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9934U -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9934U
CN209519934U CN201822164850.1U CN201822164850U CN209519934U CN 209519934 U CN209519934 U CN 209519934U CN 201822164850 U CN201822164850 U CN 201822164850U CN 209519934 U CN209519934 U CN 209519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flow
pressure
fluid
cat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48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雪松
殷熙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48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9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9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9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喷洒装置以及喷洒系统,包括:压力喷头,用于喷洒流体;第一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喷头的压力实现流体的雾化;第二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以及,承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包括一容纳腔承接流体,以使流出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压力喷洒装置无法精确控制流量,无法实现精准喷洒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采用喷洒设备对农田进行快速喷洒作业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随着喷洒设备的不断普及和竞争的加剧,设备的喷洒可控性和精确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喷洒设备,一般有离心式喷洒和压力式喷洒两类。离心式喷洒主要通过高速旋转的喷洒盘上加入料液,液体受离心力作用在喷洒盘的圆周以高速被甩成雾滴,雾化效果取决于圆周线速度和加料速率,需要提供较大的动力;与离心式喷洒设备相比,压力式喷洒设备大大节省了雾化动力,主要通过在料液上施加高压,液体从喷嘴高速喷出时与空气相作用而雾化,雾化的颗粒大小与压力相关联。
由此带来问题,为得到所需的雾滴大小分布,压力式喷洒设备的压力需要固定在某个范围内,从而导致,无法通过压力泵控制喷头的压力,来调节到合适的液体流量,从而使得喷洒的喷雾流量不可精准控制,无法实现精准喷洒作业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喷洒装置无法精确控制流量,无法实现精准喷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包括:
压力喷头,用于喷洒流体;
第一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喷头的压力实现流体的雾化;
第二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
以及,承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包括一容纳腔承接流体,以使流出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于其顶部或侧壁与所述第二泵送装置连通,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其底部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为锥状,或锥台状,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其锥状尖端或锥台状的锥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高度大于其最大容许容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可控流量,所述第二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输入出流量,所述最大输入出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可控流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泵送装置和承接装置之间或者所述承接装置和第一泵送装置之间,用于检测实时流量,所述实时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可控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通过一第一均流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可以分别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或者通过一汇流均流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洒系统,包括:
水箱,用于负载流体;
压力喷洒装置,所述压力喷洒装置与所述水箱连通对负载的流体进行雾化喷洒;
其中,所述压力喷洒装置为前述的压力喷洒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系统应用于空中运载设备或地面运载设备。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水箱通过一第二均流装置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一个所述水箱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多个所述水箱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第一泵送装置控制压力喷头的压力,第二泵送装置控制流量,在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设置承接装置以保证进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量等于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量,这样,既可以精确控制压力,又可以精确控制流量,从而达到了精确控制喷洒的目的,使得喷洒作业更加高效、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一的压力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二的压力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三的压力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四的喷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五的喷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六的喷洒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力喷洒装置无法同时控制流量和压力、无法实现精准喷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参考图1 到图3所示,包括:压力喷头,用于喷洒流体;第一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喷头的压力实现流体的雾化;第二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以及,承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包括一容纳腔承接流体,以使流出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
通过第一泵送装置精确控制压力喷头的压力从而控制喷洒的雾滴大小,通过第二泵送装置控制压力喷头的流量,而承接装置的设计可以保证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的精确性,从而可以达到既控制压力喷头的压力,又控制压力喷头的流量的目的,可以实现精确喷洒,使得喷洒作业更加高效、更加科学。
