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0601U -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0601U
CN209520601U CN201821839726.4U CN201821839726U CN209520601U CN 209520601 U CN209520601 U CN 209520601U CN 201821839726 U CN201821839726 U CN 201821839726U CN 209520601 U CN209520601 U CN 209520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table
attachment
incorporating section
lathe
repla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9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度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an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Machin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Machin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Machine Tool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0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0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52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parts of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inserting or remov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1Frames, beds, pillars or like members; Arrangement of ways
    • B23Q1/012Por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 B23Q3/15503Processes characterized by special sequencing of operations or the like, e.g. for optimizing tool changing time or capacity in tool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在横轨的一侧下部贴附附件收纳部,且在所述附件收纳部具备能够收纳附件的放置台。此外,在所述附件收纳部垂直地设置使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的缸体和能够转动地支撑所述放置台的旋转轴。此外,在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门,该门在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时开放所述附件收纳部,而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原来位置时关闭所述附件收纳部。

Description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机床心轴的附件安装结构。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具有水平地设置于两个立柱上的横轨的门型机床中能够更换地安装于横轨的附件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大型加工中心的一种,包括左右移动的工作台、隔着该工作台垂直地设置的两个立柱,且在该立柱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横轨,在该横轨安装心轴来加工放置于工作台上的工件的机床又称门型加工中心或门型机床。
这种门型机床为了沿垂直或水平方向进行多样的加工,以能够安装于心轴的方式具备驱动机构和所安装的工具的种类不同的诸多种类的附件。
这种附件可以在其前端安装多样的种类的工具,以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固定于工作台的工件进行复合性的加工,是一种向安装于前端的工具传递心轴的旋转力的装置。
下面参考图1至图3对以往的一般的门型机床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一般的门型机床在工作台20的一侧地面具备附件等候部30,以保管待更换安装于心轴65的附件10。此外,在工作台20的相反侧地面设置有为进行更换动作而临时保管附件10的缓冲部31。
此外,横轨50横跨工作台20而以朝工作台20的左右凸出的形状设置于立柱40。从上部观察机床整体时,横轨50与工作台20形成T字形状。
此外,在横轨50的一侧设置有附件更换器60,以在心轴65安装附件10或从心轴65拆卸附件10。
此外,在工作台2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加工碎屑流入附件等候部30的防护部61和在进行附件10的更换动作时开闭的门62。
作为另一现有技术,如图4和图5所公开,介绍了一种设置于工作台20的一侧地面的旋转型附件等候部30。就该附件等候部30的结构而言,是一种在上部的旋转工作台63装载2个至3个附件10,后续将根据附件10的更换命令选择的附件10旋转至更换位置的方式。
就这种装置而言,虽然更换时间相较于图1的现有技术中以一列配置于工作台20的一侧的附件等候部30有所减少,但需要额外确保设置面积,因而门型机床的设置面积增加的问题尚存。此外,如前述现有技术,有必要在工作台20的一侧设置防止加工碎屑流入的防护部61或门62,以防止加工时加工碎屑流入,并进行附件10的更换动作。
此外,这种旋转型附件等候部30安装有能够开闭的另外的罩部,以免受到外部的加工碎屑或异物的伤害,因此,结构复杂,且附件10的更换时间变长的问题尚存。
此外,由于为进行附件10的更换动作而安装于横轨50的心轴65需要与横轨50一同移动至工作台20的表面位置,因而存在机床的大小变大、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如此,以往的门型机床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工作台20的两侧面设置附件等候部30和缓冲部31的区域,且为了进行附件10的更换动作,横轨50的长度变得过大。此外,还存在设置面积变宽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即,为进行附件的更换动作,需要在另外的立柱40的一侧具备附件更换器60,因此,机床变得过于复杂,且更换附件10需要过多的时间。
此外,需要将包括工具在内的安装于心轴65的附件10移动至工作台20的底面,以加工放置于工作台20上的工件。此时,应使附件等候部30相对于工作台20的上端面位于下方,以免附件等候部30妨碍附件10和安装于附件10的工具。
如此,由于附件等候部30的高度受限,无法将附件等候部30设置为任意高度或制成层叠结构。
此外,若加工时加工碎屑流入附件等候部30,则当附件10安装于心轴65时精度可能会下降,因而必须在工作台20的侧面设置防护部61或门62。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课题
