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6613U -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6613U
CN209526613U CN201920327125.3U CN201920327125U CN209526613U CN 209526613 U CN209526613 U CN 209526613U CN 201920327125 U CN201920327125 U CN 201920327125U CN 209526613 U CN209526613 U CN 209526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face
axis
flange par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7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野慎吾
安藤祯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Ky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Ky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Ky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Kyosa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6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6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以及送风装置。马达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该马达包括机壳和吸引磁铁保持架。机壳位于转子的下方并保持轴承。吸引磁铁保持架被机壳保持,并收纳所述吸引磁铁。吸引磁铁保持架包括:板状的底部;从底部延伸的筒部;以及从筒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基座部的内部。底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中心轴线垂直。吸引磁铁的轴向长度比筒部的轴向长度短。吸引磁铁的下表面与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吸引磁铁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筒部的径向内表面接触。

Description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以及具有该马达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公报2000-50595中公开有以往的无刷马达。在日本公开公报2000-50595所记载的无刷马达中,将转子组装体隔着转子轴而组装于定子组装体而构成。定子组装体在铁基板上固定有轴承壳,配置于该轴承壳的上端部和中间部的一对含油滑动轴承支承转子轴。而且,配置于轴承壳的底部的推力轴承支承转子轴的下端部。而且,包括:配置于推力轴承上的环状的推力吸引磁铁;以及嵌合安装于转子轴的一端部附近,并由被推力吸引磁铁磁吸引的磁性体构成的防脱垫片。
但是,日本公开公报2000-50595所记载的无刷马达是包括以下部分的结构:环状的推力吸引磁铁;以及被推力吸引磁铁磁吸引的防脱垫片。因此,转子轴的组装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并且旋转精度较高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马达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马达包括:轴,轴由磁性体形成,并沿中心轴线延伸;轴承,轴承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机壳,机壳位于转子的下方,并保持轴承;柱状的吸引磁铁,吸引磁铁在轴向上与轴的下端面相对配置;以及吸引磁铁保持架,吸引磁铁保持架被所述机壳保持,并收纳吸引磁铁,吸引磁铁保持架包括:板状的底部,该底部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筒部,该筒部从所述底部的径向外缘向上方延伸;以及凸缘部,该凸缘部从所述筒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机壳部的内部。作为底部的上表面的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中心轴线垂直。吸引磁铁的轴向长度比筒部的轴向长度短。吸引磁铁的下表面与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吸引磁铁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筒部的径向内表面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底部上表面包括第1面和第2面。第1面与筒部的下端部连接。第2面配置于比第1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至少第2面与中心轴线垂直,第2面配置于比第1面靠上方的位置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的轴向下端面位于比凸缘部的上表面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的外周面在整个外周面上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筒部的内周面相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底部、筒部以及凸缘部是一体的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机壳由树脂形成,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覆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缘部相对于底部上表面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缘部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方的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缘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任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马达;以及固定于轴的叶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容易组装,并且能够提高旋转精度。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包含中心轴线的面剖切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放大机壳的配置有吸引磁铁保持架以及吸引磁铁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吸引磁铁保持架、吸引磁铁以及推力板的纵截面的截面立体图。
图6是吸引磁铁保持架、吸引磁铁以及推力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磁吸引部的其他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磁吸引部的另一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9是磁吸引部的其他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安装有电路板的基座部的俯视图。
图11是卸下电路板的状态的基座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放大了基板保持部的附近的截面立体图。