具体地,压力喷头是将喷头内流动的流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通过小孔喷出,实现喷雾流体压力势能向动能的转换,从而达到相对于周围气体较高的流动速度,通过环境中的气体和流体之间的强烈剪切作用来达到流体的雾化效果。如此,第一泵送装置控制压力喷头的压力的大小可以直接决定了喷雾的效果,即喷雾雾滴的大小,当根据喷洒需要确定喷洒雾滴大小后,则第一泵送装置的压力将限定在某一范围内无法变化。第一泵送装置可以通过一导管与压力喷头连通而将液体输送至压力喷头处,优选地,第一泵送装置也可以与压力喷头一体结构,使结构更简单,此处第一泵送装置和压力喷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只要第一泵送装置可以控制压力喷头的流体压力即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泵送装置可以包括高压泵,而第二泵送装置包括隔膜泵、蠕动泵等,其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电压)控制转速来调整输出流体的流量,如此,可以通过第二泵送装置控制其流出的流体的流量,当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时,则可以认为对进入压力喷头的流体的流量进行了控制。如此,通过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压力喷头的压力和流量。为了保证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在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设置了承接装置,即从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体经过一导管进入承接装置,后又经过一导管流出承接装置而流入第一泵送装置。
具体地,承接装置包括与容纳腔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设置于其顶部或侧壁与第二泵送装置连通,出液口设置于其底部与第一泵送装置连通。进液口的高度大于其最大容许容积的高度,防止当承接装置中的流体过多时,从进液口溢出。此处的高度为承接装置使用过程中其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下文中入无特殊说明,皆同此处。
优选地,容纳腔的底部为锥状,或锥台状,出液口设置于其锥状尖端或锥台状的锥台面上。如此,可以保证承接装置中的流体都积聚于出液口处而在底部没有积液,保证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容纳腔底部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平面状,只要能够承接流体即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容纳腔的底部积聚液体,可以在其容纳腔的底部涂覆一层疏水材料或疏油材料等,防止流体积聚于其表面。对于容纳腔的其他结构形状不作限制,为槽形,可以承接流体即可。
可选地,承接装置包括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的高度大于其最大容许容积的高度,防止当承接装置中的流体过多时,从进气口溢出。进气口的设置,可以使得承接装置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防止承接装置堵塞,而造成压力喷头的流量不可控。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其可以设置于承接装置侧壁或者顶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与容纳腔连通即可。同时,对承接装置的具体形状也不作限制,附图1中的承接装置的形状为柱状,其也可以是圆柱状、长方体、多面体状、或异形等,只要为槽形其具有一容纳腔能够承接流体即可。
此外,第一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可控流量,第二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输出流量,最大输出流量小于或等于最大可控流量其中,最大输出流量是第二泵送装置通过输入信号控制的最大理论输出流量。如此,保证了进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量不会过大而造成第一泵送装置的堵塞而造成流量控制不准确。其中,第一泵送装置的最大可控流量可以根据其性能来决定,此后用户可以根据第一泵送装置来获得最大可控流量,进而选择第二泵送装置的规格或者控制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入信号,防止其最大输出流量大于最大可控流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手动设置输入控制信号来控制泵出的流量,保证其小于或等于最大可控流量,或者可以直接读取第一泵送装置的性能数据来获得最大可控流量,自动限制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入控制信号来限制最大输出流量。
可选地,压力喷洒装置还包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泵送装置和承接装置之间或者承接装置和第一泵送装置之间,用于检测实时流量,防止第二泵送装置输出的实时流量不准确,与目标流量不符,其中,第二泵送装置包括输出流量,是第二泵送装置根据输入控制信号泵出的流量,其流量大小通过调节输入信号来调整,目标流量是需要达到的流量,正常情况下,输出流量等于目标流量,而在某些情况下,第二泵送装置输出的实时流量与目标流量不符,此时需要根据实时流量来校准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出流量,使实时流量达到目标流量。当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泵送装置和承接装置之间时,检测的是流入进液口的流体流量,当检测装置设置于承接装置和第一泵送装置之间时,检测的是流出出液口的流量。
具体地,检测装置设置于导管上,具体为流量计,用以检测经过的流体的实时流量,用以校准第二泵送装置输出的实际流量,使得流量控制更为精确。实时流量应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可控流量,防止流量超出第一泵送装置的可控范围。具体为:通过第二泵送装置控制输入信号调整输出流量,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实时流量,考虑实时流量必须小于或等于第一泵送装置的最大可控流量,超过这个最大可控流量,流体会在承接装置内积存,导致喷洒流量不精准。首先,判断实时流量是否大于最大可控流量,当实时流量大于最大可控流量时,改变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入信号以减小实时流量。当实时流量小于或等于最大可控流量时,根据实时流量与目标流量的大小来控制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出流量,直至实时流量等于目标流量:对目标流量和实时流量进行比较,当实时流量大于目标流量时,减小输出流量以减小实时流量;当实时流量小于目标流量时,增大输出流量以增大实时流量;当目标流量等于实时流量时,输出流量不变,实时调整输出流量,直到实时流量等于目标流量。当然,实时流量的校准方法不以此为限,可以作为校准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出流量的一个参考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流体来调整系数大小,来校准输出流量,以保证流量校准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承接装置在喷洒开始前、工作中、结束后都需要没有积液,否则容易造成流量控制不准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承接装置中存在积液量,则实时流量是第一泵送装置的最大可控流量,此时可以根据第一泵送装置的最大可控流量来计算实际的流量。其中,第一泵送装置的最大可控流量为其固有参数,根据其自身的设计、参数性能来确定。可以根据承接装置中是否有积液,来切换实时流量的控制方式,当承接装置中没有积液时,根据第二泵送装置的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流量,当承接装置中存在积液时,此时根据最大可控流量来确定流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通过一第一均流装置与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可以分别与进液口连通或者通过一汇流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具体地,出液口可以是一个,出液口可以只连通一个第一泵送装置,当流量较大时,也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第一泵送装置,此时,从出液口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一均流装置而均匀得分流,从而使得进入各个第一泵送装置的流量相同;当然,出液口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分别连通第一泵送装置,此时需要进入各个出液口的流量一致。每个第一泵送装置对应一个压力喷头,设置多个第一泵送装置可以显著得提高喷洒效率,而通过第一均流装置实现分流可以保证进入各个第一泵送装置的流量的一致性,防止误喷、重喷等现象。第一均流装置包括三通、四通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第一均流装置的流出液体的管道的内径相同,从而使得其流出的液体的流量相同。