如此,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如同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简化附件等候部和周边结构来简化门型机床的结构,并使设置面积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去除附件更换器来减少附件的更换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设置另外的防护部或门以阻挡加工时生成的加工碎屑或切削油飞散,从而解决加工时生成的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的飞散问题。
技术方案
为达成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机床附件更换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机床为门型机床,该门型机床具备以左右移动的工作台为基准垂直地立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的立柱,在所述两侧的立柱的上端形成有横跨所述工作台而连接两侧的立柱的上端部的横轨,在所述横轨设置有在所述横轨上上下左右移动的心轴,所述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附件收纳部,其贴附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且能够通过外壳与外部隔绝;
放置台,其设置于所述附件收纳部的内部,且设置为能够收纳安装于所述心轴或从所述心轴拆卸的附件;
旋转轴,其能够转动地支撑所述放置台;
驱动器,其使所述放置台转动至附件更换位置;以及
门,其与所述放置台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且设置成在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时开放所述附件收纳部,而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原来位置时关闭所述附件收纳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沿上下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多个所述放置台和所述驱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附件收纳部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边缘位于外侧,且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工作台的上面的高度高的位置的方式贴附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附件收纳部以悬挂于所述横轨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横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附件收纳部在上部具有形成有贴附于所述横轨的安装部的固定架,所述旋转轴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放置台为平坦的板形状,在所述放置台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能够放置附件的圆形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放置台包括门,该门以在所述放置台为了接收或送出附件而朝工作台的方向旋转时与放置台一同旋转,且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附件收纳部的内部时与所述放置台一同旋转来关闭所述外壳的开放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驱动器为具备缸活塞杆的缸体,所述放置台的一侧端部和缸体的活塞杆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所述缸体的本体以能够以规定角度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支撑于所述固定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机床为门型机床,该门型机床具备以左右移动的工作台为基准垂直地立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的立柱,在所述两侧的立柱的上端形成有横跨所述工作台而连接两侧的立柱的上端部的横轨,在所述横轨设置有在所述横轨上上下左右移动的心轴,所述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附件收纳部,其贴附于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邻接的所述立柱的一侧,且能够通过外壳与外部隔绝;
放置台,其设置于所述附件收纳部的内部,且设置为能够收纳安装于所述心轴或从所述心轴拆卸的附件;
旋转轴,其能够转动地支撑所述放置台;
驱动器,其使所述放置台转动至附件更换位置;以及
门,其与所述放置台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且设置成在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时开放所述附件收纳部,而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原来位置时关闭所述附件收纳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的门型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附件收纳部在一侧具有形成有贴附于所述立柱的安装部的固定架,所述旋转轴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轴最近的横轨的一侧下部贴附附件收纳部,无需另外的附件更换器即可使心轴直接移动至附件收纳部来更换附件。由此,能够减少附件更换时间,进而缩短机床的加工时间。
此外,省略了另外的附件更换器和曾经为了防止工作台的周围的加工碎屑和切削油飞散而设置的诸如防护部的结构物,无需在地面额外设置附件等候部,且无需在横轨的一侧具备另外的附件缓冲空间,因而能够简化机床的结构,且还能够减少设置面积。
此外,以往需要在工作台的周围设置防护部或门,以防止加工时加工碎屑或切削油飞散至附件等候部或周围,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附件等候部变更为横轨的下部的附件收纳部,解决了工作台的周边的加工碎屑或切削油飞散导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例的门型机床的平面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例的门型机床的侧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例的包括附件更换器的门型机床的部分立体图。