图13是从下方观察定子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定子的仰视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放大之后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下方观察放大之后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7是放大了包含引导部的定子以及基座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放大了包含引导部的其他例的定子以及基座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A中,将与送风装置A的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送风装置A的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送风装置A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同样地,关于叶轮20,在组装于送风装置A内的状态下,将与送风装置A的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一致的方向也分别简称为“轴向”、“径向”以及“周向”。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A中,将轴向设为上下方向。上下方向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送风装置A的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包含中心轴线的面剖切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送风装置A包括马达10和叶轮20。
叶轮20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J旋转。马达10配置于叶轮20的下方,并使叶轮20旋转。
叶轮20是通过旋转而朝向径向外侧产生气流的所谓的离心式风扇的叶轮。在叶轮20旋转时,从上表面的径向中央部分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朝向径向外侧送出。叶轮20例如是树脂的成型品。作为构成叶轮20的树脂,能够举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是指强度、耐热性等机械性能优异的树脂。另外,叶轮20也可以由金属等材料形成。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叶轮20具有叶轮基座21、叶轮毂22、多个叶片23以及支承框24。叶轮基座21呈圆板状。叶轮毂22从叶轮基座21的径向中央部向上方延伸。叶轮基座21呈圆环状,径向内缘与叶轮毂22的径向外缘连接。即,叶轮基座21与叶轮毂22的后述的毂倾斜部222的径向外缘连接。
多个(如图1所示,在此为11片)叶片23在叶轮基座21的上表面的比叶轮毂22靠径向外部的位置处沿周向等间隔配置。叶片23的径向内侧位于比叶片23的径向外侧靠叶轮20的旋转方向(在图1中用箭头线C表示)的前方侧的位置处。由此,通过叶轮20向旋转方向C旋转,产生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支承框24呈圆环状,与多个叶片23的上端的径向外缘连接。支承框24与多个叶片23被固定。支承框24是连接多个叶片23而加强叶片23的加强部件。
叶轮毂22包括毂顶板部221、毂倾斜部222、毂筒部223以及凸台部224。毂顶板部221呈沿径向扩展的圆板状。毂顶板部221的径向外缘与毂倾斜部222连接。毂倾斜部222的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面剖切的截面呈圆环状,具有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朝向径向外侧的倾斜。即,叶轮毂22是剖切圆锥的上部的形状、所谓的圆锥台形状。
如图3所示,在叶轮毂22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下表面凹部220。毂筒部223以及凸台部224配置于下表面凹部220的内部。凸台部224是设置于毂顶板部221的下表面的径向中央部并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在凸台部224的下表面的中心(中心轴线J上)设置有孔部225。孔部225呈沿中心轴线J延伸的圆筒状,中心与中心轴线J重合。在孔部225固定有马达10的后述的轴12的上端部。即,叶轮20固定于轴12。通过轴12固定于孔部225,叶轮20与轴12被固定。叶轮20将轴12作为旋转轴而绕中心轴线J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2与叶轮20的固定通过嵌件成型而执行,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轴12与叶轮20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压入、粘接、熔敷等方法而固定。并且,也可以利用从叶轮毂22的上表面沿轴向贯通的螺栓而对轴12的上端进行螺纹固定。叶轮20与轴12的固定方法能够广泛地采用牢固地固定叶轮20与轴12的方法。
毂筒部223呈从毂顶板部22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毂筒部223的中心与中心轴线J重合。在毂筒部223的内表面固定有后述的磁铁保持架152。磁铁保持架152对转子磁铁151进行保持。另外,通过磁铁保持架152固定于毂筒部223,转子磁铁151的中心与中心轴线J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保持架152与毂筒部223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另外,磁铁保持架152与毂筒部223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嵌件成型,能够广泛地采用能够牢固地固定磁铁保持架152与毂筒部223的固定方法。
如图2、图3所示,在轴向上马达10配置于叶轮20的下方。马达10包括基座部11、轴12、轴承13、定子14以及转子15。马达10是所谓的外转子型无刷马达,在径向上与定子14的径向外表面相对的转子15绕中心轴线旋转。即,马达10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J旋转的转子15。并且,马达10具有电路板30。
如图2、图3所示,基座部11是配置于转子15的下方的板状的部件。基座部11包括板部111、机壳112以及3根臂部113。从上方观察基座部11时,板部111位于基座部11的径向中央。而且,机壳112呈从板部111的上表面的径向中央部分向上方沿中心轴线J延伸的筒状。在机壳112的径向外表面固定有定子14。
3根臂部113从板部111的径向外缘向径向外侧延伸。3根臂部113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在臂部113的径向末端安装有抑制振动传递到送风装置A的防振部件114。送风装置A使防振部件114接触而安装于安装对象设备。另外,防振部件114只要根据需要安装即可。基座部11是树脂的成型体,板部111、机壳112以及臂部113由同一部件成型。多个臂部113中的1个臂部113具有对后述的引线进行保持的引线引出部1131。
基座部11具有从机壳112的上表面沿中心轴线J凹陷的保持凹部115。在保持凹部115内安装有轴承13以及轴12。保持凹部115包括:对轴承13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部1151;以及与轴承保持部1151的下端部连接,且内径比轴承保持部1151的内径小的小径部1152。轴承13的下端部与轴承保持部1151的底面在轴向上夹持并保持后述的防脱环19。
轴12由磁性体形成,并呈沿中心轴线J延伸的圆柱状。即,轴12由磁性体形成,并沿中心轴线J延伸。轴12例如由铁形成。轴12包括防脱槽121和下表面凸部122。防脱槽121是在径向上凹陷并且沿周向延伸的槽。在防脱槽121内嵌入有后述的防脱环19。防脱环19被轴承13的下表面和轴承保持部1151的底面夹持并固定。而且,下表面凸部122形成于轴12的下表面。下表面凸部122是具有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靠近中心的倾斜的曲面。另外,下表面凸部122的径向上的中央与后述的推力板163接触。
而且,轴12以下表面凸部122与推力板163接触的状态旋转。为了减少旋转时的阻力,优选下表面凸部122与推力板163的接触面的面积小。另一方面,例如在一点接触的情况下,下表面凸部122以及推力板163中的至少一方有可能变形。因此,下表面凸部122优选为能够减小与推力板163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抑制接触部分的应力集中的形状。作为这样的形状,例如能够举出球面、旋转抛物面等平滑的换句话说可微分的曲面。另外,除这些以外,还能够广泛地采用能够减小接触阻力并且能够抑制接触部分的应力集中的形状。
