统电镀工艺所具备的金属外观效果,且还具有很好的透波性、环保性好。
获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波汽车主标10的工艺流程为:
(1)面板层11注塑成型,以得到主标面板膜结构;
(2)在面板层11外侧涂一层紫外光漆,然后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获得PVD涂层12a,最后在PVD涂层12a外侧涂一层紫外光漆,得到(金属化涂层+面板结构)金属化涂层;
(3)本体层通过注塑成型,以得到本体层结构;
(4)将本体层与金属化涂层和主标面板结构通过胶接工艺连接;
(5)对透波汽车主标10成品进行检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金属化涂层代替了传统技术垄断的镀铟工艺,将 ACC主标的成本降低了60%左右,极大降低了成本。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以上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10和底座20、中央格栅30以及安装于汽车前端模块支撑架的ACC雷达40。
透波汽车主标10安装于底座20,并一起安装于中央格栅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透波汽车主标10的截面为圆形,与之对应地,底座20为环状结构。
详细地,底座20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一基面20a,第一基面20a分别与底座20的周向侧壁形成第一凹槽21和背向第一凹槽21的第二凹槽 24,也即是,第一基面20a设于底座20的周向边缘的两相对端部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基面20a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且在靠近第一通孔22 的第一基面20a上设有插孔23和第二安装孔20b。
与之对应地,透波汽车主标10上设有朝插孔23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卡脚10a,透波汽车主标10的外壁内嵌于第一凹槽21,同时将卡脚10a 插入插孔23,从而将透波汽车主标10通过卡接的方式装配于底座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插孔23为多个弧形孔,卡脚10a还可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弧形板,在卡脚10a穿过插孔23时靠自身的弹性而紧装配于底座20的插孔23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卡脚10a的末端设有一可相对于卡脚10a远离或靠近反复移动的卡头,卡头的初始状态为距离卡脚10a一定距离,而在靠近卡脚10a的过程中产生恢复力,以在卡脚10a 插入插孔23的一端时,卡头能够随卡脚10a一起顺利穿过插孔23,并在插孔23穿过卡头时,卡头能够产生向外移动的恢复力,从而使透波汽车主标10卡接于插孔23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中,中央格栅30上包括用于安装底座20(装配了透波汽车主标10)的安装部300。安装部3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靠近第二通孔31的安装部300的边缘还设有对应第二安装孔20b的第一安装孔 32,同时,在安装部300上远离第二通孔31的周向还布设有安装底座 20的卡槽33。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通孔31位于安装部300的中心处。
将第二凹槽24的周向壁部卡接于卡槽33,第一基面20a的内表面抵接于第二安装部300上的第二基面30a,同时通过将第一安装孔32与第二安装孔20b对应并结合螺钉等紧固件,以使得底座20通过卡扣以及螺钉安装的方式装配于中央格栅30上。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基面20a与第二基面30a接触的表面还可进一步设计一定的结构和形状,提高安装座20与中央格栅30的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ACC雷达40通过螺栓安装于汽车前端模块支撑架的,且ACC雷达40与前端模块支撑架的安装面垂直于地面,ACC雷达 40集成于透波汽车主标10的后方,以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波汽车主标10的精度。一优选实施例中,透波汽车主标10与地面(水平面) 形成的角度为70°-75°,且ACC雷达与透波汽车主标1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8mm,该技术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ACC雷达的安装问题和ACC 雷达与透波汽车主标10集成的工艺技术。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波汽车主标10进行测试,发现有关ACC 雷达40的功能衰减、水平偏移、上下偏移、零点偏移、旁瓣干扰等测试项目完全合格,且本专利得到的汽车主标外观效果及性能要求均能满足设计及产品要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标通过利用金属化涂层以代替被少数公司垄断的工艺复杂的镀铟技术,能够极大降低ACC车标的制成成本,不但具有传统电镀工艺所具备的金属外观效果,还具有很好的透波性、环保性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透波汽车主标(10),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层(11)、面板层(13)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层(11)与所述面板层(13)之间的金属化涂层(12),所述金属化涂层(12)涂覆于所述面板层(13)上靠近所述本体层(11)的一侧,所述本体层(11)与所述面板层(13)和所述金属化涂层(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11)通过胶接于所述面板层(13)和所述金属化涂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11)和所述面板层(13)分别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涂层(12)包括PVD涂层(12a)和设于所述PVD涂层(12a)的内外两侧的紫外光漆层(12b)。