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4685U -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4685U
CN209534685U CN201821998468.4U CN201821998468U CN209534685U CN 209534685 U CN209534685 U CN 209534685U CN 201821998468 U CN201821998468 U CN 201821998468U CN 209534685 U CN209534685 U CN 209534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unting rack
shock absorber
compressor
absorb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84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erex Technology Ltd (suzhou)
Original Assigne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su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suzhou) filed Critical Amperex Technology Ltd (suzhou)
Priority to CN2018219984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4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4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4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其中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以及若干减震件;压缩机本体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减震件连接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减震件一端和第一安装架斜向设置,另一端和第二安装架斜向设置;若干减震件在第二安装架上的投影呈散射状且均匀排列。本实用新型将减震件在空间上设置成圆锥台状排列,该设置使所得到的结构可以对来自各个方向的震动进行吸收和减缓,改善了常规减震件主要只能应对一个方向或有限的若干方向震动的弊端。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隔震降噪的效果,减少了压缩机震动给整个车体带来的影响。同时本空调压缩机结构稳定,设置成本不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车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空调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的主要部件,在运行中会容易产生震动并因此产生噪音。目前电动汽车的空调压缩机不同于传统汽车可以布置安装在发动机本体上可借助发动机悬置进行隔振和降噪,其主要安装在车辆的一些支架或者车身钣金件上,隔振和降噪效果不佳。一种解决方法是设置减震件。常规的减震件,如橡胶垫、弹簧等,主要是针对一个方向或有限的若干方向进行减震;有些结构,如结构疏松的弹簧件尽管可以勉强针对多个方向减震但是耐久性、结构稳定性会存在缺陷,无法完全满足压缩机减震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隔震降噪效果良好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隔震降噪效果良好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以及若干减震件;所述压缩机本体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减震件连接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减震件一端和第一安装架斜向设置,另一端和第二安装架斜向设置;所述若干减震件在第二安装架上的投影呈散射状且均匀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平行设置;所述减震件与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夹角均为4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若干向下倾斜的、与减震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边,所述第一安装边上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若干向上倾斜的、与减震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边,所述第二安装边上设置安装孔。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减震件两端设置螺栓。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减震件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设置弹性材料层;所述减震件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波浪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材料为发泡聚氨酯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相变材料单元;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道组成回路;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出风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单元包括相变材料罐以及缠绕在上的换能风道;所述换能风道一端通过进风风道与进风口相连通,一端通过第二出风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引风机,所述出风口设置排风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变材料罐内设置微胶囊相变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四通阀,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隔震降噪效果良好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将减震件在空间上设置成圆锥台状排列,该设置使所得到的结构可以对来自各个方向的震动进行吸收和减缓,减少了噪音,改善了常规减震件主要只能应对一个方向或有限的若干方向震动的弊端。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隔震降噪的效果,减少了压缩机震动给整个车体带来的影响。同时本空调压缩机结构稳定,设置成本不高。另外本空调系统设置了相变材料单元,可以有效分担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负担,减少了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安装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缩机、11为压缩机本体、12为第一安装架、121为第一安装边、13为第二安装架、131为第二安装边、14为减震件、141为波浪部、142为发泡聚氨酯层、15为安装孔、2为冷凝器、3为蒸发器、4为相变材料单元、41为相变材料罐、42为外壳、5为出风口、51为排风机、6为进风口、61为引风机、7为四通阀、8为冷媒储罐、100为冷媒管道、200为第一出风风道、200a为第一电磁阀、300为第二出风风道、300a为第二电磁阀、400为换能风道、500为进风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1、第一安装架12、第二安装架13以及8个减震件14;压缩机本体11通过焊接、铆接以及其他常规手段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12,减震件14连接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架12和第二安装架13,第二安装架13通过安装孔15,采用常规手段安装到车内构件、支架上。
减震件14一端和第一安装架12斜向设置,另一端和第二安装架13斜向设置,减震件14与第一安装架12、第二安装架13的夹角均为45°;同时8个减震件14在第二安装架13上的投影呈散射状且均匀排列,即减震件14在空间上排列构成圆锥台的形状,8个减震件14等距均匀排列。减震件14的上述排列设置使该结构可以对来自各个方向的震动进行吸收和减缓,减少了噪音,改善了常规减震件主要只能应对一个方向或有限的若干方向震动的弊端,从而提高了隔震降噪的效果,也减少了压缩机震动给整个车体带来的影响。同时本结构更加稳定,制作成本不高。
第一安装架12设置若干向下倾斜的、与减震件14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边121,第一安装边121上设置安装孔;第二安装架13设置若干向上倾斜的、与减震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边131,第二安装边131上设置安装孔。同时减震件14两端设置螺栓。将螺栓穿过安装孔并采用螺母等常规手段固定,将减震件14与第一安装架12、第二安装架13分别固定,使三者形成一个整体。
减震件14为长方柱体,在其4个侧面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波浪部141, 4个侧面的波浪部141位置和结构均相同且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环绕减震件14侧面一周的大波浪部。该设置类似于弹簧的功能,可以吸收压缩机本体11运行中产成的震动,从而起到减震的功效。同时减震件14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设置缓冲性好、来源广泛的发泡聚氨酯层142;不仅提高了减震件14的强度,同时增加了减震和消音的效果。