轴承13呈圆筒状,被压入到保持凹部115的内部。由此,轴承13固定于保持凹部115。即轴承13固定于机壳112。即,机壳112对轴承13进行保持。轴承13支承轴12。轴承13是流体轴承,在轴承13的内表面与轴1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润滑用的油(未图示)膜。轴承13的内表面与轴12的外表面的摩擦阻力因油膜而变低。即,轴12被轴承13支承为能够旋转。换句话说,轴12被固定有轴承13的基座部11支承为能够旋转。即,轴承13将轴12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轴承13的至少内表面具有使油在其内表面与轴12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内循环(供给)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举出多孔质体。
轴12被轴承13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在轴12的比轴承13靠上部的位置处,详细地说在比机壳112靠上部的位置处固定有叶轮20。而且,轴12的下端侧的一部分比轴承13向下方突出。轴12的比轴承1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配置于小径部1152的内部。
马达10具有抑制轴12脱落的防脱环19。防脱环19被轴承13的下端面与轴承保持部1151的底面夹持并固定。防脱环19呈圆环状,轴12贯通该防脱环19。换句话说,防脱环19在轴向上与轴12的防脱槽121相对。防脱环19的贯通孔的内径比防脱槽121的外径大。而且,防脱环19的贯通孔的内径比轴12的与防脱槽121上下相邻的部分的外径小。因此,在轴12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防脱槽121的侧壁在轴向上与防脱环19接触。由此,轴12在轴向上被防脱。
如上述,由于轴12的外表面与轴承13的内表面通过油而被润滑,因此轴12不仅容易在周向上相对于轴承13移动,而且容易在轴向上相对于轴承13移动。因此,马达10具有抑制轴12向上方移动的磁吸引部16。以下,参照附图对磁吸引部16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放大机壳的配置有吸引磁铁保持架以及吸引磁铁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吸引磁铁保持架、吸引磁铁以及推力板的纵截面的截面立体图。图6是吸引磁铁保持架、吸引磁铁以及推力板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至图6所示,磁吸引部16包括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吸引磁铁162以及推力板163。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包括底部165、筒部166以及凸缘部167。底部165呈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圆板状。另外,作为底部165,在此设为圆板状,但是并不限定于圆板,从轴向观察时,也可以是多边形状。即,底部165呈从中心轴线J沿径向扩展的板状。底部165能够设成与收纳在内部的吸引磁铁162的形状相符的形状。筒部166呈从底部165的径向外缘沿中心轴线J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即,筒部166从底部165的径向外缘向上方延伸。凸缘部167呈从筒部166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环状。即,凸缘部167从筒部166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另外,凸缘部167并不限定于圆环状。
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底部165、筒部166以及凸缘部167是一体的部件。即,底部165、筒部166以及凸缘部167是一体的部件。吸引磁铁保持架161例如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拉深加工等而制成。作为构成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金属板,例如能够举出铁板。由于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因此容易制造吸引磁铁保持架161。
另外,在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造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情况下,将金属板配置在模具(凹模)内,利用工具(冲头)将成为底部165的部分推入模具内。此时,应力集中于底部165的与筒部166的连接部分。为了抑制该应力影响整个底部165,使用对金属板进行按压的面为圆环状的工具。由此,作为底部165的上表面的底部上表面1650具有第1面1651和第2面1652。
第1面1651通过冲压加工时的应力以及残余应力而变形。另一方面,由于应力利用于第1面1651的变形,因此不易传递到第2面1652,第2面1652大体上不变形。因此,第2面1652是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即,作为底部165的上表面的底部上表面1650的至少一部分1652与中心轴线J垂直。更详细地说,至少第2面1652与中心轴线J垂直。
如图4所示,第1面1651配置于底部165的径向外缘。而且,第1面1651与筒部166的下端部连接。第1面1651呈圆环状。并且,第2面1652配置于比第1面165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由于第1面1651在进行冲压加工时被施加力而变形,因此厚度比原来的金属板的厚度薄。另一方面,由于第2面1652承受较小的力而不变形,因此是与原来的金属板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因此,第2面1652位于比第1面1651靠上方的位置处。即,第2面1652配置于比第1面1651靠上方的位置处。另外,由于第1面1651比第2面1652薄,因此也可以对冲压加工前的金属板另外实施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与底部上表面1650中的第2面1652接触。因此,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中,对第2面1652要求比第1面1651高的加工精度。例如,在对吸引磁铁保持架161进行冲压加工时,只要将底部上表面1650中的第2面1652的平面度设定成比第1面1651的平面度小即可,因此容易制造吸引磁铁保持架161。
吸引磁铁162呈圆柱状,上表面1621以及下表面1622与圆柱的中心线垂直。换句话说,上表面1621以及下表面1622与中心线垂直,并且相互平行。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和下表面1622的磁极在轴向上不同。而且,吸引磁铁162收纳在筒部166的内部。在此,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由铁形成,由磁性体形成。因此,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1622通过磁力而固定于第2面1652。而且,吸引磁铁162的周向外表面的一部分通过磁力而与筒部166的内表面接触并被固定。即,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内收纳吸引磁铁162。并且,吸引磁铁162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筒部166的径向内表面接触。
吸引磁铁162的轴向长度比筒部166的轴向长度短。因此,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位于比筒部166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处。即,吸引磁铁162被收纳在筒部166的内部。由此,筒部166作为吸引磁铁162的背轭发挥功能,强化吸引磁铁162的磁力。
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1622与底部上表面1650的至少一部分1652接触。由此,吸引磁铁162的中心线与中心轴线J平行。另外,所谓中心线与中心轴线J平行,包含中心线与中心轴线J重合的情况。并且,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与中心轴线J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1622与底部上表面1650的第2面1652接触。