此外,进液口可以是一个,进液口可以只连通一个第二泵送装置,当需要的流量较大时,也可以同时连通多个第二泵送装置,此时,多个第二泵送装置流出的流体通过汇流装置而进入进液口,而此时的流量为多个第二泵送装置的目标流量的集合;当进液口是多个时,多个第二泵送装置可以分别连通一进液口,使得流体流入承接装置中。为了提高流量而实现快速喷洒,往往需要多个第二泵送装置来实现,如此,可以简单方便得在承接装置的进液口端加装第二泵送装置来实现,不会影响其他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此处的汇流装置也可以是三通、四通等等,但是对均流效果没有限制。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喷洒装置,在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设置承接装置,来精确控制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可以实现压力喷头的压力和流量的同时控制,达到精确喷洒的目的;在承接装置上设置进气口防止承接装置的堵塞;在第二泵送装置和承接装置之间设置检测装置,以校准流量,使得流量控制更加准确;可以简单方便的设置多个第二泵送装置来提高流量,多个第一泵送装置来提高喷洒效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系统,参考图4到图6 所示,包括:水箱,用于负载流体;压力喷洒装置,所述压力喷洒装置与所述水箱通过导管连通对负载的流体进行雾化喷洒,压力喷洒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喷洒系统应用于空中运载设备或地面运载设备。搭载有喷洒系统的空中运载设备或地面运载设备,可以携带喷洒系统在空中或地面移动,喷洒系统在移动过程中对其喷洒范围内的作业目标实现喷洒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处的喷洒作业不限于喷洒农药、粉剂,也可以是液面肥,此处不做限制。空中运载设备可以是飞行器,包括有人驾驶的或无人驾驶的飞行器,无人驾驶飞行器包括固定翼无人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等,地面移动设备可以是各种有人驾驶的或者无人驾驶车等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喷洒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水箱通过一第二均流装置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一个水箱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多个水箱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
此处,水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压力喷洒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作业需要、运载设备的载荷等等来进行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地面运载设备来说,其可以设置多个水箱,多个压力喷洒装置,来实现更大效率地喷洒作业,对于空中运载设备来说,受限于其载荷的影响,可以减少水箱和压力喷洒装置的数量。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喷洒系统,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地面或空中的运载设备,并且可以灵活设计压力喷洒装置和水箱的数量,根据不同的作业面积、运载设备的载荷来进行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压力喷洒装置以及喷洒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压力喷洒装置100包括压力喷头1,第一泵送装置2,第二泵送装置3,承接装置4,以及分别连接压力喷头1和第一泵送装置2、第一泵送装置2和承接装置4、承接装置4和第二泵送装置3的导管5。其中,导管5的长度、内径大小不作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具体地,承接装置4设置于第一泵送装置2和第二泵送装置3之间,其包括一容纳腔43,容纳腔43的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液口41,通过导管5与第一泵送装置2连通,容纳腔43的顶部设有进液口42,通过导管5与第二泵送装置3连通,容纳腔43为槽状,具有一容纳空间,可以承接从第二泵送装置3流出的流体,同时起到防止堵塞的目的,当流量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容纳空间,防止堵塞的效果更佳。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承接装置的气压过低,在承接装置的顶部或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进气口(图未示)与容纳腔连通,使得容纳腔内部的气压与外部气压一致,保证流量控制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容纳腔43的底部为平面,喷洒作业时,第二泵送装置3控制流入承接装置4的流体的目标流量,目标流量即等于输入第一泵送装置2的流体的流量,此时通过第一泵送装置2控制压力喷头1的压力,从而实现既控制流量又控制压力,实现精准喷洒。
实施例2:
参考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43的底部为锥状,在锥状的尖端通过一导管5与第一泵送装置2连通。锥状可以是圆锥形或者是多棱锥形,保证容纳腔43的底部没有积液,保证了流量控制的准确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一泵送装置2以及与其对应的压力喷头1,其通过均流装置61来将流出出液口41的液体均匀得分流,流入各个压力喷头1中,实现更高效的喷洒作业。同时,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泵送装置3,其通过汇流装置62汇集流入进液口而进入承接装置4中,从而提高整体流量,提高喷洒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承接装置4两端设置与其连通的多个第一泵送装置2 和多个第二泵送装置1,可以简单方便地提高压力喷洒装置的流量和效率,结构简单,导管减少,容易实际应用。
实施例3:
参考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43的底部为锥台状,导管5设置于锥台状的平面上,减小平面的面积以减少积液的可能。同时,在第二泵送装置3和承接装置4之间设置检测装置7,或者也可以在承接装置4 和第一泵送装置2之间设置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目标流量的实时流量,当实时流量与目标流量不同时,利用实时流量校准第二泵送装置3的输出流量,直到实时流量等于目标流量,从而使得流量控制得更加精确。具体的,可以完全根据实时流量的大小来校准目标流量,从而使得实时流量达到预设的需求;或者通过实时流量值作为参考,根据预设条件,以实时流量作为参数来调整输出流量,使得流量控制得更加准确。
在实际应用中,当实时流量大于第一泵送装置2的最大可控流量时,则减小第二泵送装置3的输出流量,从而减小实时流量来防止压力喷头的堵塞等问题。当实时流量小于或等于第一泵送装置2的最大可控流量时,根据实时流量的大小校准第二泵送装置3的输出流量的大小。
实施例4:
参考图4所示,为喷洒系统300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压力喷洒装置100,水箱200,连通压力喷洒装置100和水箱200的导管5,喷洒系统300可以搭载于运载设备上,压力喷洒装置100控制水箱200中的流体流入其中,并且对流体进行雾化喷洒,当运载设备根据规划的路径或者用户遥控的路径或者用户行驶的路径进行行驶时,在行驶的路径上定量喷洒流体,实现精确控制喷洒雾滴的大小和流量的目的。