图4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例的设置于工作台的一侧的旋转型附件等候部的内部结构图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例的设置于工作台的一侧的旋转型附件等候部的内部结构图的侧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在横轨的一侧贴附有附件收纳部的门型机床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件收纳部的外壳内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件收纳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件收纳部的侧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作为图8的A-A线剖视图示出附件收纳部的旋转轴的截面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件收纳部的一个放置台旋转至更换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a)至图12(d)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件更换动作的动作状态图,图12(a)是示出心轴移动至附件更换位置的动作的图,图12(b)是示出附件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开放附件收纳部的门的动作的图,图12(c)是示出心轴下降、把持附件的动作的图,图12(d)是示出附件和心轴上升、附件返回至放置台及关闭门的动作的图。
符号说明
10:附件,20:工作台,30:附件等候部,31:缓冲部,40:立柱,50:横轨,60:附件更换器,61:防护部,62:门,63:旋转工作台,65:心轴,70:附件收纳部,71:放置台,72:外壳,73:旋转轴,74:固定架,75:安装部,76:缸活塞杆,77:铰链,7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至图12(d)对本实用新型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考图6至图10分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备以左右移动的工作台20为基准垂直地立于工作台20的两侧的立柱40。在所述两侧的立柱40的上端形成有横跨所述工作台20而连接两侧的立柱40的上端部的横轨50。
在所述横轨50设置有在所述横轨50上上下左右移动的心轴65。此外,在所述横轨50的一侧下端贴附用于容纳安装于所述心轴65或从所述心轴65拆卸的附件10的附件收纳部70。
优选所述附件收纳部70相对于所述工作台20的一侧边缘位于外侧,且通过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70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工作台20的上面部高的位置的方式,以悬挂于所述横轨50的方式固定来设置于当工作台20或心轴65为了进行加工作业而移动时不会发生干扰的位置。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附件收纳部70也可以相对于所述工作台20的一侧边缘位于外侧,且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70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工作台20的上面部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与所述横轨50的一侧下部邻接的所述立柱40的一侧。
另一方面,当如上述另一实施例将所述附件收纳部7设置于所述立柱40的一侧时,所述安装部75设置于所述固定架74的一侧,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70能够设置于所述立柱40的一侧。
此外,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附件收纳部70在外部具有外壳72,以防止加工时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等的进入。此外,所述附件收纳部70在上部具有形成有贴附于所述横轨50的安装部75的固定架74,在所述固定架74沿垂直方向具备旋转轴73。
在所述旋转轴73沿上下方向上设置有能够以所述旋转轴73为中心旋转90度且能够收纳附件10的放置台71。所述放置台71大体上呈平坦的板形状,在所述放置台71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圆形的安装孔79,以能够容纳或放置附件10。
此外,在所述固定架74设置有使所述放置台71朝工作台20方向旋转90度的缸体76。就该缸体76而言,所述放置台71的一侧端部和缸活塞杆77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缸体76的本体以能够随着缸活塞杆77的进退运动和由此引起的所述放置台71的转动而转动规定角度的方式通过铰链78支撑于所述固定架74。该缸体76通过另外的控制装置(未图示)的指令通过液压或气压动作。
另一方面,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缸体可以由诸如电机或齿条与齿轮等驱动器代替,因而本实用新型中并非必须局限于缸体。
此外,在所述放置台71的一侧设置有朝所述放置台71旋转的方向与所述外壳72形成同一平面的门62。所述门62与放置台71一体地固定于放置台71的一侧,在所述放置台71为接收或送出附件10而朝工作台20的方向旋转时与放置台71一同旋转,而在放置台71返回至附件收纳部70的内部时与放置台71一同旋转来关闭所述外壳72的开放部,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70的内部与外部隔绝。如此,所述门62除了在放置台71旋转至更换位置时以外,始终将附件收纳部维持为从外部屏蔽的状态,以防止加工时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等异物进入附件收纳部70的内部。
另一方面,可以在所述附件收纳部70内,在所述旋转轴73和固定架74沿上下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缸体76和放置台71。但是,当设置多个缸体76和放置台71时,优选在设置于所述横轨50的心轴65的能够上下移动的范围内设置。此外,设置于最下端的放置台71的高度应设置于比工作台20的上面高的位置,以消除心轴65和放置台71在进行附件10的更换动作时的干扰。
针对如此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下面参考图11和图12(a)至图12(d)分析其动作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附件收纳部70更换附件10的动作可以说明为两种动作。第一种动作是将安装于心轴65的附件10接收至位于所述附件收纳部70内的放置台71的动作。第二种动作是将收纳于所述附件收纳部70的放置台71的附件10送出至所述心轴65的动作。
首先,对将安装于心轴65的附件10接收至附件收纳部70内的放置台71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1和图12(a)至图12(d)所示,安装孔79内未收纳附件10的放置台71在缸体76的缸活塞杆77伸长的状态下在附件收纳部70内维持通过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的门62与外部屏蔽的状态。