推力板163配置于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力板163的厚度比筒部166的厚度小。另外,推力板163只要是能够使来自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的磁通穿透而牵引轴12的下端部的程度的厚度即可。而且,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在轴向上隔着推力板163而与轴12的下表面凸部122相对。即,吸引磁铁162呈柱状,在轴向上与轴12的下端面凸部122相对配置。
由此,轴12的下表面被吸引磁铁162的磁力吸引,轴12的下表面与推力板163接触。即,向下方吸引轴12。此时,轴12的下表面凸部122位于比凸缘部167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处。即,轴12的外周面在径向上与筒部166的内周面相对。由此,来自吸引磁铁162的磁通穿过筒部166而穿透到轴12的下端面。因此,能够提高通过吸引磁铁162向下方吸引轴12的吸引力。因此,在马达10旋转时,能够抑制轴12因浮力而向上方浮起,从而能够提高马达10的动作效率。
而且,轴12被吸引磁铁162吸引,以下表面凸部与推力板163接触的状态旋转。另外,推力板163也可以由磁性体形成。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利用吸引磁铁162的磁力的、吸引轴12的力。
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中,凸缘部167固定于机壳112的内部。即,凸缘部167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机壳112的内部。由此,吸引磁铁保持架161被机壳112保持。基座部11是树脂的成型体,机壳112也由树脂成型。而且,凸缘部167被成型机壳112的树脂覆盖。即,机壳112由树脂形成,凸缘部167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覆盖。
另外,作为将凸缘部167配置在树脂的内部的方法,例如能够举出嵌件模塑成型。在用于成型基座部11的模具安装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然后,在配置有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至少凸缘部167的空间内填充树脂。被填充的树脂固化而成型出基座部11。由此,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固定于机壳112。通过这样,能够通过1次树脂模制而将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固定于机壳112,并固定于基座部11。吸引磁铁保持架161能够容易地固定于机壳112,从而容易地制造马达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中设成了利用树脂覆盖凸缘部167整体的结构,但是在能够牢固地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使凸缘部167的一部分被树脂覆盖。并且,相反,被树脂覆盖的部分并不限定于凸缘部167,也可以是使底部165或筒部166的外表面被树脂覆盖。另外,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中,凸缘部167呈圆环状,即从轴向观察时具有圆形的外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正方形、菱形等多边形状。
通过具有以上所示的磁吸引部16,马达10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筒部166作为吸引磁铁162的背轭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提高通过吸引磁铁162而向下方吸引轴12的吸引力。因此,在马达10旋转时,能够抑制轴12因浮力而向上方浮起,从而能够提高马达10的动作效率。
图7是磁吸引部的其他例的放大剖视图。图7所示的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的凸缘部167a的形状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凸缘部167不同。关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的除此以外的方面,具有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中,对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关于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推力板163的姿势以及轴12的姿势取决于吸引磁铁162的姿势。如图7所示,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中,凸缘部167a与轴12主体不接触。并且,跟与轴12直接接触的推力板163以及吸引磁铁162也不接触。因此,即使与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1622所接触的底部165的第2面1652不同地,凸缘部167a相对于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倾斜,也不影响轴12旋转时的姿势。因此,凸缘部167a也可以不平行于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如图7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凸缘部167a相对于底部165的第2面1652倾斜。即,凸缘部167a相对于底部上表面1650倾斜。
与上述的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同样地,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制成。如上述,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中,凸缘部167a所需的相对于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的角度的精度比第2面1652所需的角度的精度低。因此,容易地制造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
如图7所示,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中,凸缘部167a能够设成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方的形状。即,凸缘部167a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方的倾斜。通过设成该形状,相比于将凸缘部167a与底部165的第2面1652平行地形成的情况,能够减小冲压加工时的凸缘部167a的弯曲角度。由此,能够减小集中于凸缘部167a与筒部166的连接部分的应力。例如,在将凸缘部167a通过嵌件模塑而固定于机壳112时,吸引磁铁保持架161a的凸缘部167a中蓄积的残余应力有时根据温度等其他条件而被释放。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凸缘部167a中蓄积的残余应力小,因此也能够减小作用于机壳112的应力。
图8是磁吸引部的另一其他例的立体图。图8所示的吸引磁铁保持架161b的凸缘部167b的形状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凸缘部167不同。关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b的除此以外的方面,具有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b中,对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图8所示的吸引磁铁保持架161b中,凸缘部167b在周向的一部分具有相邻的部分的轴向上的位置不同的凸缘凸部1671。凸缘凸部1671的上表面与凸缘部167b的上表面的其他部分相比,在轴向上更加突出。并且,凸缘凸部1671的下表面与凸缘部167b的下表面的其他部分相比,在轴向上凹陷。凸缘部167b由于具有凸缘凸部1671而在周向上起伏。即,凸缘部167b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在将凸缘部167b配置在机壳112的树脂的内部时,凸缘凸部1671成为阻力而限制吸引磁铁保持架161b的周向的移动。另外,在图7中,作为凸缘凸部1671举出了向上方凸起的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有向下方凸起的部分。并且,作为凸缘部167b,也可以是向上方凸起的部分与向下方凸起的部分周期性地交替出现的形状。