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波汽车主标、底座(20)以及中央格栅(30),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安装于所述底座(20),并和所述底座(20)一起安装于所述中央格栅(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为环状,所述底座(20)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一基面(20a),所述第一基面(20a)分别与所述底座(20)的周向侧壁形成第一凹槽(21)和背向所述第一凹槽(21)的第二凹槽(24),所述第一基面(20a)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靠近所述第一通孔(22)的第一基面(20a)上设有插孔(23),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上设有朝所述插孔(23)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卡脚(10a),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的外壁内嵌于所述第一凹槽(21),所述卡脚(10a)插入所述插孔(23),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卡接于所述底座(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3)为弧形孔,所述卡脚(10a)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弧形板,所述卡脚(10a)穿过所述插孔(23)卡设于所述插孔(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格栅(30)上包括安装部(300),所述安装部(3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靠近所述第二通孔(31)的所述安装部(300)的边缘还设有第一安装孔(32);所述第一基面(20a)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32)的第二安装孔(20b),将所述第一安装孔(32)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0b)对应配合并结合紧固件,所述底座(20)装配于所述中央格栅(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00)上远离所述第二通孔(31)的周向还布设有安装所述底座(20)的卡槽(33),所述第二凹槽(24)的周向壁部卡接于所述卡槽(33),所述第一基面(20a)的内表面抵接于所述安装部(300)上的第二基面(30a),所述底座(20)卡接于所述中央格栅(3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还包括安装于汽车前端模块支撑架的ACC雷达(40),所述ACC雷达(40)与所述前端模块支撑架连接的安装面垂直于地面,所述ACC雷达(40)集成于所述透波汽车主标(10)的后方。
CN201821816196.1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Active CN209534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6196.1U CN20953493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6196.1U CN20953493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4936U true CN209534936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16196.1U Active CN20953493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4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4066A (zh) * 2022-04-26 2022-08-05 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不透光装饰图案的汽车内外饰涂层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4066A (zh) * 2022-04-26 2022-08-05 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不透光装饰图案的汽车内外饰涂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1077B2 (en) Vehicle member
KR101856441B1 (ko) 자동차용 크루즈컨트롤 센서 커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727575B2 (en) Radome
US4101698A (en) Elastomeric reflective metal surfaces
DE102017104670A1 (de) Radartransparentes Fahrzeugemblem mit mehrfarbiger, mehrdimensionaler Class-A-Fläche
CN209534936U (zh) 一种透波汽车主标和一种汽车
US20100080939A1 (en) Emblem having colored and silvery surfaces
WO2018211348A1 (en) Vehicle body components comprising retroreflector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209290304U (zh) 一种集成acc雷达的透波汽车主标总成
US10315370B2 (en) Method, mold insert and injection mold for producing a plastics molding
US20170075125A1 (en) Radio-wave transparent cover for vehicle
US20180337460A1 (en) Vehicle body components comprising retroreflector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7650827B (zh) 一种用于具备汽车主动巡航雷达系统功能的覆盖件的制备方法
CN102483912B (zh) 膜片和制造用于超声换能器的膜片的方法
DE102009017698A1 (de) Fahrzeug-Folien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209888778U (zh) 一种标牌连接的倒扣装配结构
CN205498569U (zh) 一种轻质汽车后背门
US20220163619A1 (en)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n opening of a vehicle and for covering an emitter and/or a receiver
JP6490538B2 (ja) 車両用オーナメント
CN109351880A (zh) 一种防汽车侧围外板零件a柱前端起皱的制作工艺
JP6620847B2 (ja) 車両用オーナメント
US2017036154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art by adding material
CN111942299A (zh) 包括与雷达相对布置的区域的机动车辆的车身部件
US20160046239A1 (en) Rearview mirror with selective refel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08216472U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侧门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