此时,若从控制装置(未图示)下达附件10的更换命令,则向所述缸体76传递工作命令,使得原本处于前进状态的缸活塞杆77后退。若缸活塞杆77后退,则原本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缸活塞杆77的放置台71将以旋转轴73为基准朝工作台20的方向旋转90度。此时,由于缸体76通过铰链78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固定架74,随着缸活塞杆77和放置台71的旋转动作,其本体转动规定角度,因而在放置台71与缸活塞杆77之间不会发生弯曲应力。此外,此时,原本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而使附件收纳部70与外部屏蔽的门62与放置台71一同转动而维持开放的状态。
如此,若未收纳附件10的放置台71朝工作台20的方向旋转90度而维持附件10的更换状态,则安装有附件10的心轴65将根据控制装置(未图示)的指令从横轨50移动至所述放置台71的位置。心轴65在准确地移动至未收纳附件10的放置台71的安装孔79的上部后,重新向下移动来使所安装的附件10位于所述放置台71的安装孔79。接着,心轴65在解除被把持的附件10的把持状态并将附件10放置于放置台71的安装孔79后,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来结束附件10的拆卸。
接着,从心轴65接收附件10的放置台71将通过缸活塞杆77的前进动作向附件收纳部70的内侧旋转90度。此时,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的门62也一同旋转而关闭外壳72的开放部来防止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等异物侵入附件收纳部70的内侧。
如此,结束从心轴65向放置台71更换附件10的动作。
接下来,对送出放置于附件收纳部70内的放置台71的附件10以便安装于心轴65的动作进行说明。该动作与前述将安装于心轴65的附件10接收至放置台71的动作极为类似地进行。
如图11和图12(a)至图12(d)所示,收纳附件10的放置台71在缸体76的缸活塞杆77伸长的状态下在附件收纳部70内通过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的门62维持与外部屏蔽的状态。
此时,若从控制装置(未图示)下达附件10的更换命令,则向所述缸体76传递工作命令,使得原本处于前进状态的缸活塞杆77后退。若缸活塞杆77后退,则能够转动地连接于缸活塞杆77的放置台71将以旋转轴73为基准朝工作台20的方向旋转90度。此时,由于缸体76通过铰链78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固定架74,随着缸活塞杆77和放置台71的旋转动作,其本体转动规定角度,因而在放置台71与缸活塞杆77之间不会发生弯曲应力。此外,此时,原本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而使附件收纳部70与外部屏蔽的门62与放置台71一同转动而维持开放的状态。
如此,若在安装孔79收纳有附件10的放置台71朝工作台20的方向旋转90度而维持附件10的更换状态,则未安装有附件10的心轴65将根据控制装置(未图示)的指令在横轨50上移动至放置台71的上部。之后,心轴65朝放置台71上的附件10向下移动来把持附件10。心轴65在把持附件10后为了使附件10脱离放置台71的安装孔79而移动规定距离后,通过控制装置(未图示)的指令移动至加工区域。此时,送出附件10的放置台71通过缸体76的前进动作以旋转轴73为中心旋转90度而返回至附件收纳部70的内部。与此同时,贴附于放置台71的一侧的门62与放置台71一同旋转而关闭外壳72的开放部来防止诸如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的异物渗透至附件收纳部70的内部。
如此,结束从放置台71向心轴65更换附件10的动作。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轴65最近的横轨50的一侧下部贴附附件收纳部70,无需另外的附件更换器60即可使心轴65直接移动至附件收纳部70来更换附件10。由此,能够减少附件10的更换时间,进而缩短机床的加工时间。
此外,省略了另外的附件更换器60和曾经为了防止工作台20周围的加工碎屑和切削油飞散而设置的诸如防护部61的结构物,无需在地面额外设置附件等候部30,且无需在横轨50的一侧具备另外的附件缓冲空间31,因而能够简化机床的结构,且还能够减少设置面积。
此外,以往需要在工作台20的周围设置防护部61或门62,以防止加工时加工碎屑或切削油飞散至附件等候部30或周围,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附件等候部30变更为横轨50的下部的附件收纳部70,解决了工作台的周边的加工碎屑或切削油的飞散问题。

Claims (15)

1.一种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机床为门型机床,该门型机床具备以左右移动的工作台为基准垂直地立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的立柱,在所述两侧的立柱的上端形成有横跨所述工作台而连接两侧的立柱的上端部的横轨,在所述横轨设置有在所述横轨上上下左右移动的心轴,所述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
附件收纳部,其贴附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且能够通过外壳与外部隔绝;
放置台,其设置于所述附件收纳部的内部,且设置为能够收纳安装于所述心轴或从所述心轴拆卸的附件;
旋转轴,其能够转动地支撑所述放置台;
驱动器,其使所述放置台转动至附件更换位置;以及
门,其与所述放置台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且设置成在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时开放所述附件收纳部,而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原来位置时关闭所述附件收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上沿上下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多个所述放置台和所述驱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收纳部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边缘位于外侧,且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工作台的上面的高度高的位置的方式贴附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收纳部以悬挂于所述横轨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横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收纳部在上部具有形成有贴附于所述横轨的安装部的固定架,所述旋转轴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台为平坦的板形状,在所述放置台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能够放置附件的圆形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台包括门,该门以在所述放置台为了接收或送出附件而朝工作台的方向旋转时与放置台一同旋转,且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附件收纳部的内部时与所述放置台一同旋转来关闭所述外壳的开放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为具备缸活塞杆的缸体,所述放置台的一侧端部和缸体的活塞杆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所述缸体的本体以能够以规定角度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支撑于所述固定架。