并且,并不限于向上方凸起的部分与向轴向下方凸起的部分周期性地交替出现的形状,凸缘部167b也可以具有无规则的凹凸面。并且,也可以组合凸缘部167b的厚度较厚的部分与较薄的部分,并在凸缘部167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起伏。即,凸缘部167b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任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图9是磁吸引部的另一其他例的立体图。图9所示的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的筒部166c的内表面与轴12的下端部的径向外表面相对。关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的除此以外的方面,具有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中,对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的筒部166c的内表面在整个内表面上、在径向上与轴12的外表面相对。即、轴12的外周面在整个外周面上、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筒部166c的内周面相对。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在旋转时轴12与筒部166c接触。并且,通过将筒部166c的轴向长度设成比筒部166的轴向长度长,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与构成基座部的树脂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将吸引磁铁保持架161c牢固地固定于基座部11。
基座部11具有多个基板保持部17。电路板30被基板保持部17保持。在此,参照附图对电路板30以及基板保持部17进行详细说明。图10是安装有电路板的基座部的俯视图。图11是拆卸电路板的状态的基座部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放大基板保持部的附近的截面立体图。
如图10所示,电路板30被基板保持部17保持,基板保持部17设置于基座部11的板部111。电路板30配置于板部111中的作为比机壳112靠径向外侧的区域的基板安装部116。另外,机壳112的靠近基板安装部116的部分具有切成平面状的缺口面1121。缺口面1121是与径向垂直的面。
在此,对电路板30进行说明。电路板30包括内侧平坦面301和外侧平坦面302。内侧平坦面301以及外侧平坦面302是平面,内侧平坦面301以及外侧平坦面302沿与径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在电路板30安装于基板安装部116时,内侧平坦面301是中心轴线J侧的侧面,在径向上与机壳112的缺口面1121相对。在将电路板30配置于基板安装部116时,使内侧平坦面301沿着缺口面1121。由此,能够将电路板30容易地安装于基板保持部17。并且,能够将电路板30偏靠中心轴线J而配置。并且,外侧平坦面302是电路板30的与中心轴线J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平坦面301与外侧平坦面302平行。俯视观察时,内侧平坦面301的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外侧平坦面302的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长。而且,内侧平坦面301与外侧平坦面302借助曲面而连接。
电路板30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基板贯通孔303。在电路板30设置有2个基板贯通孔303。基座部11具有从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的多个凸台117。在基座部11具有2个凸台117。凸台117贯通基板贯通孔303。由此,能够限制电路板30的周向以及径向的移动。另外,为了限制电路板30的周向以及径向的移动,优选基板贯通孔303以及凸台117具有至少2个以上。
如图10所示,在电路板30的上表面具有连接部31、外部连接部32以及检测部33。并且,电路板30例如具有由铝、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配线图案。连接部31以及外部连接部32是图案配线的一部分。即,连接部31以及外部连接部32是连接端子。在连接部31连接有从后述的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参照后述的图17等)。通过连接连接部31与引出线146,能够向线圈143通入来自驱动电路的电流。
在外部连接部32例如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等外部设备连接的引线Wr。与外部连接部32连接的引线Wr在钩挂于引线引出部1131之后,被引出到外部。检测部33包含安装于电路板30的上表面的传感器,检测转子15的旋转。作为检测转子15的旋转的传感器,例如能够举出霍尔元件等。优选检测部33配置于转子15的附近。因此,检测部33配置于电路板30的径向内侧即内侧平坦面301侧。
电路板30在配置于板部111的基板安装部116之后,被基板保持部17保持。由此,电路板30固定于基板安装部116。接下来,对基板保持部17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至图12所示,基板保持部17包括第1延长部171、第2延长部172、连接部173以及爪部174。基板保持部17设置于基座部11,由与基座部11相同的部件形成。
第1延长部171从基座部1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基座部1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基座部的基座贯通孔118。从轴向观察时,基座贯通孔118是长方形状。而且,第1延长部171呈从形成基座贯通孔118的长方形状的四个边的所有边缘部向下方延伸的截面长方形状的筒状。这样,通过形成为筒状,能够提高第1延长部171的强度。另外,在能够获得充分的强度的情况下,第1延长部171也可以不是筒状,而是例如呈从基座贯通孔118的一个边的边缘部向轴向下方延伸的壁状。
第2延长部172在基座贯通孔118中从基座部11的下侧朝向上侧延伸,并隔着间隙而与第1延长部171相对。第2延长部172从下方朝向上方贯通基座贯通孔118。
连接部173连接第1延长部171的下部与第2延长部172的下部。在使第1延长部171暂且向下方延伸之后,在其末端借助连接部173与第2延长部172连接,由此能够加长第2延长部172的轴向长度。由此,能够抑制安装电路板30时的第2延长部172的变形角度变大,并且能够减小集中于第2延长部172的应力。例如,即使在使用厚度较大的电路板30的情况下,由于暂且从基座部11向下方延伸,因此也无需加长从基座部11的上表面至爪部174的上端为止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马达10大型化,并且基板保持部17能够稳定地对电路板30进行保持。
在基座贯通孔118的长度方向上,第2延长部172的长度比连接部173的长度短。即,第2延长部172的宽度比连接部173的宽度小。通过这样,第2延长部172比连接部173容易变形。另外,连接部173与第1延长部171的3个边连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与至少一部分连接即可。在基板保持部17中,连接部173从形成第1延长部171的长边的壁部突出,并且还连接于与该壁部相邻的壁部。即,连接部173与第1延长部171的1个长边以及其两端的短边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第1延长部171以及连接部173的强度。
爪部174从第2延长部172的上端沿与中心轴线J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174从第2延长部172的上端朝向与连接部173相反的一侧延伸,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爪部174也可以从第2延长部172的上端朝向连接部173侧延伸。爪部174包括爪部下表面1741和爪部上表面1742。爪部下表面1741是爪部174的下表面,与电路板30的上表面接触。即,爪部174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电路板30的上表面接触。爪部下表面1741与中心轴线J交叉。爪部下表面1741配置于比基板安装部116的上表面向上方高出相当于电路板30的厚度的的量的位置处。另外,在爪部174中,爪部下表面1741是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并且,爪部下表面1741也可以配置于比基板安装部116的上表面向上方高出大于电路板30的厚度的量的位置处。通过这样,能够在电路板30与爪部下表面1741之间形成间隙,容易地安装电路板30。