实施例5:
参考图5所示,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喷洒系统300包括多个压力喷洒装置 100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水箱200,通过搭载大量的压力喷洒装置100和水箱200,可以提高喷洒作业的范围和时间,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适用于载荷量较大的运载设备。
实施例6:
参考图6所示,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喷洒系统300包括多个压力喷洒装置100,此处多个不限于2个,可以是3个、4个等等。水箱200通过第二均流装置63将流入的流体进行均匀得分流,从而使得流入各个压力喷洒装置100的流量一致,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喷洒作业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水箱的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喷头,用于喷洒流体;
第一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喷头的压力实现流体的雾化;
第二泵送装置,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
以及,承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和第二泵送装置之间,包括一容纳腔承接流体,以使流出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等于流入第一泵送装置的流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于其顶部或侧壁与所述第二泵送装置连通,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其底部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为锥状或锥台状,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其锥状尖端或锥台状的锥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高度大于其最大容许容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可控流量,所述第二泵送装置包括一最大输出流量,所述最大输出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可控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泵送装置和承接装置之间或者所述承接装置和第一泵送装置之间,用于检测实时流量,所述实时流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可控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通过一第一均流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二泵送装置为多个时,其可以分别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或者通过一汇流均流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8.一种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用于负载流体;
压力喷洒装置,所述压力喷洒装置与所述水箱连通对负载的流体进行雾化喷洒;
其中,所述压力喷洒装置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喷洒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系统应用于空中运载设备或地面运载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水箱通过一第二均流装置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一个所述水箱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或者多个所述水箱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压力喷洒装置。
CN201822164850.1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Active CN209519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4850.1U CN209519934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4850.1U CN209519934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9934U true CN209519934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4850.1U Active CN209519934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9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913A (zh) * 2018-12-24 2019-03-01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913A (zh) * 2018-12-24 2019-03-01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6257B (zh) 喷洒系统和植保无人机
CN105843236A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喷洒控制系统及其喷洒控制方法
CA264408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controlled amounts of an additive within a carrier
CN107161346B (zh) 一种基于遍历航点的无人机喷药系统及喷药方法
CN103960221B (zh) 一种实时混药型变量喷雾装置及方法
CN107264804A (zh) 一种基于gps的无人飞行器变量喷雾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4170811B (zh) 一种智能化低成本在线混药装置
CN105905302A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智能施药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7186970A1 (en) Mobile mar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rking a ground surface
CN106965932A (zh) 一种智能植保无人机
CN209519934U (zh)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CN108669047B (zh) 一种多模式双向喷药装置
CN207389563U (zh) 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N107711798A (zh) 无人机植保智能矢量喷洒系统及方法
CN105594679A (zh) 基于或囊括电动泵转速调节的精确变量喷雾试验装置
CN105136751A (zh) 一种离心雾化施药技术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11581326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系统
CN109964614A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系统
CN102179322B (zh) 一种柔性喷嘴的降雨模拟变量喷头
CN207476760U (zh) 无人机植保智能矢量喷洒系统
CN102783476B (zh) 一种喷雾机及其风送喷雾装置
CN109395913A (zh) 一种压力喷洒装置和喷洒系统
CN205060033U (zh) 飞行高度精确的农药喷洒机
CN106824587A (zh) 喷头
CN206215396U (zh) 风压雾化装置及应用其的植保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