9.一种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所述机床为门型机床,该门型机床具备以左右移动的工作台为基准垂直地立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的立柱,在所述两侧的立柱的上端形成有横跨所述工作台而连接两侧的立柱的上端部的横轨,在所述横轨设置有在所述横轨上上下左右移动的心轴,所述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
附件收纳部,其贴附于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邻接的所述立柱的一侧,且能够通过外壳与外部隔绝;
放置台,其设置于所述附件收纳部的内部,且设置为能够收纳安装于所述心轴或从所述心轴拆卸的附件;
旋转轴,其能够转动地支撑所述放置台;
驱动器,其使所述放置台转动至附件更换位置;以及
门,其与所述放置台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且设置成在所述放置台转动至更换位置时开放所述附件收纳部,而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原来位置时关闭所述附件收纳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轴上沿上下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多个所述放置台和所述驱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收纳部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边缘位于外侧,且以使所述附件收纳部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工作台的上面的高度高的位置的方式贴附于与所述横轨的一侧下部邻接的所述立柱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收纳部在一侧具有形成有贴附于所述立柱的安装部的固定架,所述旋转轴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台为平坦的板形状,在所述放置台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能够放置附件的圆形的安装孔。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台包括门,该门以在所述放置台为了接收或送出附件而朝工作台的方向旋转时与放置台一同旋转,且在所述放置台返回至附件收纳部的内部时与所述放置台一同旋转来关闭所述外壳的开放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放置台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为具备缸活塞杆的缸体,所述放置台的一侧端部和缸体的活塞杆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连接,所述缸体的本体以能够以规定角度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支撑于所述固定架。
CN201821839726.4U 2017-12-20 2018-11-08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Active CN2095206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76374A KR20190074777A (ko) 2017-12-20 2017-12-20 공작기계의 어태치먼트 교환장치
KR10-2017-0176374 2017-1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0601U true CN209520601U (zh) 2019-10-22

Family

ID=67066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9726.4U Active CN209520601U (zh) 2017-12-20 2018-11-08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90074777A (zh)
CN (1) CN20952060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28048A (ko) 2020-04-16 2021-10-26 두산공작기계 주식회사 공작기계의 자동어태치먼트교환장치의 자동 북구방법
KR20230134806A (ko) 2022-03-15 2023-09-22 주식회사 디엔솔루션즈 공작기계의 어태치먼트 인덱싱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74777A (ko)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0357B2 (en) Machine tool
CN209520601U (zh) 机床的附件更换装置
CN104039499B (zh) 机床
EP3511117A1 (en) Machine tool
JP5708825B2 (ja) 工作機械
EP2745984B1 (en) Tool magazine
CN105750995B (zh) 用于车床的卡盘保护装置
US9475161B2 (en) Vertical machining centre in gantry construction
US20080022793A1 (en) Tool head for moving a tool
JP2007038398A (ja) ワークピース交換機付切削機械
US6145178A (en) Milling machine wi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indles
CN101869994B (zh) 复合车床和工件加工方法
CN103796784A (zh) 用于在工件上制造齿部的机床
WO2016059738A1 (ja) 横型工作機械
CN108637709B (zh) 一种改进的支重轮侧盖加工翻转台
US6203479B1 (en) Automatic tool changing device for machine tools
CN105129595B (zh) 一种变速箱转线辅助工装
JP2000061704A (ja) 工作機械のワーク搬出装置
CN108714788B (zh) 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ES2758034T3 (es) Máquina herramienta
CN209078529U (zh) 平面磨床的舱门结构
CN109551303B (zh) 双刀式叶轮加工送料一体机
JP4522684B2 (ja) 工作機械
CN105345095B (zh) 钻床装置和钻床
CN220463084U (zh) 一种数控加工设备的换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Dean Machine Tool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DOOSAN MACHINE TOOL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