爪部上表面1742是爪部174的上表面,位于比爪部下表面1741靠上方的位置处。而且,爪部上表面1742是随着朝向远离第1延长部171的方向而朝向下方的倾斜面。
而且,如图10所示,基座部11具有3个基板保持部17。3个基板保持部17中的2个基板保持部17对电路板30的内侧平坦面301侧进行保持,1个基板保持部17对电路板30的外侧平坦面302侧进行保持。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将对内侧平坦面301侧进行保持的基板保持部17设为内侧基板保持部17m、将对外侧平坦面302侧进行保持的基板保持部17设为外侧基板保持部17n来进行区分。
而且,内侧基板保持部17m的爪部174所延伸的侧面在与中心轴线J交叉的方向上与内侧平坦面301相对。并且,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第2延长部172的爪部174所延伸的侧面在与中心轴线J交叉的方向上与内侧平坦面301相对。
这样,通过利用2个内侧基板保持部17m对电路板30的内侧平坦面301侧进行保持,并利用外侧基板保持部17n对电路板30的外侧平坦面302侧进行保持,能够限制电路板30向远离中心轴线J的方向移动。
接下来,对将电路板30安装于基板安装部116的步骤进行说明。使凸台117贯通电路板30的基板贯通孔303。由此,电路板30在周向以及径向上相对于基板安装部116定位。然后,通过使电路板30向下方移动,内侧基板保持部17m的爪部上表面1742与内侧平坦面301的下缘部接触。并且,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爪部上表面1742与外侧平坦面302的下缘部接触。若使电路板3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则内侧基板保持部17m的爪部上表面1742被内侧平坦面301按压,第2延长部172向第1延长部171侧弹性变形。并且,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爪部上表面1742被外侧平坦面302按压,第2延长部172向第1延长部171侧弹性变形。
然后,在电路板30的下表面与基板安装部116的上表面接触时,内侧基板保持部17m以及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爪部174位于比电路板30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处。由此,弹性变形了的第2延长部172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处,并且爪部174的爪部下表面1741与电路板30的上表面接触。由此,能够通过内侧基板保持部17m以及外侧基板保持部17n限制电路板30向上方移动。
通过将电路板30安装于基板安装部116,能够限制电路板30的轴向、径向以及周向的移动。在该状态下,引出线146(参照后述的图17)固定于连接部31,并且引线Wr固定于外部连接部32。
与外部连接部32连接的引线Wr连接于外部电源等外部设备。在引线Wr松弛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引线Wr与转子15接触,需要增大引线Wr与转子15之间的距离。但是,若增大引线Wr与转子15之间的距离,则使马达10大型化。为了使马达10小型化,优选引线Wr以存在某种程度的张力作用的状态被引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Wr钩挂于引线引出部1131而被引出。因此,在将引线Wr引出时,电路板30向引线Wr延伸的方向牵引。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部连接部32的配置方向即引线Wr所延伸的方向设为与内侧基板保持部17m的爪部174所延伸的方向以及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爪部174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这样,通过设置外部连接部32,即使电路板30被引线Wr牵引,也能够抑制内侧基板保持部17m以及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的第2延长部172的变形。由此,能够通过内侧基板保持部17m以及外侧基板保持部17n牢固地保持电路板30。
另外,在基板安装部116具有2个内侧基板保持部17m和1个外侧基板保持部17n,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基板保持部17。并且,在利用凸台117进行定位的精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电路板30不易晃动,因此基板保持部17也可以是1个。在该情况下,基板保持部17可以配置于内侧平坦面301侧,也可以配置于外侧平坦面302侧。也可以对电路板30的靠近内侧平坦面301以及外侧平坦面302以外的侧面的部分进行保持。此时,优选与基板保持部17相对的侧面是平面。
转子15包括转子磁铁151和磁铁保持架152。转子磁铁151呈圆筒状,N极的磁极面和S极的磁极面在周向上交替排列。作为转子磁铁151,例如能够举出通过配合有磁性体粉末的树脂一体地成型出的筒状体沿周向交替磁化出N极和S极而形成的转子磁铁。并且,转子磁铁151也可以由多个磁铁片构成。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磁铁中沿周向交替配置有N极和S极即可。
磁铁保持架152由磁性材料形成,在内表面固定有转子磁铁151。磁铁保持架152包括盖部153和保持架筒部154。盖部153呈圆环状。保持架筒部154从盖部153的径向外缘向下方延伸。而且,磁铁保持架152固定于叶轮20的毂筒部223的内部。由此,转子磁铁151的中心与中心轴线J重合。
接下来,对定子14进行详细说明。图13是从下方观察定子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定子的仰视图。如图3等所示,定子14固定于机壳112。如图13、图14所示,定子14包括定子铁芯141、绝缘件142以及线圈143。定子铁芯141是在轴向(在图3中为上下方向)上层叠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体。另外,定子铁芯141并不限定于层叠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体,例如也可以是粉体的烧制品、铸造品等一体的部件。
定子铁芯141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144和多个齿145。机壳112固定于环状的铁芯背部144的内表面。另外,铁芯背部144与机壳112只要相对固定即可。
多个齿145从铁芯背部144的外周面朝向转子15的磁铁(未图示)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为放射状。即,齿145从铁芯背部144向径向外侧延伸。由此,多个齿145沿周向配置。线圈143将导线隔着绝缘件142分别卷绕于各齿145的周围而构成。
绝缘件142例如由树脂等形成,至少覆盖齿145。并且,绝缘件142对包含齿145的定子铁芯141和线圈143进行绝缘。另外,绝缘件142并不限定于树脂,能够广泛地采用能够对定子铁芯141和线圈143进行绝缘的材料。
如上述,线圈143通过将导线隔着绝缘件142卷绕于齿145而形成。构成线圈143的导线具有卷绕起始部分和卷绕结束部分。导线的卷绕起始部分以及卷绕结束部分是从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引出线146与电路板30的连接部31连接。导线跨越数个线圈143而卷绕。因此,定子14具有2个引出线14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马达10是单相马达,因此具有2个引出线14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马达10是三相马达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3个引出线146。