如图4所示,一种采用上述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相变材料单元4。其中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形成主要制冷/制热单元;相变材料单元4构成辅助制冷/制热单元。
主要制冷/制热单元中:压缩机1、冷凝器2和蒸发器3通过冷媒管道100组成回路;蒸发器3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0a的第一出风风道200与设置有排风机51的出风口5相连通,用于将冷/热风送到车内。同时冷凝器2和蒸发器3之间的冷媒管道100上还设置四通阀7,用于制冷/制热的转换。压缩机1还通过冷媒管道100连接冷媒储罐8。
辅助制冷/制热单元中:相变材料单元4可设置在车体远离热源或者冷源的地方(包括车箱内),包括外壳42、相变材料罐41以及缠绕在上的换能风道400;相变材料罐41以及换能风道400设置在外壳42内。换能风道400一端通过进风风道500与设置有引风机61的进风口6相连通,一端通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00a的第二出风风道300与出风口5相连通,进行辅助的制冷/制热。
相变材料罐41内设置微胶囊固液相变材料。采用微胶囊对相变材料进行封装,保证相变材料在相变时不会泄露,也不会对外壳42产生侵蚀。当温度高于相变点时固液相变材料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并且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当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固液相变材料会由液态变为固态并且放出热量,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变材料单元4设计成各部件均可拆卸,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选择和更换不同的相变材料,提高本空调系统的使用灵活度和自主性。另外相变材料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如高温地区可以选择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材料;也可以采用常规手段将多种相变材料复配在一起,使相变温度为一个较宽的范围,使本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更好。
本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处于制冷过程时,主要制冷/制热单元根据实际情况以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启动对车内进行制冷。同时当车内温度高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引风机61以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启动将车内较高温度的空气引入相变材料单元4中;相变材料发生固-液相变并且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空气在换能风道400与相变材料进行换能被冷却,经过出风口5排入车内。制热过程和制冷过程相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相变材料发生液-固相变并且放出热量,温度较低的空气在换能风道400与相变材料进行换能被加热后排入车内。由此可见:相变材料可以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制冷,可以起到辅助分担的作用。分担了压缩机1、冷凝器2和蒸发器3组成的主要制冷/制热单元的负担,压缩机1等耗能大户的工作负担减轻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节省了能源,保证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以及若干减震件;所述压缩机本体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减震件连接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减震件一端和第一安装架斜向设置,另一端和第二安装架斜向设置;所述若干减震件在第二安装架上的投影呈散射状且均匀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平行设置;所述减震件与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的夹角均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若干向下倾斜的、与减震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安装边,所述第一安装边上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若干向上倾斜的、与减震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边,所述第二安装边上设置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两端设置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设置弹性材料层;所述减震件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波浪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发泡聚氨酯材料。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相变材料单元;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道组成回路;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出风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单元包括相变材料罐以及缠绕在上的换能风道;所述换能风道一端通过进风风道与进风口相连通,一端通过第二出风风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引风机,所述出风口设置排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罐内设置微胶囊相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
CN201821998468.4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Active CN209534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8468.4U CN20953468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8468.4U CN20953468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4685U true CN209534685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8468.4U Active CN20953468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4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2796B2 (en) HVAC device for a vehicle
CN101509717A (zh) 一种顶置式房车卧式空调压缩机的固定结构
US20100192602A1 (en) Absorption cooling system and cooling method
CN102405378B (zh) 用于冷却交通工具中的空间的系统和方法
KR20110081613A (ko) 자동차
CN207145768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安装结构
CN20953468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使用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KR101551213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공기조화기
CN2069839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和减震作用的电池固定支架
CN201362152Y (zh) 大中型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设备
CN104822550A (zh) 热泵式空调装置
CN112549936B (zh)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布置和安装结构
CN201206921Y (zh) 组合式冷凝器
CN20187602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防噪音及提高换热性能的结构
CN20797249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支架
CN206235052U (zh) 一种蒸气压缩式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CN206707969U (zh) 一种消音减震的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07035581U (zh) 一种ks车型用集成贮液器的过冷式冷凝器总成
CN218640650U (zh) 驻车空调出风装置及南方版车辆
CN211808923U (zh) 客车
CN209795602U (zh) 一种轻型载货车的冷凝器安装总成
CN202947383U (zh) 工程车辆空调冷凝器
CN214035871U (zh) 静音电站
CN201587303U (zh) 重型汽车散热器导风装置
CN202703182U (zh) 汽车取暖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