连接部31与安装于电路板30上的驱动电路(未图示)连接,电流从驱动电路经由引出线146供给到线圈143。马达10是无刷马达。通过在规定的时刻向多个线圈143供给电流,线圈143与转子磁铁151相吸或相斥,由此转子15旋转。定子14具有对从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8。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引导部18进行详细说明。图15是从上方观察放大之后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16是从下方观察放大之后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17是放大包含引导部的定子以及基座部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5、图16、图17所示,引导部18配置于绝缘件142的下方。引导部18配置于比线圈14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引导部18由与绝缘件142相同的部件构成。引导部18包括第1壁部181、第2壁部182以及弯折部183。第1壁部181从绝缘件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第1壁部181沿周向延伸。第1壁部181的周向的两端具有弯曲面184。第1壁部181的径向外表面1811与径向内表面1812平滑地连接。换句话说,弯曲面184是可微分地进行连接的曲面。并且,弯曲面184自身也是可微分的曲面。
弯折部183与第1壁部181的下端部连接,并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此,弯折部183与中心轴线J垂直。弯折部183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与基座部11以及电路板30相对。第2壁部182与弯折部183的径向外缘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第1壁部181与第2壁部182在径向上隔着间隙185而相对。而且,第1壁部181的径向厚度比第2壁部182的径向厚度大。第1壁部181有时因被卷绕引出线146而被施加力。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提高第1壁部181的强度。
引出线146与第1壁部181的径向外表面1811以及径向内表面1812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出线146在引导部18的第1壁部181上卷绕1周以上。此时,引出线146与弯曲面184接触。由此,在引出线146横跨径向外表面1811与径向内表面1812之间时,应力不易集中,能够减少引出线146的负担。而且,卷绕于第1壁部181的引出线146的末端固定于在电路板30中设置的连接部31。另外,引出线146固定于连接部31的固定方法能够举出焊接。
从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暂且卷绕于引导部18而与连接部31连接。在组装马达10时,将预先组装好的定子14固定于机壳112。线圈143通过在固定于机壳112之前的定子14中将导线卷绕于齿145而形成。此时,通过引出线146卷绕于引导部18,引出线146以及线圈143不易松弛。由此,制造马达10时的作业容易。并且,通过将引出线146卷绕于引导部18,能够由引导部18承受作用于引出线146的力。由此,能够抑制引出线146在与连接部31固定时移动。
在固定引出线146与连接部31时,引出线146有时向配置连接部31的方向牵引。即,有时朝向下方的力作用于引出线146。弯折部183与第1壁部181的下端部连接,并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即使朝向下方的力发挥作用,引出线146也与弯折部183的上表面接触。即,能够抑制引出线146在与连接部31固定时移动。
引导部18的一部分配置于在轴向上与转子磁铁151相对的位置处。被引导部18引导的引出线146在转子15的下方与转子15分离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引出线146与转子15接触。
连接部31位于比弯折部183的径向外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而且,连接部31位于比转子15的磁铁保持架15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通过这样配置,能够在将与转子15固定起来的轴12安装于基座部11的状态下对引出线146与连接部3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且,即使例如在轴12、转子15以及叶轮20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连接部31与绝缘件142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容易地配置用于对引出线146与连接部31进行固定的工具等,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在绝缘件142具有2个引导部18,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能够卷绕多个引出线146的情况下,引导部18也可以是1个。并且,例如,在引出线146为多个的情况下,引导部18也可以是与引出线146的根数相同的数量。
图18是放大了包含引导部的其他例的定子以及基座部的放大剖视图。如图18所示,引导部18a包括第1壁部181和弯折部183。即,引导部18a是相对于引导部18省略了第2壁部182的结构,关于除此以外的部分与引导部18相同。因此,对引导部18a的与引导部18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相同的部分的详细说明。
例如,在将引出线146多次卷绕于第1壁部181而使引出线146不易脱落的情况下,即使省略第2壁部182,也能够抑制引出线146松弛。并且,即使朝向下方的力作用于引出线146,引出线146也与弯折部183的上表面接触。即,能够抑制引出线146在与连接部31固定时移动。
接下来,对送风装置A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在送风装置A中,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凸缘部167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于机壳112。吸引磁铁保持架161朝向上方即机壳112的保持凹部115开口。在吸引磁铁保持架161内插入吸引磁铁162。此时,吸引磁铁162的下表面1622与吸引磁铁保持架161的底部165的第2面1652接触。
下表面1622与第2面1652利用磁力而固定。此时,磁力还作用于筒部166与吸引磁铁162的侧面之间。由此,吸引磁铁162的一部分与筒部166的内部接触。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1621位于比凸缘部167靠下方的位置处。即,吸引磁铁162被收纳在筒部166内。由此,筒部166作为吸引磁铁162的背轭发挥作用,能够强化吸引磁铁162的磁力。然后,将推力板163配置于吸引磁铁162的上表面。推力板163被收纳在筒部166的内部。
然后,在将防脱环19插入到保持凹部115内之后,将轴承13从防脱环19的上方压入到保持凹部115内。由此,防脱环19被轴承13的下端部和轴承保持部1151的底面夹持并固定。
在基座部11的基板安装部116安装电路板30。此时,使凸台117贯通电路板30的基板贯通孔303的同时通过基板保持部17对内侧平坦面301以及外侧平坦面302的附近进行保持,将电路板30固定于基座部11。将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引线Wr与固定于基座部11的电路板30的外部连接部32连接。然后,引线Wr钩挂于臂部113的引线引出部1131。
然后,将绝缘件142安装于定子铁芯141,并将导线隔着绝缘件142卷绕于齿145而构成线圈143。此时,使从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卷绕于引导部18。此时,引出线146的末端被引出到比定子14的径向外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然后,将定子14的铁芯背部144配置于机壳112的外部,将定子14安装于基座部11。此时,定子14固定于机壳112。然后,通过焊接而将从线圈143引出的引出线146的端部固定于电路板30的连接部31。通过连接部31配置于定子14的径向外侧,能够容易地将引出线146固定于连接部31。
将轴12的上端部固定于叶轮20的凸台部224。然后,将具有转子磁铁151以及磁铁保持架152的转子15安装于毂筒部223。然后,将轴12从上部插入到保持凹部115内。此时,轴12贯通轴承13。然后,将轴12的下表面凸部122按压并压入到防脱环19的贯通孔内。另外,防脱环19的贯通孔的直径比轴12的外径小,但是为弹性变形时轴12的下端部能够通过的大小。然后,使防脱环19向在径向上与轴12的防脱槽121重合的位置移动。此时,下表面凸部122与推力板163接触。在将轴12安装于轴承13时,定子14的径向外表面在径向上与转子磁铁151的内表面相对。
在这样组装的送风装置A中,通过将轴12借助轴承13安装于机壳112的保持凹部115内,定子14的径向外缘与转子磁铁151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相对。而且,通过使电流经由引出线146向线圈143流动,在线圈143与转子磁铁151之间产生磁力。通过磁力的引力以及斥力,旋转力作用于转子15。由此,马达10即轴12绕中心轴线J旋转。然后,固定于轴12的叶轮20旋转而产生气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以及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作为使送风装置的叶轮旋转的马达而利用。

Claims (11)

1.一种马达,其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
所述马达包括:
轴,所述轴由磁性体形成,并沿中心轴线延伸;
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机壳,所述机壳位于所述转子的下方,该机壳保持所述轴承;
柱状的吸引磁铁,所述吸引磁铁在轴向上与所述轴的下端面相对配置;以及
吸引磁铁保持架,所述吸引磁铁保持架被所述机壳保持,该吸引磁铁保持架收纳所述吸引磁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磁铁保持架包括:
板状的底部,所述底部从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筒部,所述筒部从所述底部的径向外缘向上方延伸;以及
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筒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
所述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内部,
作为所述底部的上表面的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吸引磁铁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筒部的轴向长度短,
所述吸引磁铁的下表面与所述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所述吸引磁铁的径向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筒部的径向内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上表面具有:
第1面,所述第1面与所述筒部的下端部连接;以及
第2面,所述第2面配置于比所述第1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
至少所述第2面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第2面配置于比所述第1面靠上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的轴向下端面位于比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靠轴向下方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的外周面在整个外周面上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所述筒部的内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所述筒部以及所述凸缘部是一体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由树脂形成,所述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树脂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相对于所述底部上表面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方的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任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具有起伏。
1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以及
固定于所述轴的叶轮。
CN201920327125.3U 2018-03-30 2019-03-14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Active CN2095266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798A JP7131032B2 (ja) 2018-03-30 2018-03-30 モータ及び送風装置
JP2018-069798 2018-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6613U true CN209526613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3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7125.3U Active CN209526613U (zh) 2018-03-30 2019-03-14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31032B2 (zh)
CN (1) CN20952661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7365A (ja) * 2005-07-29 2007-02-08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JP4835371B2 (ja) * 2005-10-17 2011-12-1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軸受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式のモータ
JP2008228482A (ja) * 2007-03-14 2008-09-25 Nippon Densan Corp 軸受機構および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1032B2 (ja) 2022-09-06
JP2019180199A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26582U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JP5067167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ファンユニット
US7876008B2 (en) Fan and motor having multiple insulators with an axially protruding conductor pin
JP5360473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送風ファン
JP4835371B2 (ja) 軸受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式のモータ
US20160241107A1 (en) Axial Brushless DC Motor
JP2011135627A (ja) モータ
US8449268B2 (en) Fa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224948A (ja) 電動機
JP5200521B2 (ja) モータ及び冷却ファン
CN104218714B (zh) 风扇电机、直列式风扇电机及其装配方法
JP2007037365A (ja) モータ
CN209659101U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CN212627368U (zh) 马达
JP2008532463A (ja) ミニ送風機
CN209526613U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CN210053260U (zh) 马达
CN208209692U (zh) 马达
CN208380961U (zh) 叶轮和送风装置
CN207475295U (zh) 定子以及马达
CN209462149U (zh) 马达
CN213598210U (zh) 风扇和电气设备
CN210074905U (zh) 马达
JP6131797B2 (ja) 燃料ポンプ
JP2017046476A (ja) モータおよび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